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
2011-03-31王振奇龚文平何幼斌
王振奇 龚文平 何幼斌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建设的探讨
王振奇 龚文平 何幼斌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全国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建设是个系统复杂工程,涉及到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要举全校之力办好。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强调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也要落实师资队伍建设,同时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深入改革,力争在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模式上更上一个台阶。
资源勘查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培养模式
长江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2007年经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审批的全国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实施过程中,应认真领会、落实“质量工程”项目的要求和精髓,全力打造资源勘查工程特色专业品牌,并重点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上进行探索。
一、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为了适应石油工业的发展,作为培养石油勘探专业人才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专业改革的连续性和循序渐进性,也要考虑专业实际发展和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改革进行有益探索[1,2]。我们遵循“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形成适应21世纪要求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将人才培养定位于 “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多种适应能力。
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上,学院加强学科专业基础和核心理论课程的改革,对开设新的课程,重点是强化基础、增强动手能力,拓展知识面,增加讲座,增加学时,并做了一些有益探索[3]。当本专业学生踏入大学校门后,增设了一门专业科普课程,由地科院教授、博导担当讲授,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专业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不仅增加课程理论学时,同时大大增加实验学时,并保证授课教师的高职称、高学位和高水平,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外语水平,适应石油工业的海外发展需求。要积极寻求学校与各大石油企业(公司)合作,通过“共建基地”、“科技联合攻关”、“员工培训”、“双向兼职”、“设立奖学金”等多种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大学生科研活动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及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积极通过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在人才引进方面,适时补充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引进了一大批年轻、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爱高等教育的博士(后),通过岗前培训,使他们能快速融入到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也通过国内与国外培养相结合,将担任本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师分批送往国内外进修,到各大油田现场锻炼、科研实践,以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
在“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树立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的带头和示范作用[4]。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目前已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精品课程,但仍不能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要通过加大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建设,保证多出精品。
在教材建设方面,与兄弟院校合作,大力开展教材改革和建设,积极申报,主编和参编一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使这些教材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也重点建设实习教材、数字实习基地资料、实习声像资料等。
四、探索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在完善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我们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5]。多增设水槽实验、储层孔隙结构分析、油气地球化学分析等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创新能力。
油气地质实验室建设是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在实验室建设中,以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特色专业为依托,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示范中心”、教育部与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系列项目资金和博士引进、楚天学者等“人才工程计划”的配套资金,开展具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中管理的油气勘探开发实验中心建设,新进一大批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设创新性实验项目提供条件。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为此,更应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除了已有的实习基地外,也开展其他野外实习基地和油田实习基地的考察和调研,明确实习基地建设的任务、目标和方向。
五、完善科学研究水平
在搞好本科教育的同时,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全体教师还积极投入到本学科的科学研究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虽然在生物礁研究、深水沉积学研究、沉积模拟研究、储层地质建模研究、油藏综合研究与评价、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等领域形成了优势与特色,但整体研究力量与高水平同行相比还有差距,缺乏大师级的教师,缺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论文,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质量工程”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把培养高素质人才落实到所有工作中。
[1]刘吉余,卢双舫,朱焕来.“资源勘查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方案[J].石油教育,2009(3).
[2]周江羽,张晓军,刘常青,等.基于特色和品牌专业建设的新一轮本科教学体系改革——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0(1).
[3]林小云,李建明.资源勘查工程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建设[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尹太举,龚福华.构造知识结构突出应用能力——“石油地质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9(4).
[5]胡海燕.国家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2).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G 649.21
A
1673-1395(2011)02-0129-02
2010 -12 21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10391)
王振奇(1963-),男,河南清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勘探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