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ere Comes the Bus的人本主义解释

2011-03-31陈喜富

关键词:护路言说学派

陈喜富

(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福建漳州363000)

Here Comes the Bus的人本主义解释

陈喜富

(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福建漳州363000)

对Here comes the bus在转换—生成语法中的不可解释性,从行为心理学、语用预设、反应/反映界说、心理焦点、语言的经济性、主体间性等6个方面予以解释,验证了日常语言学派的合理性。

语用预设;转换—生成语法;日常语言学派

按照Chomsky(乔氏)学派的转换—生成语法,Here comes the bus这个句子无法充分描写,不可解释。乔氏学派分析句子是从句子内部进行逻辑推导,有极强的理据性,所以,他们不可能轻易承认Here comes the bus合法。那么,如何去解释Here comes the bus呢?根据Sperber &Wilson[1](P9)的评述,转换—生成语法只是把语言抽象出来分析,割断了一切外部联系。笔者将此句与外界联系,作如下分析。

一、行为心理学分析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是在刺激—反应的不断重复过程中形成的。把the bus当作刺激物,人脑反应加工形成语句Here comes the bus。外部世界进入语言世界,完成一次言语行为。实际上,Here comes the bus不是真实情境(外部世界)的真实反应,真实反应是The bus is coming here。这才是当下真实语境或外部世界的正确的刺激—反应的必然结果。这种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时态不一致,本应是进行时态(The bus is coming here),而实际使用的是一般现在时态(Here comes the bus),笔者将在下文语用预设分析中加以说明;另一方面,语序方面,常规语序应是The bus comes here,而实际运用却是Here comes the bus,笔者将在反应/反映的界说及语用前提分析和心理焦点分析中加以说明。

二、语用预设分析

要说清楚The bus comes here(或Here comes the bus)和The bus is coming here间的差别,须用语用预设加以阐释。

The bus is coming here的上文可能是What is coming here或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outside world,所以The bus is coming here是对上述两句中任何一句的回答,其实更是言者对现实/真实世界的最真实/客观描述,即外部世界与语言世界一致,从而完成一次言语事件。而The bus comes here或Here comes the bus根本回答不了以上两个问题,因为The bus comes here或Here comes the bus的语用预设根本不是What is coming here或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outside world。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们可以从日常语言学派的论述中找到答案。日常语言学派称:“逻辑语言学派进行语言分析的时候,强调运用数理逻辑手段,往往忽视自然语言实际用法中的微妙的但并非不重要的意义区别,日常语言学派则注重研究语言的实际用法,避免概括性的结论。”[2](P215)因此,日常语言学派能接受The bus is coming here和Here comes the bus这两个句子。

如何体现Here comes the bus的使用呢?我们可以从人类的行为目的论加以说明。一般认为,人类的行为是有目的的。言语行为论又认为:言即做(Saying is doing)。人们在说Here comes the bus时,其实都具有言说行为的目的性,即是要做某一具体事情。恰如陈嘉映所言:“语言的功能是反应而不是反映。”[2](P188)此论断中的“反映”相当于The bus is coming here(刺激—反应的真实语境),而“反应”则相当于Here comes the bus。下面根据“语言的功能是反应而不是反映”的论断,集中阐释Here comes the bus。

三、反应/反映的界说及语用前提分析

人的行为都具有目的性。言说也是一种行为,也具有目的性,但这目的性又因人、事、其他外界条件而游移不定。

具体来讲,若交警说Here comes the bus,很可能是去检车。交警的反应是检车,并非在反映客观事实(The bus is coming)。这时的言语行为目的(Here comes the bus)是行动——去检车(言即做),而Here comes the bus已成为行为目的(检车)的语用前提。若护路工人说Here comes the bus,他们的言语行为目的(言即做)是注意安全、请避让等行为。若送站人员说Here comes the bus,则意味着请准备好、莫丢失东西。言说Here comes the bus时,这一言语反应是千差万别的,这一言语信号相互照应,相互协调,共同起到以言行事的作用。此言语行为具有关联动态性,这种动态性是Chomsky学派根本不能解释的。

Here comes the bus对于不同人来说有不同的目的/意义。Here comes the bus对所有人来说都是行为的前提/先决条件;舍此条件,与Here comes the bus有关的后续行为是不易实现的。因此,Here comes the bus这一言语行为具有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

四、心理焦点分析

心理焦点在话语过程中具有某种突出性。我们可以用心理焦点来分析Here comes the bus。人们的行为都具有目的性,人们的心理都有一定的意向性。还是以交警、护路工人、送站人为例。交警的目的是检车,心理意向是交通车辆,车辆是他们的直接工作对象,来到眼前(come here)是开始工作的条件,come here是心理注意的焦点。所以,交警说Here comes the bus时,意味着Let’s check it。对护路工人来说,他们要尽量远离交通车辆,来到眼前(come here)是他们注意的焦点,所以当他们说Here comes the bus时,意味着Let’s avoid it。送站人同样如此,他们心中早知该乘哪班车,来到眼前才是注意的焦点。

所以,不同行业的人对于the bus的反应虽然不同,但心理焦点趋于一致,即只有当下情况(come here)才具有最大关联,才是注意焦点。其实这也是人们的行为目的性/意向性使然。

五、语言的经济性分析

语言的经济性是人类惰性的必然结果。[3](P177)Here comes the bus是对象语句,形式语句[2](P35)很可能是:I(we)see(hear)(feel,suppose…)(that)the bus is coming here.这一句把主观I(we)显化,主观活动也显化了。句子变得冗长,加大了人脑信息加工量,势必干扰主要信息(bus,come here)的提取、加工、储存。而Here comes the bus却凸显主要信息,达到了交流的目的,完成一次言语行为。句子的一般现在时态又符合言语行为句的时态要求。

“没有隐含的理解,任何话语都是无根之木,无法理解。任何显示,都是在一个背景上的显示。”[2](P153)所以交警的隐含理解定然不同于护路工人的理解,护路工人的理解又不同于送站人的理解。“适当的言说,就是说出所说的,让隐含保持其为隐含,恰恰是这般如此的言说,让不曾言说的意蕴悠悠无尽。”[2](P153)Here comes the bus就是适当的言说,就是说出所说的,此句是一切其他意蕴的前提/先决条件:交警的意蕴是Let’s check it,护路工人的意蕴是Let’s avoid it,送站人的意蕴是Let’s get ready and get on。显然,Here comes the bus是最经济的表达。

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各学派间是可以互补的。乔氏理论用数理逻辑学方法推导句法,具有阐释力,更适用于语言分类学、人机对话等方面,但是用乔氏理论进行人文话语分析却行不通,而其他学派则可借鉴乔氏理论,如解除句子歧义等方面。各家主张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对于Here comes the bus,肯定还可以利用其他学说,从其他角度继续加以探讨。参考文献:

[1]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H314

A

1673-1395(2011)02-0084-02

2010 -12 25

陈喜富(1965-),男,吉林前郭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句法学、语言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护路言说学派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破”与“立”——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依法护路新探索
江西省基层护路队伍的现状及反思
“群众性养护”体系护路潇湘
退休教师甘为护路工 十余年风雨不改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