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语中心论的颠覆
——现代翻译语言学派与文化学派的交汇
2011-03-31罗兰
罗 兰
(贵州民族学院外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原语中心论的颠覆
——现代翻译语言学派与文化学派的交汇
罗 兰
(贵州民族学院外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解码和重组的纯语言过程,而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过程。翻译过程是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关联顺应过程,翻译主体的创造性在译语文化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原语中心论;译者主体;译语文化主体;翻译语言学派;翻译文化学派
翻译研究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建树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发展,因为翻译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使得翻译研究所借鉴的每一个理论对其某一方面都有所启发,并建立相应的翻译理论,从而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以原语中心论为基础的译论指导译者进行各种翻译活动,原文成了翻译过程中的唯一主体,译者的主体性被抹杀,被要求不着痕迹地再现原著的精神实质和风格韵味。但是,事实上,翻译活动会受到语言之外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无法保持译文对原文的绝对忠实,于是,出现了一批文艺学派的翻译研究者,把翻译置于广阔的文化大背景下进行探讨,提出了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口号,主张把翻译研究与文化结合起来,关注译入语文化和译文生成的外部因素,使译文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他们的主张,实现了对传统译论倡导的原语中心论的彻底颠覆。
一、原语中心译论
我国翻译的历史源远流长,翻译活动长久以来都在相对固定不变的特定翻译标准指导下有序进行。近代中国最杰出的译学理论家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提出了有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其三标准的排列顺序清楚地反映出他对翻译的认识:翻译应求其信。当代占支配地位的翻译标准仍旧是忠实。刘重德认为,忠实性是翻译的准则。所有理论家都主张翻译应该对原文忠实。辜正坤以“原文”为“绝对标准”。事实上,译文应忠实地反映原文一直是一条公认的真理。赵景深将“Milky Way”译为“牛奶路”,得到了谢天振的认可,如若翻译成“天河”或“银河”,就会歪曲原文和谐的人物形象,歪曲原文自然合理的情景描写,从而使译文变得自相矛盾。
公元前3世纪的西方翻译活动对译论提出了积极需求,原文主体性的神话一度主导了翻译理论研究。坚持准确翻译派的翻译理论家梅西里阿克认为,偏离原作意思的翻译不是翻译,而是背叛。这体现了一种原作者和原语中心论。原语中心译学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把一种语言所包含的信息解码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地保留原文要传达的信息。可以看出,译者和译语文化在传统译学研究的道路上一度被排斥在翻译主体研究的门外。
二、译者和译语文化主体译论
翻译本身是译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向接受者传达和理解发出者信息的过程,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特定信息解码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因此翻译研究一方面必须关注语言内部因素,另一方面必须关注影响翻译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
(一)翻译文化学派的翻译研究
20世纪后期,翻译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翻译语言内部研究,而将视野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影响翻译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文化理论家佐哈尔建立了文学多元系统论,认为文学翻译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翻译作品不总是位于二级系统、次要地位。在较年轻、弱小的国家中,文学处于一种“外围”状态或“弱小”状态,翻译文学系统处于强势,翻译作品不仅输入新思想,也给用本族语言进行创作的作家提供模仿的样本,这样,译法上会尽量充分;反之,在本国文化系统较强大的国家中,翻译文学处于边缘位置,译作会显得相当保守。因此,翻译活动是由译语文化的各个系统所决定的。以色列翻译理论家迪恩·图里受多元系统的影响,提出了译语文本理论。他的理论引入文化—历史因素,作为翻译准则影响着翻译过程的每一个阶段,译者有权优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翻译活动。翻译研究由此出现了对原语中心论的突破,开始了译语取向的研究。
可见,翻译文化学派关注影响译者翻译活动的一切外在因素,译者作为主体完全摆脱了原语文本和原语文化的枷锁,进入译语文化,能够充分发展他的创造性,译者和译语文化成为了翻译研究的主体。
(二)翻译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较新领域,它研究的是语言与语言使用者的关系,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
1.关联论
1986年,巴黎大学的斯波伯和伦敦大学的威尔逊合作出版了专著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从认知角度对交际提出了新的理论——关联理论。这一语用学理论一经提出,不仅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在修辞学、文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哲学等领域也显示出强大的解释力,尤其是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威尔逊的学生恩斯特·格特于1991年出版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ve and Context一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关联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关联论认为,语言的交际过程是一个示意—推理过程,交际者对听话人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景加以评估,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在话语本身提供的信息中借助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实现对交际者交际意图的认知。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常常与他提供的话语不相一致甚至相反,而听话者能够进行正确的推理,主要在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听话者能寻找到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交际的成功。最佳关联指的是听话者在认知过程中以最小的认知努力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因此,关联原则是能够引导听话者寻找到正确语境的机制,也能成为翻译过程正确解释的机制。
2.顺应论
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在他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中明确指出:语境动态顺应是语言使用过程的核心,任何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都要动态地顺应语言使用的环境——语境。语境动态顺应论认为,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一个对原语语境和语言结构做出动态顺应的过程。译者是这种顺应过程的主体,原作、原作者、译作和读者是其客体。翻译工作开始之前,译者会根据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不同的需求来进行译文的选择;而翻译过程中,译者具有语码选择的自由,尽管他的文化取向和文化身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客体的制约,但是译者在考虑到读者的意识程度这一变量的同时,能够通过其中心的优越性,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取得相应的语境关联,最大限度地处理好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让两种文化在译者这一文化中介中得到协商和融合,达成客体之间的对话,最终实现各个层面的顺应。在顺应论指导下的翻译过程中,处理好内涵意义的传递是决定翻译交际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翻译有内涵意义的话语时,在确定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能够理解出字里行间的意义时,译者可以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尽量将原语的文化意象直接传达,将含意留给读者去推敲,例如:
三月里刘熏宇君来信,说互生病了,而且是没有希望的病,医生说只好等日子了……想不到这么快互生就殁了!(朱自清《哀互生》)
In March I heard from Mr.Liu Xunyu that Hu Sheng was sick and hopelessly sick at that.The doctor said there was nothing he could do but to 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
“等日子了”是中国特有的委婉语,作者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译为“to wait for the day to arrive”,如果单独使用,会让有文化差异的译文读者感到费解,但在上下文的语境中,译文读者能够理解其语用含义即“不久于人世”;“殁”字译为“How quickly the day had arrived”,与前文呼应,形成了完整的语用意义。在这样的译文中,译文读者既能感受到原语的文化意象,又能感受到推敲的快乐。
当然,顺应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在翻译顺应过程中,译者必须顺应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双方的认知语境,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做出动态的顺应。
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解码和重组的纯语言过程,而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过程。译者,在原作-译者-译作翻译过程中,是主体,是翻译过程的中心,必然会置身于译语文化语境中,用另一种语言对原文进行创造性解读。翻译文化学派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关注影响翻译过程的一切外在因素,凸显了译者和译语文化的主体性。现代翻译语言学派充分利用现代语言学、语用学理论,尤其是关联论和顺应论对翻译进行了全新的阐释,认为翻译过程是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关联顺应的过程,翻译主体的创造性在译语文化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翻译文化学派和现代翻译语言学派找到了交汇点,主张翻译摆脱原语文本和原语文化的桎梏,合力实现了对原语中心译论的颠覆。
[1]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C].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2]葛校琴.译者主体的枷锁——从原语文本到译语文化[J].外语研究,2002(1).
[3]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李菁.翻译的语言学转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5]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H059
A
1673-1395(2011)02-0086-02
2010 -12 26
罗兰(1975—),女,湖南嘉禾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