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林语堂翻译策略中体现的目的论原则

2011-03-20

文教资料 2011年24期
关键词:林语堂目的论原文

陈 曦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1.引言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学贯中西、蜚声海外的学者、作家和翻译家。他以“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座右铭,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重要的桥梁。他曾译介了一系列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如《浮生六记》、《孔子的智慧》等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成功地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近些年对其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是翻译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他的翻译理念与目的论的关系入手,探究林语堂的翻译观和译法特点与目的论的联系。

2.目的论的主要原则

翻译目的论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目的论为代表的功能派试图把翻译从源语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从译入者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威密尔宣称,目的论的一大贡献在于“增加了可供选择的翻译策略,替译者松了绑,让他们不必局限于强加在他们头上的因而常常是毫无意义的直译”(陈小慰,2000),因此为特定语境下“增补”、“删减”、“调整”甚至“改写”源文的某些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与传统“等值观”相比,目的论注重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文应从其预期功能出发,根据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因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基于这个动态的评价标准,译者有权根据翻译的目的和要求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对原文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处理。

3.林语堂的翻译目的

正如目的论所揭示的那样,翻译是人为的活动,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整个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希望达成的目的。作为“五四”时期的新文化人,林语堂虽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却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林语堂集两种身份于一体,既是作者,又是译者。其目的在于向外国读者全面地介绍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特别是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丰厚土壤之中的中国民族特性和生活风尚。“在林语堂所处的时代,大多数西方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的情况有隔膜,不甚了解,他们头脑里有关中国的知识,大部分是被歪曲和变形的东西”(马晶晶,2008)。林语堂作为爱国人士,他的目的在于向世界介绍中国,改变外人心目中对中国的偏见。林语堂认为:“西方人若研究儒家思想及其基本的信念,他们会了解中国的国情民俗,会受益不浅的。”(施建伟,1999:393)所以林语堂翻译的预期是传播中华文化底蕴与信息,并达到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根本目的。中国人应该知道外国的文化,外国人也应了解中国的文化。他不仅追求语言上的通达,更提供了相关文化信息,以使翻译达到传达新知、增进文化交流的预期目的。

4.林语堂译作的翻译思想与目的论的比较

4.1 林语堂译作的翻译策略及特点

现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林语堂希望通过自己的翻译及英文作品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采用了多种灵活的翻译策略和手法。当时译界流行的争论“直译”与“意译”,鲁迅提出“硬译”,梁实秋、赵景深提倡“宁顺而不信”。在翻译过程中,林语堂并没有受限于究竟该直译还是意译这个老问题,他认为:“这两个名词虽然使用,而对于译文者所持的态度只可说是不中肯的名称,不但不能表示译法的程序,并且容易引起人家的误会。”(郭著章,1995)所以,在他的创作和翻译中,不拘泥于单纯的直译或意译,而是归化和异化并用。例如,在《浮生六记》中,对于“天”和“神”等词,林语堂采取了归化的方法,将其译为“God”。

例1.天之厚我,可谓至矣。

So altogether I may say the gods have been unusually kind tome.

例2.两人痴情,果邀神鉴耶?

I wonder if God will listen to the prayer of us two silly lovers.

西方人崇尚的是基督教文化。“God”这个典型代表早在他们心目中具有特定的形象和含义,是伟大的造物主。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则是“上天”、“上苍”和“神明”,受天道观影响很深。两者是不能等同的。将其译为 “上帝”,更符合英语的文化内涵,易于让读者接受和理解。

若要迎合西方读者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归化的译法应占上风。然而,林语堂著书的目的在于打破西方对中国的成见,全面地介绍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因而在对文献资料进行处理时,他以异化的手法为主。无论是写作还是翻译部分,林语堂都力求保留、突出这种异域文化,造成疏离感和陌生感,以此来满足目标读者的好奇心理。同时,他并不拘泥于异化,而是将多种手法融会贯通,只为更好地传达中国文化和精神(刘欢,2008)。例如《吾国与吾民》一书中,在翻译老子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时,他将英文的文法扔在一边,翻译成:“Sagesnodead,robbers noend.”还在页脚特别注明:如果按照英语的语法要求来译,就会失去原文简洁有力的特点,无法达到强烈的嘲弄效果。

在具体的翻译操作上,林语堂采取了增、减、编、述、缩、并、改等手法,这里仅举《浮生六记》中两个例子“增”和“改”予以说明,如原文:“迁仓米巷,余颜其卧楼曰宾香阁,盖以芸名而取如宾意也。”译文:After wehad moved to TsangmiAlley,Icalled our bedroomthe “Towerof My Guest’s Fragrance” with areferenceto Yun’sname,and tothe story of Liang Hung and Meng Kuang who,as husband and wife,were alwayscourteousto each other“likeguests”.西方读者如果没有必要的解释是难以理解作者取“如宾”这一名字来命名其住地是有深层含义的,即希望自己可以如典故中的梁鸿和孟光一样和妻子相敬相爱。再如“改”的手法:原文为 “此乾隆乙未七月十六日也”,林语堂译为“This wason thesixteenth of theseventh moon in theyear of 1775”(王丽,2006)。西方人对于中国所特有的以天干地支来纪元的方法不甚了解,为了避免引起理解混乱,译者直接按西方纪元方法翻译成年份,以便于读者理解。

4.2 与目的论的异曲同工之妙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林语堂的翻译中归化和异化方法并非各自单一运行,而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以达到满意的翻译效果的。翻译基本上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但又不是纯语言的转换,而是涉及了种种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关注文化的异同,力求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之间求取一个平衡点。

我们知道目的论有三个基本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而林语堂认为翻译有三个标准:忠实、通顺和美。他所谓的“忠实、通顺和美”分别指译者对原文或原著者,对译文读者和对艺术的责任。他反对呆板的、字面上的忠实,指出“忠实并非字字对译之谓”、“忠实须求传神”(林语堂,1984:258)。林语堂的翻译不仅对原著者负责,而且对译文读者负责。他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地道晓畅的英文表达出来,并不局限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而是力求在译文中反映出原文的深层涵义,便于译文读者理解。林语堂提出的“忠实、通顺”也就是目的论中的“忠实原则、连贯原则”,而林语堂追求的“美译”重要的就是能让目的语读者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从而了解中国文化的美之所在,这是他的翻译目的。所以,虽然表面上看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和林语堂的三个标准是不太相同的,但实际上二者实质上追求的效果是共同的,林语堂在实践中为了实现忠实、通顺、美,就要以他的翻译目的为考虑,实践了目的论的原则。

5.结语

林语堂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与对中英文的掌握都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使他能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世界间自由驰骋,游刃有余,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分析林语堂的翻译目的和翻译思想,我们不难发现,他克服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采用了具体灵活的翻译方法,巧妙地处理了中西方的思维差异和表达方式的悬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林语堂的译文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民族性,在考虑翻译中应采用何种译法时,他的翻译目的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他的译文体现了目的论的三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可以说林语堂的翻译策略与目的论所提出的原则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1]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J].中国翻译,2000:9-12.

[2]林语堂.论翻译.翻译研究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259-272.

[3]刘欢.从目的论看林语堂翻译.吾国与吾民[J].文教资料,2008,(6).

[4]马晶晶.林语堂翻译思想述评[J].科教文汇,2008,(11):242-243.

[5]施建伟.林语堂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

[6]王丽.从目的论看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J].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猜你喜欢

林语堂目的论原文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探访林语堂故里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