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学科建立高校党支部的探讨
2011-03-31陈春燕
陈 城 陈春燕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围绕学科建立高校党支部的探讨
陈 城 陈春燕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
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履行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围绕学科建立高校党支部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能促进高校学科的发展。
高校;党支部;学科特色
高校基层党组织一般以学科系为基本单位,它是高校党组织系统中的基本细胞,是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党委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1]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既是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出高水平成果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标志。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日渐深入,高校经历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履行高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是高校工作重点。
一、围绕学科建立高校党支部的必要性
围绕学科建立高校党支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在高校的组织优势。它不但符合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而且顺应学科长足发展的需要。
第一,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围绕学科建立高校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顺利完成高校的基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把党支部建在学科上,可以进一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可以吸收教师中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深厚学术造诣的优秀分子入党,为党的干部队伍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人才,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第二,有利于推动学校的中心工作。高校工作最终都落实到高校能否形成强势的学科和积极向上的团队,可以讲学科建设是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通过将党支部建在学科上,可以在党支部的平台上,进一步鼓舞人心,团结高校人才,有利于化解矛盾,形成目标和共识,共同完成学校的中心工作。
第三,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与教育。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是以学科为基本单位进行的。把党支部建在学科上,可以避免党员的多头管理,减少行政性权力因素制约,有效节省时间,使党员教师集中精力,完成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在党员的教育学习内容上,既可以正面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可以很好地与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党员教师个人关心的事业前途结合起来,在教育的方式上也可以更加多样化、交融化、互动化。
第四,有利于加强党的工作的群众性、针对性、有效性。学科是大学的基本组织单位。由于教学科研等业务上的共同性,学科成员之间联系紧密,在活动的目标、方式、内容上容易达成共识,有利于支部工作目标的实现。支部工作直接面对具体人员和问题,便于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找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发挥核心作用。因此,围绕学科建立高校党支部,能发挥党支部的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学科的发展。
二、以学科为特色,建立高校党支部的具体措施
第一,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学科上的党建工作。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高校党委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学科党支部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将学科党支部建设纳入经常性的议事日程,并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与强化功能,发挥高校学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与战斗堡垒作用,高校党委要通过定期召开党建例会、经常深入基层听取汇报与检查工作等途径,及时了解党支部建设工作的状况,针对不同时期党支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门别类进行专题研究,完善党建责任制,切实重视学科在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第二,选派党性强、业务能力过硬的学科带头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作为学科党组织的“掌舵人”,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决议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处于党的工作的第一线。党支部能否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书记起着关键的作用。要把具有坚定政治立场、良好品德、有较强业务能力与工作水平、有事业心与责任感、坚持原则、善于团结同志、肯奉献、党员认同、具有一定党务工作能力并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党员选任。与此同时,党支部书记和支委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的政治素质、高尚的奉献精神、过硬的业务素质、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自觉维护集体领导和党支部的团结统一。要努力形成党支部书记尽职、党支部委员合理分工、党员共同参与党支部建设的新格局。
第三,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筑牢党员的思想防线。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教师的头脑,提高其政治理论素养。要发扬党的政治优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利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有效载体,积极推进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与此同时,要不断地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到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为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带动非党员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坚持不懈地加强正面教育,利用各种机会进行经常性教育。
第四,加强管理、创新机制,增强党员归属感和责任感。马斯洛的需求论告诉我们人是有需求的,而且需求是分层次和有差异的。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年轻老师跟资深老师的需求不一样,文科老师跟理科老师的也不一样。因此要实事求是,客观地了解教师的需求是什么,才能有的放矢,更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党员的原动力。应该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强化党员主人翁意识,为教师党员创造优质的科研和教学环境。要以人为本、倾注关怀,靠情感增强党员归属感。学校党委和二级党委、党支部时刻关注和关心教学研究团队党员的思想成长与进步,把解决包括党员在内的每一位成员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作为构建和谐教学科研团队的支点和纽带。
第五,倡导团队互助,把支部工作与教学科研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支部建在连上”这是我党在革命初期形成的重要建党思想,它有力地保证了党在革命事业中的领导地位。[2]高校的学科党支部也要充分发挥自身凝聚力的优势,重视对党员学科骨干的培养,大胆起用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让青年教师看到前途、找到出路。大力倡导团队协作精神,组建科研团队,要求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互助对子,帮助青年教工的成长。
第六,积极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入党。青年教师是高校的新鲜血液和生力军,尤其是中间的优秀分子。要积极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入党,不仅能激励他们在思想、政治、业务等方面全面进步,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做出更大贡献,而且能扩大和加强党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作为学科党支部书记要注意发现这类优秀人才,负责青年教师思想认识的提高,政治上重点培养,以点带面,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和思想中碰到的问题,提高他们对党组织的认识,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三、思考和启示
第一,选配高标准的党支部书记是搞好学科党支部建设的关键。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学科带头人是基层教学科研组织中的核心力量。党支部书记的素质高低和投入精力多少,是党支部建设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3]要把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的人格力量与支部工作需要的号召力结合起来。要精心挑选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起点要高,视野要宽,渠道要畅,机制要全,要把那些学术造诣深、思想素质好、政治修养高、党性原则强、有人格魅力的党员放在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的位置,绝不能降低标准,马虎将就,更不能“虚位以待”。
第二,要建立必要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党支部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以切实可行的制度作保证,提高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力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证。要结合学科的特点,明确党支部参与学科重大问题决策的必要途径和方法,规范学科重大决策的工作程序,坚持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切实保证党支部参与学科重大决策的有效性。
第三,要找准支部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切入点。[4]要将支部建设与教书育人相结合,与学科建设发展相结合,与加强青年教工的培养相结合。要发挥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调动教师党员的积极性,引导广大教师党员在教书育人中起表率作用。
第四,高校党的基层工作一定要与教师的需要相结合。教师既然有需要,就有被引导的可能。作为基层党的工作者要尽可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他们搞课题、发表论文、晋升职称和发挥潜力的环境和平台,努力使教师的需要和学校的需要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总之,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在高等院校的基层组织,是高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党建与高校客观情况相结合,通过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才能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促进高校学科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管永前.当前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
[2]宣勇,何作井.支部建在学科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1(3).
[3]黄亚平,史旦旦,王慧.高校党支部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内涵、途径探析[J].高教与经济,2008(4).
[4]陈瑞平.高校教学科研型党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D267.6
A
1673-1395(2011)02-0118-02
2010 -12 28
陈城(1982—),男,安徽淮南人,硕士,主要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和高校党政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