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与知识”:哈耶克的一个转折点

2011-03-31刘树君

关键词:哈耶克经济学理论

刘树君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河北 廊坊 065000)

“经济学与知识”:哈耶克的一个转折点

刘树君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河北 廊坊 065000)

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有几个重大转折点,“经济学与知识”论文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在哈耶克的理论体系中意义非凡。哈耶克通过此文在奥地利学派主观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主观知识理论并指出知识的分散性,基于真实时间用动态过程观取代新古典经济学基于牛顿时间的静态均衡观,注重经济研究中的经验因素,对自由主义开始从方法论角度进行捍卫,日益从纯粹经济学理论研究转向跨学科的整合性研究。

经济学与知识;分散知识;动态过程;经验;整合性研究

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虽然于1974年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其研究视野远远超出经济学,涉猎众多的社会科学学科以及生物学、控制论等自然科学学科,并在所涉及领域都建树颇丰。哈耶克的学术生涯中有几个重大的转折,其中之一就是1937年“经济学与知识”一文的发表(该文也是他从维也纳大学转战到伦敦经济学院的就职演讲)。在该文中,哈耶克把知识、知识获取、预测假设和均衡概念联系在一起,将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主义从米塞斯的主观行动推进到主观知识,并形成了自己理论体系的知识论基础,他的后续研究都是致力于解决这篇文章中提出的知识协调问题而展开的。不论是哈耶克本人还是众多哈耶克的研究者都把该文作为哈耶克思想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转折就意味着与过去不同,此后哈耶克的思想到底有何变化?本文从如下几方面进行阐释。

一、提出分散知识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发现”

从卡尔·门格尔开始,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坚持方法论主观主义。主观主义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是经济理解的奥地利学派进路”。[1](P345-346)门格尔用主观价值消解了古典经济学中水与钻石的价值悖论,也基于主观主义对边际效用进行了界定。维塞尔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拓展成机会成本理论,表明“成本法则与价值法则之间的一致性”。[2](P37)米塞斯将经济学归结为人的行动。行动的主观性取决于知识的主观性,哈耶克把主观主义进一步向前推进,在“经济学与知识”一文中提出主观知识问题。知识问题的提出既是哈耶克对奥地利学派主观主义传统的传承,也是他对主观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哈耶克指出知识不仅是主观的,同时是分散的,不稳定和不完美的。“以分散的、不完美和不稳定的形式存在于众多个人的头脑中,一切知识的分散性和不完美性,是社会科学首先面对的两个基本事实”。[3](P22)知识分散于不同的市场参与主体中,那么这些分散的知识就需要被协调起来。知识如何能够被协调起来呢?哈耶克受启发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提出知识分工并把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分散知识在不同个体间的协调问题。同时他指出知识协调不仅仅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所有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

基于知识的分散特征,哈耶克指出分散知识绝不可能被集中到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那里,据此哈耶克对社会主义经济计划进行了批判,“如果这种分散的知识要在中央管制的经济中得到运用,那么中央权力机构所指定的每一项计划都必须把所有这些分散的知识考虑进去。那种认为所有这种知识都可以自动地为中央权力机构所掌握的假定,在我看来根本就不得要领”。[4](P291)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行动者具备完全信息、稳定偏好并掌握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于是经济秩序就变成一个纯粹的逻辑问题,而为解决这个逻辑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经济运算方法并没为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提供有效的答案,原因就在于“作为这种经济运算方法之出发点的数据,就整个社会而言,对于一个能够计算其结果的单一心智来说,从来就不是给定的,也不可能是给定的。因为我们在合理经济秩序中必须运用的有关各种情势的知识仅仅是作为所有彼此独立的个人所掌握的不完全的而且还常常是相互矛盾的分散知识而存在的”。[4](P117)

分散知识的提出使得哈耶克认识到社会经济问题不仅是如何配置资源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如何有效利用分散知识的问题。既然中央计划不能解决分散知识的协调和利用问题,哈耶克指出经济学能更好的解答该问题,答案就是市场价格机制。他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个体充分利用分散信息的发现过程,也是市场价格形成的过程。他指出“在一个相关事实知识由众多个人分散掌握的系统中,价格帮助不同的个人协调他们所采取的彼此独立的行动”。[4](128)哈耶克认为自己在社会科学中有“一个发现、两项发明,一个发现就是利用分散知识的方法”。[5](P108)哈耶克一直强调分散知识理论是他“对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6](P13)

知识问题是哈耶克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此后他的理论一直沿着对分散知识协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1945年的论文“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中就把社会科学的问题明确归结为知识问题,包括1946年的论文“竞争的意义”、1968年“竞争是一个发现过程”,都在强调市场价格机制的重要性,价格既受行为的诱导,同时也引导人的行为。他把整个理论体系建构在知识论的问题上,形成一以贯之的逻辑体系,最终认为整个社会系统中协调不同个体之间的机制就是自发秩序,这也是哈耶克后期思想中的核心概念。1952年出版的《感觉的秩序》是对知识问题奠定的一个心理学基础,同时也是对知识协调问题开辟了一种新的思路。后期转向进化理论的研究既是为解决自发秩序形成的路径问题,也是对于他提出的知识问题的深入解答。哈耶克在他的总结性著作《致命的自负》中认为“经济学与知识”这篇论文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突破,“理解了信息(或事实知识)的传递作用为理解扩展秩序敞开了大门”,[7](P100)虽然最终体系的形成花费了他从1936年到1978年这一段漫长的时光。

二、关注真实时间与过程:动态过程观取代静态均衡观

经济学中均衡与过程是看待市场及社会经济制度的两种典型观点。新古典经济学使用均衡理论,不关注真实时间中的人的行为,假定在任何给定的时刻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在均衡中,时间、变革、创新、发现和知识的异质性问题被忽略掉了。杰文斯、瓦尔拉斯,到马歇尔的综合后形成的是一种静态均衡分析,这种均衡状态也是从门格尔之后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一直批判的,虽然门格尔也被看做边际革命的发起者之一,但从一开始他就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道扬镳。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基于主观主义方法关注经济过程和时间因素,因为主观的选择意味着人的知识不断变化,所有的选择一定是在时间中发生,奥地利学派视野中时间不是停滞的,而指向一种柏格森意义上的真实时间,把时间和市场中的参与者联系起来,用一种过程观理解经济现象。哈耶克在《货币理论与商业周期》(1929)中把持一种静态均衡观念。而在“经济学与知识”一文中认为纯粹均衡分析不关注最终的一致性是如何达成的,新古典经济学家未能给“时间”留有一席之地,“一个人只有在他的预期被证明是正确的期间内所采取的行动才能构成均衡关系。均衡是行动间的一种关系,一个人采取行动从时间上讲是相继发生的,所以均衡概念中时间推移是重要的”。[4](P57)哈耶克认为如果把均衡构想运用于社会中的孤立个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从个人均衡转向社会均衡时概念就出现了问题,“当我们把这个概念用来解释众多不同个人间互动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已经步入了一个颇为不同的领域,而且还在不知不觉中引入了一个具有全然不同性质的新因素”,[4](P55)这个因素就是时间。因为均衡是行动间的一种关系,而且一个人所采取的行动必然是相继发生的,所以“就赋予均衡这个概念以任何意义而言,时间的推移便是至关重要的”。[4](P58)在此基础上哈耶克认为传统的静态均衡观点是一种无稽之谈,社会中仅存在一种倾向均衡的趋势。

杰拉尔德·奥·德里斯科尔(Gerald P.O’driscoll)和马里奥·里索(Mario J.Rizzo)认为奥地利学派主观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真实时间的关注,而“真实时间是与根深蒂固的不确定性、不可逆转的过程和信息的连续流动联系在一起的”。[8](P335)时间流逝和知识的变化一定是相关联的,这也是哈耶克基于知识问题所开始深入思考的。在后续的研究中,哈耶克首先提出对经济学中知识的协调,即价格机制,而价格是在竞争中形成的,竞争是一种信息发现过程。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 M.Kirzner)等当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继续强调“竞争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具有时间性的状态”。[9](P162)推及整个社会科学中,知识的协调就变为自发秩序的形成问题,哈耶克的感觉秩序分类、自发秩序、文化进化、道德进化都明显体现了这种过程观。

三、理论发展的必然转向:关注经济研究中的经验因素

林毓生认为哈耶克基本上是反对经验主义的,在出发点上更接近新康德学派。而特伦斯·哈奇森(Terence·W·Hutchison)认为“经济学与知识”一文使哈耶克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既由遵循米塞斯观点的“第一期哈耶克”,转向融汇波普尔证伪主义方法的“第二期哈耶克”。哈奇森给出的理由就是,米塞斯认为经济学是一门不依赖经验的先验科学,而在这篇文章中哈耶克则强调了经济活动中的经验因素。

哈耶克强调,知识的协调是经济学中的基本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是通过价格,也就是通过市场竞争中参与主体利用分散信息的发现过程。在此基础上哈耶克必然认为经济学不可能仅仅是纯粹演绎的先验科学,必定包含经验方法,而由于包含经验因素经济学是可以进行理论检验的。

波普尔的理论为哈耶克反对先验主义经济学假设提供了一条有用的经验进路,此后哈耶克承认经济研究中需要经验因素,这在“经济学与知识“一文中具有明显的体现。在该篇文章中哈耶克承认经济学存在倾向于均衡的趋势,“也正是由于存在这样一种趋势的论断,经济学才不再是一种纯粹逻辑的行当,而成了一门经验学科”。[4](P67)哈耶克在该文结尾处指出如果想让均衡分析有助于解释现实生活,就必须运用经验性命题,同时应认识到“我们的论点对现实世界的适用性所依据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事实性问题:换言之,当用我们的论点去解释现实世界中现象的时候,我们的论点需要在哪些方面接受检验或证明”。[4](P80)

笔者不认同哈奇森的观点。“经济学与知识”一文确实使哈耶克发生了注重经验研究的转变,但这一点并不是对米塞斯的偏离。事实上米塞斯虽然强调经济学作为一种人的行动科学的先验性,但他的理论中是给经验留有空间的。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门格尔虽然也强调理论研究对经济学是最为本质的,但他也并不排除经验研究的作用。在此意义上哈耶克注重经济学中的经验研究是他理论发展中的必然进路,哈奇森所说的那种转向是不存在的。

关注经济学中的经验要素使得哈耶克的理论愈发关注生活世界,关注真实世界中的人的知识、行动、选择与期望,而不是关注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机械世界,也在此基础上他将经济学数学化作为唯科学主义的一种形式加以批判,使得他的经济学凸显了一种人文关怀。

四、开始了漫长的历程:对自由主义的方法论捍卫

哈耶克所处的是一个剧变的时代,但“哈耶克的学者生涯单纯而平静”,[10](P8)他在整个20世纪逆风中孤独而坚决地捍卫自由主义。需要指出的是,哈耶克不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捍卫,而是基于他逐渐形成的知识论的学理角度的论证。事实上哈耶克最初是一个社会主义理论的拥护者,他接受了费边社会主义——一种较为温和的社会主义思想,他也一度相信资本主义文明必然导致经济萧条和战争,而社会主义则为公众许诺了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理想。哈耶克也从未否定过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他只是在学术探讨中逻辑地指出,整个20世纪社会主义者的方案不可能实现这些价值理想,而且他批判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比我们今天的理解要宽泛得多。哈耶克自己明确指出他对于社会主义的批评是科学研究而非政治论战,针对的不是价值和道德问题而是科学问题,“我的推理是,我们这个时代被经济学家所严重忽视的是他们从纯粹科学问题转向价值问题而弄脏了自己的手”。[11](P29)

在“经济学与知识”一文中,哈耶克强调了我们的理性有其局限性,并从知识论的角度从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主义计划的不完美性与不可能性。哈耶克认为自己的这篇文章一方面是关注个人知识的局限如何被克服,同时也是自己“对凯恩斯理论的一个回应”。[6](P13)当然对凯恩斯的回应和对自由主义的捍卫,并不是从这篇文章开始的,但在这篇文章之后哈耶克开始用方法论去进行论证,力图从深层次上去撼动凯恩斯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哈耶克从这篇文章作为一个转折点,以他的知识论为起点,从方法论角度批判各种形式的经济计划,论证了以人类的有限理性去干涉需无限理性才能处理的社会经济现象,结果是危险的,是“致命的自负”。这一理论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学界重视,滞涨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理论对经济现实解释乏力,人们开始重新发现自由主义的理论价值。在哈耶克摘取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后,他孤独的旅程告一段落。

五、扩展研究领域的起点:从纯粹经济学转向跨学科的整合性研究

哈耶克本人在其晚期的著作中认为这篇论文是“我用新的眼光观察事物的起点”。[5](P107)在到达伦敦经济学院之前,哈耶克是作为一个职业经济学家活跃于奥地利的。1929年出版的《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1931年的《价格与生产》都是纯粹的经济学著作。到达伦敦经济学院后的这篇就职演说首先作为一个转折点,使得哈耶克脱离开纯粹的经济学研究而转向政治学、法学、思想史以及科学哲学等整合性的研究,视域越来越宽广,不断调动起不同领域中的知识使其理论日益驳杂而精深。1941年《资本的纯理论》也是哈耶克的理论经济学著作,但他明确指出对纯粹经济理论的厌倦,仅关注经济学并不能解决他思考的问题。1944年的《通往奴役之路》、1952年的《科学的反革命》、《感觉的秩序》、1960年的《自由宪章》、1967年的《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研究》、1979年的《法、立法与自由》、1988年的《致命的自负》都是他在愈益宽阔的视域中整合性研究的成果,而这些成果都在直接或间接回答他在“经济学与知识”中提出的知识协调问题。这种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使得哈耶克能够作为一个罕见的“知识贵族”在整个20世纪逆风举起自由主义的大旗,与凯恩斯主义进行不懈的论战,逐渐建立起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维护自己终生矢志的关切。

哈耶克在跨学科的研究中意识到学科间融合和专业间汇合的必要性,倡导对知识组合进行研究,认为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人类文明。他后来在“专业化的困境”一文中提到“自然科学家如物理学家专注于自己的学科会更出色,但社会科学家专注于一个专业却会造成极其有害的结果而有损于我们在这个领域的能力。如果一个经济学家仅仅是经济学家,他即使算不上个危险人物,也很可能是个令人讨厌的家伙”。[12](P395)一定程度上也是这种整合性研究成就了哈耶克的伟大。事实上也有很多学者对于学科越来越专业化的状况提出质疑,如法国哲学家埃德加·莫兰就认为人类社会学科专业化带给我们百弊而无一利,“像人类、个人、社会这些适用于许多学科的整体性概念,事实上却在这些不同的学科间被捣碎、撕裂而不能通过超学科的努力重新建立起来”。[13](P4)哈耶克呼吁“大学里迫切需要一个场所让不同的专业汇合在一起”。[12](P404)在他到达学术旅程的第三站——芝加哥大学后,哈耶克进一步扩展了研究领域,把眼光放到更为广博的背景中融通文理,用复杂与进化的观点解释经济和社会现象。一如哈耶克自己所强调的,虽然把自己主要视为经济学家,但却日益深切地体会到,对他所处时代诸多社会问题的回答,最终须取决于对一些基本原则的认识,而那些原则超出了专门的经济学或任何其他专门学科的范围。“我们必须把关于自由的哲学、法理学和经济学结合在一起,增进我们对于自由的洞见”。[14](P7-8)应该说逆学科专业化的趋势而动也是门格尔开创的奥地利学派的学术传统,在这一点上后来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都秉承了这一传统,这一点也是奥地利学派卓尔不群的重要原因。

布鲁斯·考德威尔对哈耶克的跨学科研究如此评价:“哈耶克在探究那些感兴趣的问题上,通常是一个无畏地驶向其他专业和领域的航海员。他的问题摆放在跨学科研究的宴会大厅的桌子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这也许可以看做是哈耶克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吧”。[15](P300)专业化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前提,却如一道藩篱阻隔了参与者对于世界充分而深入的理解。哈耶克的融通文理的跨学科研究思路给我们以及我们的教育以深刻启示。毫无疑问,“经济学与知识”一文是他转向广阔学术领域的开端和转折点。

六、结语

正如哈耶克自己所说“我怀着一种豁然开朗和顿悟的感觉,兴奋地写出那篇讲稿使我踏上了自己的思考之路”。[16](P1)应该说“经济学与知识”一文开始形成哈耶克的知识论,而知识论是他整个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之基,也是哈耶克后来很多真知灼见的源头之一。“社会科学中的事实”、“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竞争的含义”、“竞争作为一种发现过程”这些论文都是哈耶克对于“经济学与知识”这篇文章中提出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解决;《感觉的秩序》也为他提出的知问题提出一个心理学基础;也是基于解决分散知识协调问题的途径哈耶克后来转向自发秩序的研究,而知识问题、感觉的秩序与自发秩序是有着深刻连续性和内在一致性的。

[1]Israel M.Kirzner.Ludwig von Mises and Friedrich von Hayek:The Modern Extension of Austrian Subjectivism.Stephen Littlechild edited.Austrian Economics(volume I)[C].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0.

[2]〔美〕卡伦·沃恩.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美国——一个传统的迁入[M].朱全红,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M].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4]〔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5]A lan Ebenstein.Hayek’s Journey:The mind of Friedrich Hayek[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

[6]Friedrich Hayek.Hayek on Hayek[M].Stephen Kresge and Leif Wenar edited.London:Routledge,1994.

[7]〔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Gerald P.O’driscoll,Mario J.Rizzo.Subjectivism,Uncertainty,and Rules.Stephen Littlechildedited.Austrian Economics(volume I)[C].Edw 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0.

[9]Israel M.Kirzner.Competition and enterp reurship[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

[10]何信全.哈耶克自由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F.A.Hayek.Know ledge,Evolution,and Society[M].The Adam Smith Institute,1983.

[12]〔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哈耶克文选[M].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13]〔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15]〔荷〕乌斯卡里·迈凯.经济学中的事实与虚构[M].李井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6]〔美〕布鲁斯·考德威尔.哈耶克评传[M].冯克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刘树君(1974-),女,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副教授,南开大学哲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学哲学、科学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哈耶克经济学理论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哈耶克法治经济思想及其方法论的批判分析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简明经济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论哈耶克自由观的特征
经济学
哈耶克经济制度思想的哲学基础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