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合成理论下英汉转喻思维的突显性解读

2011-03-12岳好平魏月华

关键词:事物概念理论

岳好平,魏月华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一、引言

转喻无处不在。人们对转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古典修辞学,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修辞学。传统上将转喻定义为一种替换关系,这种观点使得转喻思维或转喻的范围缩小了,因而限制了其应用。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转喻的研究才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Lakoff认为转喻是四大基本认知机制之一。[1]狭义的观点认为,转喻是一种概念现象,转喻两域之间的关系是部分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不过广义的观点认为,转喻除了是概念的互动外,更是话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Panther & Thornburg率先采用场境理论研究了转喻思维;[2]Ruiz de Mendoza将转喻部分整体的思维方式提高到抽象的思维层面上;陈香兰对转喻思维的界定也证实了转喻是普遍的思维模式这一假说。

人在认知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中,注意更多的是最突出、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特征。这样,就出现用具有突显特征的事物代替其他事物的现象。因此,转喻思维的突显性解读的研究便因运而生。对概念进行整合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最近,Fauconnier以及Fauconnier & Turner概念合成理论重视了转喻思维的重要性,他们描述了转喻与概念整合之间的互动关系,注意到转喻输入空间概念整合的复杂性,而对转喻思维的突显性尚未做深入地探讨。本文将从概念合成理论出发,对转喻思维突显性产生的基础、形成的方式进行研究,旨在提高人们在语言表达中对转喻思维的运用,同时,论证概念合成理论的强大阐释力。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概念合成理论

上世纪80年代,著名认知语言学家Fauconnier在著作《心理空间》中提出了心理空间理论,系统考察了人类认知结构和人类语言结构在认知结构中的体现。90年代,随着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Fauconnier和Turner创建了概念合成理论,包括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该理论包含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输入空间I、输入空间II),两者之间建立跨空间映射。跨空间映射反映两输入空间所共有的一些抽象结构和组织,即类属空间。第四个空间,即合成空间,是输入空间I和输入空间II部分地投射而形成的。从输入空间到合成空间的概念投射是有选择的,它可以各种方式形成两个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层创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概念整合图式

对此,国内一些学者进行了系统的评述。汪少华等强调了该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和认知力;王斌等用该理论探讨了翻译理论与实践;张辉等将该理论用于对某些语言现象的探究。正是依靠概念整合来进行语言实践,才能不断创新,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概念世界。

(二)突显性

突显是指在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在认知语言学中,突显就是指对语言所传达信息的取舍和安排[3]。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工具,突显是其认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实现要素。转喻是通过概念实体中突显的元素阐述与之相邻近或相关联的概念实体。同一个事物或情景,会因我们观察的视角或方式不同,在突显方面也就有所差别,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不同的心理图式。根据Langacker的观点,每一种识解都将一个侧面加于一个基体之上,这与主体的认知视角和主观因素息息相关。认知主体从不同的识解角度出发来观察同一情景或事件,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过程和结果,出现不同的语言表达,它们也就突显了同一情景的不同侧面。在转喻结构中,转体是突显的事物,是认知主体容易注意到的部分,并且凭借阐述突显事物或者是其典型特征来理解被替代的事物。例如: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Grey hair should be respected.

在(1)中,“朱门”即红漆大门,在古代,“朱门”是“富贵人家”的一个显著特征,二者是密切联系、相互关联的。对转喻目标域而言,转体是突显的,通过转体,转喻目标才得以阐述和理解;在(2)中,“grey hair”是“old people”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突显的、易感知、易注意的部分。在转喻结构中,转体不论是外显的附属物,如“朱门”,还是整体中内含的一部分,如“grey hair”,相对于转喻目标而言,其转体的突显性都是显而易见的客观实在。认知主体通过对突显实体的客观描述,来感知转喻目标,也就是说,用突显的概念实体认知相邻近或者相关联的概念实体。

三、英汉转喻思维突显性产生的基础

认知语言学发现,转喻是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它部分,或用具有完型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Lakoff & Johnson[4]认为人类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并非凭空而来,它们既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又以此为契机得以产生和发展。转喻思维突显性亦是如此。

(一)物质基础

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对外在世界的信息进行积极加工的过程。相邻近的事物特性反映在大脑中,经过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对其进行加工,进而使相互关联的事物彼此取代,从而形成了家喻户晓的转喻思维。事物和事物之间既具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功能和作用,又辩证统一、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事物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多角度的。但是,最终它们可以划分为若干对对应关系,一旦被人们认识之后,就会以知识形态呈现出来,这种对应关系就有可能被转喻所利用。如,按照邻近性不同的突显部分,我国古代女子已有以下不同的代称:根据人名——西施、东施;根据面部特征——娥眉;根据服饰——巾帼、青衣等;根据膳食——糟糠;根据化妆品——粉黛、红粉。

事物间的相关关系蕴涵在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之中。世界上的事物存在着几种基本的空间关系,然而,事物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它们互相影响产生新的相关关系,如动宾关系、所属关系等。这是事物运动规律,反映了事物更深层次的本质。人类认识事物的发展,把握事物本质的过程就是从事物静态关系到动态关系的感知与整合的过程。转喻思维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之一,同样遵循着这一认识规律。如,整体部分转喻思维观反映的就是事物间动态关系的所属关系。转喻思维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在于,它通过对事物突显部分的某一关系模式的认同和把握来确立事物个体存在的独立性。所以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及普遍联系是转喻思维突显性产生的源泉和物质基础,也为下一节概念的映射、整合提供了物质通道。

(二)心理基础

人类的思维方式离不开一定的心理取向和特征,完型心理学和激活扩散理论为探究转喻思维的工作原理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学基础。人类之所以具有以此代彼的思维能力,是因为感知主体心理的组织原则在起作用。心理学将对整体的感知叫做完型感知。完型感知通过一系列原则对信息进行组织,包括转喻的认知依据之一的揭示人类注意力一般特性的突显原则,即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观察和记忆事物较为突显的方面。在认识的初级阶段,人类往往感知到的是事物突显的、易辨认、易理解的特征。人类在利用转喻思维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过程中,思维对事物特征的取向性典型地体现了这一认知规律。

Collins & Loftus 1975年提出的“激活扩散模型”进一步揭示了人类知识的心理表征的性质。他们认为,人们心智中储存的知识不是单一或孤立存在的信息单元,而是彼此紧密关联、相互统一的网络系统。概念是网络节点,节点之间有连线相接。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时,该概念节点就会被激活。信息沿该节点的各连线向四周扩散,从而激活其它节点。作为一个网络模型存储知识的大脑,只要一个节点被激活,与之相关的图式就可以同时被激活。我们认为,人类概念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网络式的相互关系是转喻得以实现的前提。当概念系统中的某些元素被激活时,与之邻近的概念可能也随即被启动,正是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人类的转喻思维得以顺利进行。Langacker精辟地总结了转喻产生的心理学动因:“代体之所以能够代替转喻目标,是因为突显、易感知的代体能提供了解转喻目标的心理通道或激活转喻目标”。也就是说,转体的突显性是转喻思维得以实现的心理基础。总之,在转喻思维突显性产生过程中,完型心理学为其提供了大脑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和惯常性,激活扩散模型则进一步从知识结构的心理表征上阐明了其实现的心理网络路径。它们共同为我们下节探究转喻思维突显性的运作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心理通道。

四、英汉转喻思维突显性形成的方式

Fauconnier 认为,人们进行思考和交际就是在构建心理空间的映射关系。我们认为,转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交际者运用心理空间映射来感悟和认知外部主客观世界,是根据相似概念的突显部分把一个心理空间概念投射到另一个心理空间,用一个心理空间突显的概念结构去感知另一个心理空间的概念结构。

(一)空间映射

根据转喻是同一认知域内的概念映射关系,William Croft从认知的角度将转喻与矩阵域联系起来。根据转喻中目的域与源域的相互作用关系,Ruiz de Mendoza[5]提出源域寓于目的域转喻和目的域寓于源域转喻。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事物要素突显部分(概念)之间在人感知过程中的映射,例如:

(3)谁能读懂我的心?

在这个转喻表达中,言语者把“心” 看作“文本”,可以读,可以懂;“思想”作为“心” 的一部分,也可被读懂,这里是通过转喻源喻突显目标域“心”的。它们概念之间的概念映射可以用图2来表示:

图2 转喻映射空间突显图式

空间映射理论为我们转喻思维的突显性表达提供了有利的心理通道。在图式2的认知过程中,输入空间I突显部分(文本)和输入空间II突显部分(人的心)通过跨空间映射,将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投射到第三个具有层创结构的合成空间(思想)。输入空间中的结构有选择地进入第三个空间,形成一定程度上不同于原有两个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即读懂一本书是不容易的,它需要用心去琢磨、去体会,言下之意是我们要读懂一个人的心则更难了。Croft认为转喻思维域映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域突显部分,并强调了两个域之间突显部分的相互映射关系Croft(2006)。

(4)The Pentagon has issued a warning.

在美国,例(4)中the Pentagon具有高显著度的特征,是美国国防部所在地。在人的认知过程中,交际者运用心理空间映射来领悟和认知转喻思维的突显性,投射映射是依据事物、事件或状态的相似性把一个心理空间概念(the Pentagon)投射到另一个心理空间(美国国防部所在地),即用“五角大楼”这一概念来领悟“美国国防部所在地”,这两个概念再通过跨空间映射投射到层创空间的整合空间,具有突显特征的“五角大楼”为“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提供了心理通道,这时,听话人认识到“五角大楼”不可能发布警告,而是“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的行为。

转喻思维涉及对一认知域中概念突显部分之间的映射,这强调了转喻的突显性,因而转喻突显是一种普遍心理运作。转喻过程中,源域意义通过语言形式与目的域意义相互作用。我们认为,转喻映射发生在一个认知域中,源域意义不会消迹于目的域意义中,而是概念的突显,这是言语者在语言符号刺激下进行的,概念基础上的跨空间映射的结果。[6]

(二)概念整合

概念合成理论把一些语言现象理解为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部分结构的映射、整合,即一个范畴赖以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转喻思维的运用不仅是一种投射过程,也不仅仅是描述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思维过程的体现,是抽象概念具体化的结果,它既是人的经验结构与语言结构之间的自然联系,又是人的认识思维和语言表达共同发展的结果。例如:

(5)樱花在冷风细雨中凋谢。

例 (5)说的是在2002年的世界杯足球比赛中,日本足球队输给了土耳其队,未能进入八强,令人遗憾。这里记者用“樱花” 来转指日本国家足球队,非常妥当。我们知道,樱花是日本的国花,用樱花来替代日本队,也就抓住了日本的这一突显特征。根据概念整合理论,如图3所示。

图3 转喻概念整合突显图式

此例中的“樱花”被融合在整合空间里,从输入空间I的突显部分(樱花花谢)这一心理通道转指输入空间II的突显部分(日本国家男子足球队落选),通过两个不同心理空间之间的映射,整合出具有新特性的层创空间,形成新的概念(日本男足未能晋级八强),这说明转喻的物质基础来自于人自身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完型感知和体验。此例中运用的转喻思维,让读者觉得表述生动、形象、逼真,触发人们的联想,寄情于物,借物传情。再看下面的例(6):

(6)Our campaign was not hatched in the halls of Washington.It began in the backyards of Des Moines and the living rooms of Concord and the front porches of Charleston.

这两句是奥巴马获胜演讲中的话,看似普通,我们借助概念整合理论,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认知过程中,说话者利用概念系统中美国人很容易感知的突显性特征,把the ha1ls of Washington指向白宫,让投票者或听众明白其所指的是政权势力,而backyards、living rooms和 front porches自然让人联系到普通民宅,借而指代普通民众。在转喻过程中,奥巴马出于文化背景及说话动机和听众建立心理通道,通过概念整合创造出新的心理网络空间,在听众的感知过程中,通过对两输入空间的突显部分跨空间映射将有选择性的概念结构整合到新创的合成空间,从而使听众得以把握说话者实时的、完整的隐含意义。奥巴马旨在告诉大家他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草根总统,得到的是普通民众的支持,而不是仰仗权势和财团。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对外界事物进行观察、理解和阐释时,总是依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等进行完型感知,提取头脑记忆中最突显的概念部分,建立心理通道,与外界事物进行映射、整合,进而对繁杂的事物有新的认识,得到新的意象。

五、结语

转喻是人类普遍而常见的思维方式,是描述事物、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转喻是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用事物的突显部分去映射来构建另一事物或事件,使其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本文从对转喻思维的分析中,得出其突显性产生的两大基础,即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它们共同制约着转喻思维突显性的形成和运用。同时,本文从概念合成理论出发,结合汉英实例对转喻思维认知突显性、转喻突显性与概念整合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转喻思维在语言运用中的特点,从概念整合、跨空间映射的视角,分析了转喻思维突显性的形成方式。同时,也演绎了概念合成理论强大阐释力。

[参考文献]

[1]Lakoff George.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2]Panther,K-U.& Radden, G.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3]蓝纯.认知语言学: 背景与现状[J].外语研究, 2001(3): 14-21.

[4]Lakoff &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5]Ruiz de Mendoza Francisco Francisco J.& Ota1.J.L.Metonymy, Grammar, and Communication [M].Albolote, Granada: Comares, 2002.

[6]Fauconnier,G.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猜你喜欢

事物概念理论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美好的事物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奇妙事物用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