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啤酒大麦“花22”优质高产技术规程
2011-03-31李长亚杨力唐义军
李长亚 杨力 唐义军
(盐城市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江苏盐城224002)
沿海地区啤酒大麦“花22”优质高产技术规程
李长亚 杨力 唐义军
(盐城市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江苏盐城224002)
啤酒大麦“花22”是花药培育出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啤酒大麦新品种,2005年开始在江苏盐城地区示范种植,表现比较突出。为了促进沿海啤麦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良的啤麦品种,健全无公害栽培技术,根据近几年的试验示范的经验,总结制定出规范的优质高产生产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啤酒大麦品种花22产量指标、品质要求、群体质量指标、主要栽培技术和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啤酒大麦沿海种植地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2008粮食种子禾谷类
GB7416-2008啤酒大麦
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
3 产地环境
土壤有机质含量≤2%。
4 产量指标
4.1产量水平400~450 kg/667 m2。
4.2产量结构有效穗50万/667 m2左右,每穗粒数23~25粒,千粒重42 g左右。
5 品质要求
籽粒品质达到GB/T7416-2008(啤酒大麦)和GB4401.1-2008的规定,其中水分≤13%,千粒重40~42 g,粗蛋白含量≤12%,发芽率≥90%,纯度≥99%,净度≥98%。
6 群体质量指标
6.1苗期基本苗14万~16万/667 m2。
6.2越冬始期主茎叶龄5.0~5.5叶;单株分蘖2.1个~2.5个;总茎蘖数50万~55万/ 667 m2。
6.3返青期主茎叶龄6.5~7.5叶;总茎蘖数80万~90万/667 m2。
6.4拔节期主茎叶龄8.0~8.5叶;总茎蘖数60万~70万/667 m2。
6.5抽穗期总茎蘖数51万/667 m2左右。
6.6成熟期成穗数50万/667 m2左右。
7 主要栽培技术
7.1播前准备
7.1.1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2008粮食种子禾谷类要求。
7.1.2种子处理播前一周左右,选晴天晒2~3 d,可用石灰水浸种。
7.2播种
7.2.1适宜播期10月30日至11月6日。
7.2.2播种方式机条播,行距25 cm。
7.2.3播种量6~8 kg/667 m2。
7.3开沟
7.3.1内三沟竖沟3 m一条,深度0.30 m~0.40 m,横沟深度达到0.3 m~0.5 m,田头出水沟深度达0.5 m以上。
7.3.2外三沟田头沟、隔水沟和主排沟深度分别达到1.0 m、1.2 m和1.5 m以上。
7.4施肥
7.4.1施肥量纯N为13~15 kg/667 m2;P2O5为6~7 kg/667 m2;K2O为6~7 kg/667 m2。
7.4.2运筹比例氮肥:基肥占70%,平衡肥占15%~20%,拔节肥占10%~15%;磷肥、钾肥:基肥占50%~60%,拔节肥占40%~50%。
7.4.3施肥时期
7.4.3.1基肥。氮肥可播前一次性施入,或播前施入60%左右、2叶期追施10%左右。磷肥、钾肥播前施入50%~60%左右。
7.4.3.2平衡肥。4叶~6叶看苗追施。
7.4.3.3拔节肥。倒4叶。
7.5病虫草害防治
7.5.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换茬,清除沟渠路边杂草、压低病虫草发生基数。
7.5.2药剂防治
7.5.2.1杂草防除。播后3叶期,用50%异丙隆125~150 g/667 m2,对水40~50 kg常规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拔节前用20%氟草定20~25 ml/ 667 m2加20%二甲四氯150 g(125 ml)/ 667 m2,对水50 kg常规喷雾、或对水10 kg弥雾防治防除双子叶杂草。
7.5.2.2病害防治。3月中旬至4月上旬对病株率达20%以上或茎秆零星发病田块,用5%井冈霉素200~250 m l/667 m2加水50 kg粗喷雾防治纹枯病;用50%多菌灵100~150 g/667 m2或4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粉于抽穗扬花期对水50 kg主动防治赤霉病,安全间隔期距收割前30 d;用20%三唑酮乳油40 m l/667 m2或15%三唑酮可湿粉50 g/667 m2防治锈病。
7.5.2.3虫害防治。当虫量达6 000头/667 m2时用10%吡虫啉可湿粉20 g/667 m2防治黏虫,安全间隔期14 d;当株率达5%~10%时用10%吡虫啉可湿粉20 g/667 m2防治蚜虫,安全间隔期距收割前10 d。
8 收获
5月下旬,大麦完熟及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晒干扬净,使籽粒含水量低于13%,贮藏于通风干燥处。
9 生产记录
全程记录生产过程中气候条件、生育期、生长发育动态、各项投入品名称及使用时期、次数、数量、收获产量、质量等,及时归档。
2010-10-16
李长亚(1978-),男,农艺师,主要从事粮油作物技术研究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