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促进体系的建立

2011-03-19张加明宋幼奇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大学生

张加明,胡 沫,宋幼奇

(武汉工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科研部,湖北武汉430023)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日益突出,大学毕业生的饭碗问题,犹如一股洪流,冲击着中国社会,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创新社会管理的焦点问题之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真正成为问题发始于1999年实施大学扩招之后的2003年,近年来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力度加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波及程度的加深,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更加“白热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人大政府的工作报告中,首次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高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政治高度,充分体现了解决该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从长远来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的是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教育结构的调整以及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1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供过于求

大学生就业难并非新问题,也并不是金融危机的“伴生品”,在金融危机没有发生之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已经开始突出。高校扩招以来,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就明显大于实际需求,扩招似乎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罪魁祸首,就连当时(2008年10月9日)的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也公开表示承认: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部分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规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今后高校扩招步伐将放缓,2009年扩招幅度将不超过 4%,2010年不超过3%[1]。其实扩招本身没有错,因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正在快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我国劳动者队伍比重不到5%,这个比例过低,并日益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升级和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中国要加快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提高民族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问题出在政府对扩招后的财政投入和政策配套不足,由此引发的就业问题接踵而至:扩大规模后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和措施跟不上,加上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滑坡,从而造成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整体素质下滑的就业困境等。

也就是说,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真正人才多了,而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就业需求是一个派生性需求,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根本性制约因素就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平衡,尤其是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无法吸纳更多的高尖端人才,从而出现研究生抢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抢占专科生岗位,甚至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等现象。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没有得到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也不可能趋向合理。改革开放虽然使中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成就,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上升,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制造业大国,我们的教育改革始终无法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学科设置、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从而导致教育结构不合理。也就说,我们的教育开设了很多服务型的专业,培养了很多服务业的人才,而我们真正需要的人才是技术型的。这或许就是我们能成为制造业大国而成不了制造业强国的原因。制造业大国的技术型人才需求和高校服务型人才培养的递增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人才没有跟上,一边是培养的人才用不上,一边是用得上的人才没培养,所以大学毕业生就业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转变发展方式和进行结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就摆在眼前,特别是在后危机背景下,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显得更为严峻。面对这种现实,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考验着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期许,同时也拷问着政府的各项政策和社会的相关促进对策。

1.2 缺乏胜任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大学生实践能力普遍偏低,很难适应当前人才竞争、择业上岗的社会需求。现在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一个应对策略就是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因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的一大特点,就是不仅仅能解决创业者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带动一批人就业,从而形成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实际上,早在从上个世纪末,大学生就开始涌现出创业激情,不少毕业生毅然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也开始成为大学生价值取向和择业的新动向。对此,有人持乐观态度,认为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就业理性的成熟,迎合了时代趋势;有人则持谨慎态度,认为自主创新并不是流行音乐,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哼唱几句的。如在2010年“两会”期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畅谈大学生创业问题,就明确表示不赞成大学生盲目创业,认为当代大学生创业热潮中不乏成功的案例,但更多的是失败。造成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胜任能力。其实,在这个问题上,乐观也好,谨慎也好,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是有目共睹的,歧异在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胜任力有几许的问题。因为评价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不仅要看到他们是否有创业的激情、是否愿意尝试新的东西,而且更应该看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是否具有应变和适应能力、是否具有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能力。现实中,大学生创业群体既缺乏社会经验,又匮乏创业资源,在开展创业活动方面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更何况大学生自主创业还依赖于社会环境提供的条件如何,如国家宏观政策和微观措施是否配套、市场竞争是否完善、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是否充足等。

现有高校教育模式培养的大学生大都是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但实践训练环节比较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工科类院校,很多学校也因为种种原因大幅削减了实践课时和减少了人力、财力的投入。这样一来,大量理论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专业技能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成为纸上谈兵的高手。然而,企业作为用人单位是非常现实的经济实体,需要的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收益的人,而一个眼高手低、谈经论道的大学生不仅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而且还要搭上为其管理和辅导的人力成本和岗前培训成本,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在这种心态下,现在很多企业一个共同的潜规则就是都不情愿招聘刚离校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比较青睐于有几年实践经验的往届毕业生。即使部分企业愿意招聘新手,一般也是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战略性人才储备,因为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借金融危机带来的人才“贬值”,招募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为迎接下一轮战略调整而进行人才储备。

1.3 不合理的就业误区

大学生就业牵涉到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方方面面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处于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由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的转型期来说,会受到许多深层次的体制、观念和文化方面的束缚和制约,从而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出现诸多误区。如对于政府来说,往往把一个应急方案或政策作为缓兵之计,以为仅仅靠颁布一个扶持性的政策或实施一个特殊的就业措施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一个普遍的潜规则就是企业在招聘时设置了过多过高的门槛,过分关注文凭、存在性别歧视、生源地域歧视和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等;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一些学生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的信任,再加上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就业期望值普遍过高;对于高校来说,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对教育内容及方法方面缺乏全面认知,轻视教养,专业知识面狭窄,研究型人才及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明确[2]。

2 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的种种表现只是一些长期积存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不利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不利因素在一些突发情况下就会剧烈释放出来,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从当前来看,撇开金融危机影响和大学扩招等具体因素不谈,制约大学生就业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经济发展不足

一方面,中国整体就业形势不佳,中国在计划体制和半自然经济下形成的劳动力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明显过剩。从体制改革加快的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原有国企和集体企业的净下岗和失业人员累计达到5000万以上,政府和事业单位的改革也造成了数百万人员的精简,农村劳动力离农寻找工作的人口更达到1.3—1.5亿左右;再加上中国经济加入全球化竞争以后由于发展大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所导致的高投资、高增长、低劳动力使用的趋势,由此造成中国经济的就业弹性降低到0.1左右的水平,比同等水平发展中国家低一半以上[3]。另一方面,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中国大学生的供给呈现高速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特别是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促进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连续扩招,为更多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改进了个人职业发展潜力,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水平的整体提升。但大学扩招的速度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导致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经过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领域和相关产业受到很大影响: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下降,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如果这种局面持续发展,将会进一步削弱我国就业增长空间。二是沿海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钢铁、服装、纺织加工制造等产业停工、歇业,使得部分农民工失业返乡。三是外资出口型企业出口减速,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部分民营企业用人计划缩水,裁工减员。由于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在后危机时期,经济发展不足导致的大学生就业空间变小、就业难度加大、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数增多的就业形势依然存在。

2.2 政策性壁垒牵制

在我国,同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政策壁垒。比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限制,要求各单位优先接收拥有本地户籍的大学毕业生。而对于接收外地毕业生,这些大城市则普遍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如广州市规定:“对非广州生源的本科毕业生,实施战略性调整,引进的范围由所有普通高校取得学士学位和英语四级证书的毕业生调整为国家部属重点院校和‘211工程’院校的毕业生,除了外语能力要求外,同时增加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其他院校的毕业生进入广州,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符合广州引进人才紧缺专业目录、且现有毕业生资源不能满足”[4]。在这种政策阻碍下,是否拥有本地户籍成为制约人才流动的“铁门槛”,这就在事实上破坏了就业竞争的公平性原则,导致人才无法按市场配置原则实现流动。

此外,我国的用人单位被严格区分为企业、事业和政府机关,身份不同,可能享受的待遇和发展机遇也会因此不同。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进入事业单位或机关,不仅可以得到一份稳定的收入,还会在养老、医疗、住房方面享受较多的优惠政策。这就导致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极为突出。发达地区、机关、事业单位人满为患,而基层、农村和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得不为缺乏人才发愁。

2.3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在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体制作用下,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社会保障乏力、发展机遇欠缺,导致大量大学毕业生(包括农村户口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进而加剧了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而大量大学毕业生滞留城市,又冲击了城市人力资源市场,反过来形成和加剧了城乡二元化主导下的就业困难。

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大学生何去何从成为社会关注的沉重话题。在众多对策建议中,有一种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的论调,甚至有专家学者主张启动新时代的上山下乡运动。其实,无论鼓励农村大学生回农村,还是让大批大学生上山下乡,我们认为都不具可行性。因为让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的前提就是农村能够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但现实情况是,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加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分散经营的局限性,农村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没有形成现代化的工业和产业链,提供不了众多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岗位,甚至连一般性的岗位都很稀缺,否则也不会有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缺乏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生到农村至多只能做村官,教师、乡村诊所医生之类。当然,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还涉及能否适应农村环境的问题,因为农村的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处事法则与城市相比都有其特殊性,大学生在宗族关系复杂、思维习惯迥异的农村里扎根并不那么容易。解决大学生就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好的国家政策要出台,大学生观念需转变,学校教育需反思,各界的出谋划策也要从实际出发,放眼长远。农村虽是一片广阔的沃土,目前却还不具有让大批大学生生根发芽的基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最后以知青返城为结局,我们不要在新时代犯老错误[5]。

3 大学生就业促进体系的建立

后金融危机时代,在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观念正在悄然改变,就业选择更加务实、薪金期望更加理性、价值取向更加多元。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应广泛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意愿,掌握他们的现实诉求,因势利导,相互协作,改革教育模式,完善就业服务,广开就业渠道,健全政策与保障机制,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是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工程,让这个机制常规化、制度化,而不是碰到突发性危机就临时抱佛脚。由于大学生就业牵涉到既有产业方面的问题,又有非产业方面的问题;既有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问题,又有教育结构调整方面的问题;既有就业方面的问题,又有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等等,涉及到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针对我国实际,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工程、建立大学生就业促进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3.1 政府层面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难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始终是各级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和任务。要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实行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社会就业岗位并重的战略。经济发展是保证扩大就业的长久动力和根本源泉,我国应充分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维持与促进大学生就业。在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当务之急是树立和真正落实就业和经济增长并重的战略[6]。当然,政府也要充分考虑到经济结构在人才培养结构中的基础作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宏观视角是高校学科和专业的设置状况以及大学生知识结构是否与当前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相适应。现实中出现的“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每年又有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象,说明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两方都出现了问题。供方的问题即前面分析到的结构过剩问题,需方的问题则是产业结构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反过来可以看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为产业是人才需求的基础。为此,要扩大大学生等较高层次的劳动力需求,必然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特别要促进自主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需求活力。

其次,创造公平良好的社会环境。就业被视为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保证公平就业是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最大保护。建立健全公平的公民就业机制,制订公平公正的就业扶持政策,反对就业歧视,规范就业市场的管理,这是政府的最大责任。在2011年的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虽然当前我国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如公开招考、大学生见习制度、创业政策扶持、就业绿色通道等,但是政府在落实大学生公平就业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体制性和非体制性的不足。如全国人大常委会虽然颁布实施了《就业促进法》,主张促进公平就业、反对就业歧视,但是每年的“国考”还是成为一大景观。行政事业单位招聘只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渠道之一,但是为什么这样受追捧呢?背后深层次原因恐怕就是行政事业单位有社保、养老保险、医保、住房公积金等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所以大家都往这一条道上挤。从整个社会来说,要促进就业公平,必须创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基本保障全覆盖、均等化。不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大家必然就会老往一个地方挤,就业的路就会越走越窄,从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就不可能真正有效解决。另外,加强监督也是促进公正就业的有效手段。公务员的招聘从刚开始的内部操作到公开招考,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是,如果一个地方打着公开招聘的名义以公谋私、以权谋私,不仅严重降低了公开招考的公信力,而且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就业秩序。媒体要勇于承担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职责和道德操守,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发挥监督职能,促进公共机构用人的公开透明,为全社会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促进整个社会和谐进步。

第三,建立大学生就业和失业的保障机制。大学生就业也是弱势群体,大学生失业是知识性失业,有专家学者称之为“新失业群体”。相比传统的劳力性失业,这种“新失业群体”是国家宝贵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针对大学生“新失业群体”的出现,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多个部委都曾出台过相关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如2004年规定“允许大学生进行失业登记,特别困难的大学生还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2006年6月,中组部、教育部等14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规定大学毕业生无工作时可享受失业救济,享受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毕业生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民政部门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2006年9月,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又出台了八项促进就业措施,其中一条就是针对大学生失业的保障,即从2006年9月1日起,没有找到工作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失业登记,由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发放就业服务联系卡,对登记失业毕业生中家庭困难、求职困难的纳入重点帮扶范围。当然这些政策都属于事后救济的保障,无法从根本上规避大学生就业风险。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他真正想要的是就业岗位而不是失业救济金。因此,我们要从事后救济转向事前促进,即增加就业促进的资金投入,从以失业救济投入为重点转向以促进就业为重点,建立促进就业基金、专业培训基金等各种直接服务于扩大就业的专项基金。

3.2 高校层面

教育与市场的对接,是解决就业难的路径依赖。市场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即一线专门人才严重不足,但高校没有及时调整开设与市场需求紧紧相关的专业,原有相关专业由于课程设置传统,培养出来的人很难为企业接受。因此,不妨把多年探索出的“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经验和做法移植到高校教育上,并加以制度和规范化。学校应该在金融危机阵痛期反思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在大学生就业服务和协调方面下更大的力气。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帮助毕业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完善自我,增长才干。对毕业生应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明确定位,全面落实毕业生的去向。同时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观、价值观的教育,使毕业生树立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同时,探索建立校企共建的高校办学机制,从制度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信息,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3.3 社会层面

从用人单位来说,企事业单位首先要树立了社会责任意识。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优化大学生与企业的关系属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优秀的企业必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对社会负责才能对员工负责,才会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为其效力,奉献才华。其次,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公正的人才观。要转变经验第一的用人原则,注重大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个人能力素质,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等;转变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确定公正的招聘程序,公开择优录用,为每位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从大学生家庭来说,家庭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重视人伦亲情的社会来说更是明显。首先要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具有教育导向功能,要重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家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支持子女艰苦创业,让子女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其次,正确认识“家庭关系网络”对大学生就业促进的作用,积极引导从依靠亲属的“强关系”网络向依靠自身的“弱关系”网络转变。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本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不仅是个人的决策,更是整个家庭在所处的社会地位上进行的一场利益博弈。家庭动员社会资本的“强关系”网络能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就业成本,但是这种“强关系”网络也影响了整个大学生就业的公平公正环境,因此,整个社会要积极规范引导这种依靠亲属的“强关系”网络向依靠自身的“弱关系”网络转变,合理运用自身具有的社会关系,突出自身努力程度和整个社会就业促进体系的作用,从而营造大学生就业促进的公平公正环境。

3.4 大学毕业生自身层面

高校毕业生要主动及时调整就业观念。一些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对于就业却还保持着过去那样的期望值,就难免造成很大的反差。所谓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这种不确定性的心理感受。大学生是国家稀缺人才,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发展问题。大学生应该把个人就业问题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看待,而不只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和追求。解决就业的思路应该是走向基层,建设一线是大学生就业的得天独厚优势和竞争空间。同时,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为自己创造更为广阔的就业前景。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当前,大学生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社会实践,尽可能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通过在校参加各学生组织、社团组织,参与大学生创业等,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作为主体性自身,高校毕业生也不能仅仅寄希望于“等、靠、要”就业岗位,而是要善于走出一条新路,更多地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这需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教育,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让高校毕业生成为创业的生力军。

[1]佚名.教育部承认高校扩招太急[N].南方日报,2008-10-10(03).

[2]沈剑.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0(26).

[3]王诚.大学生就业的理论和政策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01).

[4]孙海峰.谁挡了大学生就业的道[N].中国青年报,2009-04-02(10).

[5]周娜娟.大学生“去农村就业”现在行不通[EB/OL].[2009-03-28]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content_11080182.htm.

[6]姚裕群,李从国.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体系研究[J].东岳论丛,2009(10).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大学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