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得失寸心知
———我和我在语文旷野中跋涉过的几个足迹

2011-03-24黑龙江特级教师林清峰

成才 2011年9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

■黑龙江特级教师 林清峰

得失寸心知
———我和我在语文旷野中跋涉过的几个足迹

■黑龙江特级教师 林清峰

记一言慎始敬终,

看一路感慨系之。

——编者画外音

我有一言应记取

“愿有英俊出于中国”,熟悉这句话的人都知道,这是鲁迅先生寄望于青年一代的一句肺腑之言,而我一直将其奉为从事语文教育工作30多年的座右铭。

山雨欲来风满楼

我极为普通,我一直这样认为。我在“文化大革命”正酣的荒唐岁月中于1972年结束了9年的学生生涯,居然还是高中毕业。回村参加一年劳动后,19岁的我因为在做学生时还算“有正事”(即老实地学过几天习,我当时住校曾经7个星期没有回家,有3次60人的寝室只剩我1人)被安排在村中学任民办教员。我教过大多数的中学科目,如数学、物理、化学(在中学读书时我是化学科代表,我曾经酷爱化学)、生物、地理等。当有位老师因工作调动,所教科目一时无人愿教,最后派定我教“政文”科(就是现在的“语文”,而那时的语文课叫“政文史”课,就是政治、语文、历史“三位一体”的课)。由此可想而知,这不伦不类的所谓课程,标示的正是需要读书却又根本无书能读的年代。课堂上除了没完没了的各种政治社论,铺天盖地的大批判文章,令人生厌的所谓“小靳庄”诗歌,和天天传来的“最高最新指示”之外,早已无书可读,所以当时谁都不情愿教这科目。

“他很不普通,不普通的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熟悉的人又都这样评价过我。

我在农村中学所执教的所有科目均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尤其是我被安排教语文后。当时,在我的课堂上,竟“冒天下之大不韪”,讲起了当时供“批判”用的《红楼梦》、《水浒传》等文学名著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技巧。这些课像甘露注入了学生干涸的心田。直到今日,偶遇几十年前听过我这些课的学生,仍对此津津乐道并对我表示由衷感激,尤其欣赏我当时的胆识。

终有一节课,当我向学生介绍关汉卿的名剧——《窦娥冤》时,有人说我在向学生贩卖封建毒素,为此惹了一场不小的麻烦,要对我展开大规模的批判。可能是好事者的良心发现,也可能是学生公然的抵制,而且毕竟是在边远闭塞的农村村校,此事终于不了了之。却在我心头留下了难忘的创伤。

柳暗花明又一村

1977年秋,学校在传达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时,传达了邓小平关于要恢复已被中断十多年的全国统一高考的讲话,当时23岁的我真是激动万分。我清晰地回忆起,我在毕业时去老师家道别时,我的班主任王老师(恩师今天已年近80,仍键在,学生躬祝恩师康泰)当时竟惋惜地看着我说:“今天没有了高考,真可惜了你啊!”我尤其记得是我的语文老师郑老师(几年前80高龄已谢世)那语重心长的话:“你回家不论是劳动,还是做什么,都不要放弃读书学习,机遇得益于有准备的头脑,迟早会有那一天的。”我那时还有些不理解当时老师的肺腑之语。可如今,大学校门终于公平地向我们敞开了。

还仅剩两个月就要高考,我开始了人生最艰苦也是最充实的一段拼搏生活:每天从4公里外的学校下班回到家,匆匆吃上一口饭,就在住有奶奶、父母、弟弟、妹妹等9口之家的几十平米的斗室里,在角落母亲的缝纫机台板上,翻看着上学时的课本和笔记。这还不能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也不能过晚耽搁一家人的休息。有时实在看不动了,就和衣而眠。一旦醒来,也不管什么时间,抓起书来再看。有一天,村里来了几个月才有一场的电影,我依然一人在煤油灯下不为所动,坚持苦读。

事实上,今天看来,我那时的备考,最困难的还不是条件和环境,也不是精神与信念;最大的困难是备考内容的盲目、信息的闭塞、资料的匮乏。那时没有明确的考试大纲,没有具体的考试说明,没有统一的考试课本,没有可资参考的复习资料,更没有任何形式的辅导班,也找不到可以请教的指导老师。一句话,全凭你个人头脑先前知识占有量的存储和激活,全靠你自己的努力。

那段日子,我的时间表是以分秒来计算的。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这样几句话: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精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目的虽算不上伟大,但我的体内为此时时刻刻所迸发出的不可抑制的激情,支撑我像一架陀螺在高速运转,我后来所获得的那些微不足道的成绩,都应当归功于那段艰苦日子的历练。

两个月转瞬即逝,考试的日子终于到来,全公社(现在叫“乡”)454名幸运儿女云集考场,其中有大量的来自上海、杭州、齐齐哈尔、富拉尔基以及甘南县城的下乡知识青年,其余就是包括我在内的上下几届的本地所谓“回乡青年”。一大早,我从50里路外骑自行车来到公社的考场,无比自豪地“接受祖国的挑选”。至今还记得第一科语文卷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后来,我接到去县城体检的通知,在那里我意外见到了当时在县招考办工作的我的高中政治老师周老师。他当时非常高兴并告诉我说“全公社进体检段的只有14人,而本地考生只有2人,你是其中之一,真为你高兴!”当时我非常感激我的老师,感慨我的同伴们。

要报志愿时,我在离县城100里之遥的村校接到了辗转邮寄来的几页油印的高校招生目录。看到招生说明中,上海、杭州、齐市、富拉尔基(当时“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即现已迁到秦皇岛的“燕山大学”以及现迁回齐齐哈尔的“齐齐哈尔医学院”等都在该地)的高校都标明只招本市的下乡青年,而其他的几所学校全招收“制造”或“机械”等工科专业,而我心仪已久的师范院校却没有招生而无从选择,因为我只想做语文教师。

我果断地放弃了志愿的填报,继续做我的民办教师。直到今日,仍有多少人对此不解,但我无怨无悔。因为当时我已经从我的老师那里寻觅到我的事业所爱(立志当一名对学生有用的老师)。第二年春天,我毅然放弃了高考,而选择考取了黑龙江省函授广播学院中文师范专业,以及后来的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班、硕士研究生课程班。

33年过去了,但当年那段参加高考的生命历程,伴随我永远奔涌着前行奋进的激情。

争得梅花扑鼻香

我参加工作时,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我自知基础差,底子薄,更没有任何进修提高的途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才有了正式函授的机会)。为了少误人子弟,我选择了漫长艰苦的自学之路(我是从许多著名教师的成长历程中得到的启示)。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经常停电,我就在煤油灯下坚持苦读。我四下求人拜师,不惜血本买工具书(我曾手抄过“文化大革命”中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在我睡觉的床头有一只灯泡,由于长时间亮着灯看书,竟然连床帘都烤糊了几处。即使在过春节的几天里,也是哪里都不去,耳朵里塞上棉花团坚持看书,背诵和记忆函授教材所要求的篇目及内容。我曾两次被授予“市级自学成才标兵”荣誉称号,并应邀在市有关会议做自学典型经验介绍。“文化大革命”后,我的自学更是如鱼得水。当然,在这苦读中,我放在第一位的还是我的学生:记得有一次,是高三下学期期中要考试时,我接到了东北师大在辽宁铁岭安排面授及考试的通知。报到注册后,放不下的仍然是即将高考的学生,那时最方便联系的方式就是打电报。我和另一位同校的老师让学校给我们发“家中火灾,速回”的虚假电报。接电报后,我们说两家因为住的是一栋房,才被火烧了连营。老师和同学们对我们的“不幸”都表示极大的同情与安慰。老师马上准了假。这是唯一一次的弥天大谎,今天说来,真对不起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对得起的,可能是我那些参加高考的学生们。因为高考成绩揭晓,我校的语文成绩又第4次蝉联全市之首,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满意,我的心里就满是欣慰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的语文教学才迎来真正的春天。我(那时我在村校,还未被借到县重点高中任教)“胆大包天”地对当时的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产生了新的思考,认为教材编排不科学,单元设置不合理。(当时使用的是《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1979年版)》,一个单元编入几种体裁的课文,只按政治主题(思想内容)组合。如第五册中的第二单元就选入散文《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诗歌《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第三单元选的是古体诗《七律二首·送瘟神》、议论文《介绍一个合作社》等)我幼稚地觉得,如果按照课文的这个编排顺序讲授,就势必会出现今天学散文,明天学诗歌,后天学议论文的零打碎敲的现象,就必然导致“双基”教学断断续续、东鳞西爪、支离破碎、顾此失彼的现状出现。这样不同体裁的孤立学习,零散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非常不利的,是当前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务之急的“拨乱反正”。我基于这简单的思考,于是不知“天高地厚”地重新按体裁组合单元,并且按自己的设想教下去了。教学实践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要加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首先是教材要进一步改进,要符合语文训练的要求,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循序加深。就最好以文章体裁重新划分单元,这样便于同体裁进行比较,找出共性与个性,举一反三,摸索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使学生获得完整的文体知识,读写能力才能较快地提高。这要比体裁杂花似的讲读事半功倍。我的对现行教材进行调整,按文体重组单元的教学做法,恰似“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想到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从村校到乡中,直至县教育教研部门,一时间听课者纷至沓来。有时一天好几拨,还波及到外省市(因我所在的村2公里外就是内蒙古地界)。我所在的这个县最边远的闭塞村校每天竟“车水马龙”,致使县教育行政部门,指示学校要限制接待。是同行们给了我探索的勇气和教改的信心。他们都默默地支持了我。当然惊讶者有,怀疑者有,指责者有,发难者有,一时间,舆论哗然,满城风雨。最终县教育科指示有关教研部门通过审慎的听课、走访、座谈、论证,并报市有关业务部门同意,最后决定作为全县语文教改典型经验予以总结,并在1980年全县劳模大会上指名作为重点典型进行推介,引起强烈的轰动效应。会议对这个典型给予高度评价,写进大会报告和闭幕词。30年前的那一幕幕,如今忆来真有恍若隔世之感。

且教桃李闹春风

1981年8月我被从我工作了7年的村校借调(因为当时的身分是村民办教师,根本不具有调动的资格)到乡中学任教,此时全县都在推广我的教改经验。1981年10月被借调至县城第一中学(普通高中)任教,同年12月又被县重点高中——第二中学借调。一学期内,三易学校,在当时像是一条颇具轰动的新闻。而此时,我只是一位村民办教师。一所县重点高中高考辅导的讲台上,一位没有正规学历(后进修至本科),尚属村民办教师,在甘南教育历史上应是绝无仅有。

到二中后,我担任高考语文辅导教师兼任班主任,一连就是5届,(后又有一连7届、8届的)在当时这又是没有先例的。我们高三语文辅导组在高考辅导中取得了令齐市语文高考辅导界所瞩目的成绩(连续5届高考语文成绩居全市之首),为此,市教育学院曾向全市做过专题推荐推广。由于突出的业绩,我被连续破格评聘为中学一级教师、高级教师。

我深知自己是一个特殊年代高中毕业的农村孩子,没有任何正规的学历,在县重点高中任教,便时时激励自己要更认真更踏实更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在这里,请允许我选取一些颇让我忐忑的转述(有关省市语文研究专家所做的评价):

“愿有英俊出于中国”——语文课教学的终极目的。

他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应受现代生活大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具体教学应体现和渗透有关战略思想和因素。这就要求把语文课堂引向广袤的大千世界,把“时代活水”引入课堂。如他执教《西湖漫笔》,他没有具体分析课文,而是又印发三篇文章:《美哉,西湖》(姜德明《人民文学》)、《旅杭话今昔》(赵清阁《西湖》)、《西湖梦》(余秋雨《收获》),只留一个讨论题:你最喜欢哪一文,为什么?同学们读四文各呈异采,各有千秋,但唯有一“最”判高下,一个个像小文学评论家,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又一堂四文讨论课仍余兴未尽。他在讲文言文宋代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时,又选来唐代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明代高启的《游天平山记》、清代阮元的《清远峡记》,让学生析异求同品四朝古人写景抒怀,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再印发一篇时文《今日褒禅山》,学生思接千载,与古人同处一地,该唤起他们多少思考与遐想啊。他指导阅读苏洵的《六国论》,先横比两篇苏辙与李桢的《六国论》,又纵析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山穷水尽处又拓柳暗花明,又发一篇新载于《光明日报》的《北宋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更似“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古人今人高论纷陈,又留一文《我论六国》,引领学生也来到这一历史阶段中,激发起学生不吐不快的深沉思考。这是一节文学鉴赏课,印发的是选自《散文》的《古井听琴》,当学生评析鉴赏后,他又将自己发表的该文的赏析文章发给学生。学生兴致高涨,欲与老师一争高下,思维再度活跃。这是一节市级作文讲评公开课,他所发的材料全是这个班的学生经他指导推荐发表的文章。小作者自豪激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再畅谈写作体会,接着转述家长及亲友对自己作品的看法。同学们依据这些再评议文章的得失成败,最后执教者进行综合评析。听课者全都会心地点头称是,为这匠心的设计而惊叹。这是外省的交流示范课,他执教老舍的《茶馆》,教材所选是第二幕,可他指导学习的却是第一幕,精彩的课堂折服了对教学苛刻的外省同行。(见《中国教育论坛》2001年合刊号)

活水源流随处满

“愿有英俊出于中国”——语文教研的最佳目标。

他笃信,在教学这块圣土上决没有懦夫懒汉的位置。在教学中,他对专业和新的教育理论进行钻研以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厚积薄发。他广泛涉猎教育理论,精心研读了陶行知、叶圣陶、张志公、布鲁纳、苏霍姆林斯基、卢梭、巴班斯基、裴斯泰洛齐、洛夫、夸美纽斯、乌申斯基、洛克、赞科夫、皮亚杰等中外教育心理大师的代表作,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他谙熟这些名著中的基本观点,这给他的教学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特别注重研究省内外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治学经验,特别是著名教师于漪、魏书生、宁鸿宾、钱梦龙、章熊、陈钟梁、欧阳黛娜、连树声等。他博采众长,收益颇多。多年来,他坚持写教学日记,从未间断。他勇于破神秘,闯禁区,他致力于完成从教书型向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化。多年来,他笔耕不辍,计与人合著书10多部,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华活页文选》、《语文学习》、《美文》等十几家国家、省级报刊上公开发表文章500余篇,逾100多万字。有些文章曾得到《人民日报》副总编梁衡先生,北京大学钱理群、程郁缀、周先慎、孔庆东诸教授,上海交大方明光教授、广东作家协会副主席谢望新先生、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舒乙先生、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先生、《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先生、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等提携奖掖、关注指导。鉴于他从事语文教学及学术研究的卓有建树,多次被全国性学术会议邀为特邀代表,被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特聘为国家专家级评议委员,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入选首届省级课改先进工作者,首届省级教学能手,首届省级教学名师。被评聘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这是记者专访文章中的一些片段(见武汉《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11月号文章《愿有英俊出中国——黑龙江省特级教师林清峰评介》)。

衣带渐宽终不悔

“愿有英俊出于中国”——矢志不移,植根甘南教育沃土

30多年来,我在县内有多次改行的机会,但我从未动心。记得有一年高考刚结束,要下班时,有位陌生人到学校找我说有事商量。我跟着他走进一家酒店,面对丰盛的酒菜,他看着我困惑的眼光说:“你不认识我,我是xx局办公室主任,我们局长已向县里请示同意,决定调你来我们局做秘书,可以给你转正并解决你全家的城镇户口,看你还有什么条件?”我想到了我当时的艰难生存处境:刚搬家到县城,春节后大年初二我就去外地参加函授,没到元宵节,家里就因没有煤烧而停止取暖,几岁的儿子冻得受不住,妻子人生地不熟,只有默默着急难过。幸好我的一位同事因事来我家,看此情景,将他家的煤票取来,才又重新取上暖。(我至今感恩术守民老师,尽管他后来改行,我们仍亲如兄弟)当那位主任听我说出婉拒的话语后,动情又不无惋惜地说:“多少人做多少工作都想争取的位置,你却不动心。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后来他特意将他的弟弟送到了我的班考取了重点大学。我的分配至全国各地的学生也为我创造各种调动的机会(有的学校高薪并配车),我也未曾考虑。记得有一年,有一外地重点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慕名登门前来以高薪力邀前去任教,无偿提供住宅楼,并允诺为我妻子安排工作(我妻子至今没有正式职业),被我婉言谢绝。我始终有一个“故土情结”,心系甘南——北疆这个边远小城的这片黑色的沃土,不为所动(尽管它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事迹被收入省政府主编,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铸师魂》一书,书中所选都是国家级优秀教师先进事迹。

30多年在语文教学“旷野”中蹒跚前行,苦苦乐乐。有事业心的鼓舞,责任感的鞭策,心灵满足的享受,已进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美好境界。看到开遍天涯的芬芳“桃李”,依凭祖国母语的“千红万紫”,从容跨越事业人生的“万水千山”,目送心中的英俊们跃上社会的潮头。尽管每天都要面对压力、消极态度、恐惧心理、墨守成规、偏见、无知和冷漠,但我还是感恩社会与家长给了我首肯和荣誉、信任,并把孩子真心托付。唯其如此,我才有幸经历这样精彩的人生,我的过去才充满美好丰富的回忆。我深深怀念那些既有挑战和风险,又满是欢乐与享受和学生们日日为伴的难忘岁月。我感恩上苍、家乡和父母曾让我成为一位语文老师。回首几个跋涉过的依稀足迹,我将无怨无悔。

一等人忠臣孝子

2008年初,我被依照当地的有关政策安排“退养”,告别了执教33年的教师岗位,赋闲在家。因我曾在重点高中任教过25年(辅导过20届高考毕业班),加之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省首届教学名师且忝列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所谓“名师”身分,我多次遇到包括京、沪、穗、浙等中学名校“高薪聘请”的所谓大好机会。曾有南方某海滨城市的一所全国中学名校,以底薪15万的年薪诚邀加盟,而我还是婉辞了这个可能被许多同行比较看好的“机遇”。因为在我回农村去探视母亲时,她老人家曾隐约向我和妻子提出想回山东老家去走走看看(母亲在50多年前的1956年和我父亲响应国家的号召从山东移民来到黑龙江,那时我才3岁)。现在母亲已年届80岁(我父亲几年前已辞世),老家我的几位姑妈也都已年过80了。作为长子,我应当无条件地理解母亲,理解母亲的心愿。我决计与妻子陪同母亲早日去那里且立刻就付诸行动,并约定在母亲健康之年,年年如是。现已践行了两年,今年的回家日期也已经商定。因为,人生无常,聚也恒远,散也骤然。一转念的拖沓或许就可能成为有生之年永远的心痛。身为子女,重要的是父母还在我们身边时,我们要尽可能地多一些孝心。无论父母提出什么要求,或者说,只要父母的某种愿望我们已微有察觉,我们就应当无条件地在第一时间去付诸行动。作为儿女,我们决不能再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样的遗憾发生,有时这遗憾还要远远大于失去父母的悲痛。“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的古训我将恪守不渝,“感恩母亲”,是我最大的心愿。

特约编辑 刘中林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学生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聪明的学生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