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1-03-20方云端李翠白

文教资料 2011年12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教育

方云端 李翠白

(1海南师范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海南师范大学 初教学院,海口 海南 571158)

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方云端1李翠白2

(1海南师范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海南师范大学 初教学院,海口 海南 571158)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需要改革培养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培育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是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主题。本文对当前高校存在的知识形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影响高校隐性知识共享和转化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以加强高校知识传播的效能,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隐性知识共享 障碍 培养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创新力的竞争。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创新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个人而言,创新能使其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上立足并得以发展。因此,无论个人还是国家,要具备核心竞争力,都必须不断创新。可见,创新本身就是人才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改革培养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各所高校竞相思考和寻找对策的焦点。

与基础教育传播知识、普及知识的功能不同,高等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尤其是要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是创新知识与造就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而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只有在转变观念的前提下,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地对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机制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一、高校隐性知识的存在与作用

1.知识的形态。

根据知识的内在特性,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把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1]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及图表等编码加以明确表述,从而可以相互流通,以及向外延伸扩散的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则是与显性知识相对,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的、难以正规化、具体化、沟通和描述的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显性知识如同浮在水面上的“冰山的尖端”,是整个“知识的冰山”的一小部分;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它们虽然比显性知识更难发掘,却是知识财富的最主要源泉。[2]由于隐性知识主要是个体、群体、学校组织者所具有的经验、心智模式、直觉、灵感、价值观等情感性、非理性、非概念化的知识。因此,在对其进行整理、编码时往往难以把握。而且,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大多通过知识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也使得隐性知识的转化呈现模糊态势。隐性知识本身的难以描述性和不易言明性增加了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困难程度。

2.高校教育中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高校教育的知识传播与分享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显性知识,而且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从表面上看,高校教学中传授的显性知识占很大一部分,但作为社会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是隐藏在老师和学生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从隐性知识的类型来说,既存在着教师的隐性知识(如教师的经验、诀窍、对学生的感受等),又存在着学生的隐性知识(如学习态度、感悟、信念等);既存在着有关具体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心理准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体会、感悟,等等),又存在着有关讲授和学习行为的隐性知识 (如教师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学生独特的记忆领会方式,等等),这些隐性知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突出的。教师通过查资料、备课、授课,把大部分显性知识和一部分隐性知识以课件、报告、程序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学生通过预习、听课、完成作业可以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显性知识,进一步提升为隐性知识。通过管理班级、实验、实习、做课题、知识讲座等形式,教师把自身的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通过课间交流、学术沙龙、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头脑风暴等形式实现师生之间的隐性知识相互转化。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相互促进和不断提高的螺旋式互动关系。通过教学活动,师生头脑中的一部分隐性知识会以报告、程序等形式转化成为可以推广、保存的显性知识;而师生通过培训、阅读材料等形式吸收了各种显性知识之后,又会将其转化成为自己头脑中的专业知识(隐性知识)。经过这样的不断循环之后,学校的显性知识不断丰富,师生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水平不断提高。

二、高校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

高校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与隐性知识本身的特征有关,也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难度有关。

1.隐性知识的主要特征。

(1)高度个性化。隐性知识是个体在长期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其产生过程常是“个人的”和“默然的”,个人身心的参与是掌握隐性知识的必要途径。它在产生过程中对个体的性格、经历、价值观和组织文化、环境的依赖,使其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和特征。

(2)动态性。隐性知识是动态存在的。它不仅因为拥有者的实践活动而在个体内部不断强化和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学习在不同成员间转移,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显性化,成为大家的知识。隐性知识的动态性还体现在它的可再生性,并与原有的知识重组,增殖出新的知识资源。

(3)情境依赖性。隐性知识总是与一定的环境和背景相关联,一旦脱离特定的环境和背景,隐性知识将失去存在的基础或发生改变。隐性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情境学习过程,情境下的实践是隐性知识的累积和生产的过程。如果知识共享者无法与拥有者有相似的知识结构和背景,即使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他也无法充分理解所描述的内容,更谈不上充分吸收和利用。

(4)垄断性。隐性知识主体属于人力资本或者智力资本,隐性知识的个性化特点使得它存在垄断性,拥有隐性知识的主体可能不会主动传播,特别是当他的知识来之不易而又能带来某种收益的时候,或者一旦知识接受方掌握了知识源的独特知识,知识源的地位与收益将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对应的保障体系,知识源并不愿意主动转移隐性知识。

2.高校隐性知识共享的困境。

知识的性质不同,其共享方式也不同。一般来说,显性知识的共享较容易实现,因为它可以通过书面文字公诸于众,或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传播,或通过直接进行面对面交流来实现。目前高校立体化的传播途径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为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课程讲授计划、学习方法指导等显性知识实现共享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和极大的便利。相比之下,隐性知识的共享要困难得多,因为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其中的小部分,大部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高校中诸如教师的教学经验、科研方式与思维,学生的学习心得、学习风格等经验技能型知识就不容易得以交流与共享,这种隐性知识的外显化难度较大。德特勒夫·哈尼施认为:获得这种隐性知识的唯一办法就是“密切观察他人的行为方式,注意他做的事情和做事的方式,把自己当作他人来进行思维,并且从他人的观点出发来看待事物,进行反思式观察”。[3]

目前各个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平台,一些课程也利用网络平台开通了网络课程以替代课堂的授课或作为课堂授课的补充,但在师生中利用率低,学生的兴趣度、交互性不高,多数成为了学生下载教师课件的平台,而没有达到师生、生生利用网络平台克服时空限制、更高效沟通、解决学习问题、促进知识共享和建构的作用。另一个方面,目前的校园网上很少发布教学科研人员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教学科研人员之间更缺乏进行教学研究、科研动态和成果的面对面交流。很多高校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也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教研室活动往往变成了全系或全院教职工的见面会,而且也由一周一次变成了两周甚至三周一次,教学研究和科研情况的交流几乎很少进行。隐性知识的共享一般通过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等方式进行,例如教师的教学技巧应当通过不断地进行观摩教学,以及采取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导师制等方式慢慢地去领悟与体会,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个性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但是我国高校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教学制度及教学导师制等均不完善,没有达到制度化、系统化的程度,教师间关于教学技巧方面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

三、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依靠显性知识的传授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构建以隐性知识挖掘与共享为导向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快速适应多变环境的高素质人才,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加强通识教育,丰富个体的隐性知识。

通识教育是由自由教育演变而来,相对于专业教育而提出,并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旨在通过非职业性的课程设置来提升人文素养、积累基础知识、增强社会适应性,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现代社会的通识教育是指所有的学生均应接受专业以外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主要包括人类社会的历史与文化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知识、道德教育、社会生存能力的教育、心理素质的培养等。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学生树立开放的思想观念,通过开阔学生视野,构筑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发展创造性思维,为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奠定基础,使学生成为有深厚人文素养的人。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注重更为一般的、基础的、普通的知识教育,它特别强调作为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人所必要的培养和训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通识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在知识方面是综合的、基础的而不是专业的。[4]这种知识获得方式有利于个体隐性知识的丰富,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教学中应注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

波兰尼在研究隐性知识与教育的关系时指出: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只有以这种“潜在的知识”为基础,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理智的力量”。提示我们不应把学习局限于显性知识的学习,而是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的能力、情感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包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完成知识的传送工作,里面包含知识的创新,通过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努力,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隐性知识。忽视教学活动中的隐性知识的传播,会使学生只在外部力量的强迫下,应用纯粹的逻辑力量和刻苦努力去掌握课程知识,而不是自觉应用自我的隐性知识。结果,在学生的头脑中存在两种没有发生联系的知识体系:一种是显性的课程知识,另一种是在主题上与之相对的隐性知识。这种知识“分裂”现象对于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显性的课程知识是十分不利的,它们会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各种层次上发生冲突。其结果是那些与隐性知识相一致的显性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记忆、保存和应用,而那些与隐性知识不一致的显性知识则受到干扰甚至歪曲,无法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主要是教师的隐性知识向学生方面传递转化,教师在以往的特定情境中产生的隐性知识尽管难以实际验证,也难以抽象到显性化的水平,但这些经验、价值观念对教学行为、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给他们传授多少书本知识,教会多少生存技能,而是形成他们独立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而教师也是受益者,他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感受到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学习态度、个人信仰、学习经验,补充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中。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生活、“共同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共享了彼此的隐性知识”,提高了彼此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5]

3.提倡师徒式(导师制)的学习。

本科生从高中跨入大学,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知识,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学习方式都面临着极大的转变,这本身就需要老师积极地引导和帮助。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大学教师编制数的限制,每个老师要给上百名学生上课,这种授课模式导致师生之间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交流,众多的学生得不到老师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从而影响学习质量。师生之间的融洽交流与合作便于师生的隐性知识达到共享。具体表现为,在“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中,“师傅”与“徒弟”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师傅”在认识方面的人际关系、价值观等通过潜移默化渐渐被“徒弟”接受,从而达到“师傅”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与“徒弟”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即一种共享。而“师傅”的技能、技巧等方面的隐性知识也通过类似的途径影响“徒弟”。就目前来看,研究生的导师制在隐性知识共享方面还是卓有成效的。

目前我国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只能在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中采用导师制。若要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需要探索新的途径。在本科教育中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同时可以实行导师带博士和硕士,博士、硕士带本科生的师徒式学习制度,既可以减轻导师的教学和科研压力,又能通过代代相传,对本科生的学习观、知识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4.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营造良好宽松的学术交流氛围。

课堂教学是显性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显性知识通过学生的内化吸收才能被掌握。因此,导师在讲课中可以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可以重新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寻求知识将得到鼓励;在与同学及导师之间的知识交流、学术探索中将大大提高自身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导师的因材施教将使学生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创造潜能得到激发。

导师应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在导师的协作下制定学习计划,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举行学术讲座和读书报告会,通过学术活动,了解学科前沿,强化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好氛围的建立能提升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能力。

[1]肖广岭.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8):18-21.

[2]徐高明.知识管理:高校管理改革新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高等研究),2002,(5):46-48.

[3][德]德特勒夫·哈尼施.知识管理与学习方法创新[J].新华文摘,2000,(1).

[4]郭偌伶.通识教育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药学教育,2005,(1).

[5]刘晔.对高校隐性知识及其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17):158.

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基于隐性知识管理与共享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jsk2009-52)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C880063)资助。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