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二烷氧基萘-2,3-二腈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2011-03-19李芬芳金龙飞
李芬芳,王 艳,金龙飞
(1.晋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山西晋中030600;2.山西大同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山西大同037009;3.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萘酞菁(naphthalocyanine)及其配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使其近年来在催化、医药、生物化学、有机半导体、光导体、彩色照相、激光、液晶、LB膜等方面被广泛研究和应用[1]。1,4-二烷氧基萘-2,3-二腈是“腈法”合成可溶性八烷氧基取代的萘酞菁及其配合物的中间体。本文合成了化合物1,4-二烷氧基萘-2,3-二腈,并对其进行了单晶结构表征(CCDC:675672)。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4-萘醌,碘代烷 (CP.),冰醋酸,溴,碘,氰化钾,均为分析纯,均按文献方法[2]预先处理后使用。
1.2 合成方法
取3 g 1,4-萘醌,加入50 mL冰醋酸、2.5 mL溴和0.02 g碘,在60℃ 搅拌1.5 h。 蒸去溴和冰醋酸,用乙醇洗涤干燥得到2,3-二溴-1,4-萘醌。
将上述得到的化合物溶于乙醇中,加入12 g KCN水溶液50 mL,在60℃搅拌1.5 h。过滤,滤液用浓盐酸酸化,析出褐色沉淀,过滤,用乙醇水溶液重结晶,得到褐色的粉末状产物1,4-二羟基萘-2,3-二腈。
将3 g上述产物1,4-二羟基萘-2,3-二腈与47.2 mmol碘代烷在N2保护下于90℃反应6 h,将产物用水洗涤,丙酮重结晶得到棕色晶体。
1.3 晶体结构的测定
选取大小为0.30 mm×0.30 mm×0.20 mm的单晶样品,采用Bruker SMART CCD衍射仪,在273.2(2)K下采用石墨单色化的MoKa射线 (λ=0.071073 nm)作为衍射光源,以ω/2θ方式扫描。非氢原子坐标由直接法解出,氢原子坐标由差值合成,对非氢原子坐标使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进行各项异性温度因子修正。所有结构计算工作均用SHELX-97程序[3]完成。
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9.846(6)Å,b=10.198(3)(13)Å,c=13.267 9(17)Å,α=78.00(3),β=76.390(5),γ=62.938(5)。Z=2,V=910.0(7)Å3,Dc=1.177 g/cm3,F(000)=344,μ(MoKα)=0.763mm-1,R1=0.0809,wR2=0.1958。
2 结果与讨论
2.1 晶体结构
标题配合物的分子结构见图1,部分键长、键角和扭转角分别列于表1、2和3。表中可以看出键长和键角都在正常范围值之内[4],除了C13-C20,所有的非氢原子都在一个平面,构成的平面分别与O1、O2、C11和 C12的偏差为0.007(2),-0.008(3),0.025(4),-0.114(4)Å。烷基链在平面外,与平面构成的扭转角分别为:O1-C13-C14-C15:75.4(4)°;C13-C14-C15-C16:178.4(3)°;O2-C17-C18-C19:72.1(14)°;C17-C18-C19-C20:76.9(15)°。
化合物分子沿着C轴方向堆积作用组合成3D网状结构 (图2)。环与环之间的距离为3.897(3)Å[symmetry code(i):1-x,1-y,i-z],表明环与环之间有Π-Π 堆积作用[5]。
表1 . 化合物的部分键长/Å
表2 化合物的部分键角
表3 .化合物的部分扭转角
图1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图
图2 化合物的晶胞堆积图
[1]Zuo X,Yang S L,Zhu Q T,et al.Synthesis of 1,4-dialkoxynaphthalo-2,3-dinitrile[J].HeCheng HuaXue,1998(6),208-210.
[2]《有机化学实验技术》编写组.有机化学实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3]Sheldrick G M.SHELXS97 and SHELXL97[M].Germany:University of Go¨ttingen,1997.
[4]覃江克,谢鑫荣,区升举,等.(4羟基-2-甲基苯基)(2-羟基苯基)甲酮的合成、晶体结构与紫外吸收 [J].化学研究(2009),20(2):44-47.
[5]Hu A X,Cao G,Ma Y Q,et al.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fungicidal activity of(E)-2-[(4-tert-butyl-5-(4-methoxy-benzyl)thiazol-2-ylimino)methyl]phenol[J].Chin J Struct Chem,2008,27(10):1235-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