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2011-03-20田月丽
田月丽
(延安大学 西安创新学院 中文系,陕西 西安 710100)
陶渊明为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大量诗歌创作的第一人,他的田园诗开拓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新的表现领域。在他的笔下,田园与劳动第一次在文人作品之中变得有意义,而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则更丰富多彩。朱熹的《朱子语类》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所谓平淡自然,就是指他用明白如话、不尚雕饰的语言,写田园生活的日常景象和体验,他不是有意写诗,而是内心真情的流露和抒发。陶诗的优势还在于平淡中有风采,自然中显淳厚,看似自然平常的生活,信手拈来的随意之景,实际都经过高度的艺术提炼和加工,透露出诗人细巧的心思。陶渊明田园诗开创了诗歌的意境美,其韵味醇厚而又自然宁静,这就是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大致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平淡自然,淳厚有味。
陶渊明的田园诗诗在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他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描绘平凡的日常生活,给人平淡自然的感觉,但却是平中见奇,淡中见浓,如《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里写的是农村常见的景物,但在作者笔下却描绘得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构成一幅纯朴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村居图。诗人正是要借恬静优美、清新喜人、富有天然之美的村居环境抒写自己摆脱“樊笼”、“尘网”之后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欢欣。语言质朴真淳、清新隽永,极富自然之情趣,引人悠然神往。无怪乎元好问说陶诗是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论诗绝句》)
诗人由衷地赞颂农村生活和恬淡的环境,同时将农村那宁静祥和的生活表现得优美而让人神往。陶渊明诗中所写的劳作躬耕也是农村常见的场景。如《归园田居》(其五):“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南山种豆,杂草旺盛而豆苗稀疏,为了使庄稼长势好转,只得清晨起来便去锄草,月上树梢才抗锄而归,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毫不可惜,只求不违背归隐的初衷,从中可看出这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这种朴实的农民田间耕种,既有披星戴月的辛苦,又不失纯美的感觉。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语言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语言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田园诗都是农村生活中的平常琐事,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既有躬耕之美好又充满人伦之温馨。陶渊明描写天伦之乐的诗如《和郭主簿二首》(其一):“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烫一壶熟酒,自斟自饮,自得其乐,小儿子在身边玩耍,正在咿呀学语。这首诗写的是平常的家庭生活,在质朴自然中流露出真情,这种平常之情,平淡地叙述,却能传达出不寻常的深意,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一种温馨甜美之情油然而生。苏东坡评陶诗:“初看若散缓,熟读有奇趣,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东坡续集》)说他的诗在平淡中有风采,质朴中有工致,简练中有深厚,因而声韵浑成。
二、用白描的手法创造了优美而又高远超俗的意境。
陶诗在真实的描写中创造了一种优美又超俗的艺术境界。陶诗不仅仅给人一幅客观的田园生活的图画,而是使人在接触田园生活画面的同时,引人到一种境界中去。如《归园田居》(其一),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屋,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到的不只是深巷中的犬吠,树头的鸡鸣,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一种境界,那就是安宁和静谧、淳朴和自然,使人读后心灵得到休憩和净化,获得一份精神上的慰藉和享受。陶渊明写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因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的景物,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使人感到亲切崇高,从中获得美的体验。如《时运》:“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这里描摹的是庭园景色和室内陈设,无论是早晨还是黄昏,简朴的草庐清净令人不敢高声语,在小径的两旁一边是花卉一边是药草,绿树翠竹的清荫遮住了庭院。床头横放着一张素琴,旁边有浊酒半壶。平实的景物,平凡的生活,在这种简单与真实中让人感受一种清静的气氛和主人清高孤傲的情怀,体会一种自然纯美、平和闲远的意境。这也是陶渊明田园诗所传达出的一种平和淡泊、悠远旷达的境界。再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摄取传神,意与景适然遇合,创造出自然高妙的意境。苏东坡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洪惠,《冷斋夜话》)这种奇趣,正是从意境中得来。
三、陶诗写景中蕴涵感情,而且富有哲理色彩,使诗歌既有情趣,又有理趣,达到情、景、理的高度统一。
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融合是非常重要的,离开了情的景缺乏生机,离开了情的理更没有说服力,景和理有了浓厚的感情渗透,作品才能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景物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人格追求、人生理想体现在田园景物的描写之中,主观意蕴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把诗情与哲理、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如《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本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抒情、写景和言理三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前四句写诗人彻底摆脱了名利的束缚,避世隐居的生活态度。其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说明了一个哲理:如果你的心离名利场上的竞逐遥远了,即使不隐居山林而在世间构室生活,也能够丝毫不受达官贵人车马喧嚣的影响而过着避世的隐居生活。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心远”,即思想远离尘世,摆脱功名利禄的影响,而不在于住在什么地方。中间四句,写景状物,诗人用平淡的叙述不假雕饰的摹画出一幅淡远幽雅的自然图景,并把主观情感的抒发载负于客观景物的描绘之中,写出了自己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诗中的菊花、篱笆、山峦、飞鸟,都已不再是普通的寻常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都体现了诗人的主观感情与个性。诗人在劳作了一天之后,不经意间地一抬头,眼见南山,心便与之悠然相会,仿佛就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夕阳里的炊烟、归巢的飞鸟,在诗人的心里构成了一幅妙不可言的风景画,其中深深蕴涵着人生的真谛,表现出诗人任性自然的人生理想。最后两句是对自己所钟爱的田园生活作出的总结,从眼前的景物中联想到自己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物我两忘的深沉感情。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是很中肯的。
四、多用质朴自然的“田家语”,但又相当凝练,极富表现力。
这既是陶诗的语言特色,又是其艺术风格的体现。在陶诗中,很难找到夸张的手法、华丽的辞藻,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社会生活,都是质朴如田家语言,与生活口语接近,但读起来亲切悦耳、趣味盎然,散发一股清新醇厚之风。平淡的语气,负载着深厚的诗的内容与感情,淡化了诗歌与读者的界限,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步入诗歌的佳境中去。如《归园田居》(其二)中所描述:“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在弯弯曲曲的僻静小路上,邻人拨开草丛互相探望,见了面不谈论世俗之事,只不过聊一聊庄稼的生长情况而已,语言虽朴实简单但却表现出农人邻里之间的关切与温情。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不但质朴自然,字斟句酌也别具匠心。如《拟古》(其五):“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蜿蜒的山路两边长有挺拔的青松,白云驻足于檐端,好像知晓我的来临,要为我弹奏古琴,闭目聆听,似乎真有阵阵悠扬的琴声,惊走了别鹤孤鸾。一个“夹”字,一个“宿”字,让景色顿时灵动起来,有动静相宜之感。
陶渊明还特别善于遣用动词,如“鸟弄欢新节,冷风送余善”(《怀古田舍》),“欢”“送”两个动词,移情于物,巧妙地传达出诗人的情绪。如“蔼蔼堂前林,仲夏贮清荫”(《和郭主簿二首》(其一)),屋前庭院之中树荫茂密,院外虽夏日炎炎,院内却清凉宜人,“贮”字虽只是一个平常的字眼,但用到这里却很形象鲜明,仲夏清幽凉爽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汩汩清泉,让人仿佛置身于夏风的清凉中。如“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拟古》),“皎皎”把穿透云层的月亮写的皎洁、明亮、柔美,“灼灼”把绿叶映衬下的花朵写得光艳四射,美不胜收。又如“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光阴弃人而去,我虽有志向,却得不到施展。“掷”字看似常见,却相当凝练,富有表现力。
总之,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自然,淳厚隽永,不尚藻饰,不事雕琢,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记录田园耕作的琐事,抒发自己热爱自然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真实情感。他追求的是一种淳朴真诚、淡泊高远的人生境界,在他的田园诗中渗透着浓浓的人生岁月,平实而又不同寻常,他的田园诗不仅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且是被理想化的现实世界中美好的精神家园。他诗句中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诗人的真实感情,具有深厚的意蕴,平常中蕴含新奇,给人以朴素而又脱俗的美感。
[1]王质.陶渊明年谱[M].上海:中华书局,1952.
[2]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朱自清.陶诗的深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李锦全.陶潜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上海:中华书局,2003.
[6]李建中.试论陶诗的人格精神[N].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6).
[7]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8]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M].上海:中华书局,1979.
[9]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颜建华.陶诗的生命意识感[J].安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