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个性化阅读中人格教育的实施
2011-03-20张云皎
张云皎
(金坛市第四中学,江苏 金坛 21320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语文学科的性质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却受到不同程度的冷遇或扭曲:在“工具主义”潮流的影响下,语文教育成了语文考试教育,做题、讲题成了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在功利主义影响下,语文的人文熏陶简单地等同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习惯地将“权威”解读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跪着”读书。
我国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要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成与人格养成”。对语文学科而言,语文人格教育“弥散”在语文教学中,它就是语文老师在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全的品格的活动。从这一概念可知,语文人格教育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它是在语文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思维教育,从而达到健全学生人格的目的。
个性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一种阅读形式,它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应当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产生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重实践、重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等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在多元化、多角度地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我认为,个性化阅读中的人格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
一、立足文本,在自主阅读中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与理解
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和个人的想象自主地进行文本阅读。
1.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在阅读前,教师不必对学生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引导,也不必建议学生去查阅资料。重要的是必须要求学生不管进行何种阅读都必须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上,即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如文章的细节描写、情感抒发、叙述方式等)入手,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读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有的学生从作者的视角出发,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有的学生从儿子的角度出发,体会到儿子对父亲的思念;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读出了父子间隐约的隔阂……正是这种重文本、重体验的过程,学生才读出了各自的真实感受,产生了与文本的共鸣,受到了情感感染和人文熏陶。也正是学生读出了各自的真实感受,才能创造性地发掘作品丰富的内涵。
2.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认为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非常重要,“新颖独到的见解,常在于对事物大胆的怀疑之中”,“如果学生对教师灌输的任何东西都‘坚信不疑’,都顶礼膜拜,那么我们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2]在学习《史记·淮阴侯列传》一文时,学生们在预习时就发现韩信造反的事件有两处疑点,我鼓励学生继续思考文中是否还有其他疑点。结果,同学们又找出了三四处。于是,有学生又提出问题:司马迁是效法孔子写《春秋》的实录的笔法,为什么写韩信就如此马虎、漏洞百出呢?
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重视,真正地成为发现和和建构作品意义的主体,而不像在“填鸭式”教学中“跪着”读书,被动地接受一切,因而,学生的主体性人格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培养。
二、尊重个性,在阅读交流中进行文本的多元解读
阅读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文解读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理解。[3]在同一篇文章的阅读中,不同阅历的人去读,可以读出各自不同的感悟,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性化阅读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文本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多元化解读,增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不囿于教材、不盲从老师、不迷信权威,将自己对作品的认识与思考与大家交流。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辩证地分析他人的观点。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中,有的学生读出了诗人消极的情绪,有的学生读出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积极的精神面貌。尽管这些分析不一致,甚至有抵触,但只要分析是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上,言之有理、论之有据,都应给予鼓励,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独到的发现。教师最关键的不是将学生“引导”进标准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理性地去认识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走出对作品的误读。因此,在个性化阅读中,我们要充分地重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化解读,有效地发掘作品的人文内涵,这样就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三、倡导对话,在师生互动中提升阅读的质量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个性化阅读中,既要尊重学生作为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对话,又必须重视作为主导者的教师与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在互动和和对话中提高阅读质量,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最有效的人格教育。
1.“导出”学生思维的深度。在师生的对话中,重点不在于教师提问的多少,而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把问题深入,把学生引向“最近发展区”,在于是否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如在教学莫泊桑的《项链》一课,学生各抒己见,各自谈了对主人公洛瓦栽夫人的形象认识之后,似乎就已经完成了对文本的探讨。教师如果引导学生从文中的两个配角——路瓦栽先生和佛莱思节夫人入手进行阅读,就可以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2.坚守文本的价值取向。读误是指学生在阅读时使用了不正确的读法而出现了不合适的理解。[4]课堂上,常有学生为追求“独特”而出现游离文本、曲解文本的情况:《背影》中的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祥子太傻,为什么在风雨中不丢掉车子跑……这类脱离文本的读误会使学生产生价值观的迷失,要及时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并运用教学智慧把学生从读误中“引导”回来,坚守道德底线。
3.重视多元解读的信度。在课堂中,在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教师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放与收的关系,否则就会让学生养成刁钻古怪、个性乖。在《最后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分析出韩麦尔“是一个有较高教学水平的人,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一个敢于自责的人……”,教师要将阅读置于三维目标之下,结合文本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取舍和整合,由散到聚,让解读中矛盾的双方或诸多对立面不断转化,个性阅读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品质才能得到真正发展。
四、注重拓展,在课外阅读中强化自主的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既可以弥补课内阅读存在的篇幅短小、选材狭窄、数量不足等方面的缺陷,又可以促使学生将课内培养的阅读能力得以运用和提升,近而提升学生的智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心智。心理学表明,对于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处于形成期的中学生,他们更容易自主地从作品的阅读中获取无私的爱国精神、崇高的价值观念、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见贤思齐的理想人格和遵礼守法的伦理准则,也更习惯于将自我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比较,从中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一部好的电影,会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影响人的一生,甚至影响一代人。例如,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曾鼓舞众多热血青年青年投身到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中去。
课外阅读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从个体出发进行自由的选择。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首先,教师要选择文质兼美经典著作,或语言优美且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的杂志或文章,让学生自由地与大师们在文本中进行了心灵对话,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让学生在广泛的自主阅读中受到良好的人格教育。其次,要鼓励学生在大量自主阅读的同时,积极地写读后感、写书评,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让个性化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又从课外来影响课内。最后,要举行读书报告会等活动,让学生交流阅读成果,分享阅读兴趣,让丰富的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语文人格教育离不开语文能力的培养,个性化阅读是语文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个性化阅读中实施语文人格教育,必须立足文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倡导师生对话、重视阅读拓展。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创造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2]王栋生.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思考[J].河南教育,2005,(6).
[3]崔景贵.建构主义教育观评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3,(1).
[4]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