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探析
——基于就业视角的研究

2011-03-20褚蔚然

文教资料 2011年28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交流语言

褚蔚然

(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评论研究所,浙江 金华 321004)

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探析
——基于就业视角的研究

褚蔚然

(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评论研究所,浙江 金华 321004)

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也是当今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方面,由于当今社会需求不断地发展,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许多大学生就业面试失败也与在校大学生普遍的存在着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有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本文界定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新内涵,分析了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试图阐明其表达能力不足的原因,提出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以对大学生顺利通过就业面试有所帮助。

大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 就业

语言是心灵之声,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在日益繁复的社会交往中,如何正确地运用语言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但2007年末,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家论坛中说:“现在不少新毕业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比较欠缺……在表达能力上,不是很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比较清楚地表达出来。”因此他呼吁教育界应该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关于界定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新内涵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个体都能感觉到自己对社会的依赖越来越而社会对人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这种依赖和促进主要体现在个体不断参与社会活动。而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载体,是最方便、最快捷表达个体思想的途径。新的时代赋予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新内涵。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的能力和基本的素质。

第一,说的能力,表现在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清楚地表达个体的思想。说是口头表达,它是写的基础,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有很大的帮助。说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演说能力。其中有有准备的讲话和即兴的讲话,都要能做到可以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二是辩论能力。要求个体既能够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又能够有理有据有力地驳倒对方的观点。能做到既可以立,又可以破,把立和破有效地结合起来。说的话要能“合于伦理,都出于至诚”。

第二,写的能力。写是一种能力,要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写的能力包括:一是会写一般性文章。写这类文章只要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内容充实、合乎逻辑。二是会写特殊性文章。不仅要会写计划、调查报告、总结、情况汇报等常用的应用文,而且要会写一些实验报告、工程设计书等科技实用文章。三是会进行电脑写作。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电脑写作可以有一个更广阔的交流平台,能得心应手地传递信息、发表意见。

大学生要熟练地掌握说和写两种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如此才能充分展现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二、关于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分析

如今,在校大学生普遍都存在着语言表达能力的缺陷,这与大学生应当具有的素质与能力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中国社会调查所对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习惯与陌生人聊天学生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1%,有32%的学生在撰写课程论文时常常出现无从下笔的现象。而认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仅占25%,常为报纸杂志撰写稿件的只占6%。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容乐观,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表达不精准。大学生语言表达不精准常常会引人误会。其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不清晰,不论是语音方面或是内容方面,都没有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造成听者无法完全理解甚至误解。另外还有用词、语法不准确地方口音等问题。近几年来,各地高校针对出现的问题在校大学生毕业前进行普通话达标测试。然而实际情况与教育目标和达标率的要求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语言表达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不仅会影响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内容,造成误解,而且会给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一种交流障碍。

2.公众场合易紧张。在公众场合讲话时,普遍存在一种紧张畏惧的心理。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言论的时候由于紧张,常常没有办法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大学生怯场现象严重,甚至拒绝在公众场合发言。由于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缺少心灵上真正的交流,同学间的交往和交流常常缺少热情,宁愿独自看书或欣赏音乐。语言交流贫乏,不利于各种思潮的交流融合,也不利于个体人际交往。

3.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表达意识缺失。在如今的教学模式中,讲授式的传递方式,导致学生语言表达意识不强,成为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障碍。而且讲授的方式也从心理上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权威性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不敢打破这样的一个模式,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受传统意识的影响,不注重表达自己,不具有一些通过演讲来表达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协调关系、解决困难的意识。

三、关于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缺失的原因探求

1.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讷于言”,认为谦虚讷言是一种美德,以致影响了大学生的语言模式,错过了很多开口辩驳的机会。而历史上祸从口出的事也常有发生,为了不引起争执,常常遇事沉默缄口,也错过了很多锻炼自己语言表达的机会。

2.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是一种输入式的灌输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语言输出。这种在语言教学中存在的固有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应试教育所谓的标准答案,也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只是一味地记忆复制,鲜有独特的想法,自然也就无法形成课堂上百花齐放的局面。

3.相关语言教学课程的缺失。语言是一种工具,在生活学习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也是一门学问。学校中的课程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然而,一般的学校几乎都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学生在这方面缺乏专业性的训练和学习。只有社会和学校开始重视这一领域知识的学习,学生才可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4.学生对语言表达交流的不重视。由学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更加忽视这一能力的培养,觉得这是无伤大雅的事情,只要掌握好书本和专业知识就可以了。殊不知这将直接导致就业面试的失败。

四、关于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

1.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识。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骄傲,然而时代在发展,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前进,我们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观念,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我们不成熟的观点就会渐渐变得合理,也为整个社会的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立足课堂,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多元化的师生关系,使师生改变传统的权威模式,不断地追求真理,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另外,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有想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既可以达到思想学术交流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要明确教学导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语言表达能力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然后在教学中为学生实践操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并跟学生进行心理交流,使学生消除消极心理影响,以深刻理解和领会表达的要求,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方法。还应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素质。

3.完善相关课程的设置。学校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开设一系列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课程,以普通话测试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训练,这套训练课程应主要包括三大内容:基础语音类、实用口语类、语言艺术类。基础语音类的课程主要是解决普通话基础的语音问题;实用口语类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及社会需求开设的,包括主持人口语艺术、教师口语艺术、面试求职、竞选演说等课程。语言艺术类主要包括演讲、朗诵等相关课程。除此之外还应设一些相关的趣味活动,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如举办篇朗诵鉴赏赛、辩论赛、校园招聘模拟等相关活动,还可以请一些名家来校讲授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引发学习热潮。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语言表达热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4.提高大学生自身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当代的大学生要不断发展,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大学生有了一个正确的意识,就会自己寻找机会去表达自己。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延伸,是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它有别于其他的一些文化现象,是学校群体文化的集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机会。这样学生在今后就业面试中就会更自信,从而顺利通过面试。

[1]俞允海.当代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及其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2]李爱云.关于大学生口语表达现状的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8).

[3]温艳玲.浅谈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4).

[4]邹小阳.论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自我培养[J].企业家天地,2008,(5).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交流语言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