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

2011-03-20韩研

文教资料 2011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成员活动

韩研

(南京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

韩研

(南京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高校学生组织在推动学校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学生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时常出现一些弊端,本文客观分析了当前影响高校学生组织发展的六个瓶颈,并对学生组织的定位、架构、制度、品牌活动、干部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对策研究。

高校学生组织 发展瓶颈 对策研究

高等学校学生组织是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和团组织指导下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既是学生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平台,也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助手之一。总体上,高校学生组织的现状是好的、乐观的,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功能相对缺失等弊端,因此,进一步加强改进对学生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学生组织普遍存在的发展瓶颈

1.功能定位不科学,学生主体性丧失。

高校学生组织是学校组织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面向全体学生,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一般而言,学生组织首先是基于大学生群体为满足自我发展需要而构建的,并为其成员提供活动的平台和组织保证,通过组织活动、营造环境和氛围、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对其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维护其成员及组织自身的合法权益,使成员增强责任感、提高素质、提升能力,最终促进成员成长成才。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组织却往往忽视这点,它们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学生组织定位在娱乐性、功利性、形式性的基础之上,学生组织所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表达、执行学校管理者的意图。而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意愿却很少能通过学生组织向上反映,学生主体性相对丧失,学生组织也很难做到以生为本。由于功能定位不尽科学,学生组织成为了学生自我炫耀的资本,成为了学生综合测评加分的途径,成为了学生消遣娱乐的产物,极大地影响了组织健康、科学地发展。

2.组织架构不够合理,工作效率低下。

随着近年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各类学生组织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学生组织的类型日益增多,包括学生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学生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虽然在定位上有较强的差异性,在工作职责上也有明显的不同,但在具体实际工作中,由于学生在思想理念上有一些局限性,在有限和特定的工作资源与政策资源面前,谁都希望获得更广泛的工作资源,谁都希望拥有更丰富的政策资源,比如纳新人数、工作经费和评奖评优机会等。因此,难以避免众多学生组织存在一定的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这样的客观环境显然是不利于学生组织的健康顺利发展。此外,大部分学生组织内部架构也存在着僵硬化、庞大化、垂直化的现象。组织层级过于臃肿,组织人员数量庞大,其结果往往是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一件事情,多头领导,分工不明,互相推卸责任;同一层级欠缺沟通,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学生组织持续高效发展。

3.活动特色不鲜明,影响力不够。

不少学生组织举办活动时缺乏统筹,没有特色,没有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完全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或申请经费而不得不举办活动,重活动开展的数量,轻活动开展的内容和效果。学生组织过于强调对于传统活动的继承,都在力争使传统活动成为品牌活动,而不惜扼杀其他活动。很多时候,开展的这些活动表面上有声有色,实际上收益并不明显,牵扯学生过多精力,影响专业学习成绩,同时也影响活动质量,无法得到学生的广泛参与和认可,长期以往,不仅打击学生干部的积极性,而且无法实现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培养人、教育人的目的。另外,由于学生组织的活动宣传不到位,又常常动用行政手段强迫学生参加,给同学造成了逆反心理。

4.人力资源不成熟,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学生骨干是学生组织的核心和关键,高校学生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开发和使用理念不成熟等问题,只注重使用人而不是培养人。组织内部人事管理僵化,成员组织创新能力差,多有依赖思想,做的多,想的少,依赖于老师的安排,许多学生组织培养的是会办事的能力,而不是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干部出现了“轻奉献、重索取,轻精神价值、重物质收入”的不良态势,任职动机不纯,对于工作敷衍塞责。另外,作为学生的自发性组织,其最主要的宗旨就是为广大同学服务,然而在实践中,很多组织成员缺乏这种意识,不能真实反映学生中间的思想动态,未能真正践行为广大同学服务的宗旨。

5.组织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管理。

制度建设是一个组织良好运行的根本,组织制度的“软硬”程度决定着组织的强弱程度,影响着组织发展的稳定性、全局性与长期性。许多学生组织并没有重视制度建设,部分学生干部根本不清楚自身组织究竟应该有哪些制度。有的组织内部管理虽然有一套章程、规范、纪律,但也往往是形同虚设,执行不力、不严,松松垮垮,来去自由。学生组织中相关制度不健全或者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制度失效,使得学生工作无章可依,内部岗位职能不明确,没有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必然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成本的增加。此外,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现有的外部激励机制容易让学生产生功利化趋向,很难真正激发学生投身于学生工作的热情。

6.组织建设传承不够,文化意识淡薄。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如果制度是组织内对于团队成员硬性的监督机制,那么文化则是其软性的另一种监督力量。目前,高校学生组织仍然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如成员变动频率高,组织建设很难得到积淀和传承;成员个体差异性较大,难以快速融入新的团队,强强相遇,需要更多的磨合等。学生的组织文化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包容性,是一种由精神渗透至行为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成员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可以有效地解决组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但是大多数高校学生组织并没有把文化建设作为组织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而认为它是虚幻的、可有可无的,这必将导致文化建设在高校学生组织中往往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二、加强与改进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加强与改进高校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组织定位、组织架构、组织制度、品牌活动、干部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人手,真正有效地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高校改革、建设、发展、和谐校园的构建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明确组织定位,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高校学生组织发展存在瓶颈的核心是“定位”问题,关键在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文化作为导向指引学生组织的各项工作。高校组织文化建设对于组织本身和组织内部成员的行动方向和价值观念起到了指引的作用,能够激发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对于成员的思想、心理和行动具有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建设高品质的学生组织文化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非常迫切而又非常重要的开创性工作。首先,确认正确的组织价值观是塑造组织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要确定组织价值和组织文化的相互协调,实现系统整体优化。其次,结合院系发展总体规划和专业特点,适应时代特色和学生需求,凝练组织的精神内核,形成明确的组织文化建设思路和合理的组织文化建设政策,努力形成完善的学生组织文化体系。此外,通过扩大宣传,培养树立典型以及加强相关培训教育,落实组织成员认同感,增强组织文化的内部感知和传承创新。最后,坚持与时俱进,使组织文化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组织文化建设。

2.整合学生资源,优化组织结构。

良好的组织结构是组织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保障。根据学校或学院学生工作的整体安排,应对主要学生组织的架构进行适度调整,将各组织的资源进行整合,增强大局意识、坚持工作定位、加强协调沟通、注重合作配合,努力做到各组织特色化发展,实现差异化竞争。针对高校学生组织构架上存在的机构冗余庞大、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应推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尽量减少管理层次,达到精兵简政的效果。比如大型活动可以建立项目组负责,日常工作可以由部门负责,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也可以明确组织职能,做到人人有事可做,工作有人负责,避免责任推诿和重复工作现象的发生。对于小型活动则可采用承包制,由班级或者社团来承担,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组织过程中,保证组织内学生有足够的锻炼机会和成长空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

3.完善组织制度,规范工作体系。

制度化管理是任何一个组织正常运作、产生效益的基本保证。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工作体系,使学生组织每一阶段的工作重心明确,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能够在学生组织换届时保证各项工作的平稳过渡和组织精髓的良好传承。例如,制定并规范学生组织的章程、会议制度、财务制度、干部选拔任免、培养教育、激励和考评制度等,能够保证在人员频繁更替的前提下,学生组织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为了保证学生组织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实效性,要特别注意制度出台的需要性、科学规范性、公正合理性及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同时,学生组织的制度化管理也要根据前期发现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和完善,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

4.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品牌学生活动。

活动是组织的生命力,是组织功能和作用发挥的有机载体。高校学生组织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突出学习的本源性,坚持和贯彻学习型组织理念。在开展活动时,学生组织必须注意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提高活动质量、扩大活动影响力作为组织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贯彻始终。同时,要把握学生组织及其组织活动的功能价值,主题鲜明,打造品牌,确保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有序高效的投入到精品学生活动中。可结合组织所在院系的特色,充分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引导专业学习兴趣,也可结合时代性主题,打造教育意义突出。传承性强的学生活动品牌。比如笔者所在学院举办的大学生数学科技文化月、“挑战杯”创新创业知识宣讲月、学生党员风采大赛等。品牌活动还能够让学生干部从广大同学对这些活动的喜爱和参与中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进而极大地调动工作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开展工作。

5.先培养后使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倚重力量,是学生活动策划、组织和实施的主要群体,是丰富校园文化、活跃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组织活动的水平和特色。要重视和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和培训,先培养后使用的人力资源理念符合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要求,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笔者所在学院开展了“旗舰工程”学生干部培训班,采用专家讲座、活动展示、小组讨论、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运用“实用理论+经典案例+策划模拟+移动课堂”四位一体互动教学法,通过培训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提升工作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力求培养出一支思想进步、素质过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具有代表性和领航作用的学生干部队伍。此外,学生干部要统筹兼顾学习和活动,努力实现组织和个人同步全面发展。

6.加大指导力度,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目前,有的高校对学生组织并不重视,管理体制不健全,虽然为学生组织配备了指导教师,但是没有给指导教师规定的任务和待遇,有的甚至用学生担任的助理干部来代替管理处理一些事务,管理力度和效益难以尽如人意。高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积极扶持、规范运作,促使学生组织健康发展。要加大指导老师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力度,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在充分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活动的政治方向和意义加以引导,并提供建议、方法、辅导和服务,使广大学生的主体性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得以自由和充分发挥,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以及自我教育的主体。

[1]黄平.高校学生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2):41.

[2]于游,孙远平.高等学校学生组织建设现状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6):144.

[3]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内涵重构[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4.

[4]边婧,宗彪.浅议高校学生组织文化建设[J].科技信息,2008,(27):192.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成员活动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