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特色化路径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1-03-20刘钦花

文教资料 2011年12期
关键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刘钦花

(南京大学 金陵学院;南京大学 历史系,江苏 南京 210000)

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特色化路径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刘钦花

(南京大学 金陵学院;南京大学 历史系,江苏 南京 210000)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独立学院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教材建设是独立学院最重要的条件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教材建设的实践作了回顾和梳理,并对当前的问题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作了思考与探讨。

独立学院 教材建设 应用型人才 特色化路径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正式颁布与实施,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1],独立学院进入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教材作为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因此,教材建设是独立学院最重要的条件建设,是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独立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市场力量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独立学院只有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内涵建设,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应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对教材的要求出发,坚持教材建设的特色化路径。

一、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特色教材建设的实践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自办学以来,坚持厚基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特点,严格教材选用制度,鼓励高水平教师自编教材,加强教材研究。在近三年的教材建设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1.严格教材选用程序,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选用高水平的适用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根据省部有关文件精神,学院制定了《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教材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教材选用工作的原则和程序。坚持选用内容新、水平高、实用性和适用性强的教材。教材的选用程序,要经过主讲教师或课程组申报、专业或教研室集体讨论、系主任审定、教务处审批四个阶段。主讲教师在授课时认真执行既定教材,因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变动和教学内容更新,选用的教材不适应课程教学需要时,重新论证确定教材。

在教材选用上,注重选用优质教材,如“十一五”规划教材、获奖教材和“百佳图书出版单位”教材,近三年主干课程教材的选优率为80%,并尽量及时选用近期出版的实用性强的新教材,使用效果较好。在确无教材可用的情况下,学院通过印刷自编讲义替代。近三年采用的自编教材,多为长期在学院授课的南京大学兼职或退休教师编写,前者多为实习实训教材,后者多为基础课教材。自编教材的使用率约为10%。

此外,部分专业重视引进国际通用性强的专业教材,目前主要是汉译的国外优秀教材。2009—2010学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使用的外国教材计6本、市场营销专业计6本、广告学专业计3本。

2.加强教材建设管理,鼓励自编特色教材。

学院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坚持实用、适用、科学和创新的原则,加强教材立项建设,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编写特色教材。学院先后制定了《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精品课程(含教材)建设暂行办法》、《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暂行办法》、《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关于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立项申报的通知》等文件,通过优秀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和教改课题建设等推动精品教材建设,动员高水平的优秀教师,尤其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南京大学退休教授,带动兼职教师、青年教师,参与教材编写。2010年度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计13项,主要面向实践性强的教材。在立项课题的建设上,采取阶段检查和终期审核的制度,确保教材建设的过程管理。

鼓励教师自编讲义,也是学院教材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先自主编写校内讲义,待使用成熟后再公开出版。学院将校内讲义纳入教材建设项目之中,并对校内讲义采取印刷费补贴制度,给讲义的编写人员核算教学工作量。这种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出来的教材最富权威性、适用性。

另外,学院还通过《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奖励办法》、《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学术论著奖励办法》等文件,对出版教材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对所编教材被评为优秀教材的教材编著者,在奖励评优、职称晋级、业绩考核等方面予以充分体现。

3.强化教材信息反馈,建立质量监控机制。

为了有效进行教材质量监督,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对教材的使用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建立质量监控制度。

教师、学生是教材的直接使用者,他们对教材质量的优劣最有发言权,他们的使用效果反馈是检验教材质量的重要参考。学院构建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每学期以问卷形式向专家(或教师)和学生征询意见。该指标体系以教材内容和外观作为一级指标:“教材内容”包含了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适用性、实用性、认识规律性、创新性8个二级指标;“教材外观”包括教材的结构、文图、编校、印装、价格5个二级指标。因为学生对于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些评价指标内容难于作出正确的判断,学院还通过信息员、学生座谈会、意见箱等方式,调查教材使用信息。

在质量监控的基础上,学院通过有效手段指导教材选用工作,实现教材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二、独立学院特色教材建设的初步成效

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近年来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特色教材建设初步见成效,并呈现出以下特征。

1.依托母体大学师资优势,针对独立学院办学特征,高水平专家自发编写适用、实用的教材。学院依托母体大学一流的师资力量,聘任在职的高职称、高学历骨干教师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退休教授、副教授担任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授课教师。在实际授课的基础上,在充分了解我院学生的反映情况和接受水平后,他们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定位,自发编写专业基础课、核心课教材。

2.激发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教材编写队伍由退休教师为主体到老、中、青相结合。学院重视教材编写队伍建设,鼓励高水平专家带动青年教师申报教材立项课题。如2010年度获得精品教材建设立项的13项项目中,11项为以老带新申报的方式,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教材编写队伍。教材编写队伍的合理化,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有利于建立教材建设的长期有效机制。

3.校企、校际合作编写趋势明显。校际间的合作能集中并发挥各自的优势力量。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合力编写有地方特色、通用的教材,不仅能满足各自教学的需要,而且能保证教材有较高的权威性,经费开支也能相对地节省。行业人士参与教材建设,能及时反映业界最新动态,满足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需求,保证了学生能在学校课堂上接触到最新的理论、技术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如新传媒系的“媒体融合”课程教学组在连续二年的教学摸索和研究中,编写了专业核心课程教材 《媒体融合导论》,这是国内“媒体融合”方向第一本教材。已在2009级学生中试用,学生接受程度较高。该教材充分调动了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院聘专任青年教师和传媒界人士的积极性,实现了多方资源共用、联合开发、重点建设的新兴特色专业教材,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实践性。该教材已经与北京大学出版社签订出版协议,现处于修改、润色阶段,将于2011年年初正式出版。

4.注重专业特色,编写有创新性的特色教材。为了满足工程类人才的培养需求,信息科学与工程系王国英教授于2009年、2010年连续出版《工程数学》系列教材,在形式上填补了工程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数学类课程教材缺失的空白。原南京大学数学系马传渔教授,自2004年以来,担任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文科数学的教学工作。针对艺术系学生数学基础差、不喜欢上数学课的情况,马传渔老师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申请立项《艺术数学》教材项目,将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内容糅合到艺术生的专业特色中,用案例剖析艺术中的数学,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灵感,又能增强学生的科学性训练,使得艺术的创造性和科学的严整性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学生的科学素质训练。

三、独立学院特色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近十年来,伴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迅速发展,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无教材可用;尝试自编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教材;自编教材呈现繁荣局面,各类专业课教材建设初具规模。就教材使用情况来看,自编教材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有的学校自编教材使用率近三成[3],有的专业专业课教材使用率为100%[4]。

独立学院自编教材热的出现,反映了独立学院经过初期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办学条件后,开始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办学定位的发展之路,编写适用于自身办学实际的特色教材[5]。在看到独立学院特色教材建设有利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独立学院教材建设普遍存在一些问题[6]:在教材选用上,以选择适用于母体大学的教材为主;自编教材,重复编写的较多,以自产自销为主要形式,发行数量、内容质量、档次水平等都存在较多问题[7];新办特色专业无教材可用;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材质量评价体系缺乏。这些问题都反映了我国独立学院尚未建立起系统性、长效性的特色教材建设机制,成为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瓶颈,亟待突破。

1.强化统筹协调,健全教材建设的制度保障。

省部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为独立学院的特色教材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专业指导。成立省级高等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科研单位、企业、学校共同组成,对独立学院教材建设和改革给予分类指导,提供建议;建立省部级教材建设协调委员会,做好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全局规划,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设立省级、校级出版基金。

独立学院应充分发挥作为教材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制定教材建设规划,鼓励和动员高水平教师参加编写教材,完善和落实教材建设和管理制度,强化特色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反馈,各级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加强配套的政策投入和经费支持。

2.加强教材编写队伍建设,确保教材编写质量。

独立学院应建立高水平的、合理的、长效的教材编写队伍,注重吸纳高水平专家、行业人士参与教材建设,培养老中青相结合的、长效教材编写队伍。

一方面,鼓励校际合作,通过学校之间的相互沟通,集中并发挥各自的优势力量,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合力编写有地方特色、通用的教材;利用产学研结合平台,积极探索科研院所、学校、社会企业联合开发独立学院教材的道路,开发适用性和实践性强的教材。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编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刻了解学生的反应情况、接受水平,根据专业特点和具体办学实际编写的教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富权威性、实用性。

3.完善教材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材质量保证机制。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研究制定符合独立学院办学特点的教材评估体系,建立多渠道、多视角的优秀教材评选机制,建立和完善对教材建设成果的评价、选拔和反馈[8]。

独立学院应建立和完善教材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材的选用管理,采取多种形式调查、评价和反馈教材使用情况,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加强教材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自编教材的质量监管制度。

[1]袁贵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中国高等教育,2010,(11):6-8.

[2]张伟江,郭朝红.大众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国际经验与特点管窥.复旦教育论坛,2010,(1):40-44.

[3]“嫌教材与实践离太远 独立学院自编三成教材”见http://edu.cnhubei.com/?action-viewnews-itemid-17528.

[4]“教学不再照搬举办高校课程,独立学院开始自编专业教材”,见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0 326/ctdsb1022031.html.

[5]陈素红.建设体现鲜明应用型的独立学院教材.中国高等教育,2009,(12):48-49.

[6]张珍荣,何全旭.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7,(2):50-52.

[7]朱建华.提高独立学院教材编写质量 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民办教育研究,2008,(5):69-72.

[8]许新华,李春.加强独立学院特色教材建设的策略.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96-598.

猜你喜欢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我校党委书记柴林一行赴南京大学交流学习
初等教育学院
地球日来金陵石化打卡
《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征稿简则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学院掠影
Comprendre et s'entendre
Échange humain sous le contexte de la mondialisation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