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安徽茶业科学技术刍议
2011-03-31章传政
章传政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合肥230036)
二十一世纪安徽茶业科学技术刍议
章传政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合肥230036)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安徽茶业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中国首条绿茶自动化、清洁化生产线成功研制与推广,中国首批、安徽首家茶叶制品安全溯源系统率先建成与应用,此类标志性的科学技术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二十一世纪;安徽;茶业;科学技术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概括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融合。安徽茶叶历史悠久,名茶誉满全国,国礼茶名扬世界,这与安徽茶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安徽茶业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许多标志性成果,逐步助推安徽以至中国茶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考虑到篇幅所限,本文刍议二十一世纪安徽茶业科学技术部分成果,更多尚未提到的内容拟另文叙及。
1 中国首条绿茶自动化清洁化生产线
国家鼓励和促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2年6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这标志着我国工农业生产步入了一个新阶段。茶叶可以药用、食用、饮用,安全、健康是中国茶叶发展的永恒主题,“清洁化生产法”是指导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原则。二十一世纪,中国茶叶生产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清洁化生产。
2005年,我国“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落户安徽省休宁县荣山茶厂。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加工组装的第一条清洁化加工生产线。该生产线的启用,标志着我国炒青绿茶初制开始步入清洁化、自动化、连续化和数字化的时代。它改变了我国现有茶叶生产中加工机械单机作业的状况,实现了从鲜叶到干茶的全过程连续化生产,并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控制。通过利用清洁能源、选用清洁化加工材料、控制污染和噪音、改进加工环境卫生等措施,实现了清洁化加工。
这条生产线保持并发扬了我国传统炒青绿茶初制加工机械的特色和优势,在整体设计水平上达到了国际同类生产线的先进水平,部分单机的设计水平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生产线在全国推广使用后,将大大提升我国传统炒青绿茶的加工水平,增强我国茶叶的出口创汇能力[1]。我国首条绿茶自动化、清洁化生产线的成功研制与推广应用,这是中国茶叶科学技术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2009年,农业部结构调整重大专项“黄山毛峰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的研建”课题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取得了累累硕果,成功开发了适合于黄山毛峰茶清洁化加工的茶叶加工新设备,制订了《黄山毛峰茶清洁化加工技术规程》,建成了“黄山毛峰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4条,其中国内第一条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黄山毛峰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在黄山市徽州漕溪茶厂落户,实现了黄山毛峰茶加工全程清洁化、机械化、连续化和标准化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2 中国首批安徽首家茶叶制品安全溯源系统
安徽皖垦茶业集团拥有优质茶园3333hm2,因其规模连片而享有“江南茶海”之誉,至今仍是全国最大连片国有茶叶生产基地,也是安徽省大宗茶出口创汇基地。皖垦茶业集团下辖十字铺茶场、敬亭山茶场、祠山岗茶场、九连山茶场等四个国有茶场,控股敬亭绿雪茶业、绿魁茶业两个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全国知名品牌“敬亭绿雪”,年产敬亭绿雪系列名优茶200t、绿魁牌大宗出口茶5000t。
敬亭绿雪茶原属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茶,21世纪以来取得了更大的发展与更多的荣誉。2001年,敬亭山茶场制定的“敬亭绿雪茶”行业标准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组织的专家审定。专家对“敬亭绿雪茶”行业标准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标准完善了敬亭绿雪茶质量标准体系,对加入WTO后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发展名优茶出口贸易,推动安徽农产品品牌工程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敬亭绿雪茶行业标准位居全国同类名茶的领先水平,因此在2002年被列入国家农业部行业标准。制定实行行业标准作为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这在安徽省尚属首次。该标准的实行,促进了敬亭绿雪茶的良性发展。2006年,敬亭绿雪茶通过中国有机茶认证与QS质量安全认证,并且获评首批“中国名牌农产品”。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茶叶采工紧缺,鲜叶如果不能及时采摘,就造成大量优质原料浪费。又因各茶场在寻找采工时无序竞争,直接导致采茶成本上升,严重影响生产效益。自2007年起,敬亭山茶场为此开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机采名优茶试验,经过两年多的项目实施与推广应用取得了成功,有效地缓解了采工紧张的矛盾,增加了适销对路的名优茶品种,生产效益明显增加[2]。
质量追溯是我国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求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我国已经将茶叶制品列入了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范围,并要求生产企业对其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产品进行召回。为确保茶叶制品的安全性和对问题产品的有效召回,需要茶叶生产企业能够进行无疏漏的产品溯源。2008年,中央财政拨专款用于农垦茶叶、畜禽、大米、水果等4个产业首批23家企业实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皖垦茶业集团敬亭山茶场入围。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在2008年底建成了采用商品条形码作为信息载体的茶叶制品安全溯源系统,实现了“从茶园到茶杯”全程质量可追溯[3],敬亭绿雪茶成为全国首批、安徽首家实现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的名牌茶叶。依据标签上的追溯码,可以对茶园种植、鲜叶采摘、鲜叶验收、加工生产、分级入库、储藏包装、出库销售进行全流程跟踪,查询具体信息,责任追查到人,确保茶叶制品质量安全。
3 首次中国茶学基础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
安徽是茶叶科技强省,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是中国茶叶科技研究与推广的重要机构。茶学大师吴觉农、胡浩川、冯绍裘、庄晚芳等曾聚集于祁门茶叶改良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前身),茶学教育家王泽农、陈椽均是中国高等茶学教育的创始人后同在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工作,这些专家学者为茶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2007年,历史悠久的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茶学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依托茶学学科建立的“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多年来一直专注茶叶有效成分代谢与高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始终站在基础研究最前沿,同时重视发展应用型研究,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宛晓春教授进行了茶氨酸的合成、分布规律,基因克隆与转化以及代谢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为茶树基因工程育种、构建茶氨酸工程菌以及开发生产茶氨酸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夏涛教授开展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与调控的研究,并证实酯型儿茶素的生物合成和水解途径,明确了儿茶素合成调控的分子机理,对开展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调控、开拓茶树育种新途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4]。
2011年8月,“茶树功能基因组和次生代谢学术沙龙”在安徽农业大学召开,这是中国茶叶学会首次召开的全国茶学基础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宛晓春教授在特邀主题报告中,围绕茶树特征性次生物质儿茶素、茶氨酸和咖啡碱,阐述其代谢途径及调控研究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设想和展望。
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学科不断推进科学研究与产业的有效对接,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纽带、以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为目的,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引领现代化茶业发展。2007年,茶学学科与黄山市汪满田茶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茶叶加工专业分中心,以茶叶农药残留控制技术、现代制茶技术、新型茶饮料开发、茶叶功能性物质提取为研究重点,联合研发茶叶加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如今,在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安徽名茶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茶业科学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相关茶叶企业亦跻身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之列。
4 小结
二十一世纪以来,安徽茶业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在茶业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政府与有关组织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大型茶叶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发挥了领先带头作用,高校与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在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比如“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就是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主持,以安徽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宛晓春教授为项目首席专家承担的农业部948项目“出口创汇型特色茶叶加工技术引进与产业化”的重点研究内容。安徽茶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充分反映了产学研结合的强大效应,企业、学校、科研单位将各自的资源优势有效发挥出来,目标一致,齐心协力,从而促进茶业科学技术获得进阶升级、持续创新,助推茶叶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以至整个产业提升。
[1]郑建新,施丰声,许裕奎.松萝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0.58~59.
[2]汪益清,王仕超.敬亭山茶场名优茶机采项目实施与推广[J].茶业通报,2010.32(3):105~107.
[3]王剑亮.浅析敬亭绿雪如何实行产品质量追溯[J].茶业通报,2009.31 (3):134~135.
[4]张双虎.顶天立地育人-科学基金助推安徽农大快速发展[N].科学时报,2011-08-29.
S571.1
A
1006-5768(2011)04-0178-03
2011-09-05
章传政(1971-),男,安徽潜山人,茶学博士、博士后,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茶文化教学及研究工作。E-mail:chuanzhzh@ahau.edu.cn
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安徽茶叶科技发展史及其学术评价(2011sk090)”、安徽农业大学人才项目“徽茶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yj2008-12)”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