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多元、规范: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

2011-03-20刘海静

文教资料 2011年28期
关键词:外语框架欧洲

刘海静

(北京语言大学 法语系,北京 100083)

欧盟公民来自不同的种族,讲60余种语言,其中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使用总人口比例分别达到或超过了15%,在欧盟占据着传统的“大语种”地位,其他语种的使用和分布更加复杂多样。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社会中构建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实体,多元化语言战略势在必行。创建于1949年的欧洲理事会很早就通过《欧洲文化公约》,明确要求各成员国鼓励自己的人民学习欧洲其他成员国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从而保护和发展欧洲共同的文化遗产,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继1998年的“语言学习与欧洲公民跨世纪规划”之后,欧洲理事会协同欧盟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欧洲语言文化教育的方针政策,努力探索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外语教育和评估模式。为了更好地指导欧洲人的外语学习,欧洲理事会于2001“欧洲语言年”颁布了《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及其辅助性文件《欧洲语言档案》,两者如今已成为欧盟各国语言教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文件,为世界外语教育揭开了新篇章。

一、欧盟外语教学和评估的统一标准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是欧盟外语教学和评估的标准,包括欧洲各国语言,其目的是为欧洲语言教学的大纲设计、课程指南、测试评估和教材编写提供一个共同基础。①该标准全面描述了学习者进行有效交际时所需的语言技能、语言活动、语言环境与各级水平标准,规定了参与语言教学的人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阅历,试图促进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语言评估这三个领域的透明度和一致性。学习者可以根据这个语言技能的参考体系进行有意识的自主学习或进行语言水平的认证,教师和学校则根据学习者的需求精确地制订务实的教学计划。共参框架出台以后,欧盟各国相继与之接轨,以此制定语言政策及教学大纲。自2001年起,法国教育部对中小学教授的10门外语(注:英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汉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葡萄牙语、日语、俄语)制定了教学大纲和具体评估指南。汉语作为法国教育体系的第五大外语,毫无例外地被囊括在了以 “欧洲框架”为首的语言政策之中。

许多欧洲国家不仅在语言课程和学生能力测试方面接受欧洲理事会的集权性管理,而且在中小学、大学、成人培训等各个学段之间实现了系统的衔接,建立了具有跟踪功能、可为学习者设定持续语言目标的档案材料。《欧洲语言档案》作为共参框架的一个执行性文件,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教育功能,能够指导语言学习的过程,利于学生建立自主学习体系和促进反馈学习;二是报告功能,能够记录学习者的外语熟练程度和多语言经历,提供其语言学习的具体证据和正式文凭,如考试证明、语言学习证书。欧洲理事会的四十多个成员国中,绝大多数国家倡导并执行此档案,目前已有125万人使用欧洲语言档案,人们可以把自己的语言档案提交到资格认证委员会来进行鉴定。随着欧盟推出“语言护照”计划,学生可以去指定的语言中心考试取得欧盟各国认可的语言水平级别证书,从而便于他们在欧盟内部求职。

欧洲语言共同参框架的实施不仅对中国人的外语学习有很大启示,而且对我国制定统一的英语能力标准有很多借鉴意义,其中对交际能力的论述和应用尤为重要。在外语能力标准制定方面,我国较落后于西方国家,现行标准主要是中小学和大学各个阶段的教学大纲,这些大纲虽然在推动各个层次的教学中功不可没,但是它们之间缺乏必要的相互衔接,对外语教育核心问题 “语言能力”的认识还不到位,还停留在“技能+知识”层面上。我国的外语教育可尝试将欧美语言框架本土化,从而有效地指导我国各个语种的外语教学。我们在制定统一的外语能力标准方面,应以语言交际为指导,注重实际应用,采用国际通用语言能力分级体系,设置与国际接轨的能力框架和考评规范。在考察全球各地区语言能力标准的基础上,教育部外指委可研制更为细化的学生外语能力标准和教学模式,实现各阶段外语教学之间和国内外语言评估之间的衔接。

二、欧洲外语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改变了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重视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尤其把“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大多数学习者不是把语言本身作为最终目标,而是运用语言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去完成某种交际任务。一个欧洲人能够同时熟练使用几种外国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欧洲人的外语学习不只在学校中进行,而且在广大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实践磨炼。例如在荷兰,家庭成员经常同时使用荷兰语、英语、德语进行交流;在瑞士,很多来自法语区和意大利语区的学生就读于德语区,他们在课堂之外的生活情境中也会自觉运用德语,一个人能够熟练使用德语、意大利语、法语和英语等多种工作语言也不少见。

欧洲各国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各具特色。荷兰外语课程设计以“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一些交流情境话题或主题构成,鼓励学生在实际交往中进行广泛的实践。法国强调“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气氛;英国的外语课堂教学以听说为重点,教材练习以对话为主。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接触外语的机会,英法等国利用其地理环境和经济优势,纷纷与国外的学校建立联系,两国学生利用假期互相串门,住在对方的家中,在地道的外语环境中耳濡目染,接受文化熏陶。由此学生的交际能力获得了全面提升,根据欧委会的最新报告,有70%的年轻人认为能用外语与外国人交流。

在欧洲理事会宣扬的多语言制度和多元文化理念引导下,欧洲外语教学推出了“用外语教外语”和“模块教学”的重要策略。德国的一些学校实行语言混合编班,讲德语和外语的学生各占一半,奥地利、芬兰、德国和荷兰等国的高中尝试用英语讲授地理、历史、音乐、体育及职业技术课程,卢森堡的许多学科都是用德语或法语教授的。1996年芬兰的一些调查表明,33%以上的职业学校,15%的初中,以及25%的高中采用了双语教育。意大利近年在第二语言选修课推行模块教学,改变过去以年龄或学年分班的做法,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编班,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的外语教师应突破以知识为框架的传统教学观念,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把交际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纳入课堂目标。学习者可参照欧美语言共同框架的水平分级和相关指导,提高语言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更好地培养世界意识和人文素质。

三、欧共体参考框架对汉语推广的启示

欧洲国家在外语教学标准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们不仅建立了内容标准,而且有配套的能力标准、水平标准和实施标准。这对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带来了新鲜空气,但同时对汉语国际推广带来重大影响,对汉语教学观念、汉语教学标准建设和汉语教材出版带来巨大挑战。相比而言,我国汉语教学标准的研制相对滞后。1995年国家汉办组织修订出版了《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大纲》。这个标准的发布在规范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测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这个标准也划分了“言语能力”等级,但是这个标准仅仅是一个以语言要素为主要内容的语法大纲,并不是以交际能力为目标来确定语言知识 (词汇、语法、汉字),而是以语言知识来限定交际能力。汉语要走向世界,必须要有世界汉语教学公认的标准。2006年在斯洛文尼亚召开的第16届欧洲汉学协会大会的汉语教学研讨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应尽快建立欧盟各国认可的汉语语言标准框架,以适应当前欧盟教育改革。之后欧盟推出了“语言护照”计划,大学生可以去指定的语言中心考试取得欧盟各国认可的语言水平级别证书,这将便于他们在欧盟内部求职。因此,推动汉语加入欧洲语言标准框架势在必行。

目前西方语言的标准框架都是基于西方字母文字体系制定的,并不适用于汉语,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汉语自己的语言标准框架,实现与其他国家外语教学标准的兼容,这是汉语国际推广的长久之计。近年来“汉语热”持续升温,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发展迅速,这就要求标准建设要面向海内外的汉语教学者和学习者,为世界汉语教学提供一个具有先进科学的标准体系,为教学评估、教材评价以及汉语师资的鉴定提供一个公认的客观标准。对外汉语教学50年,我们一直希望通过开发所谓“通型教材”包打天下。但是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市场的细分和海内外学习者需求的多样化,我们必须开发基于世界汉语教学界公认标准的汉语教材,才能满足海外汉语教学市场的需求。

综上所述,欧洲外语学习与教学的共同参考框架使得语言测验、语言计划、语言能力水平的报告有了统一、细化的考量准则。在全球化竞争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能局限于自足的语言系统,外语教学必须跳出工具化的传统理念,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上,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与使命。为了促进欧洲与中国的合作,共参框架的公认标准同样可适用于中国,学习者、教师、测验者、管理者、教育机构均可参照此框架设计外语学习计划、制定课程指南、编辑教材或者进行教学培训。标准不仅是规范,而且是目标和导向。忽视标准的建设和功能,我国的语言教学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面对欧盟语言标准的挑战,我们不能局限于自足的语言系统,外语教育必须跳出工具化的传统理念,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多元文化意识,同时我们必须尽快完善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外语教育标准与汉语推广标准,制定长远的国家语言战略,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①刘骏,傅荣.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8.

[1]傅荣.论欧洲联盟语言多元化政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

[2]刘海涛.载李宇明编.欧洲联盟语言状况及语言政策[A].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刘骏,傅荣.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8.

[4]韩宝成.国外语言能力测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6).

猜你喜欢

外语框架欧洲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WTO框架下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