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言技术知识及其传播途径探析

2011-03-23赵志成吕乃基

关键词:黑箱隐性科技

赵志成,吕乃基

(东南大学 哲学与科学系,江苏 南京 211189)

技术哲学研究中对于技术本身的研究已有不少,从不同角度给技术下的定义也已为大家所熟知。技术是个外来词汇,现在我们一般将技术对应于英文technology的中文表达,但其具体含义明显是含混不清的。我们所称的技术,即意指技术手段与技术过程本身,也意指工艺学、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等有关技术手段与技术过程的科学。当然,我们也不妨以知识的视角来重新认识一下作为知识的技术。

一、技术知识及其难言性

在《通过技术思考》(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一书中,米切姆(C.Mitcham)将技术定义为四种理解方式:技术作为物体(technology as object)、技术作为活动(technology as activity)、技术作为知识(technology as knowledge)与技术作为意志(technology as volition)。[1]以知识的视角来看,米切姆的这四个理解方式其实是统一的,知识居于技术的中心位置。作为物体的技术,主要是是指技术的实物形态,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系列技术知识的固化与物化。作为活动的技术,是指制造和使用的过程,这其实也就是一个技术知识的流动和重组创新的过程。作为意志的技术,强调的是主体的目的、意向、愿望和选择,技术知识毫无疑问的构成其基础并贯穿始终。

科学知识对应于know-what,是关于规律的知识;技术知识则对应于know-how,是关于规则、规范以及经验等方面的知识。[2]科学知识是非嵌入的编码知识,技术知识则涵盖了非嵌入编码知识、嵌入编码知识以及隐性知识。科学知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成果凝结,其直接目标是理解;技术知识是改造世界的成果凝结,其直接目标是控制与改变世界。判断和取舍科学知识采用的是正确与否的真理标准,而对于技术知识而言,可操作性与效率才是关键。

技术史家福格森(Ferguson)在技术的认知维度上强调指出,[3]与科学比较,技术是一种高度依赖视觉的活动,很难还原为文字;技术知识即使能被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视觉形式(图片或视频影像)而非以口述或数学形式进行表达的。对于技术知识而言,恰如波兰尼所言,我们知道的多过我们所能表达的。

换言之,任何一项技术都包含了可以清楚表达出来的技术和无法用语言加以明确表达的技术这两个部分,前者是明言知识(codifiable knowledge),后者则是难言知识(tacit knowledge)。技术知识的难言性历来被认为是技术的本质特征。技术的难言性,主要是因为其嵌入特定的主体、对象以及情境之中,故而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转移或传播都比较困难。

波兰尼认为,技术知识的难言性具有三种形式。[4]首先,特定操作的步调太快,所要求的信息处理的高速度和同时性迫使新技能的学习者不得不自己寻找协调的细节。在这种情况下,具体的操作无法放慢,无法慢慢地完成。其次,由于特定技术行动嵌入在复杂的背景之中,难以道出掌握一项技能所必需的全部信息,如果众多环境变量之一变化太大,操作也就不起作用了。第三,对于一项复杂技能,即使可以明确表达出它的各个细节,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仍然难以用语言表达,这是由于语言的时序本性使我们无法同时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勾画这些事物的特征。这就意味着不同的技术,其难言性会有差异。如果特定操作步调缓慢、变化较少;操作环境越标准化、越可控;操作作为一个整体越能分解成一组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关联在一起的简单部分,那么,这项技能就越易于表达。当然,还要考虑到表达成本。有时,表达成本过高,以至于原则上可以明确表达的知识在事实上也会成为难言知识。

二、难言技术知识的嵌入性

波兰尼指出,人类大部分技能和专门能力都是难言类知识,“即使在现代工业的种种行业中,难以确切表达的知识依然是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4](P78)

在技术知识中,非编码化的或者隐性的知识是占绝大多数的。技术知识由于其本身的内容更多的涉及实际操作的层面,故而总是与知识主体、技术对象本身以及具体情境密不可分,呈现出难言性的特征。一句话,技术知识因其深深的嵌入性而呈现出难言性。

技术知识总是后验的,它提供给人们的知识是通过经验性的总结与研究而来的,技术知识深深地嵌入技术主体之中,人成为技术知识的载体之一。技术知识是关于know-how的知识,大部分都难以用恰当的言语表述成明确的命题。例如技能的问题,面对同样的劳作,技术熟练工与新手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可以用最简洁有效的方式来完成,而后者则只能按照一般的程序进行。一个几十年驾龄的老司机能够仅根据汽车发出的声音变化判别出汽车是否运行良好或者哪个部位可能出了什么问题,而这些知识是其几十年个人经验的总结,这是技术知识中包含的时间成本的凝结,外人是难以轻易习得的。事实上,一旦尝试将这样的带有很强个人特色的嵌入性技术知识编码化或者明言化,实现与多数人的分享,那么编码之后的知识或许很大程度上将不再是其原来的知识。

技术知识也往往是分门别类的,不同技术门类就拥有属于自己领域的特有知识,彼此之间往往也是难以通约的。也就是说,技术知识嵌入在具体的技术行为与技术物品之中。所谓“隔行如隔山”,不用说一个木匠所拥有的技术知识(诀窍)与一个铁匠的技术知识(诀窍)存在千差万别,即使是一个传统的手工木匠与一个大量使用先进工具的现代木匠,彼此的技术知识(诀窍)也是有着较大差异的。至于凝结在技术物品中的技术知识,大概只有制作者自己清楚其中蕴含了什么。通过“反求工程”让技术物品“说话”,真能说清并说尽其背后难言的部分么?

技术知识是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向的知识,技术知识更注重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技术知识与其形成和发挥作用的特定情境相关,与社会中形成特定解决问题的行业密切关联,技术知识嵌入在具体情境之中。个人在特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某种思想和行动倾向,其内涵是认知者与所给予的特定的情景背景有着直接的契合性,其作用的发挥往往与某种特殊问题或任务情景的“再现”或“类比”分不开。在特定的情景之下,技术知识才能得以展现并传承。一旦脱离特定的环境和背景,这种知识将失去存在的基础或发生改变。一个外出旅行多日的工程师,一朝回到自己的工作场所,立刻就进入了工作状态,甚至能感应到连空气中都漂浮着电子元件和电路图。技术知识也往往存身在其所处的行业之中,它们构成行业的基础,行业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变革,而技术知识的传承则有赖于行业的兴衰。

嵌入的技术知识,因其难言,而难以实现交流、共享、传播或者扩散。然而,正是这种难言的技术知识及其传播又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表明,[5]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植根于竞争者难以模仿的员工技能及其整合方式。在诸如半导体、计算机、电信、飞机及发动机等具有异常复杂的制造系统或产品内部系统的产业中,即便产品并未申请专利保护,即便转让者愿意积极配合,要把其专有知识转移到其它企业亦十分困难。正是这种技术基础的难言性,使率先创新的企业得以维持其长期竞争优势。从技术创新的观点看,难言知识是企业创新之源,要能最大程度的发掘嵌入的技术知识,实现共享,构建进一步创新的平台。在当代的新经济型态中,从网络、书本、杂志等途径获得的编码化的显性知识被利用到了最大化,因此,挖掘和利用技术创新人员的内在的难言的技术知识就显得极其重要,技术创新人员的这部分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使用、分享和汲取技术创新人员的这部分知识,把他们的创造力真正转变为发明创造,将成为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内在动力,它对企业长期进步和实业成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6]

三、难言技术知识的传播途径

难言技术知识因其对于技术创新以及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又必须实现交流和共享,必须实现传播和扩散。现代化生产要求技术知识是明言的,现代技术的发展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知识的明言化。难言技术的传播与共享程度可以关系到技术创新的成败,因此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7]对难言技术知识的传播途径作进一步的思考。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隐性知识,如某种技能,是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学习这种技能的惟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8]要想实现难言技术知识的顺利传播,首先必须大量占有并积累编码化的知识,提升个人的知识储备,在更高的平台上慢慢的接触并理解难言的知识。试想有显性知识储备存在较大落差的两个人,他们之间知识传播的首要任务应是处于低位者不断地补充和更新显性知识,至于更深层次的隐形知识,则完全无法交流与共享,因为这种情况下,双方缺乏可以沟通的“共同语言”。

在占有和积累了一定的显性知识之后,具备了较好的知识基础作为交流和传播的平台,对于难言技术知识的传播,主要就是要打破传播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存在的障碍,利用各种因素弱化或者屏蔽这种障碍。知识传播可以在组织与组织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以及是组织与个人之间进行。以下拟从组织、个人、媒介三个角度来探讨一下难言技术知识的传播。

(一)从组织的角度来说

将各种难言技术知识的学习与传播看作一个网络交互的行为与过程,拥有各自技术知识的人看作这个网络中的一个一个行动者,整个过程就构成了一个“行动者网络”(actor-network)。在这种新型组织中,每个人都成为了网络的节点,而不再是层级制下被动执行命令的雇员。对于各种组织而言,传播难言技术知识,其要点在于组织制度方面的设计,营造良好的共享交互的氛围。对于企业而言,为了应付技术和市场的飞速变化,构造其内部和外部知识与创新网络,创造有利于激发难言技术知识的情境,并因而实现传播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共同的经历、人员的频繁交流等,往往导致发展出一种专门的语言表达方式,形成专属于特定场域以及特定人群的技术知识,这些多数也是难言的知识。从组织的层面来说,通过适当的开展团队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内部激励体系,能促进和激励成员加强互相之间的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成员将个人隐性知识不断地转变为团队中的共享知识。运用物质和精神激励的等多种方式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鼓励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共享和创新等。实现由个人隐形知识向团队或组织共享知识的传播,为在更大范围的传播奠定基础。

因为难言技术知识的特殊性,其研习与传播需要置身于某种情境之下,并且从事亲身的实践。为此,从组织的角度来说,就是要能为参与者或传播者创造出“在场”的情境。难言技术知识通常与直接经验关系密切,故而体现在人的身上而非被直接编码化在技术手册中或显现于技术制品之上的。并且,在企业竞争中,此类知识常常还是受保护的或受限制的知识。公司或组织需要通过具体的工作、操作环境而拥有和获得此类知识。此外,难言技术知识又并非某种静态的知识储存,它实际上是不断学习、尝试的持续性存在或者说流变物,即干中学、用中学的持续过程。因此,要想学习企业或组织外部的隐性知识,通常需要直接进入其他的企业或组织之中。也可以直接接触、引进具有相应知识拥有者作为顾问等。[9]概言之,要想有效的达到难言技术知识的学习与传播,必须要有“在场的直接经验”,企业或组织在这方面应该创造一切的便利条件实现之。

(二)从个人的角度来说

难言技术知识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个人置身在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和感受,可以学习到技术知识。师徒相承就是集中的表现,尤其是技能、技艺这一类的难言技术知识。波兰尼指出,“一种无法详细言传的技艺不能通过规定流传下去,因为这样的规定并不存在。它只能通过师傅教徒弟这样的示范方式流传下去”,“通过示范学习就是投靠权威。你照师傅的样子做是因为你信任师傅的办事方式,尽管你无法详细分析和解释其效力出自何处。在师傅的示范下通过观察和模仿,徒弟在不如不觉中学会了那种技艺的规则,包括那些连师傅本人也不外显地知道的规则”。[4](P79-80)

不难看出,个人要能很好的传播与学习难言技术知识,首先在自身的心理上应该做出一定的调整,应该充分的做到宽容与信任周遭的环境与人。知识的共享只来源于人们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自愿合作,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上的隐性知识更是如此。

更为重要的是,个人要有实践的意识与行为。由于难言知识包含着不能以一种直接的标准化的方式表达和学习的技能,“干中学”、“用中学”、“学会学”就成为了获取难言知识的关键途径。[10]“Learning by Doing”是西方语言表达出来的智慧,由阿罗(Arrow)于1962年提出来,其要点是: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技术进步是知识的产物、学习的结果,而学习又是经验的不断总结,经验来自行动,所以技术进步源自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从学习的角度出发,这无疑是比较快、比较扎实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方法。尤其对于难言技术知识来说,亲身动手参与实践,在手把手的过程中,观察、总结、思考、积累,最后达到领悟。用东方语言来表达的话,类似的有“知行合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难以“言传”的知识,“身教”肯定是最有效的方式了。

从个人角度而言,要达到更大程度的难言技术知识的传播,除了“干中学”之外,还可以努力的多积累和培养属于个人的隐形知识。隐性知识传播比显性知识困难得多,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传播,强调共同的经历和体验。对于与知识源有相似情境的接受方来说,通过共同的经历和体验,可以较好地获得知识源的隐性知识,从而完成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此外,言述出来的知识必须靠个体去把握,而在语义的把握方面,不同个体的隐性知识水平决定了把握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三)从媒介的角度来说

能够规避难言技术知识传播的时空障碍以及难言性特征的最好的媒介莫过于“科技黑箱”。以科技黑箱作为媒介来传播难言技术知识,可以大大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

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的设施,在其中集成了人类在某一阶段关于某些领域的编码和意会知识。[11]知识等要素在科技黑箱制成的过程中以特定的方式进入其中,科技黑箱中集成了大量的主观难言知识和嵌入的编码知识,包括设计者个人的偏好、审美以及企业的文化、理念等。科技黑箱制成以后,知识以其为载体或媒介进行传播与交流,尤其对于难言技术知识而言,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认为科技黑箱是最便捷而广泛的传播途径。

知识以及其他诸种要素通过科学技术在消费者获得与使用之前集成于科技黑箱中。这些被集成于其中的知识,在超越时间与空间隔阂的情况下到达消费者手里,消费者只需要按规程操作,便可以得到合目的的结果,无需学习科技原理与制作过程便达到知识的共享。在科技黑箱中,知识尤其是难言知识与主体相分离,并与科技捆绑在一起,消费者于不经意间受到影响,因而能够达到最大的程度的共享,实现知识传播。

因为科技黑箱中集成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制造者的意志、爱好等个人色彩较强的主观性因素,消费者使用科技黑箱的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与制造者的这些设计意图来进行。所以消费者通过科技黑箱,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共享,而且还必须接受其设计制作者融入进去的那些个人因素。当然,消费者也可以将自己使用的心得体会反馈给生产方,进一步优化科技黑箱,这一来一去之中,科技黑箱就俨然已经成为了知识交流的媒介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没有直接的言语交流,而达到难言技术知识的传播。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通过科技黑箱作为媒介的传播示意图

四、结语

难言技术知识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其在学习、传播与共享中的困难也已引起诸多关注。本文所谈及的在组织、个人、媒介三个角度的传播途径,更多的只是一种理论思考与设想,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美)卡尔·米切姆.通过技术思考——工程与哲学之间的道路(陈凡、朱春艳译)[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8.

[2]高亮华.论技术知识及其特点[EB/OL].北京社科规划办网站,2008-03-04,http://www.bjpopss.gov.cn/bjpssweb/n28204c58.aspx.

[3]Eugene S.Ferguson.The Mind’s Eye: Nonverbal Thought in Technology.Science [J].1977, V197(4306):827-836.

[4][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许泽民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5]王大洲.论技术知识的难言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2):43.

[6]刘志英,王晓东.论隐性知识及其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7(2):194-196.

[7]宁艳阳,常立农.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J].科技管理研究,2004(6):98-100.

[8]转引自:管云松,戴大双.隐性知识在项目团队中的开发和共享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9.

[9]周晓东,项保华.意会知识及其在企业内传播的探讨[J].软科学,2003(3):23-25.

[10]Jeremy Howells.Tacit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J].1996,V8(2):91-106.

[11]吕乃基.论科技黑箱[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2):23-26.

[12]赵乐静.理解技术知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4):55-61.

[13]潘天群.技术知识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2):32-36.

猜你喜欢

黑箱隐性科技
拒绝黑箱
失踪的黑箱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科技在线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