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故事创编中渗透生态环境伦理道德

2011-03-20陶建君

文教资料 2011年28期
关键词:妮妮伦理道德小猪

陶建君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无锡 214000)

现代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自由与解放。但是,在现代技术发挥巨大的威力的同时,它的双刃剑效应也展露无遗,现代技术对自然的巨大改变和对人的意识与精神的深刻影响也日趋显著。宇宙万物在天地之间平等、尊重、争斗和共在。对现代技术带来的这种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寻找那些可以削弱技术的负面作用、协调紧张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资源,将有助于建设和谐的现代技术社会。

今天,人类在面临环境和生态危机的时候,在重新审视人和自然关系的时候,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人自然进行保持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因此,我们必须扩展道德功能的领域,把传统道德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扩展到调整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道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功能。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的建构,标志着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是新时代人类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是人类道德的新境界。生态环境伦理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生态环境伦理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融。这种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共同点,那就是在改造自然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又有明显的不同,即生态伦理突出强调在改造自然中要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和保护环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

幼儿故事是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陈鹤琴先生曾说:“故事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故事就像磁铁,吸引着孩子们的心。生动有趣、积极健康的故事,不仅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幼儿故事能细腻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当幼儿被这些艺术形象吸引时,他们会下意识地产生移情心态,就会站在各种不同的角色形象立场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体验各种道德情感,并随着作品的诱导做出道德判断。幼儿在欣赏故事时所产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会对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故事所折射的价值观亦会悄然深入儿童心灵,对于幼儿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传统的幼儿故事保留了民族文化中的大量精华,从知识、品德、生活、技能、审美等各方面给幼儿以教育,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幼儿故事亦需体现时代的气息,表现新的思想层面,新时代的幼儿故事创作需渗透生态环境伦理道德,以便对幼儿从小就进行更为广泛的道德教育,将来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现代社会发展看,幼儿故事在幼儿文化中的地位受到冲击。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童年的消逝》里指出:由于电视媒体的出现,成人文化充斥儿童的世界,儿童文化逐步成人化,儿童文学创作也现代媒体的趋势相一致。如迪斯尼日益低落的票房所显示,迪斯尼的儿童形象正逐渐遭到淘汰。现代媒体集声、色、形于一体,给人以更直观、更形象的刺激。“也正因为如此,现代社会的美丑、邪恶、正义一览无余地充斥幼儿的生活。尽管家长、学校、社会都在努力地防止幼儿被那些暴力、凶杀、色情文化影响,但实际上却防不胜防”。

幼儿故事的意义在于,它以儿童容易接受的方式揭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美丑、邪恶,使儿童不受创伤,而且讲故事的心理环境通常是令幼儿非常舒心的。无论媒体如何现代化,它都取代不了幼话故事对于幼儿的特殊意义。我们不能想象幼儿没有故事的状态,正如同我们不能想象人类没有空气、水和阳光一样,故事是幼儿的精神食粮。正是形形色色的故事给幼儿的生活赋予了意义,没有了故事,也就没有了幼儿。

幼儿故事创编是幼师生重要技能之一,因此幼师生创编的幼儿故事能力,以及在故事创编中渗透生态环境伦理道德教育的能力是我们教学中需强化指导的重要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扩展道德功能的领域,把传统道德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扩展到调整人和人,以及人和自然关系,培养学生重视道德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并通过创编幼儿故事将这一理念尽可能早地传输给下一代,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尊重和保护环境的观念,与自然和谐共处。

教师应通过理论指导,将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理念在学生的创编中渗透实施,这样学生在创编幼儿故事时可以集思广益,结合时代特点,选取生活的各个层面巧妙渗透。创编时既要体现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理念,又不能过于直白生硬,需巧妙结合故事特点,根据幼儿的生活特点,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造性的编写,使故事既有幼儿天真的稚拙美、张扬的游戏精神、出色的荒诞美,又与现实巧妙结合,寓教于乐。

有的同学结合保护环境这个主题编写了各种故事,通过故事把人类面临环境和生态危机的状况巧妙告诉幼儿,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懂得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例如一学生创编了《美人鱼妮妮的故事》:美人鱼妮妮有着一身亮闪闪的金色衣裳,她从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于是有一天她要到海边看一看,她请花花坐在她背上一起去,她们游啊游啊,游到了一条大河边,妮妮一看高兴地说:“大海到了。”可是她发现河里的水红红的、黑黑的,还有股刺鼻的怪味,不像奶奶说的大海的水是蓝蓝的透明的,游在水里身上还有些痒。花花说:“快走快走,远处有个大妖怪,嘴里吐着黑烟,在等着吃我们呢。”于是她们又向前游去,来到了一片很大的水面,妮妮开心地说:“到了,到了,我们到大海了!”可是再一看,水面上满是绿绿的东西,还有股臭味呢。花花说:“不好了,这好像是叫蓝藻的坏东西,它会让我们透不过气来的,快游。”可是妮妮全身痒得发红了,好像一点力气也没有,她的衣服也不那么亮了。她用尽力气向前游,游啊游,终于又看到无边的水面,大海真的到了。可是,大海上怎么有那么多的白东西,海水也是灰灰的,等她们游过去一看,妮妮大惊:“那么多的鱼怎么都翻起白肚皮了呢?”妮妮边说边喘气,她觉得自己怎么一点力气也没了,全身痒得更厉害了。这时花花大叫:“妮妮,你的金色衣服怎么没有了,你怎么变红了?这里一定有魔鬼,我们快游回去吧。”……到现在妮妮发亮的金衣服都没找到呢。

有的学生在创编故事时,结合上海世博会走低碳发展之路,为全球和谐相处作贡献的思想,创编了各种故事。

例如一学生创编了《三只小猪造房子》:三只小猪又要造房子了,为了把房子造得又结实又好看又暖和,他们这回来到了世博园参观,小猪大哥一眼就看中了西班牙馆的建筑,它说:“这就是我想要造的藤条房子,又暖和又美丽,住在里面一定舒服。”小猪二弟走到尼泊尔馆前,说:“这就是我想要的房子,大树做成的房子一定又透气又不会被大风刮跑,连空调都不要。”老三走到德国馆前不动了:“你看那用石头砌的房子多结实啊,又不会让冷风吹进来,还可以加上一个太阳能。”“太好了!有了这样的房子,我们再也不用害怕大狼了!”小猪们高兴地跳起来。从世博园回来,老大、老二、老三各自盖了一栋坚固美丽的房子,从此三只小猪又快快乐乐地在一起生活,再也不分开。

还有的学生抓住人类应该和自然和平相处,爱护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主题创编了各种故事。

例如一学生创编了《森林选美大会》:森林里又要举行选美大会了,乌鸦也来参赛,它看到孔雀、白鹤、画眉鸟等美女都来参赛,很是着急,于是动了许多脑筋,想了一个好办法。到比赛那天,人们看到来了一只非常漂亮的鸟,都不认识是谁,只见这只鸟头上顶着一朵大红花,身上穿着五彩衣,非常美丽高傲。就在它得意洋洋地摆酷时,只见小喜鹊上前叼去它头上的大红花,小蜜蜂们都钻到它身上采蜜,吓得它扯掉了身上的花环,露出了黑乎乎的身体,大家一看,是乌鸦呀。啄木鸟先发话了:“乌鸦呀,你可不该把美丽的花都采下来,以后大伙到哪去看花呢?蜜蜂也会没地方采蜜的。”小喜鹊喳喳说:“乌鸦你这个坏东西,你把绿树条都绑在身上,下次我们到哪去唱歌呢?”乌鸦在大伙你一言我一语的批评下惭愧地低下了头,低声地说:“我……我下次再也不破坏森林里的一草一木了。”

幼儿喜欢听故事,通过故事这种形式对幼儿开展生态环境伦理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形成生态伦理道德观念,让幼儿故事所折射的价值观悄然深入儿童心灵,是我们编写幼儿故事的目的之一,也取得了显著效果。

愿幼儿故事在给孩子们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亦能寓教于乐。

猜你喜欢

妮妮伦理道德小猪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可爱的小猪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伦理道德在清代借贷契约中的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