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依托手机媒体建团的思考与探索
2011-03-31郑晓毅
郑晓毅
(闽江学院历史学系,福建福州350108)
新时期依托手机媒体建团的思考与探索
郑晓毅
(闽江学院历史学系,福建福州350108)
直面手机媒体对共青团工作的挑战,必须加大力度,创新团建载体、形式,开创和推动手机媒体青年工作的新局面。
手机;创新;共青团
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与普及,已成为新时期广大青年交流、沟通、集聚和联络的重要平台,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入。如何有效应用手机媒体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成为摆在共青团组织和团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手机媒体建团的可行性
(一)手机迅速普及与功能广泛为手机媒体建团提供了基础条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每天至少手机上网一次的手机网民占总体手机网民的65.7%,手机上网频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可见,手机正在实现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正在从人际传播走向大众传播,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团员青年,手机建团已具备基本的前提条件。
(二)移动即时通信技术发展为手机媒体建团提供了必要条件
手机从一开始仅仅是用来语音通话的工具,发展为涵盖上网、游戏娱乐、手机钱包、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多种形式与技术相融合的新媒体,其信息传输几乎综合了其他传输手段的所有优点。移动即时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共青团工作在手机媒体上有所作为提供了可能。一是在信息传播和接收上,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整个发布链打破了时空障碍,实现了点对点或点对群的沟通,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发布或接收消息;二是在技术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上网、聊天、博客、微博等应用均能在手机媒体上实现,使其能以各种不同的文本形态发布消息;三是在费用上,根据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电信行业具有规模经济性和明显的自然垄断特点,其前期投入比较大,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网络资源利用率的增加,技术进步和网络内容的不断拓展,其单位成本减少,资费也会随之下降,因而大大降低了学生使用的经济门槛,使手机在贫困学生中普及成为可能,使组织一体化和大规模系统建设成为可能。
(三)学生组织方式和校园生存状态的变化催生手机媒体建团
信息化的来临,使手机作为新兴媒体,越来越多地介入到现实群体的互动过程中。大学生对于手机媒体的参与度和依赖度都远远高于其他的社会群体。很多信息的发布,与学生的沟通,通过手机都变得更加及时有效,交互性强。通过手机进行的QQ群聊、上校友录、发微博等网络联系方式已经取代传统的班会模式,成为同学之间、老师与同学之间交流的主要平台,而“版聚”、“群聊”等组织模式更成为校园中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渠道。可以说,即使采用国外普遍实行的依住所的属地管理(如公寓建团、社团建团),也往往不能及时联系和覆盖,使跟踪服务和有效管理变成一句空话,这就使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可行的手段,保持与组织成员的联系。手机媒体作为新的媒介出现,是手机建团的重要推动力。
二、手机媒体建团的思考与探索
(一)加强团属手机媒体建设
手机媒体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先进媒介,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同网络一样,是为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而产生并发展的。应该像在现实世界中建立的青年活动中心一样,在手机媒体上也必须建立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阵地,如可以通过建立团属WAP网站、QQ群、飞信群,开办共青团手机报、微博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服务于青年团员的需要,使手机媒体在宣传党的青年政策以及各级团组织工作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善用手机媒体进行思想引领
手机媒体作为最具魅力和活力、信息抵达率最强的新媒体,其交互性、私密性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手机媒体把爱党、爱国的大道理传播变成青年接收到的喜闻乐见的小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青年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可以高校共青团可以通过手机媒体与青年学生一对一交流,了解他们真实的思想动态,及时地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传播规律,采取适当措施,将科学、权威、有影响力的信息发送到目标受众中,以权威公正的信息来化解或弱化危机,形成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合力机制。
(三)依托手机媒体教育、管理和服务团员
从共青团工作的角度看,手机从本质上讲是工具,一种依靠数字技术传播信息的共青团工作载体。它承载并传递着共青团工作内容或信息,并能为共青团工作者所操作;同时它亦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因而适应手机媒体发展的大趋势,把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但有共同关注点、兴趣的青年联络在一起,通过手机QQ、群聊、微博等青年学生喜欢的形式,在手机的世界中把青年组织在一起,成立虚拟的团的组织,是当前共青团工作中一个急需加强的领域。让团旗在手机媒体中高高飘扬,应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新空间和新方向。
(四)借助手机媒体协助党组织做好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工作
由于手机目标的特定性、高抵达率及伴随着手机报纸、手机书籍等新形式的出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手机媒体平台,以各种形式向学生发送有关热点时事新闻、专业发展动态信息等,开展如“手机短信传递红色革命箴言”活动等有针对性、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同时因其具有互动性,也便于检验教育成效,我们可以把现实生活中限于时间、空间不能很好组织的活动,通过手机短信、QQ群发布活动主题、时间以及参与方式,组织青年通过手机媒体积极参与,开展特色教育、红色教育、党性教育。
(五)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组织青年学生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虽然手机媒体依靠便携程度高、互动能力和传播能力强等方面的优势,能解决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部分问题,但仅仅依靠手机媒体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虚拟与现实要能相互衔接,媒介手段与实际行动应互相补充,传统的面对面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能一概舍弃。因此,现实工作中许多非常受青年喜欢的项目,比如志愿者活动、青年职业技术培训、创业服务等工作,既要发挥其现实工作优势,又可以通过虚拟世界中建立的组织在手机媒体中开展,使手机媒体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效与现实工作相互辉映,共同发展。
[1]葛晓鹏.关于“手机建团”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9(3).
[2]夏侃.高校开展团建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D296.2
A
1673-1395(2011)02-0178-02
2010 -12 27
郑晓毅(1981-),男,福建安溪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信息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