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新思潮?
2011-03-20田丰
田 丰
(南京艺术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一、引言
建构主义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所谈论,它最早被皮亚杰、维果茨基等人运用于教学研究中,并用来指导教学。在国内也有许多学者谈论、研究建构主义,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吕俊教授的建构主义翻译学。虽然建构主义愈谈愈热,可是至今尚未出现在文学批评中。本文以吕俊教授的建构主义翻译学为参照,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从语言学转向谈起,建议在将意义解构之后应该将其再建构,即将建构主义引入到文学批评中来。
二、语言学转向(thelinguisticturn)
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理论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打破了当时一统天下的“历时性研究”(diachronic description),提出了“共时性研究”(synchronic description),还指出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的、随意的,即语言符号与事物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任意的,然而语言学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是由于语言学本身的突飞猛进的革命进程,更主要的是由于在哲学、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领域里先后发生的“语言学转向”(冯寿农,2003)。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语言与所要表达的意义是一一对应的,那么用语言描绘出来的世界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但是渐渐地人们开始对语言的表征能力产生了怀疑和否定,语言开始出现了“表征危机”,尤其是20世纪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的提出,他指出,人一降临到世界上,就掉落在“先在”的语言怀抱里,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加入到一个语言的系统中,别无选择。哲学家发现:人无法直接认识实在世界,而首先要转向认识这个隔在人与世界之间的语言。于是哲学发生了 “语言学转向”(冯寿农,2003),并且迅速波及其它人文学科。
“语言学转向”促进了文论、批评眼界的更新,即出现了新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方法知识取向”,二是“思想真理取向”。基于此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路是索绪尔对语言的内部的、结构的、共时的、整体的考察引发的“方法—知识之路”,另一条是海德格尔对语言与存在的思考引发的“思想—真理”之路。在“方法—知识”之路上走来了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等文论流派,在“思想—真理”之路上走来了存在主义等文论流派(孙辉,2002)。
在语言学转向之前,人们注重文本之外的研究,如研究作者的生平、经历等可能会给作品带来的影响;语言学转向之后,到了结构主义,人们将注意力放在文本之上,强调对文本“形式”的研究,主体被排斥,它强调主体的个性差异,认为每个人对文本的解读都不一样,意义的生成是无限制的、任意的。然而意义的生成真的是无限制的、任意的吗?
三、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吕俊教授提出的建构主义翻译学在国内颇具影响力,它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否定了解构主义的翻译研究范式。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第二代代表人物,但他不是简单地沿袭,而是广泛综合当代西方解释学、语言学、实用主义、精神分析学等各派理论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韩红,2005:2)。交往行为主义认为:“达到理解的目标是导向某种认同。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认同以对可领悟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这些相应的有效性要求的认可为基础。……它最狭窄的意义是表示两个主体以同样的方式理解一个语言表达;最宽泛的意义则是表示在彼此认可的规范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协调。此外,还表示两个交往过程的参与者能对世界上某种东西达成理解,并且彼此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另外,交往行为理论还强调“复数主体”,即社会主体的概念,认为在个人的前理解结构中,尽管有差异性,但它不占据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人类知识的共性。它用卡尔·波普尔“三个世界”的理论阐明了这一问题,即第一世界(外部实存世界)与第三世界(个体主体精神世界)没有能量和信息的直接交换关系,它要经过第二世界(社会群体世界)才能发生关系,也就是说,正是社会对人类知识的归纳、总结、梳理、整合后才传授给个人的。这样就否定了个体差异在理解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吕俊,2005)。
那么我们为何要提出建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它究竟比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好在哪里?
首先,解构主义虽然打破了结构主义的完全确定性和自给自足性,认为意义是在主体间对话中生成的,强调主义的个性差异,然而解构主义并没能把握好这个度,使得意义生成缺乏制约,反而成为它的危机。而建构主义强调“复数主体”,它承认个体差异,但由于社会对人类知识的归纳、总结、梳理、整合后才传授给个人的,因此个体差异在理解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从而克服了意义生成的任意性的缺点。
其次,建构主义对之前的理论采取的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它不像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那样毫无保留地批判和全盘否定,建构主义既保留了结构主义的语言构成具有规则性这一面,又接受了解构主义的对话理论,但克服了对话中意义生成的任意性的不足,提出了制约性条件。
最后,建构主义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通过交往的合理化,重建以主体性和理性化为核心的现代性,对抗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消解,在现代文化批评理论中能独树一帜(韩红,2005:2)。
四、结语
解构主义在否定了结构主义之后,并没能提出更好的理论来代替它,结果却陷入意义生成的不确定性的危机中,那么解构之后的重构任务必然要由另一种新的、合理的理论来完成,那就是建构主义。它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吸收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优点,摆脱它们的缺点,告诉我们意义的生成并不是无限制的、随意的,因为社会对人类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梳理和整合之后才传授给个人的,从而克服了意义生成的任意性的缺点。
[1]冯寿农.“语言学转向”给文学批评带来的革命[J].外国语言文学,2003,(1).
[2]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韩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深层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吕俊.结构解构建构——我国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翻译,2001,(6).
[5]吕俊.论学派与建构主义翻译学[J].中国翻译,2005,(4).
[6]孙辉.从语言到话语——当代文学理论品评两度转向之学理逻辑探析[J].暨南学报,2002,(5).
[7]阎嘉.语言学转向与文学批评的文化立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8]张杰.批评理论的转向:从“形式”走向“认知”[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