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的内涵与特征
2011-03-31高建昆
高建昆
(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处,云南昆明650221)
论素质的内涵与特征
高建昆
(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处,云南昆明650221)
以本土文化审视素质,认为素质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先天性、后天性、可变性和多元性;提出素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完善自我的生命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
素质;特征;内涵
一、素质的内涵
讨论素质教育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素质”。如果不去深刻理解作为人本质的素质的内涵,也许会造成素质教育这个“好的教育”追求不得、陷入美学性悲态[1]。
“素质”是由“素”与“质”两个语素组成的偏义复词。“质”指的是人的本质或品质。“素”是对“质”的修饰。那什么是“素”呢?“素”字甲骨文中不见,金文中这个字的形体像人两手绞丝织绡的样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注:“素,白緻缯也”,指明“素”字的本义是又白又细的丝织品,后引申为“固有的”、“先天的”。一般生理学、心理学中所谓“素质”,就是用“素”的这个引申义与“质”构成的合成词。指的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指的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对“素质”这一概念的狭义的解释。用于教育,则是一种机械唯物论的解释。它强调了“素质”的物质属性而否定了它的精神属性,把构成人的“素质”的先天禀赋和后天努力,把生理特点和心理内容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素质”,不仅在所构成元素的量上而且在质上都有很大的差别。
二、素质的特征
第一,先天性。不可否认,素质中具有先天的成分。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基因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大脑先天发育良好,脑能力得到较早的开发,成了智商很高的神童。初唐诗人王勃就是一个有名的神童,他14岁中进士,诗文绮丽,“然不甚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而卧,及寝,援笔成篇,不易一字,人谓之‘腹稿’”(《唐才子传》)。中唐著名诗人李贺也是一个早熟的神童,七岁便以“长短之制”名动京师。除大脑功能的差异外,人的眼、耳、鼻、舌、肤等感觉器官以及发音等器官的功能也是有差异的。有的人,某种器官的天赋特别好,甚至具有某种特异功能。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中国远古氏族社会有弃婴的习俗,婴儿呱呱坠地就被抛到荒郊野外,几天后不死的才抱回来抚养。那些在寒热饥渴中挣扎过来的婴儿就有旺盛的生命力。《诗经·生民》中记述的周民族的始祖后稷,他母亲姜嫄因践踏巨人的足迹而生子,以为不祥,便把他扔到狭巷中,牛羊却来喂养他;把他放在寒冰上,又有鸟张开翅膀保护他。这个故事虽系传说,但也并非毫无道理,它从一个侧面说明后稷出生时就具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所以长大后才能尝百草而知五谷,成为中华民族高素质人才的象征。另外,身体健全者与残疾者的感觉器官和精神系统方面是有差异的,甚至明显的差异。再高明的音乐教师也无法教会一个天生聋哑的儿童唱歌,再高明的画家也无法教会一个天生色盲的人用色。这些都说明先天性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二,后天性。一个人先天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素质尽管很好,却怎么也离不开后天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后天刻苦勤奋地充实完善自我。据西汉刘向《列女传》记载,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孟轲,少时因受周围不利环境的影响,圣心受蒙,学业荒废。他母亲三次搬迁,改变了居住环境;同时用“断机抒”的行为巧妙开导,才使孟轲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儒家学派中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又如爱迪生小时候脑子很笨,上小学时因学习不好退了学,在他母亲的启发诱导下,刻苦学习,后来成为大科学家。这两个故事说明,后天的客观环境和家庭教育在人的素质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当然,有了良好的环境、教育,还必须经过自我的主观努力,才能把外在的有利因素转化为内在进取的力量。唐代陈子昂,出身富家,少年时外在学习条件很好却“驰侠使气,至十七八未知书”。后来“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卢藏用《陈氏别传》)。经过数年的刻苦攻读,终于满腹经纶,声溢长安。苏轼的父亲苏老泉客观条件也很不错,但“少不学习,直到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傅藻《纪年录》)。后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一时声名大著,所写文章,时人争相传写模仿,成了一代鸿儒。这些又说明,人的素质主要不在于先天的禀赋,而在于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个人奋斗。
第三,可变性。人的素质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发展变化的一面。稳定的一面只是暂时地浮现在表层,而深层的往往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有的是量的增加,有的则是质的改变。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门中的周处,少时为非作歹,被当地人看作是与山中的虎、水中的蛟同类的祸害,后改过自新,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俗话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强调了相对稳定的一面。“难移”不等于不能移,周处少时横暴的本性可以移,猪八戒的本性也可以移。猪八戒生性好色、自私、贪财、懒惰、怕苦,犯了天条被打下人间后仍不思悔改。做了唐僧的徒弟后,这些“本性”也时常暴露,动不动就闹着分家当,回高老庄找高小姐。但经过取经途中九九八十一难的痛苦磨炼,终于把原来的“本性”变为佛性。当代一些少年犯经过铁窗生活的磨炼,痛改前非,出狱后成了有益于社会的新人。而另一些曾为人民立过功的“老革命”、“老干部”,经不住金钱美色的诱惑,从“座上宾”变成了“阶下囚”。能说他们的“本性”是一成不变的吗?再从人的聪明才智来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由聪明变为愚蠢,有的由愚蠢变为聪明。以文章称雄于南朝的江淹,早年文思敏捷,辞彩华美,晚年官做大了,“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梁书·江淹传》)。而不少人又从错误和挫折中变得比较聪明。如越王勾践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忍辱负重,终于打败吴王夫差,而且不允许夫差求和(《国语·越语上》)。
第四,多元性。构成人的素质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有生理特点和心理内容,有先天禀赋和后天努力,有内在气质和外在风貌,有客观条件和主观作用,有历史渊源和现实机遇,有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等等。在一个人身上,往往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这些因素,像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作用、相互消融,以至形成千差万别的芸芸众生的素质。古人和今人、洋人和华人、西方人和东方人、这个人和那个人的素质,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只从某一侧面来认识、来评判一个人的素质都是片面的,因而也是不可取的。例如,我国田园诗派的鼻祖陶渊明的思想品格就是多元的,他既有儒家严于律己、积极用世的思想,又有道家放浪形骸、逍遥无为成分,还有无君无臣、无刑元税的乌托邦的理想。想做官就做官但不以做官为荣,想隐居就隐居而不以隐居为高。他外化在诗歌中的素质也不是单一的,既有“悠然见南山”的静穆隐士的一面,又有“猛士固常在”的“金刚怒目式”的一面。用中国道家的观点来说,一阴一阳为之道,在一个人身上既非纯阳也非纯阴。在阳刚之气很强的人身上也有阴柔的一面,在阴柔之气很重的人身上又有阳刚的一面,因而出现了双重人格和多重人格。这便是政治上出类拔萃、军事上具有雄才大略、性格上果敢坚毅的唐太宗,在文学上却缺乏丈夫之气的原因。
从上述四个特征可以看出,所谓的素质,指的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完善自我的生命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它是先天的生理条件和后天的心理内容、主观努力和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其中,重要的是后天的勤奋、积累和客观的影响、教化。
[1]陈云恺.素质:人的本质——素质教育理论的新世纪愿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G40-012
A
1673-1395(2011)02-0168-02
2010 -12 15
高建昆(1972—),男,云南建水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