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新闻的可读性
2011-03-31曾尉
曾 尉
(长江大学宣传部,湖北荆州434023)
论高校新闻的可读性
曾 尉
(长江大学宣传部,湖北荆州434023)
提高高校新闻可读性有六点建议,即强化专业意识,加强校园新闻的新闻性;加大新闻信息含量,从受众的信息需求入手;结合校园生活实际,形成鲜明的新闻风格;力争以质取胜,全力做好深度报道;用好新闻摄影这一手段,做到“图文并重”;以我手写我心,加强与读者的情感共鸣。
高校新闻;可读性;传播效果
2010年5月30日,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发表讲话中指出“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这对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这其中首先即要增强校园新闻的可读性,让师生喜闻乐见、愿读爱读。高校新闻媒体要紧密结合时代的要求,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有效性,切实占领高校宣传和思想引导的主阵地。
一、“高校新闻”的概念阐释
对于新闻的定义,国内外各学者都给出了不同的见解,但在国内比较通行的还是党的著名新闻宣传工作领导陆定一在《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下的定义:“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根据这一概念的延伸可得出,高校新闻即是在大学校园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高校新闻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我国高等院校中较独有的新闻社会现象”。[1]它主要是通过优秀的新闻作品,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起到上传下达、下传上达的桥梁作用,为学校的各项工作宣传鼓劲,同时及时了解师生各方面的动态,以便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归根到底高校新闻也是新闻的一种,只是由于发生在大学校园这一特殊的地方,才被归结为一个单独的新闻类别。
高校新闻的特殊之处在于:一是受众对象的特殊性,高校新闻的主要读者是教师和大学生,是一群思维活跃、富有时代精神、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青年人。他们对于信息的接受性高于一般人,且极易在某一事件形成“意见领袖”,而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党的重要工作之一;二是作者队伍的专职化与专业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新闻已具备了完整的业务运转形态,与专业的新闻媒介差距不大,各高校都举办了自己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园媒体,且都具有合法的刊号、频率、频道、网址。同时从事高校新闻宣传的工作者,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很多与社会密切相关的校园新闻都被各主流媒体所采用;三是高校新闻媒介较少受资金的限制,社会化的媒体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资金的制约,对于新闻报道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高校一般都“投入了专门运转经费,将这种校内新闻体系纳入学校总体事业范畴,将它赋予一种教育与宣传使命”。[2]这就使得校园新闻媒体较少的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较好的进行新闻采写。
从上不难看出高校新闻的重要性,因此如何使高校新闻为受众所认可、所接受、所阅读,对于开展好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而受众愿意读什么,接受什么,完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对于这一特殊的接受群体——大学生。因而必须提高高校新闻的可读性,在内容上、形式上等各个方面更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让新闻宣传更深入人心。
二、加强高校新闻可读性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专业意识,加强校园新闻的新闻性
高校新闻也是一种新闻,必须要在通行的新闻框架体系内完成采写,因而高校新闻也应具有新闻的几个重要特性。提高高校新闻的可读性,首先是要提高高校新闻的专业程度。新闻的第一个特性是真实性,事实是新闻的生命基因,高校新闻要牢牢抓住这一本质,形成一种舆论公信力。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得到教师和学生的信任,不要充斥着各种空、大的信息,要让教师和学生们切切实实从中获得各种事实。新闻的新鲜性是其又一特性,新闻是一种极易腐烂的商品,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刚刚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才最有新闻价值的。所以高校的新闻从业者要加强素质训练,力争能让重要的活动、师生普遍关心的重大事件能及时的在校园网上发布,使得学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他们需要的信息。除此之外,新闻还具有表义性,校园新闻应对学校、受众有某种益处和作用。内容是最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一篇新闻,是否被读者所接受,关键是这篇新闻报道的内容是否是读者所关心的内容,因此必须要加强高校新闻所展示的信息含量。
教师和大学生作为高校新闻发生的主体,既是接受者又是参与者,在接近心理上已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只要能加强高校新闻的新闻特性,使他们能切实在新闻报道中有所收获,是能够提高新闻的可读性的。
(二)加大新闻信息含量,从受众的信息需求入手
在这个新闻信息泛化的时代,如何让教师和大学生自觉地去接受校园新闻这种相对于专业媒体而言的“山寨媒体”,需要的是加大高校新闻的信息含量。高校新闻既要具有政治的严肃性,又要不失都市报的生活气息;“既要成为师生们的良师益友完成育人功能,又要做师生员工的知心人以传递信息”[3];既要重点宣传学校的各项政策制度,又要大力追求师生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高校新闻中的一个侧重点是各种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而这些报道总是千篇一律,使得很多师生们不愿去看。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更是懒得去关心这些问题,对于正面宣传有着本能的排斥和反感。这就需要从各种会议和活动筛选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如学校的工作安排、教学改革、后勤服务,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宣传、阐释学校各项政策和方针,让学生能在这一平台了解到与自身的发展相关的信息,或能解决心中对于学校发展的某种疑惑。
高校新闻要特别关注师生的日常生活,树立服务师生的新闻意识。接触师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满足不同类型受众的不同需求。关心、研究报道师生最关心的事情,表达师生内心的真实愿望,为师生提供最有价值的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的信息。最好能通过新闻报道力促一些制度的出台,以更好的服务师生,使师生能真心实意的去关注校园新闻。
(三)结合校园生活实际,形成鲜明的新闻风格
校园生活归根结底还是不同于社会生活的,所发生的新闻事件仅仅局限在校园内、学生中,能够产生新闻点的事件并不是很充足,归结为如下几类:学校、院系、各部门的各种大小会议;领导检查、调研以及各种参观、学习;一些含金量高、有特色的讲座、讲学活动;各具特色或取得重大影响的教学科研活动;团委、学生会、各协会主办各类活动、比赛;各个班级的先进典型、趣闻乐事。
这些内容的反复采写久而久之严重削弱了高校新闻的可读性,这就需要形成特有的风格与个性,把握生活的主流,体现正确的导向,彰显鲜明的特色,“做到政治性、文化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高度统一。”要紧紧抓住学校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抓住典型的、有价值的事件活动展开宣传。从宏观起步,从局部入手,找准切入点,进行具体、深入的采访,使得一些枯燥无味的新闻能变得鲜活起来。再者多采访校园的主体——师生,将各种讲座、活动、比赛能更真实的反映给师生,让没有参加的人通过报道也能知晓事情的过程,从中获取必要的知识;将各种典型的、成功的教学改革,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及时向师生传递,让师生能享受到其中的成果,以便更好的进行学习;加强学生中好人好事的挖掘,着重对典型人物、事件的宣传,往往身边的事是最容易受到关注的,通过校园媒体不断涌现的“风云人物”,不仅可以达到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目的,也可以提升校园媒介平台的知名度。
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亚于一个小社会,有着自己独体的生存法则与运行规律,很多看似平常或者重复的新闻事件,或许蕴含着较深的含义,要结合校园内的特点与实际,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以形成鲜明的高校新闻风格,提升高校新闻的可读性。
(四)力争以质取胜,全力做好深度报道
高校新闻的接受主体具有思维活跃、富有时代精神、较高知识水平的特点,同时大学校园也具备知识含量高、学术氛围浓等特点,想要获取这批受众的认可,必须在质量上,在内容上增强其可读性。
深度报道随着《南方周末》的崛起,在中国新闻媒介上活跃起来的一种文体,它不在关注“是什么”,而是着重阐释分析“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一类问题,而这也是师生们所关注的。在内容上要有开拓性,要能推出有深度、有见地的新闻事实;思想上要有时代性,以深刻、新颖的思想来引起读者的反响。
而深度报道中两种独特的形式值得经常采用,即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它们都是以时间优势来形成新闻强势,针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连续不断、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中每一篇后续报道都是对前一篇报道的延伸和补充,基于此,更能够吸引读者来关注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对很多重大的新闻事件如迎新、迎评、特色主体活动等,都可以采取这种报道方式。同时这种报道只是对新闻选题、策划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一定要在思想上篇篇出彩、篇篇有深度,也有效规避了由于宣传人员的能力有限而无法完成的情况。
(五)用好新闻摄影这一手段,做到“图文并重”
在高校新闻的载体中报纸和网络的传阅率、点击率相对会较高,其发展也已形成较完善的模式,这其中就涉及到新闻图片的问题。现今的传播趋向表明,“读图时代”已在悄无声息中来临,许多受众更愿意通过新闻图片来感受这一新闻的发生、发展,特别是这群思想活跃的年轻大学生。新闻图片具有形象的直观性、强烈的吸引力、深刻的感染力,作为一种独立的宣传手段,同其他的新闻载体一样,有着传播信息、传情达意的作用,和新闻文字是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的。
将一个生动的新闻事实通过图片所展示,恰到其处的运用一幅精彩的新闻图片,无需太多的文字说明,就已提升了校园新闻的可读性。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场景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强烈的现场感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往往达到“一图胜千言”图重于文的效果。新闻摄影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特色,是一种不可代替的传播工具,在形势上有着自己的特征——可视形象,这个特点与文字报道显著地区别而独具一格,在新闻报道中成为具有独特作用和不可取代的一种新闻手段。新闻摄影要求反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人、真事、真场景。中国有句谚语,叫做“百闻不如一见”。所以,在高校新闻的采写、传播中就必须把新闻摄影这一手段用好,一幅新闻照片就是一条新闻,因为它是通过图像来传递信息,历百年而不衰,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力。因此,力争能在每篇新闻都配上新闻图片,同时一篇新闻的重要程度还可以在配图数量中得以彰显。这样在客观上就提升了校园新闻的可读性。
(六)以我手写我心,加强与读者的情感共鸣
任何一篇作品都应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只有真情实感的东西才能吸引人、打动人。特别是在大学生需要用情感来与之交流,夸夸其谈,不切实际的报道都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这样即使再好的新闻的事实,再华丽的新闻文字,再生动的新闻图片都得不到读者的认可,反而削弱了新闻的可读性。
在高校新闻的采写中,要“善于从人情和人性的角度来选择和把握报道内容,突出人情、人性之美,给人以亲和力和亲切感”。新闻作品与读者的沟通,首先是从情感开始的,只有在内容上以情生文,才能打动读者、感染读者,把读者的感情调动起来,从而在思想和心灵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阅读的兴趣和愿望。在高校新闻中具有大量的学生记者,他们同时作为接受群体的一部分,更能获知受众需要什么的东西,是怎样的情感需求。只有在采访中时刻保持一种激情,用心灵去体验采访事件、人物的每一瞬间、独有一面,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让新闻变的鲜活起来,最终提升校园新闻的魅力。
[1]李端生.试论我国“高校新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田玉胜,徐芸中.高校校报可读性与传播效果[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3]熊梦雪.增强新闻可读性的途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0(6).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G216.3
A
1673-1395(2011)02-0173-03
2010 -12 08
曾尉(1954—),男,湖北郧县人,主任记者,主要从事新闻摄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