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论析

2011-03-20吴时红

武陵学刊 2011年5期
关键词:实践论艺术美本体论

吴时红

(浙江财经学院 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310018)

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论析

吴时红

(浙江财经学院 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310018)

在推进我国“实践论美学”研究方面,刘纲纪始终坚守住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科学方向,围绕着实践、创造、自由等范畴对其所倡导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作了深入地开掘和系统地阐述。从而不仅强化了我们对于“实践论美学”的信心,而且深化了我们对于“实践论美学”的理解。

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实践自由;精神愉快;审美反映

在20世纪50~60年代轰轰烈烈的“美学大讨论”中,我们没有看到刘纲纪的身影。只有在20世纪70~80年代李泽厚倡导的“实践论美学”在美学界已然占据了风口浪尖的主流位置时,我们才首次看到刘纲纪“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独特的理解”[1]。据刘纲纪在2009年的一篇访谈文章中的自述,1980年《哲学研究》第10期上发表的《关于马克思论美》一文,是他“第一次正面集中地论述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看法的一篇重要文章”[2]。

此后,刘纲纪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研究的兴趣日渐浓厚,围绕着美的本质、美的根源、劳动与美的关系、美感的产生、自然美等问题,他又发表了一系列力作,从而“对他所理解的实践美学作了相当清晰和严整的表达”。尽管在后期他试图以“实践批判的存在论美学”思想来为他自己所理解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命名,但与李泽厚不同,“他没有走向康德,而始终守候在马克思的身边,坚定地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述中所表达的‘劳动创造了美’及‘自然的人化’不仅为美学提供了哲学前提,科学地回答了美的本源问题,而且内在地包含了向审美心理学和社会学延伸的依据和可能”[1],因为他坚持认为“马克思的贡献则在于他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成果,并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广泛深入研究,创立了他的实践的、历史的唯物主义,把由康德提出的‘自由’与‘自然’(必然)的统一放到了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劳动)的基础之上,从而打开了美学史的全新的一页”[3]2。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赞同有的研究者将刘纲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称作实践论美学的“经典文本”,并明确将刘纲纪称作“实践论美学”的最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为了更好地梳理和论析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以凸显其在当下美学研究中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笔者在吸取刘纲纪自己所概括的其“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哲学性推演与实证性论证的“一个公式”:“实践——创造——自由——自由的感性表现——广义的美——艺术”[1]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将其“实践本体论美学”的整体思想总结为如下有机关联的三个方面:美论;美感论;艺术哲学论。这也符合刘纲纪对于美学的当代发展的论断,即“当代美学的发展将会日益地把美、美感、艺术这三个东西的研究辩证地统一起来”[3]203。

一 美论:美的根源与美的本质

美论是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整体思想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它包括对于美的根源和美的本质的论述。在《美学十讲》中,刘纲纪说:“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本质的科学。”[3]163如果说,李泽厚的“实践论美学”思想更多的是将美的本质等同于美的根源,倾向于通过美的根源的哲学分析,来阐述其对于“美的本质”论(美论)的看法的话,那么,刘纲纪则主张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实践观点的基础上,对“美的根源”和“美的本质”一分为二,既看到美的根源对于美的本质的意义(因为根源侧重研究生成的问题,不失为理解本质的一种思路),又对美的本质进行了单独的哲学分析,进而阐明其对美论的看法。

也就是说,正是出于对李泽厚的“实践论美学”单单从美的根源角度来分析美的本质这一美论的不满,刘纲纪指出,虽然李泽厚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来解释这一问题,这是有着鲜明的理论贡献的,但是由于他“对于实践如何和怎样产生美”,“没有作出很好的阐明”,因而,对于实践为什么能产生美和怎样产生了美以及美的本质之最根本的规定性是什么等问题,李泽厚“讲得相当含糊”[2]。所以,在刘纲纪看来,为了避免李泽厚美论“含糊”的弊病,就必须对美论的有关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基础上,作出更加明确的阐释,即既阐明美的根源,又阐明美的本质。

(一)美根源于实践的创造性活动

如果说,李泽厚早期和中期的“实践论美学”思想对美的本源的论述还只是停留在最一般的哲学层面的话,那么,到了后期,李泽厚基本上放弃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的理论前提,转向了心理本体论或情感本体论美学(关于这一点,另撰文论述),而刘纲纪则自始至终都运用“实践”观点这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根本观点,来阐述其“实践本体论美学”对于美的根源的理解与解释。

在论述“实践为什么能产生美”这一美的根源问题时,刘纲纪指出:“德国古典美学(费尔巴哈除外)仍然像在它之前的唯心主义美学一样,从精神世界中去寻找美的根源,认为美是精神的产物。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才第一次找到了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统一的现实的物质的基础,这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动的革命的实践。因而,也只有马克思主义美学才第一次给我们揭开了‘美之谜’,给美学奠定了真正科学的基础。”[3]25从而表明,在刘纲纪看来,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出发,才能真正科学地解开美的根源的奥秘之所在。刘纲纪的这种看法是十分深刻的。因为在我们看来,正是人类在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劳动意义上的)过程中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自然由“自在”的变为“为我”的,由与人处于对立、疏远、不和谐的变为整一、亲近、和谐的;并在这一改变客观世界(自然)的同时也发展了人类自身的心理能力,这才有可能使人和自然建立审美的关系而使对象对人来说成为美的,从而为我们解释审美现象、审美活动找到了一个科学的思想依据。

此外,刘纲纪还指出:“实践首先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而进行的,但这种实践又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而是一种能够掌握客观必然性以取得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在刘纲纪看来,首先,提出实践产生了美或劳动产生了美这种观点,并不是什么创造性的发现,因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表达了这种意思。问题在于如何论述实践何以能够产生美以及怎样产生了美,这是刘纲纪“美论”的核心内容。其次,由于实践是人的自由自觉的一种生命活动,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活动时明确指出,人的活动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它与动物的活动不同,“动物与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活动区分开来”[4]。因此,从最终的根源来说,美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劳动)的产物。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刘纲纪关于“美作为实践创造的产物当然不能只限于生产劳动这一种实践,但由于生产劳动实践是最终决定其他一切实践的东西,因而从终极的意义上说,劳动正是美的最后的根源,此外再无别的根源”[3]58的正确性了。当然,实践(生产劳动意义上的)只是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揭示了美赖以产生的原因与依据,而不是对美的直接说明与简单描述。如果我们试图把实践与美等同起来,那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与美的关系的极大误解和曲解。

(二)美是实践自由的感性表现

为了更好地解答“美的本质最根本的规定性是什么”这一问题,首先,刘纲纪为我们阐明了他对“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所起的基础地位以及所具有的科学作用的看法。他说,“美的本质问题的解决,是解决美学中其他一系列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对美学中一系列问题的认识的深度,最终都取决于我们对于美的本质问题认识的深度”,“要建立一种有严密系统的美学,恐怕也不能不深入地研究美的本质问题,……没有一种符合于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也就没有整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不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这个问题是回避不了的”[3]14-15。这也就从根本上说明了美的本质问题探讨的必要性。而当前有些从事美学研究的学人,并没有真正地承认和认识“美的本质”探询的必要性。相反,“美的本质”问题在他们那里,已然变成了没有实质性意义的“一个假命题”或是“虚空的伪命题”。这种对待“美的本质”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观点的出现,根本的原因恐怕在于他们缺乏一种哲学的眼光,仅仅习惯于从现象的、经验的观点来看问题,致使美学研究停留在“纯现象”的说明、“纯经验”的描述上。结果把“美学”等同于“审美心理学”,进而以“美感论”取代“美论”,从而最终放弃对“美的本质”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对当前美学研究的一种误导。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认为,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对于“美的本质”在美学研究中的奠基作用的突出强调,是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其次,刘纲纪指出了美的本质问题探讨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他对于美的本质根本特征的论述上。他指出,由于实践是人的自由的创造性活动,因而,自由的感性表现是美的本质特征的集中表达。基于此,刘纲纪提出“美是人在他的生活的实践、创造中取得的自由的感性具体表现”[3]334的核心命题。

为了更好地说明实践与自由的关系,也为了更好地陈述实践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的观点,刘纲纪在《艺术哲学》中通过对“对象化”、“对象化与创造”、“创造与自由”、“创造、自由与人的社会性”的辩证论述,较为科学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说,“对象化是使人的目的获得实现的过程”,“对象化的活动同时也即人改造外部世界的创造性活动”,“由于创造在本质上是发现、掌握、运用客观规律以实现人的目的,所以创造与自由不可分”,“自由是创造的产物,创造是自由的表现,两者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不论是创造还是自由都不能脱离人的社会性”[3]133-144。

因此,综观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我们不难发现,“美是实践自由的感性表现”的提出,可以看作是他在黑格尔的“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5]、李泽厚“美是自由的形式”[6]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的思想资源启示下,对美的本质的根本特性所作的一种精炼概括。它包含了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一是以对客观性的支配为基础的实践自由,一是体现了这种实践自由的感性物质形式。只不过由于刘纲纪兼顾了社会历史的实践内容与感性物质形式这两者的辩证统一,因而,它较为科学地解释了美的本质规律。因为在刘纲纪看来,美的最高规律就是在人类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基础上,人的自由与客观必然性相统一的规律。

二 美感论:美感是实践自由所引起的精神愉快

美感论,是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整体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是因为,在刘纲纪看来,“美之为美的本质恰好正是最为明显的反映在美感的特征中”[3]27。那么,什么是美感?美感的基本特征又有哪些呢?

关于什么是美感,刘纲纪指出,“由于美是人的自由在人所改造了的客观世界中的感性具体表现,因此所谓美感不外就是人看到他的自由通过实践创造在他的感性具体的生活中得到实现而产生出来的一种精神上的快感。马克思说,人能够‘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种直观,从对人的自由的实现的直观这个方面来看,就是美感。美感是人从他所创造的世界上直观到他的自由获得了实现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快感”。从对美感的以上界定不难看出,刘纲纪是严格依照自己对美论的认识来分析美感问题的,因为在刘纲纪看来,“任何对美感的分析都有其哲学的前提,在根本上决定于和一定的哲学相连的对美的本质的认识”[3]355-366。因此,上述对美感的界定,也只是刘纲纪对美感所作的一种哲学的考察,而不是经验的描述与说明。

只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刘纲纪这里界定美感所用的“精神快感”,绝不能等同于一种生理的快感。因为如果我们把美感降格为一种生理的快感,那必然会使人走向腐化堕落。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否定美感的精神愉悦的生理基础,因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7]。从而表明,尽管“美感常常伴随着生理快感,但又超出了生理快感,渗透着社会精神的意义”[3]357。这样一来,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对于美感的论述就具有了辩证本性。因为它既看到了美感的产生与人的生理基础的紧密关系,又在这种关系中着重强调了美感的精神内蕴与心灵旨趣。正是基于这种理解,刘纲纪阐明了其对于美感的基本特征问题的理解。

关于美感的基本特征,刘纲纪讲了三个方面:美感的直观性、美感的超功利性、美感的能动性。

第一,美感的直观性。刘纲纪说,“直观性是美感的一个基本特点”,西方美学家把它称之为“观照”(Contemplation),以区别与实践活动和理性思考的审美方式。我们所说的“直观”,意在表明“美感带有一种不假思索的直感的特征”。美感的这种直观性,由于源自美作为感性具体的存在,又是人的自由表现,因此,直观的美感是一种暗含着深刻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却又是只能以丰富的感性对象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美的感受。从而真正地使我们“在感性的直观中去体验那深藏在感性中的理性,从种种难以言说的情境中去体验社会人生的真理”[3]358。不难看出,要真正把握美感的直观性,我们必须有一种诉诸于心灵的内视的方法,因为它有赖的不是完全的理性认知,也不是全然的感性顿悟,而是个体的精神慧眼对于历史中的个体生命的切身体验和独到解释。

第二,美感的超功利性。刘纲纪认为,超功利性是美感的另一重要特征。所谓超功利性,指的是美感不是由直接的功利满足引起的快感。尽管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一书中用大量的例子证明了人类的审美及其美感的发生起初是出于一种功利的需要[9],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推论说,仅仅只有满足功利需要的才是美的,才是能令人产生美感的,把美感仅仅归结为一种功利感。这是因为,在刘纲纪看来,“美感的超功利性,其根源仍然在于美是人的自由的感性具体表现,它虽然是以功利的满足为基础的,但又已经超越了功利的满足”。这就说明,美感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超越了功利的羁绊的审美感受。然而,我们是否又能够说,美感和功利感完全无关呢?显然不能。刘纲纪正是这样来辩证论述美感的超功利性与功利性的统一的。他指出,我们既要承认美感的超功利性,又要看到就其基础和最后的作用来说,美感是不能脱离功利的。这就告诉我们,美感的超功利性和功利性是我们把握美感所必需的一体两面的因素与环节,缺一不可。

第三,美感的能动性。刘纲纪说:“由于美感是主体从对象上直观他自身的自由的感性表现,因此,美感不同于对事物属性的简单被动的感知,而具有很大的能动性。”关于这种能动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其一,美感的能动性表现在它比其他任何意识活动都更能充分地表现出想象的自由创造能力和与之直接相连的主体情感的抒发与体验。其二,由于主体对自由的理解各不相同,不仅不同的主体对于同一对象会引起不同的感受,就是同一主体在不同的状态和心境下,对同一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其三,主体的审美能力对美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四,由于审美需要一个不同于实用功利的、科学的态度和审美心理,因此,我们要想感受世界的美,就要善于用审美的态度和心理去看世界[3]360-361。其实,刘纲纪之所以强调美感的能动性,旨在避免那种将美感简化地看作美的反映的机械论和庸俗论的观点。这也是刘纲纪的艺术哲学论在讲艺术的本质特征时反复强调的一个深刻的观点。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认为,刘纲纪的艺术反映论也是一种审美反映论。尽管,他从未明确将审美和反映组合成一个短语来界定艺术的本质特征。

此外,为了把美感的哲学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刘纲纪还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美感的心理结构。这些论述包括对引起美感的感觉与知觉、联想与想象、情感、理解、记忆等心理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内容。刘纲纪指出,美感的首要心理因素是对事物感性形象的感觉与知觉;而联想和想象这一重要的美感心理因素可以把审美感觉上升到审美知觉的高度;情感和理解则是上述四种审美心理活动得以实现的中枢,这就像马克思所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没有对美的事物的感性形象的感知,再美的事物也不会令我们获得美感。记忆是和美感心理活动相关的各种宝贵材料的一个存储库。同时,刘纲纪还指出,美感的心理结构或心理状态的分析,必须以心理科学所取得的成就为基础,否则就不可能是真正具体和科学的美感心理学分析。然而众所周知的是,直到19世纪中叶才正式成为一门学科的心理学,尽管发展迅速,但对于美感产生的心理机制的分析远未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因此,试图从心理结构来分析美感,只能是一种理论的尝试。而这既是实践论美学在审美心理学层面的研究不能深入展开的客观原因,也是“美的本质”和美感之谜一直难解的奥秘之所在[9]。

三 艺术论:审美反映与艺术特性

艺术论,是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整体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在1981年的《美学十讲》中,刘纲纪指出:“美学是一门研究艺术的普遍本质,特别是研究艺术的审美特征的科学。”[3]164这表明:在刘纲纪看来,从广义上理解的美,就是艺术的本质,这种艺术论,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哲学论。刘纲纪是将美论、美感论和艺术论环环相扣而加以辩证论述的。

(一)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关于“反映论”,刘纲纪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根基,离开了它就不可能有什么马克思主义美学。”[3]430所以在刘纲纪看来,离开了反映论的视角,就不可能科学地阐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相关问题。

为了更好地揭示艺术的本质特征,刘纲纪首先对“反映”进行了哲学分析。他指出,“反映是客观外界事物作用于人脑而产生的意识现象,反映离不开意识,因此反映不是别的,它就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意识”。由于“反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所以我们“不能把反映等同和局限于认识论上的反映”,“由于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不只是对现象的被动感知,而且还要通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反映既是对事物的模写,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10]13-25。可见,“反映”在刘纲纪的艺术哲学论的话语环境中,不仅具有一般哲学的含义,而且更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自由活动。

其次,在考察了艺术作品的基本构成后,刘纲纪指出:“任何艺术作品,当我们从理论上去分析它的时候,都可以把它分解成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在的物质性方面,另一个是内在的精神性方面。艺术作品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相互渗透和统一。”[10]26接着,刘纲纪通过对艺术作品的上述两个方面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的分析,证明了“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可以说,刘纲纪用“反映”概念来论证艺术与现实或生活的关系的做法,是十分深刻的。它不仅从根本上纠正了唯心主义美学对艺术是生活的反映这一客观真理的肆意歪曲,而且还从根本上纠正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错误。这是因为,在唯心主义美学看来,艺术不外是艺术家的意识所创造出来的绝对独立的世界、不外是艺术家主观精神的表现或一种绝对与生活(现实)无关的“纯形式”,而与现实(生活)是无关的;在旧唯物主义看来,虽然一般都还承认艺术是现实的反映,然而它们所谓的反映不过是一种消极被动、如实的复制和摹写,不过是把反映理解为感觉对生活的再现等。

而这些,都是与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视域下的艺术论对“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一命题的理解格格不入的。正如刘纲纪所说的那样:“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我们既要反对唯心主义的错误,又要克服旧唯物主义的错误,否则就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克服唯心主义的错误。”[3]373在刘纲纪看来,能否首先确立起马克思主义或者说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是能否科学地看待和理解艺术与现实(生活)关系的关键所在。因为,刘纲纪艺术论中所论及的“反映”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复制和摹写,而是一种与主体的实践自由紧密关联的创造性活动。

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刘纲纪进而论述了他对于艺术与美的关系的理解。

(二)美是艺术的本质特征

在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中,如果说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维度去阐明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还只是他力图确立的科学艺术论的思想基础的话,那么,进一步去论证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审美的以及对于艺术美的有关论述,则可以看作是他的艺术论对于艺术的本质特征考察的深入展开。只不过,与李泽厚的艺术论不同的是,刘纲纪始终是在结合他对于美的普遍本质和美论的理解的基础上,来论述他对艺术与美的关系的看法的。

在《艺术哲学》中,通过对美的普遍本质以及对美的观念的历史变化的有关论述,并在综合其“实践本体论美学”对于美、美感的理解的基础上,刘纲纪指出:“艺术对生活的反映本质上就是我们在广义上了解的客观世界美的反映,从而这种广义上了解的美也就是艺术的本质。”[10]371这里刘纲纪所谓的广义上理解的美,指的是“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中所取得的自由的感性表现”[3]374,所以,尽管刘纲纪没有用“审美反映”这样的短语来界定艺术的本质特征,但是他通过奠基于“实践——创造——自由”之上的美论、美感论的有关论述,实质上已经明确地指出了他对于艺术的审美特性的独特看法:美是艺术的本质特征。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刘纲纪还为我们论述了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包括为什么需要艺术美、艺术美的创造、艺术美的社会功能以及艺术美的类型等问题。

第一,关于何以需要有艺术美。刘纲纪首先指出,为什么人类不满足于现实美(作为人类生活实践产物的美),而需要有艺术美?这是一个关系到艺术美何以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问题,不首先解决这个问题,讨论如何创造艺术美就没有意义。其次,刘纲纪指出,人类之所以需要有艺术美,首先是由于人类在他的生活的实践创造中感受到了美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否则人类就不会去追求艺术美。问题是,人类为何不满足于现实美而还要有艺术美呢?刘纲纪的回答是,这首先是由现实美必然具有的局限性所导致的。而这种局限性,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现实美总是与现实生活中所要达到的各种实际功利目的不可分离[10]378-380。这表明,在刘纲纪看来,作为美的集中体现和典型形态的“艺术美”,既是对“现实美”在反映现实生活中往往呈现出较为直接的功用目的不足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更是对其在人的生存中所应具有和呈现的诗意价值和引领功用的一种彰显和弘扬。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笔者认为,“实践本体论美学”的“艺术美”论,对于我们正确看待艺术和美对于当今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提供了比较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

第二,关于艺术美的创造问题。刘纲纪说,艺术美的创造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方面,就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反思。从哲学上来看,审美反思具有如下三个特征:其一,把个人所经历的生活,作为社会的人的自由发展的历程去加以反思;其二,把个人从生活中产生的情感,作为对社会的人的自由的本质的体验去加以反思;其三,把个人所直观到的感性物质对象的形式,作为社会的人的自由的表现形式去加以反思。此外,艺术美的创造还要求艺术家把审美反思所得到的结果用某种物质的媒介加以客体化和固定下来,使之成为人人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美的创造总是包含这样两个方面:审美反思和审美反思的物化。前者是精神性的,后者是实践性的[10]392-398。

第三,关于艺术美的社会功能问题。刘纲纪说,这是个艺术哲学不断在讨论着的一个重要问题。艺术最根本的社会功能在于使人类的个性才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历来对艺术作用的种种说明,归结起来不外是三个方面,即认识作用、道德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10]399-400。

第四,关于艺术美的类型问题。刘纲纪为我们考察了历史上四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即原始艺术、古代艺术、近代艺术、现代艺术。

可以说,正是通过上述对于艺术美有关问题的阐述,刘纲纪才一以贯之地强化了我们对于艺术的审美特性的理解。从而不仅使我们对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使我们结合其“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实践——创造——自由——广义的美”这一公式来理解艺术的本质变得可能。

结 语

以上,我们主要从美论、美感论、艺术论三个维度,对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进行了大体的描述和简要的评析。从中,我们不仅清晰地看到了其美学思想在增强我们深入研究“实践论美学”理论信心方面作提供的理论启示与实践指导,而且还认识到其美学思想在深化“实践论美学”的科学理解方面所作的理论尝试与理论突破。而这种信心的“增强”和理解的“深化”,不仅表现在刘纲纪对于有关命题的辩证分析和科学处理方面,更表现在他对于美论、美感论、艺术论的阐述上始终坚持辩证的观点,力图从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的视域来加以科学的论证上。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我们在前文中为什么总能看到诸如“实践”、“创造”、“自由”、“美”等范畴在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的三大部分(“美论”、“美感论”、“艺术论”)中,总是环环相扣、周密演进的原因了。

当然,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远不止文中所涉及的这些。而且,仅就笔者所涉及的粗疏内容而言,由于学识所限,对于其代表性观点的述评,也存在着挂一漏万之处。但是,我们始终相信: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对于“实践论美学”研究所提供的多方面的“理论启示”、“实践指导”、“理论尝试”和“理论突破”,正是我们在推进“实践论美学”研究方面的所必须汲取的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思想资源。这是因为,在当前这样一个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实践论美学”研究并非诚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已然被“颠覆”或“告结”,而是刚刚才起步,它还有待于我们的美学同仁们在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和科学的思想前提下,继续将其推向前进。

[1]阎国忠,杨道圣.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美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74-75.

[2]刘纲纪,李世涛.我参与的当代美学讨论——刘纲纪先生访谈录[J].文艺理论研究,2009(4):44 -51.

[3]刘纲纪.美学与哲学:新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

[5][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2.

[6]李泽厚.美学四讲[M]//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82.

[7][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

[8][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95.

[9]吴时红.“美的本质”的探询与思维方法的革新[J].社会科学战线,2010(11):23 -27.

[10]刘纲纪.艺术哲学:新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B83

A

1674-9014(2011)05-0025-06

2011-06-16

吴时红(1980-),男,湖北咸宁人,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美学基础理论与实践论美学。

(责任编辑:张群喜)

猜你喜欢

实践论艺术美本体论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从李达到陶德麟的《实践论》解读之路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实践论(节选)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土家族房屋花窗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美——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美
《实践论》的时代价值刍议——学习毛泽东实践观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