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预防*

2011-03-21于守彩

外语与翻译 2011年4期
关键词:成因犯罪青少年

于守彩,周 萌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

浅议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预防*

于守彩,周 萌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

刑案低龄化、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且影响深远的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探究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体系,不仅关乎青少年自身,也关乎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

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因;预防

当今社会,犯罪低龄化问题日趋严峻,青少年犯罪在全部犯罪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态势,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且影响深远的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据涂敏霞的《第四届亚洲青少年问题国际研讨会综述》表明,在近十年中,青少年杀人罪犯一直占全部杀人案犯的50%左右,流氓案犯占70%以上,强奸案犯占55%以上,伤害案犯占67%。其中以抢劫案为例,上世纪50年代青少年抢劫犯罪仅占1.25%,80年代时占5.88%,而目前已飙升至25%左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探究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并寻求应对之策,不仅关乎青少年自身,也关乎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是复杂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身心的急剧变化

(一)生理变化

青春期的生理特点是蓬勃成长,急剧变化,归纳起来有三大变化。一是外型变化,身体迅速长高,体重迅速增加,第二性征出现,开始变声;二是内脏的机能健全了,特别是脑的发育趋向成熟,同时,脑下垂体等激素的分泌,也造成青少年容易激动也容易疲劳;三是性发育成熟。

青少年生理的急剧发育,特别是脑神经系统的迅速发育,使他们常常表现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然而,过于旺盛的精力,有时难免用之不当,加上血气方刚,极易引发暴力冲突,因此,暴力倾向明显是青少年犯罪的最主要特征;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腺体的发育不成熟,特别是控制腺体的发育还很不成熟,表现为青少年容易冲动,激情常象暴风雨一样突然产生又转瞬即逝,这也是青少年激情犯罪多发的原因;性发育的成熟,使青少年对自身的生理机能,对异性充满好奇心,也容易受外界不健康内容的诱导和刺激,如得不到正确引导,也常演变为性犯罪。

(二)心理变化

思维的独立性和批评性在显著发展的同时又呈现出片面性和表面性。

心理学研究指出,青少年进入一贯喜欢怀疑、争论、辩驳的时期,心理探求能力和好奇心加速发展,喜欢独立的寻求和争论各种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对接触到的权威观点持不同或怀疑的意见,出现“反抗”或“抗上”现象,也就是通常说的“反祖”,思维明显的具有渴求独立和批判性的倾向。同时,受年龄,阅历,学识的局限,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的发展相对滞后,青少年的思想易片面、偏激,加上判断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弱,经常是非混淆,不辨善恶,容易受骗而走上邪路。例如,视打架为勇敢,崇尚以暴制暴,将不良习惯当做时髦,将称王称霸,恃强凌弱看做有本事,视朴素为穷酸,追求外表的奢华,讲“名牌”,将对抗社会,以身试法的人当作“好汉”等等。青少年思想的不成熟,决定了他们在这一时期容易受到不良事物的侵蚀,因此有些学者将青少年期称为犯罪的“危险期”。

二、家庭的影响

(一)代沟

两代人的生活经历、知识、文化、性格不同,思想和认识存在差距,父母又处于管束与制约的地位,观念的对立,地位的失衡,造成父母与青少年沟通困难,青少年常感到与父母的理念之间有着不可逾月的鸿沟——代沟。如不加解决,往往由争执渐渐演变成对抗,青少年会行为逆反,“要他向东,他偏向西”,会尝试摆脱父母的监护或建立新的关系。会从“朋友”、“哥们”中寻求理解和共鸣,容易结交不良人群,沾染恶习,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亲情的缺失与家庭暴力

大量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都源于亲情的疏离,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与社交,忽视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或只重视学习成绩,只要学习好,其他的不管不问,对孩子的不良动向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少数父母自身就是恶言恶行的污染源;教育的方法简单粗暴,虐待、家庭暴力现象的存在;使青少年的心灵易发生扭曲,厌学,冷漠,没有爱心,崇尚暴力,这些都会成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诱因。

(三)溺爱

过分的保护,宠溺,甚至对缺点错误的姑息,放纵,也容易使青少年养成自私,狭隘,暴虐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薄弱,稍遇挫折即情绪失控,引起行为偏差。

(四)家庭结构的改变。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家庭的失和、父母的争斗、离异、再婚或单亲家庭的生活,如果对青少年问题处理不当,都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伤害,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三、来自学校的影响

在学校中,年龄相当的青少年朝夕相处,彼此间很容易互相模仿,不良的恶习、风尚、错误的价值观容易在校园内传播,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间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也容易酿成暴力冲突;拉帮结派,组成不良团伙的情况也极为多见。

另外,只重成绩,不重德育的教学氛围,学校、教师对青少年不当的言语、行为,不当的奖惩方式,师生间同样存在的代沟问题,都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诱因。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青少年的思想与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受其所在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社区、友邻、影视、网络、流行风尚无一不在青少年的成长道路上留下印记。当今社会“黄”、“赌”、“毒”的泛滥,封建迷信、邪教的沉渣泛起,影视、网络有害信息、价值观的大肆传播,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行为的蔓延,这些消极的社会因素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造成青少年正义感、道德感缺失,少数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

五、法制观念的淡薄

2005年6月15日,内蒙古包头市一个16岁的花季少女,因为奶奶不同意她将男友带回家留宿并斥骂她,竟将相依为命的奶奶掐死,在被羁押后,面对司法人员及闻讯赶来的记者,仍然十分镇定,若无其事,甚至询问什么时候可以让她回家。她丝毫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触犯了刑律。这只是青少年欠缺法律常识的一个普通案例。许多青少年罪案的发生都源于自身法制观念的淡薄,令人扼腕痛惜!因不懂法,或曲解法律,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是违法、犯罪行为,掩耳盗铃;或明知犯法,为逞一时之快,以身试法;或对自己偶一失足,判断失当,自暴自弃,由违法滑向犯罪;也有些青少年本来是受害者,却不懂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错误的采用违法犯罪的手段,结果害人也害己。从这个角度上说,违法甚至犯罪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也最令人痛心的是,青少年对违法、犯罪现象的错误认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甚至推崇,效仿现象相当普遍,这正是由于心中没有法的尺度,没有树立法制的观念的缘故。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预防:

(一)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放在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首位。心正才能行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治本之道。应教育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确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和培养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好学上进的生活态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努力培育青少年的民主法制观念,学会用法律的视角,评价和处理事物,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疏导

各种不良的因素并不必然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后果的产生,只是量变,但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施治,一旦量变的积累转化为质变,就可能引发违法犯罪,危害社会;而且,对待不良倾向的施治引导方式也至关重要,粗暴的打压、不问情由的禁止,常会适得其反;因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最好方式是效大禹治水之道——疏导。广开渠道,因势利导,尽量避免激起不良情绪,应关注和关怀青少年的成长,注意和善于把青少年的认识导向正轨,让不良的倾向在萌芽状态消弭于无形。例如:针对青少年重视友谊,容易盲目的讲“义气”,对朋友往往明知是错,也难拒绝的特点,采取动之以情的方式,用父母的亲情,教师的爱心,同学的先进榜样,使青少年在感情上有正面的依托,并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纠正她的不良习惯,设法激发和培养他们的积极情绪,就可能防止青少年结交恶友,沾染恶习,受引诱而误入歧途;针对青少年自尊心强,对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极为敏感的特点,要注意尽量少使用激烈的言辞,不使用侮辱性的言辞和方式,尊重青少年的人格,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培养他们自尊自爱的人生态度,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广开言路,让青少年说出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并实际的为他们排疑解困,问题解决了,心气才能顺畅,身心行为也才可能乐观向上;针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变化,应多进行相关的知识普及,展开对话与讨论,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

(三)亲情与爱心

幸福的家庭生活,健康的校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乐观、平和、积极进取的性格。亲情与爱心是青少年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家庭、学校及社会不仅要保证青少年衣食饱暖,学业进步,还要注重与青少年的亲情沟通,爱心培育,让青少年在善意和温暖的环境成长,同时理解和尊重青少年的人格尊严,倾听青少年的心声,对已经出现“问题”的青少年更要付出加倍的关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防止虐待与歧视,用爱心和人文关怀感化他们,使他们悬崖勒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综上所述,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成因复杂,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是一项涉及社会方面面的综合治理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乃至青少年自身的共同努力,群策群力,才能使预防体系发挥实效。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开创国家和民族更加美好未来的战略工程,也是实现亿万家庭的最大希望和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

[1]李腾开.浅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预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4).

[2]熊裕武,叶峰.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因及防控对策[A].青少年偏差行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

[3]郭田民,刘昆.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

[4]邝健兰.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思考及对策[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

[5]周丽雯.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2008,(6).

[6]董文山.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

2011-11-03

于守彩(1969-),女,山东烟台人,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成因犯罪青少年
公园里的犯罪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青少年发明家
色散的成因和应用
幼儿自信心的缺失成因及培养策略
Televisions
环境犯罪的崛起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