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述评
2011-03-31杨海波
杨海波
(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述评
杨海波1,2
(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开展了多视角的研究实践,汇聚了一批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深化相关认识,进一步开展研究,颇有裨益。
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学界在讨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对这个问题的理清也是进一步讨论的基础。就目前的讨论来看,学界基本上是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的:
第一种观点是“过程”论。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过程,但对这个过程的理解有所不同。我把它概括为“一个过程”论、“两个过程的统一”论和“三个过程的辩证统一”论。例如孙熙国认为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民族化,而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杨鲜兰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从当初只为少数思想家掌握的科学理论,发展成为亿万人民群众掌握的思想理论体系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总的过程中体现了两个具体过程的统一:一个是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并且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来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理论创新成果的过程,即理论具体化的过程;一个是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化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素质的过程,即化大众的过程。有的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复合的概念,抽象来讲,可以被理解为三个过程的辩证统一: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来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党内普及走向社会普及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形式来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高深理论走向通俗理论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维系力量来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制度维系走向群众自觉的过程。
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一个含义,例如陈艳玲等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通过学习和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一科学理论,以实现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有的学者认为是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例如骆郁廷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就是理论掌握群众,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还有的学者认为是群众掌握理论的过程。例如刘书林认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和当代青年,能够普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修养。邵军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大众。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两个层次或两种含义。例如,刘建军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特指和泛指两种含义:一是特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二是泛指在当代中国的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重含义并不矛盾,实际上只是范围大小的问题,其性质和核心内容都是一致的。泛指是特指的背景扩展,特指是泛指的重点内容。从这两个角度的结合中去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左伟清、刘尚明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兼有质和量的规定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质的规定性包含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大众的实践和用大众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两个方面。此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有量的规定性,即“普及与推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辐射范围宽广,超越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界限。”邱柏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从这样两个角度来看,作为一种过程与机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活化、通俗化、普及化、层次多样化以及由初级起端的循序递进性,等等。”作为一种结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表现为“获得社会大众的支持”,包括态度和行动的支持;其次表现为成为人们的“指导思想”、“生活秩序的内在规则”、“建立意义系统的内在根据”;再次表现为“社会大众的日常话语的一部分”,成为民众介入或参与程度的标志。
第四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三层含义或三个方面。例如黄建辉认为,从构词法的角度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大众化”三个词组组成。由此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层涵义是指,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化大众”;第二层涵义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俗化;第三层涵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不断地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大众化”,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徐国民也持这种看法。王桂泉、张铁民认为,大众化是相对于精英化和学院化而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及化、通俗化、民主化。欧永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界定应注意三个方面:(1)应正确揭示其基本要素的性质、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马克思主义体系应包括基本原理、具体理论、后来者对这一学说发展所形成的正确理论成果三部分;同时应包含马克思主义实践性这一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是普及和提高的辩证统一,内含理论创新的要求。(2)应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过程的内在机制和外在的基本环节:它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过程,也包含群众实践基础上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包含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群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通俗性、实践性、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机制所彰显出来的三个鲜明特点。发展理论、推动实践、提升主体是其发展的三个基本向度。(3)应有坚实的哲学论证和支撑:从认识论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应体现理论与认识主体、实践主体的辩证统一;从辩证法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应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从唯物史观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通过先进理论的武装以更好地发挥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第五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四重含义。例如唐莉认为,一是内容的具体化,即深奥晦涩的理论内容与鲜活的生活实践结合,顺应时代潮流,合乎人民大众需要。二是形式上的通俗化。包括把深奥的专业知识转变为受众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的文字以及把复杂抽象的文本转换为受众喜闻乐见的形象化、艺术化的声像、影像作品。三是在传播媒介上以电子传播为主。四是理论普及宣传的产业化成为理论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第六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多重含义,例如杨鲜兰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俗化、现实化、生活化、普及化、层次多样化、具体化、隐性化。范津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一个群众性的实践活动。并强调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民族环境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中,成为共同的思想基础。梁罡认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应当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俗化的比较中进行分析,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科学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连续性、时代性与发展性三个方面的内在特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大多数论者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同论述,对三者没有作严格区分。也有学者对三者之间关系作了详细的辨析,指出了三者的区别。但众多论者将“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不作区分,笼统地加以论述。事实上,这些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同。目前多数学者尚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作一般性说明和阐述上,没有给予这一概念以深入的哲学思考和严密的逻辑论证,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不够严谨,学理基础不够扎实深厚。所以,有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的研究需要加强。
笔者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来理解:第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首先应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具有的特征和一般规律,也同样适用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应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来看,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的各个层面的内容的大众化,而非仅仅是指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或者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过来,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机性、层次性,就不能准确而完整的反映作为核心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前我们强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内容具体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大众。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大众就是“群众、民众”,毛泽东所说的“大众”,也是指老百姓、群众,或者特指“工农兵大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就是全体中国人民。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也就是说大众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对象,同时也是实践、推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这就要求从群众的角度提出问题,从群众的角度解决问题,从群众的角度传播理论。这个相结合的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过程。第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体系教育全党,武装群众,从而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信念。第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本质上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动态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按照中国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并用中国的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建构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因为旧观念的解体是与旧的社会条件的解体同时发生的,同样的,新观念的形成也不是哪个天才头脑的任意创造物,归根到底,这一过程是和新的生活条件的兴起,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同步的。第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采取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的方式,运用通俗的语言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理论界普遍认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陈方刘认为,从社会发展来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本身来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曾令辉等提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是全球化背景下统一全国人民思想的需要;是坚持和实现公民信仰与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和谐统一的要求;是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有效途径;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客观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秦岭峰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是理论体系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充分体现。张博颖认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目的的需要;是提高大众科学思维水平,改造主观世界、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是文化多元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需要;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需要。
有的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及其实践的角度,例如王员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大众化的努力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供了思想来源。
有的学者从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入手,例如陈曙光认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学院派作风阻隔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因此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破除学院派作风,使得理论回归“问题”中心,关照社会现实。
有的学者从考察马克思主义160多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例如胡丰顺、左亚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进行了探索,提出彻底的定位科学的中国化的,且灌输方式得当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
理论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非常清楚,而且论述比较充分。但整体研究思路仍然显得有些局限,缺乏多层次多方位多向度的对比和比较研究,因而研究成果的说服力相对缺乏。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研究和阐述。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很多学者都作了分析。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三条,如北京大学的孙熙国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有三:一是必须做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工作,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特征;二是必须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的重要作用,正确处理领袖、专业研究者和普通群众三者关系,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作用;三是必须在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精髓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主要有四条,如杨谦认为,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党积累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第一,立足国情、不断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第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第三,自觉追求与正确引导相结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第四,对象层次化、语言通俗化、形式多样化、传媒便捷化、队伍高素质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五条,如范丹卉从五四时期新文化与传播学相结合的角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传播中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根本环节;传播内容切合特定时期的文化环境;传播者具备卓越的理论素养;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国家机器对传播效果的正反作用。杨宏庭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丰富而重要的历史经验,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主要有六条,如程建军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是: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以指导大众化的实践要求;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普及以教育大众;坚定不移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以吸引大众;着力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实践以造福大众;树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进典型以引领人民前进。葛恒云提出,大众化是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鲜明特点之一,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观照现实问题,走进大众生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发挥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性工作;培养和造就大批理论家、宣传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保障;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力量;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唐晓燕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主要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要件;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对象;宣传教育和学校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方法;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证。
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很多学者也进行了总结。如唐晓燕提出,在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其规律是: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党的事业相统一相促进的规律;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规律;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规律;第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起点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起点,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从1929年开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先河以来,我国的学术界就围绕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展开了多场讨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必要性与方法。第二类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于1938年艾思奇的哲学大众化思想。早期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艾思奇在这方面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三类观点则认为起点为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甚至更早。如范丹卉从受众人数规模、受众信仰程度、受众实践成果三个角度分析,主张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就是中国第一次成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提出艾思奇与《大众哲学》以及后来的毛泽东与全民哲学都是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高潮。更有学者如陆仁权、杨宝庆主张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首先是一个大众化的过程,即在先进的知识分子中广泛传播并得到认同、接纳后逐步向工农大众传播。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起点应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是一致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本身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然后才开始中国化的。作为指导思想也就是让共产党的先进知识分子先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然后再去化大众,这符合“从少数人的理解掌握到多数人的理解掌握”的基本内涵。
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学者们就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如下代表性观点:
1.有的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角度论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刘书林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因此,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二是深入浅出,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三是生动感人的语言;四是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五是依事论理,寓教于乐,寓教于情。
2.有的学者从传播的角度论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石丽琴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电视、报刊、广播、手机、网络等是现代社会受众最广,传播信息最快,容量最大,影响面最宽的信息传播系统,要充分加以利用;要多在社区、乡村等场所组织一些说唱、舞蹈、小品、地方戏曲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这都是传播和普及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有效载体。此外,各级各类学校要肩负起面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政治思想理论的重任;各民族党派组织的活动、各社会群团组织的活动,包括他们的社会公益活动,都应该被充分利用为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又一主要途径。
3.有的学者从民生的角度论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葛恒云提出,关注民生,解决民众所关心的问题,才能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把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层面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也是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
4.有的学者从群众观角度论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冯昌雨提出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一要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价值取向,既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又要满足人民群众的价值需求;二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三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调查研究是达到求真务实的重要方法之一,要不断探索和遵循客观规律,一切按照规律办事。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是达到求真务实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即是理论创新,必须与时代发展的理论进程相一致,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5.有的学者从信息化的角度论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唐莉认为,信息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一是始终坚持并加强党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政治保证;二是建立健全国家信息化政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政策支持;三是制定国家战略,建立覆盖全国的理论普及的互联网和通讯网络;四是建立强大的信息化技术队伍,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人才保证;五是搭建国际化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世界范围发展;六是改革管理体制,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管理机制。
6.有的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角度论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熊申英认为,通过私人文化消费等隐性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六、结论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讨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还有以下两个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证研究。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大多为理论研究,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实证研究。而实证研究能使我们知晓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层面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领域,从而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所以,如何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把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等等,需要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纵向比较研究。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多是横向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领导人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贡献研究等相对较少。我们还可以把眼光放到国外,研究国际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仅为我们提供借鉴,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纵向比较研究,开阔了新视野。
[1]孙熙国,路克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J].探索,2008,(6).
[2]杨鲜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J].湖北大学学报,2008,(3).
[3]石有武.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涵义辨析[J].科技信息,2009,(13).
[4]陈艳玲.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5]骆郁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23.
[6]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新任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26.
[7]邵军.从客体角度解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2).
[8]刘建军.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9]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1).
[10]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5):9.
[11]黄建辉.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8,(3)
[12]徐国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学理探析[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1).
[13]王桂泉,张铁民.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J].理论探索,2008,(5).
[14]欧永宁.关于马克思和足以大众化内涵的论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15]唐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6]范津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蕴[J].理论视野,2007,(11).
[17]梁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初探——基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纵深扩展的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8,(4).
[18]陈方刘.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报,2008,(1).
[19]曾令辉,丁莉,吕丹.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0]秦岭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思考[J].理论界,2008,(8).
[21]张博颖.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22]王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探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
[23]陈曙光.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4]胡丰顺,左亚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5).
[25]孙熙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历程与基本经验[J].理论视野,2009,(11).
[26]杨谦,杨文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4).
[27]范丹卉.从五四新文化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1).
[28]杨宏庭.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经验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2009,(2).
[29]程建军.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
[30]葛恒云.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J].河北学刊,2009,(6).
[31]唐晓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与基本规律初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2]王静.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社会风俗演进的贡献[J].北京党史,2001,(3).
[33]范丹卉.从五四新文化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1).
[34]陆仁权,杨宝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6).
[35]石丽琴.浅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6]冯昌雨,刘明月.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37]唐莉.信息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2).
[38]熊申英,罗南石.从隐性教育的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杨海波(1980-),女,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山东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