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在思品教育中的渗透

2011-03-20顾竹平

文教资料 2011年28期
关键词:思品国学教育

顾竹平

(南通市通州区通海中学,江苏 南通 22631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道德伦理,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浩若星辰。千百年来,植根于中华民族土壤,浸润着优秀思想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一大批国学典籍,以她的文理明畅、概括精辟、通俗易懂向一代代华夏子孙宣讲历史文化知识,渐染伦理道德修养,传授人文行为习惯,介绍民族姓氏渊源。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历史车轮驶进了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质条件的迅速改善,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某种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或多或少地冲击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繁荣的精神支柱,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未来——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

一、国学在思品教育中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透视当今社会,一些未成年人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常常气量狭小、目光短浅、心浮气躁、感情淡漠、好逸恶劳、不思进取、脆弱任性。常见诸报端的未成年人离家出走、打架斗殴、涉黄吸毒甚至偷盗抢劫的负面新闻不时地向我们敲响警钟。令人忧心的现状引起我们的反思。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受到的家庭教育往往是“考一个好成绩,进一所好学校,找一个好工作,娶一个好媳妇(或嫁一个好丈夫)”;经历的学校生活往往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或“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上课—作业—考试”三位一体;关注的社会信息往往是明星、名牌、网络、游戏。追求荣华富贵,不甘淡泊名利;崇尚一步登天,蔑视脚踏实地;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协作精神,缺乏感动,缺乏友善,更缺乏悲天悯人的情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所遵循的若干原则,借以“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便是其中的原则之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国学有着取之不尽的思想教育资源。“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是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达成的共识。思品教师以国学普及为切入点,将国学的精华融入教学之中,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切实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用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传统美德,努力催开正处于黄金时期的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之花。

二、国学在思品教育中渗透的具体做法

(一)内容选摘讲究科学性。在浩如烟海、灿若星辰的五千年国学资料中,选择符合青少年年龄、思维、认知特点的,让他们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1.内容上选优去劣。国学教育不是复古教育,更不是“古文化的回归”。毋庸置疑,在传统文化中,也有带着明显封建印记的思想糟粕,比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尽管这些为数有限,瑕不掩瑜,但如果不去选择,不加扬弃,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让未成年人洁净的心灵蒙上落后思想的阴影。

2.取材上通俗易懂。基于时空的久远带有佶屈聱牙文言词语的国学往往使身处21世纪的青少年望而生畏,因此,在国学教育的材料选取上,我们通常吸收那些流传范围广的、留存时间长的、生冷字词少的、稍加解释就能读得懂的语录、典故、史实,比如“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名句,“孟母三迁”、“负荆请罪”、“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等故事。

(二)教育过程注重渗透性。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延伸,有机渗透,从而拓宽思想的领域,延伸思维的触觉,丰富认知的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希望在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时,“既要体现优良传统,又要反映时代特点”。据此,我们在分析现阶段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急需养成的基础层面之后,主要抓好五个“结合”。

1.国学教育与荣辱观教育相结合。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当代公民的道德规范和精神风尚。国学教育中,我们让学生知晓先哲“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有之(羞恶之心)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的内涵,了解古人对违背“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美德之类的深恶痛绝,对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项羽无颜愧见江东父老之举的由衷褒奖,自觉牢记“八荣八耻”,永存“羞耻之心”。

2.国学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选读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言,讲述了屈原、杜甫、陆游等爱国诗人的故事,要求学生背诵杜甫的《春望》,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等诗文,从认真读书、刻苦学习起步,为将来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知识基础。

3.国学教育与节俭教育相结合。“俭以成廉,侈以成贪”、“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家喻户晓的“家训格言”。教育中,我们告诫学生,现在虽然物质丰富了,条件优厚了,但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因为这是一种品德,一种精神。资源是有限的,节约资源人人有责。要崇尚绿色生活,做“低碳”生活的积极参与者。

4.国学教育与敬老教育相结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如今“独生子女”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常常“爱幼”有余,“尊老”不够。一些在娇惯、宠爱、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既没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概念,更没有温顺的语言、温情的行为。教育中,我们反复诵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忠告,特别推崇“香九龄,能温席”的举动,要求孩子们对自己的父母、长辈怀揣感恩之心,承担赡养之责。小时候,多听话,少顽皮;长大后,“常回家看看”。

5.国学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诚信是中国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孔子曾说:“人无信,不知其可也。”受制假售假、欺诈等不良现象的影响,未成年人撒谎、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并不少见。对此,我们在教育中要加强诚信教育。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人要凭着正直去生活,如果是靠投机取巧,不守信誉去生活,那只是侥幸躲过了灾祸。教育学生没有诚信,就不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6.国学教育与仁爱教育相结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所倡导的这种推己及人的美德是人格塑造的终极目标。在教育孩子们敬老爱亲的同时,我们也希望他们将“小家”推及“大家”,将“小爱”升为“大爱”。当玉树、舟曲灾情发生后,学生积极募捐,我们看到“仁爱”的光芒已经照进了他们的心房。

(三)教学形式力求多样性。国学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在教学形式上不能过于呆板,不要微言大义、高深莫测,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着重于学生情感上的感染、鼓励、激发。

1.朗读比赛。国学中有许多朗朗上口的语录、诗句,我们要求学生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进行朗读,然后组织比赛,看谁语音标准,节奏得当,情感自然。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又能收到熟读成诵、过耳不忘的效果,还能帮助学生开发智慧,陶铸完美人格。

2.讲述故事。国学中也有很多劝人为善、启人智慧、激人奋进的经典故事,有的洋洋百语(如“完璧归赵”、“桃园结义”),有的寥寥几字(如“融四岁,能让梨”),我们要求学生在理解内容掌握情节的基础上,用现代语言把故事津津有味地讲出来,对简短的可以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

3.编演节目。对情节简单的故事,我们挑选理解力强、表现欲旺的学生,让他们编演节目。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在班上分角色演出。节目尽管粗糙,表演也欠火候,但很有“笑”果。大家在捧腹和鼓掌之余,记住了这个故事。

4.播放录像。电视和网络上常有关于国学内容的短片,如“百家讲坛”等,学生平时没有时间收看,我们就做有心人,把这些节目辑录、下载下来,有针对性地集中播放。

在思品教育中渗透国学教育,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继承圣贤的智慧,塑造时代需要的精神。

猜你喜欢

思品国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垂”改成“掉”,好不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