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智学校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角色探讨

2011-03-20

文教资料 2011年28期
关键词:培智智障智力

熊 琪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学校文化这个概念并不新鲜,社会学家威拉德·瓦特早在1932年就提出了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的观点。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总能感受到他们的学校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特殊之处,这种东西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却又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但这种存在于无形中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却深深地影响着学校中的每一个成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也是学校的生存之本。正如企业文化一样,那些拥有浓厚的建设性文化氛围的公司比文化特征不明显的公司业绩要好得多。所以学校要生存,要发展,要在众多学校中拥有特色,就必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学校文化。这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就是校长。校长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在整个学校文化的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在普通教育中如此,在特殊教育中更是如此。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清楚校长在培智学校文化建设中所担任的角色,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培智学校的发展。

一、设计者

校长首先应该了解学校文化的历史,以及过去的重大事件,因为正是这些过去塑造了今天的文化。只有在了解过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规划学校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大家描绘一幅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图画。但是在设计之前必须倾听学校成员对未来发展的想法,然后进行公众讨论,最后形成文字,付诸实施。这样就不仅仅是校长一个人的想法,而是整个学校成员的集体想法,是大家心底的希望。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辅读学校的校长,他和家长、老师一起明确了人们对学校的希望和期待,建立了“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给孩子搭建自立的平台”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主张让智障儿童在学校生活中体会到愉悦。

二、支持者

学校文化在建立的过程中,也非常需要校长的支持。这种支持包括对外的资源争取和对内的制度落实。对外的资源争取主要表现在:校长作为学校和上级管理单位,以及社会沟通的桥梁,有责任和义务为学校的发展争取一切机会,尤其是智障学生这个弱势群体,更需要校长作为代言人为他们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各方面的支持。因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相比,普遍存在着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这导致学校物质环境建设不理想,教师缺乏进修经费等问题。为什么有的学校在换了校长之后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呢?我目睹了某培智学校在新校长上任后,从一个学生流失严重,办学难以继续的局面转变到学生抢着进来,学校成为先进集体、特奥训练基地的事例。该校校长所做的工作正是尽全力为学校争取资源和经费,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学校新建的塑胶跑道。因此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校长的这种引导和支持作用在一个学校面临困境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

校长对内的支持,主要是对各种制度、办学思想的落实和执行。这依赖于校长对学校成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来实现。再好的策略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显示其价值。要想建立独特的学校文化,校长必须在制度上落实,并具有强大的领导执行力。这样才可以将其学校文化的精神核心贯彻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广大师生都能领会到其实质。可以说,如果没有校长的支持,学校文化建设就无法开展下去,而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所以校长的支持是学校文化建设强有力的支柱,也是其继续发展的推动力量。

三、传播者

领导的行为向外界传达意义、价值和重点。虽然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某个具体行动的意义,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并体会到它。例如校长或者学校领导到某位老师的班上去听课,这能够向老师传达出一种受到重视的意义。学校里,每个人的眼睛都会盯在学校领导身上,不管领导人做什么都能够得到公众的关注。教育理念、教学声誉、行为举止、社交风格,以及其他一些个人风格都是学校成员密切关注的重点内容。学生、老师和家长都会持续关注谁在担任领导,他们都做了什么,参加了什么活动,看上去喜欢什么等各方面的问题。他们的个人兴趣和行动全都能传达出某种信号,因为人们相信他们正通过这些方式传达自己的价值观。也就是说通过校长的身体力行,可以向学校其他成员传播他试图建立的学校文化。比如亲自去火车站迎接参加特奥会归来的学生,和家长共同分享孩子在特奥会上的照片,处处以学生为荣。这些无不体现出校长对学校事务的关心和心血的倾注,也体现出校长竭力想营造的学校文化。同时,这种学校文化的传播还可以通过新闻简报、广播、学校规章制度等渠道来进行。

四、塑造者

智障教育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里起步最晚,但它又是发展最快的。过去智障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智力落后儿童,如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明确指出,弱智儿童学校(班)的招收对象主要是轻度智力落后儿童,有条件的可以招收少量中度智力落后儿童进行试验。但实际情况是,智力落后儿童学校难招到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相反倒以中、重度甚至极重度智力落后儿童为主,形成了轻、中、重度甚至极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并举的局面。①此外,我国在普通教育和聋、盲教育中无法处理的对象,像脑瘫、孤独症、多动症等特殊儿童目前也被纳入到培智学校中接受教育。这使智障教育的领域又进一步地扩展,教育的内容也不断延伸。教育对象的复杂性,使培智学校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比普通学校面临更多的困难,也使他们思考得更多。如何让智障学生能够在校园生活中真正接受到学校文化的熏陶,如何让学校文化和智障教育的目标密切结合都是培智学校校长要思考的问题。我国智障教育的目的是侧重于发展智障儿童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培智学校文化建设也应以此为方向。这就要求培智学校校长将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和信念渗透进日常学校教学和生活中的每个方面。例如一个培智学校试图以体育立校,建立提出学校文化建设的口号、设计有代表意义的校徽、表彰作出成绩的人,为学校所有人树立可以学习的榜样等。学校专门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表扬那些参加运动会获奖的同学,以显示学校想要塑造的以体育为特色的学校文化。

五、服务者

校长在整个学校活动中既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学校文化的建设光靠校长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这需要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配合。这其中,校长又是以协调者的身份出现的。因此,与其说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倒不如说他是服务者更为贴切。他的设计、支持、塑造和传播在本质上都是为学校文化建设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把具有自我特色的学校文化作为标志和品牌,使更多人认识它和了解它。

注释:

①刘全礼.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上册).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41.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杨全印,孙稼麟著.学校文化研究——对一所中学的学校文化透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葛金国,吴玲,周元宽编著.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4][美]特伦斯.E迪尔,肯特.D·彼德森.校长在塑造学校文化中的角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培智智障智力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