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长职业压力分析及对策

2011-03-20

文教资料 2011年22期
关键词:校长责任学校

李 敏

(新疆教育学院 教育科学分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工作压力是教育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很多,相比之下,关注中小学校长压力的文章却不多见。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校长承担着多重角色,工作上的压力会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中小学校长所面临压力的现实状况

当前教育环境下,社会、家长和学生不允许学校出一点问题。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天面对的工作很多,压力很大。校长已远远超出了“校长”定义的本身。

《中国青年报》一份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人日均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一般职工长1.67小时。中小学校长日均劳动时间又比教师长2小时左右”。[1]在教育实践中,我国中小学校长除了承担教师角色的压力外,还要承担作为领导者、管理者的工作压力,包括与学校成员,尤其是其他班子成员的关系,学校发展方面、角色方面、工作负荷、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校园危机事件处理,个人的专业发展,等等,因而他们比教师承受的压力更多。校长要承担的压力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升学率方面的压力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但是,当世俗社会将学校办学质量缩减到只剩下“应试教育”和“应试成绩”的时候,校长唯一能做的就是比拼升学率。于是,校长除了要忙于正常的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外,还要在考试这根指挥棒下,为学校的升学率疲于奔命。学校如果没有较高的升学率,生源就无法保障,学校的发展也无从谈起。同时,在我国现有的教育评估制度下,对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评价中,升学率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虽然校长们心里明白应当实施“素质教育”,应当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但是他们又别无选择,只能“高高举起素质教育大旗,踏踏实实搞好应试教育”。[2]

(二)安全责任方面的压力

对安全问题的担忧是校长们的主要压力。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食品卫生安全,校舍校园安全,防火、防盗、防汛、防病,等等,都是校长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只要学生一出事,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学校负责。学生的食品安全、运动安全、心理安全,甚至社会治安带来的问题也要学校负责,以至于学校连课外活动也不敢组织了,就怕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会遭遇安全问题。

(三)经济责任方面的压力

校长们普遍反映他们承担的最大压力来自经济方面。为了学校的发展,一些校长常常为经费而四处奔波,到处“化缘”。经费的缺乏导致学校软硬件的投入不够,学校就会缺乏对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影响到生源,从而影响学校的发展;没有充足的经费就不能对表现优异的教师发放奖金,不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甚至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不少校长明确表示,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了为学校筹措经费上。

(四)各项检查评比和开会让校长疲于应付

校长们大部分精力主要耗费在来自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与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不一致所产生的矛盾方面。还有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花样繁多的检查、文件,以及整天没完没了的会议,等等。因为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公安、计划生育、物价、审计、工商,包括居委会大妈来了,都要由校长接待。这些事务都让校长们疲于应付。

针对校长所面临的种种压力和矛盾,我认为,关键是要明确校长的责任,哪些事情该由校长负责,哪些事情不归校长管理,从制度上明确校长到底有哪些具体的责任。另外,校长还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善于“抓大放小”。

二、从制度上厘清校长责任给校长减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这明确了校长负有学校的教学责任,但是对“其他行政管理”的具体职责是什么,法律上却没有明确规定。教育法对校长职责的描述是概括性的,是宽泛和模糊的,对校长的具体职责的法律规定也很模糊。实践中,校长承担了很多职外责任,但同时却使许多应当承担的责任无法承担。[3]比如为中小学提供教育资金、经费,本来是行政部门的事情,但经费不够,筹措经费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校长的身上,这就是由于校长的责任不明确、不规范、不具体造成的。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用法律的形式使校长的责任明确下来。具体来说,校长负有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管理责任和伦理责任。[4]

(一)政治责任

学校管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它是为一定统治阶级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服务的。学校管理的目的、内容、组织机构和活动方式,也都是以执行一定政治色彩的既定政策为依据的。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领袖”、“首脑”和法人代表,要有较强的政治素质,熟悉和自觉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其办学思想和行为要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法规的要求。

(二)经济责任

主要指校长在学校有关的经济活动中应担负的责任,包括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职责;办学经费的收支;学校各类资产的收益增值,等等。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拨款,二是自筹。政府拨款多用于支付教师工资。校长真正能够支配的多为自筹部分。对于教育经费仍然十分困难的我国教育事业来说,兴办和发展各项校园的经济项目,是我国筹措教育经费的重要渠道之一。从我国国情出发,校长策划、经营、领导和主管校园经济,发展校园经济,多渠道地筹措教育经费,为学校发展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保证,这是更好地搞好我国基础教育的有益补充。

(三)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法制社会的校长当然应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即对整个学校组织管理与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负有法律责任。

(四)管理责任

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行政负责人,理所当然对学校工作正常有序地运转负有主要的管理责任。具体包括谋略责任、决策责任、用人责任、执行责任,以及对学校组织发展、绩效提升的责任。[5]校长所从事的学校管理工作,在当今社会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领域。校长应该学习、研究、探索,努力使自己成为出色的学校管理的专业工作者。

(五)伦理责任

校长作为学校这一公共组织的管理者,对公共利益的实现负有主观和客观的伦理责任。前述若干责任可认为是客观的伦理责任,而主观伦理责任主要是对校长提出了价值观、态度、信念等方面的要求,即公仆观念。[6]

由法律的形式明晰了校长责任后,就知道什么事情该由校长负责,什么事情不该由校长管,就不会存在责任不明晰的情况下,“眉毛胡子一把抓”,校长什么事情都要管的情况。校长责任明晰,就能够合理地分配好自己的工作时间,对于自己分内的事情认真完成,对于不属于校长职责的事情,就没有去做的必要。责任明晰了,工作任务明确了,那些非责任范围内的压力自然也不会落在校长身上了。

三、校长应该在责任范围内合理分权,自我减压

校长作为管理者,其着眼点放在学校整体规划和发展上。现在,许多校长把重点放在对学校具体事物的管理上,事无巨细,一手包办。结果,不但具体事务没有办好,而且学校发展方向不明朗,给校长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校长应该在责任范围内合理分权,自我减压。

第一,校长要建立良好的心态,在思想上释放压力。当前教育课程改革推进速度太快,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让校长束手无策。校长们没办法改变制度的时候,只有改变自己去适应,在适应中去寻求超越。[7]校长们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对于社会的不合理舆论也要保持正确的心态不受干扰,在思想上释放压力。

第二,校长要有效授权,各司其职。校长不能取代职能部门,其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把下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校长应该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超脱”。校长要充分信任师生员工,给予他们自主管理的权力,鼓励和培养他们积极的自主管理。校长可以根据本校发展的目标,对包括副校长在内的中层干部及教职工制定具体的目标,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职责,落实岗位制,使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8]这样管理效率提高了,校长的管理压力也就明显减轻了。

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完善教育制度,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从教育制度上为中小学校长减压。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保证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进一步改革考试制度,建立新的评估体系。要将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要以全面评估代替单一评估,把评估建立在服务的理念上。通过诊断学校的问题,帮助校长解决问题,为校长减负,特别要减少形式主义的检查、评比。

减轻校长的工作压力还必须通过政府、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教育从来就是国家的主要事业,政府应该承担教育责任,不能把这部分压力转嫁给校长;学校应该提供校长们一切必要的社会资源,以供校长利用;社会要调整对校长们的限制与要求,以平常心看待“校长”这一职务。

[1]我国中小学教师压力调查[N].中国青年报,2001-9-22.

[2]张俊平.校长之难(上)[J].江苏教育,2007,(5).

[3]吴洪富,王萍.解构“负责”:当前校长负责制的症结与出路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10).

[4]李敏,邓云洲.我国公立中小学校长权责不对等的现状、成因及解决方略[J].教育导刊,2008,(3).

[5]荣仕星.论领导者责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袁新海,孙锦明.校长责任:一个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4,(11).

[7]赵洪涛.中小学校长职业压力分析及对策[J].中国教师,2005,(8).

[8]彭勇.中小学校长职业压力及其减轻方法初探[J].小学校长,2004,(6).

猜你喜欢

校长责任学校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学校推介
论校长的修养
期望嘱托责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