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无患,得心应手——高中政治生活化备课的实践探索
2011-03-20秦琴
秦 琴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江苏 江阴 214421)
关于备课,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于是下课后,大家围住这个老师,询问他,这节课上得这么好,你花了多少时间备课?那位历史老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至于这节课的教案,大概只用了15分钟。是的,真正的备课是用自己的一生来备课,只有这样的备课,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水到渠成,应该让这种备课成为我们职业的常态化、生活化。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是教师们早已达成的共识,但不可否认,它同时更是一个有计划、有准备的“预设”过程,这个“预设”自然就是指教师的备课过程。常规备课活动中离不开写教案,但备课不等于写教案,从某种角度来说,隐性备课似乎更重要。这种隐性备课是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备教法、备问题。它之所以是隐性的,是指备课的视角不仅指向教材,还要投向生活;不仅指向教学预设,还要指向教学生成。它反映了一种外延更广的备课思想,是备课生活化的观念。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大量存在各种低效乃至无效工作,归根结底往往就是因为教师的备课不充分。一些教师要么携一本教学参考书,在课堂上做稍事加工的“照本宣科”,缺乏独立的教学思想,专业素养得不到提升,职业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要么课前简单地备出几个教学主要环节,然后课上再“添枝加叶”,看上去很热闹,但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理解了多少恐怕连教师自己都不知道。还有一些教师几乎省略了备课环节(尽管也写有教案),但只在课前看一眼课题,粗略确定学习内容,然后稍作回忆,就信步走入课堂,这种情况更多地发生在一些有一定教学经历的“老教师”身上,他们自认为教材内容已谙熟于心,课堂只不过是把昔日学习的过程重现一番罢了。不可否认,以上三种教学情形在教学中并不鲜见。而这往往正是导致政治教学步入高耗低效的泥淖的重要原因。政治教学应是一个重视“预设”和“生成”的达成过程,我们应重新审视并高度重视“备课”这一环节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的来源。真正能够驾驭教育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因此,备课要依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充分挖掘源于生活的素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整合,将学生可感知、体验和贴近他们实际生活的材料融入备课过程之中,精心设计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师要让“备课生活化”,只有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备课纳入职业生活的过程,既用心研究教材,又博览全书,搜罗信息,还要研究学生,钻研教法与学法……总之,要让备课体现在职业生活的全过程,让备课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只有时时留心,处处留意,教师才能真正在教学中做到 “信手拈来”,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好的行为、好的工作方式变成习惯,那我们就会很轻松地获得成功与快乐的职业人生。如何让备课成为一种“职业习惯”,使备课生活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备课理念,做到“以学为本,为学服务”
传统课堂教育下的备课观的基本理念是:为教而备,重视教师如何教,忽视学生如何学。教师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学,并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和设计教学方案,把学生仅仅当做是“观看木偶的观众”。现代教育模式下的备课观,其基本理念是:为学而备,坚持“以学生为本”,倡导“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和疑难等。这要求每一位政治课教师在“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正确理念指导下,重新审视,定位思想政治课教学,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而教,做一名学生高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帮助学生的服务者。要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多一点独立性,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片面强调思想道德观念的灌输和思想道德行为的训练,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切、实际、可信、可行。
二、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充分“备学生”“备教法”
刘次林先生在《幸福教育论》中说:“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尽快逃离生活,而是使他们作为一个完全的人尽情地享受人生。”思想政治课具有智育课与德育课的双层性质,其传授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很抽象,教材的内容没有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选用的案例又由于教材编写的局限性而具有滞后性,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差距。而封闭式备课往往脱离实际,仅仅在于分析教材、教参,查阅参考资料,并依据个人对教材的有限理解选择配套练习,从而编写教案。这一机械的运作方式中,封闭了学生信息和知识的来源渠道,限制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广阔空间。因此,新课程呼唤教师进行开放式、生活化备课,把目光从教材引向学生和教法,教师的备课视野大大拓宽,思维大大扩展,这在无形中就使备课融入了教师职业生活的更多方面。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必须通过种种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重组和改造,努力把基本观点融入生活题材中,强调实践环节,结合运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开发,将抽象的文本知识还原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顺利进入文本,与文本知识进行沟通与对话,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接受和转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政治教师备课时要在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根据三维目标的达成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知识的构成,进行综合分析,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选择教学方法,应有利于教育和教学的统一,有利于教法和学法的统一,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统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改善备课途径,坚持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统一
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和资源的筛选,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这些内容,仅靠单个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单枪匹马,要高质量地完成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采用个人钻研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基础,个人备课首先要根据学科教学计划的要求,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落实好每节课的德育和智育目标,在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的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要讲授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的使用、提问的内容、板书和作业的设计等都要缜密设计好。
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集体备课能促使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集体备课是在教师个人单独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备课组中要发挥集体作用。集体备课不单是纯粹备书面上的教案,我们应尽量搜集生活中的对教学有帮助的片段材料等作为备课和教学的素材。教师平时应多看报纸,多读书,关注社会热点,随时搜集资料,为以后所教知识点做好准备,引进“活水”,使政治课本与时俱进,全方位地向生活开放,在时政热点中突出思想政治的实践性,体现新课标“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理念。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时候都要积极参与讨论,要主动发表自己对重、难点独特见解,在此基础上对个案进行修改,变成比较优秀的教案,这样的备课能集思广益、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四、坚持写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的内容应该是多元的,包括:对政治原理的解读是否可以更深刻?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是否注重让其他学生参与回答或讨论?在分析某一问题时,是否有表达不当或不全面的地方或者更好的方法?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是否可以更新颖?等等。
陶行知先生曾期待广大教师“爱满天下”,这与他所主张的“生活教育”也不是无所联系的。作为高中政治教师,他首先应该是热爱生活的人,是关心国家、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人,是有一颗年轻而充满爱心的人,把课堂变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备课,在生活中寻找学生喜欢素材,在教学中更贴近学生,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课的固有特色和学科魅力,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引导学生做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杨九俊,吴永军主编.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