口甘1例治验
2011-03-31,
,
(项城市中医院,河南 项城 466200)
患者,男,48岁,自幼双目失明,以说大鼓书为生,终年风雨寒暑,饮食冷热无度。2009年12月患严重口甘证,不管何种食物,入口即变甜味,并时常间断发热,尤以上午为多见,苦不堪言。辗转多处求医(观其用药多为苦寒、清热之品),症状有增无减,后经其邻里介绍,特来诊治。
刻诊:患者面色晦暗,形瘦神疲,畏寒喜暖,纳差口甜,大便有时稀溏,脉虚大无力,舌质淡,苔薄白多津。据以上诸症分辨,此乃太阴虚寒证。按五行归属,甘入脾,脾主甘,脾虚寒,脏气不定,则其本味上溢,故见口甘,脾气不足,营卫失养,清阳不升,阴气内盛,阳气失潜,故见发热并多甚于上午,脉虚大无力,舌质淡,苔白多津亦是太阴虚寒之候。
治则:补脾温阳。处方:党参20 g,白术15 g,黄芪30 g,陈皮10 g,藿香12 g,豆蔻12 g,制附子15 g,干姜10 g,山药30 g,茯苓12 g。上方服2剂复诊:身热已除,口甜减半,饮食增加。效不更方,上方加石斛12 g,取3剂。3诊:口甜基本消除。原方更进3剂,以巩固疗效。翌年春,随访患者,言服中药8剂。诸症悉除,未再复发。
按:此患者能治愈,辨证用药是根本。“口甘”一症颇似脾瘅,多责于脾之湿热,最早见于《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患者终年风雨寒暑,饮食冷热无度,以至脾胃阳虚,加之误用清热、苦寒之品进一步加重了脾胃阳虚,终成太阴虚寒证。考脾瘅一证,瘅者,热也。口甘,渴饮,口中黏腻不爽,乃湿热困脾之故,与此例太阴虚寒之口甘有着本质区别,脾瘅证宜渗湿泄热,流通津液,太阴虚寒证补脾温阳为大法。用四君子汤加入补脾建中的黄芪、山药;附子、干姜辛热温阳;辅以藿香、豆蔻芳香化湿,诸药合用,共奏补脾温阳之功。综上可见,“口甘”一证不单由脾胃湿热所致,也可因脾胃阳虚所致,《张氏医通》曰:“口甘,……若脉弦,兼嘈杂属痰火,此指实火而言。”《世医得效方》曰:“脾冷则口甜。”症虽同而因有别,临证若能切中病机,把握阴阳,辨证明确,庶几不致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