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经济发展研究——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与中国产业发展新思路
2011-03-22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李敏飞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李敏飞
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经济发展研究——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与中国产业发展新思路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李敏飞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产业链各个环节转移、外包、区域性集聚、跨国公司控制能力更强等新发展趋势,对中国产业发展有利有弊。对此,我国产业发展要有新的思路:如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节能低碳为核心,积极发展新型重化工业;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可持续性发展”为核心,推进产业转移的双向移动。
经济全球化 产业转移 发展思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产业格局正发生深刻的变化,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逐步形成。发达国家(地区)在继续向外转移已经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出现了不同产业的梯度转移向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全球布点,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研发、采购、营销等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等新特点。利用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根据自身生产要素的积累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调整承接产业转移思路,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产业转移理论
国际产业转移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是产业由于资源、市场需求或竞争比较优势的变化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由于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无法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世界各国在经济技术发展上的不平衡以及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各国在产业结构发展阶段上存在相对差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了更有效地配置资源、开拓市场,而选择将其生产加工环节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国际产业转移很早就引起学者的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学者也越来越关注,提出了多种有关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较早形成理论的当数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60年提出的“雁行形态理论”[1],这一理论提示了后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结构高度化途径。赤松要对日本棉纺工业从进口发展到国内生产,再发展到出口的历史性考察,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使其产业相继更替发展。
美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提出“产业循环发展模式”,弗农认为产品循环模式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密切相关,工业先行国的产业演变结构模式要与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并通过参与国际分工来实现本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国际一体化,这种产品左右顺序是“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进口+更新产品开发+……”
2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目前,世界已经完成三次产业转移: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美国将淘汰的钢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日本等国,成就了日本经济的辉煌;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60~80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东亚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亚洲四小龙”;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发达国家又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至中国东南沿海,成就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当前第四次产业转移与前三次都不相同,受到新型国际分工的影响,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2.1 国际产业转移由产业的梯度转移逐渐转向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转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新兴工业化国家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后,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制造业生产能力,技术研发、创新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另一方面,在生产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的最佳配置,必然寻找成本最低的国家和地区去生产。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不仅体现在不同产业上,而且也体现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上,这样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就不再局限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这种梯度性转移,而且向产业链两端即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价值链各个增值环节进行转移,在全球范围配置到满足其需要的最佳区位。
2.2 国际产业转移模式中外包形式的作用突显
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以实物资产转移为主要特征的FDI,即国际直接投资;另一种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服务业作为转移内容,以外包为主的转移方式。近20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推动下,FDI呈迅猛发展势头,极大地促进了生产资本的国际化和全球要素分工深化,也加快了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的建立,成为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手段。这种方式的产业转移主要还是以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为转移内容,并出现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过渡,产品生产也逐步向本土化生产过渡;外包是指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设计活动,分别转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这样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资本,而且达到了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近年来,外包从服装、国际工程承包等传统领域加速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扩张。特别是服务外包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程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21世纪初,由于大批高科技企业的参与以及外包的方向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外包逐步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生产组织的一种新兴主流方式。
2.3 国际产业转移中跨国公司的控制能力更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与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刺激了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跨国公司的海外规模呈现出加速扩张的态势。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截至2004年,全球跨国公司超过了6.5万家。1990年~2004年,全球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增长3.26倍,而同期全球GDP(现价)仅增长1.8倍。目前,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50%的国际贸易、90%以上的国际直接投资、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和专利权[2]。经济全球一体化及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逐步形成全球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依托全球资源,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以最优的方式配置于全球市场,充分利用各国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这种价值链的全球拆分,占据了采购、研发、加工、品牌和市场的各个环节,对世界经济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经济的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了。
2.4 国际产业转移中区域性的产业集聚日益明显
从概念来讲,产业集聚是指某一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它侧重于某个产业区域分布与工业整体分布的对比,描述了某个产业的空间分布状态[3]。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产业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企业家集中于某一地区,许多相关企业和机构融成一个整体,形成成熟的社会网络结构,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在国际分工中获得优势地位。在新的一轮产业转移中,跨国公司产业集聚现象越来越突出,国际产业转移中出现了产业供应链整体搬迁的趋势。在产业链条较长、中间品交易量大,上下游联系紧密,配套企业关联性强的汽车、IT、生物工程、装配制造业等,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2.5 中国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地位越来越受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国际转移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食品、低端的消费类电子行业为主。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换技术”方针的确立,外资投资开始大规模进入我国制造业,提高了我国家电、装备制造、通讯设备等行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使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地,被誉为“世界工厂”。但随着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的逐步丧失,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不少劳动密集型领域的外资并没有投资于等待转移的中西部地区,而是转向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这些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也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转移中,对中国的国际产业的地位带来较大的挑战。特别是拥有廉价而优质劳动力资源的越南、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等国和在文化兼容性较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尤其是IT软件外包业务上世界领先的印度。
3 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对中国的利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于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巨大市场潜力和良好的投资预期,成为吸纳国际产业转移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经过承接前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中国不仅扩大了出口规模,而且改善了商品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但也存在着外国直接投资领域不均衡、国内资源和环境负担较重,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较高,产能过剩较严重等问题。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来临之际,对利弊进行分析,有利于提出应对之策。具体的利弊为:
3.1 加快技术进步,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外商直接投资从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会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级,带动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国际产业梯度转移转向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转移,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影响,波及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使之不得不选择加速其产业甚至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速度,不仅将加工组装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而且将配套零部件生产、物流、营销、研发的外移。这会带来采购、研发、品牌等的本土化,促进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出口竞争力。
3.2 外包的快速发展带来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全球的外包开始从服装、国际工程承包等传统领域加速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产业扩张,已经覆盖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金融保险、软件开发、工程咨询、资本管理等广泛领域,外包逐步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这对于改造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外包方式将生产性服务业从内部独立出来,促进制造业转型,提供历史性的机遇。
3.3 产业转移的区域集聚能够提高我国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低一直是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制造业显得尤为突出。盲目投资,低水平、低技术含量产品比重大,小规模企业过多进入,导致价格战、促销战横行,拼资源、拼消耗求生存。通过利用产业转移的区域性集聚的趋势,能够加强产业横向、纵向联系,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3.4 资源的全球配置增加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难度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全球配置,使跨国公司通过对产业的增长潜力、盈利能力等市场信息的判断,进行产业转移,实行全球资源配置,这超出了主权国家行政力量所能控制的范围。这会加剧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偏差和外部依赖。从目前跨国公司投资集中的行业不少是产能过剩的部门,致使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助长消费品工业过度扩张和工业部门的重复建设。这会导致我国资源配置扭曲,从而使产业政策失效。
3.5 外资垄断性并购将危及我国产业体系的安全
近年业,国际产业转移以直接并购我国企业方式,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案例逐渐增多。并购后往往终止被并购企业运营,达到消灭竞争对手、获得国内市场份额,或变成其下属加工企业,没在知识产权也没有核心技术。外资企业的覆盖率惊人,如现在轮胎行业80%是外资、汽车品牌80%是外资、平板电视70%是外资、外资在医院和零售市场分别占据47%和52%、计算机操作系统95%是外资的[4]。此外,外资还大举进军流通、粮食、棉花、矿业等领域进行垄断性并购。跨国公司凭借其技术、品牌及规模的优势,掠夺性定价、独家交易、附加不合理条件等损害了企业和消费者利益,也危及到部分行业的自主发展和产业体系的安全。
3.6 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将产生“挤出效应”
国际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是为了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要服从其全球战略和整体利润目标。出于维护竞争优势的考虑,往往对技术日益成熟与扩散,特别是市场相对饱和,转入成本竞争的进行转移。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相当有限的。跨国公司将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成套设备等掌握在母公司手中,又给产业承接国设置较高的进入壁垒,产生了“挤出效应”。
4 中国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面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需要认清新趋势、新特点,分析中国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对当前产业政策进行梳理,重点突出创新能力、节能低碳、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等,提出我国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4.1 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为了确保我国企业、产业能够掌握自主发展权,必须将产业转移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摆脱产业核心技术上的外部依赖状况。长期来,中国对于外国公司采取“市场换技术”的战略,不可否认,在当时科技实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市场为条件,引进资金和技术,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提高产业结构,带动出口增长等方面功不可没,但是引进技术与技术创新之间没有必然逻辑联系,引进外国公司的技术多是属于成熟步入成本竞争阶段的技术,再加上中国企业对成本领先的路径偏好,用即依赖引进技术,利用廉价劳动力等资源优势获利,而没有通过技术创新获利的意识,使得我国缺少核心性、关键性技术,被动接受产业转移,长期固化国际产业分工的低层。最终结果是,市场让出去了,原有技术丢了,新的技术又没有实际掌握。
要破解这个问题,途径就是创新。创新分为原始性创新和引进再创新两种,其中引进技术经消化后的再创新更具现实意义。一是要充分利用当前产业转移新趋势,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产业转移,品牌、研发中心纷纷落户中国的情况下,通过引进技术的适应性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实力和能力,大力推进信息化,推动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高新技术领域产业的成长;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市场投入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融资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我国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培育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打破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技术壁垒。三是完善鼓励自主创新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创新平台。
4.2 以“节能低碳”为核心,积极发展新型重化工业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国家,无一例外都经历了重化工业的过程,小的经济体可以通过进口来解决重工业产品,而大国经济体必须有自己的工业体系。随着国际产业转移中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梯次转移,21世纪初,资本密集型尤其是重化工业的转移开始加速,近几年中国工业的重型化特征较为明显,中国进入了另一波出口扩张期,主要产品是资本密集制造业的产品,如机械、电子、化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
但随着中国重化工业的发展,中国开始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一些资源如铁石矿、石油、天然气等对外依赖严重,已经影响到了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中国当前一是要转变生产模式,通过大力发展节能低碳的高新技术,加强对重化工业的渗入、融合和改造,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等充分发挥的新型重工业化之路;二是要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结构的国际化,充分利用国际化资源进行本地化生产;三是通过政策引导、法律规范并结合经济手段如碳税和财政补贴等,来刺激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行循环经济。
4.3 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发展,我国制造业已经形成较完整的产业结构和较强的配套能力,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也是流向制造业。但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制造业企业,大多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部,即制造环节,而附加值多集中于两端,即设计研发和销售环节,多是掌握于跨国公司手中。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格局,外商拿走大部分利润,而我国企业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取得的只是低廉的加工费。近年来,石油、矿产等原材料市场价格暴涨,人民币的升值,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进一步挤压制造环节,“世界制造工厂”的地位处境艰难。
服务业的转移成为当前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而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也大大提高,银行、通讯、保险、证券、租赁、专业服务等行业随之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热点领域,这对于改善中国工业发展模式而言是一个较好的契机。如何协调发展,处理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促进关系,是问题的关键。具体而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我国第三产业市场化程度低,内部结构升级缓慢,主要症结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是金融保险、物流、科技开发、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原因。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快服务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条件,消除体制障碍,促进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市的较快发展;二是引进竞争机制,有步骤地开发金融、保险市场,进一步鼓励规范证券业的有序发展;三是发挥比较优势,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特别是利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后,中国工程师的成本与西方国家巨大的差距,来承接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研发产业转移;四是完善产业链,增强中国内部配套能力,鼓励跨国公司逐渐向采购、管理、研发、品牌运营等领域扩展;五是发展现代外包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鼓励本国企业承接国际外包业,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
4.4 以“可持续性发展”为核心,推进产业转移的双向移动
中国经济发展资源瓶颈尤其是能源瓶颈的存在,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面临前有这些“拦路虎”,后又有东南亚新兴国家这些“追兵”,如何倡导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合理开发资源,在产业发展中就是要提倡中国产业的适度外移,参与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大力拓展中国能源性产业的国际空间。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国际产业转移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我国稀缺要素,也有利于我国劳动力等充裕要素的输出,实现产业转移的双向移动。因此要逐步放松对生产要素的各项行政管理制度,加强跨国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为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创造条件。同时要制定和完善中国产业外移的法律和制度,重视产业外移载体的建设。中国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外移,有助于减少贸易摩擦,要鼓励已经拥有核心技术的、符合条件的中国企业到发达国家去投资办厂,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实施反梯度转移。最后更要鼓励企业寻找要素成本更低的投资洼地,向交通条件好,经济发展处于低梯度水平的中西部地区乃至成本更低更具有优势的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国家(地区)转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1] 石奇. 产业经济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 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相关年份整理.
[3] 魏后凯.中国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战略[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4] 朗咸平.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