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4卷)总目次

2011-03-19

关键词:民俗学探析

(篇名 / 作者 (期次-起始页码))

透过传统看传统 / 爱略特·奥林,孙非寒(译),张举文(校) (1-3)

民歌之王:文化英雄传奇影响生活历史的初步探索 /葛 融,赵肖为(译) (1-19)

崩毁的神像:吴凤传说的流变 / 白奕凡,赵肖为(译)(1-26)

壮族歌仙的定位:刘三姐与音乐表演中的空间和性别问题 / 蒋 岚,陈超颖(译),张举文(校) (1-30)

印象派与古典主义传统关系新探 / 邹广胜 (1-44)

诗人何为? —— 论柏拉图诗学观中的矛盾与中和之道 / 王洪岳,童潇潇 (1-56)

一幅“互助合作”运动的历史剪影 —— 重读柳青的《创业史》/ 范家进 (1-63)

移民与移民社会问题研究 —— 关于建构移民社会学的思考 / 任柏强,毛园芳,奚从清 (1-69)

卡尔·波普尔的反乌托邦思想批判 / 陈庆超 (1-75)

温州方言同义词研究 / 刘传鸿,张小燕 (1-81)

汉魏六朝碑刻坟墓义词语研究 / 吴为民 (1-87)

嘉靖前期张璁和杨一清关系探析 / 陈宗梓 (1-93)

明宣宗平定高煦之乱原因探析 / 李庆勇 (1-99)

矫枉过正,退而自省 —— 胡适思想论战策略初探 /刘爱华,艾亚玮 (1-105)

唐群英与清末民初女性意识的媒介表达 / 王 萍(1-111)

温州拦街福的历史、特点与当代复兴 / 叶大兵 (2-3)

拦街福:创造与想象地方特色文化的场域 / 陈华文(2-12)

暧昧的传统节日保护 / 韩 雷 (2-18)

民俗主义视角下的“天一角”温州小吃营销策略分析/ 陈超颖,黄 涛 (2-24)

民俗研究与翻译研究 / 利·哈林,杨 柳(译),张举文(校) (2-31)

彝族史诗中的鹿形象初探 / 马克·本德尔,赵肖为(译)(2-36)

“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嘎达梅林与土匪、英雄和革命者原型 / 何安妮,赵肖为(译) (2-44)

影视民俗与中国文化认同 / 张举文,桑 俊(译) (2-51)

沧桑往事的文化省察 —— 论“老作家”写在“新时期”的反思散文 / 徐阿兵 (2-62)

乡愁过滤后的生活原生态 —— 论乡愁与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之艺术魅力的关系 / 刘伟安,南 英(2-68)

“唯美”与“颓废”之死 —— 关于《银杏之果》与《沉沦》之接受的比较研究 / 丁增武 (2-74)

被遮蔽的激流 —— 论《创业史》的叙事张力 / 曾金华 (2-80)

尤侗词曲观考释 / 邹 锋 (2-85)

两汉时期官吏的致仕制度 / 张艳玲,李锋敏 (2-91)

咸丰三年钦天监教案考述 / 王 晓 (2-97)

陈济棠主粤时期广州人力车夫研究 / 赵 宝 (2-103)

近代女杰张竹君的媒介形象考察 / 张 朋 (2-109)

新世纪康德美学研究的新进展 —— 评胡友峰著《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 曾繁仁 (2-115)

黄溯初教育思想与温州大学办学理念之关系 / 蔡克骄,王雄涛 (3-1)

动物福利与建设慈善社会 —— 从刘绍宽论西人禁止国际禽羽贸易谈起 / 孙邦金 (3-7)

永嘉四灵考论四题 / 陈增杰 (3-13)

从“媒介为先”原则看“文学场”的裂变 / 陈定家(3-18)

当代媒介艺术生产力初探 / 单小曦,邓金玉 (3-27)

文学媒介化与新世纪文学生产方式的变迁 / 张邦卫(3-35)

生活的诗学 —— 短信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 欧阳文风 (3-43)

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研究趋向的新观察 —— 从两个语境和一个意识切入 / 庞建春 (3-49)

地域归真的语境编织:石碇小镇历史空间参与设计的修补式实践 / 萧百兴 (3-62)

特定民俗场中儿童的习俗化 —— 以洋县社火为例 /邓 苗 (3-76)

论汤显祖的诗学思想 / 魏青青 (3-82)

试论《战争论》对郁达夫政论时评的影响 / 郑薏苡(3-87)

智者想象: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 王小波与鲁迅想象精神之比较 / 童志祥 (3-93)

巾帼何须让须眉,闺中造物有花仙 —— 顾春与柳如是的诗词创作比较 / 高 新 (3-99)

成吉思汗礼遇丘处机分析 —— 以权力与宗教互动的视角 / 夏当英 (3-105)

再论高启之死 / 贾继用 (3-111)

浙江平阳新罗庙记录和现状 / 朴现圭 (4-4)

在历史与传说之间 —— 以何文渊传说为例 / 邱国珍 (4-14)

华北历史民俗文献述论 / 萧 放 (4-23)

先秦中国政治伦理的深层思想进路 / 靳凤林 (4-30)

端午节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复兴 / 黄 涛,杨雯雯(4-37)

社会法体系的结构分析 / 叶 姗 (4-49)

试论劳动法的道德观 / 许建宇 (4-59)

稳定是企业劳动关系的本质要求 —— 从雇员区别于民事主体的身份特殊性出发 / 钱叶芳 (4-69)

元代戏剧的圆满之趣及其美学阐释 / 吴宪贞 (4-78)

吴嘉纪与东淘遗民诗群 / 郭小转 (4-83)

后现代语境下的“新史诗小说” —— 以阿来《格萨尔王》为例 / 何 健 (4-89)

论西方文论的中国化 / 郭 云 (4-95)

消费文化视阈中的身体批评 / 苏文健 (4-101)

明代吏部尚书考论 / 王兴文,宫凌海 (4-107)

建功立业,经邦济世 —— 陈亮事功思想探析 / 董海鹏 (4-113)

公务员社会保险制度建立之考量与立法进路分析 /郑尚元 (5-2)

英国的同酬法及其启示 / 李坤刚 (5-13)

论社会法视域下义务教育的国家义务性 / 方益权,易招娣,唐丽雪 (5-21)

美能否成为民族国家自由生活的价值律法 / 李咏吟(5-29)

罗曼·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结构理论新解 / 吴子林(5-40)

约翰·巴罗笔下的中国形象 / 李新德 (5-49)

自由感 —— 康德美学的经验之维 / 胡友峰 (5-55)

梁漱溟、冯友兰宗教观比较研究 / 周良发,潘 红(5-65)

“自然”而“命不可勉” —— 从方法论视角分析王充关于“命”的观念 / 王永哲,何丽君 (5-71)

温州市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四个民主”问题探析—— 基于十村的调查研究 / 杨 原,刘玉侠(5-77)

清代浙江山区的经济开发及其生态变迁 / 颜晓红(5-83)

都市人精神生活探析 —— 以《子夜》为视角 / 赵莹莹 (5-89)

“鸳鸯抗婚”与“鸣凤之死” —— 《红楼梦》与《家》逼婚情节之比较研究 / 刘二辉,胡 辉 (5-95)

解读劳伦斯《逾矩的罪人》中的女性形象 / 苏 艳(5-101)

论宋太宗两次北伐中的军粮供应困境 / 曹伟芹(5-106)

明末王武纬出使朝鲜与“联鲜图奴”之议 / 王 刚(5-111)

在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学科规划中理性求变 / 董晓萍(6-3)

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少数民族”维度 / 朝戈金 (6-5)

民俗学的学科定位与学术对象 / 高丙中 (6-7)

新疆民族民俗学的学科建设 / 热依拉·达吾提(6-10)

民间文学的学科定位与东方民间文学 / 陈岗龙(6-13)

历史民俗学建设的意义、实践与规划 / 萧 放 (6-16)

民间文学学科的处境与出路 / 万建中 (6-18)

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相互关系和相对位置 / 黄 涛(6-20)

建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思考 / 郭 捷 (6-25)

日本劳资集体谈判中“春斗”的发展与启示 / 田思路 (6-33)

温岭市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性质与制度机制研究 /李炳安 (6-41)

论我国劳动者集体劳动权的特点及其实现路径 / 王柏民,谷斐斐 (6-51)

《中国音韵学研究》讹夺举例 / 丁治民,杜冬梅(6-57)

大徐本《说文解字》水部讹误举隅 / 陈源源 (6-64)

巴赫金边界思想渊源探究 / 周启来,孙鹏程 (6-69)

“元”的敞开 —— 雅各布逊元语言理论视角下的元小说分析 / 王正中 (6-75)

抵制•消费•散步 —— 米歇尔•德塞尔托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 / 张 荣 (6-80)

高则诚佚诗及其生平补证 / 蔡堂根 (6-86)

《采菽堂古诗选》编选之隐形标准 / 宋雪玲 (6-92)

怪力乱神的多源汇聚 —— 论《武王伐纣平话》的整体艺术构思及其民间叙事特征 / 李亦辉 (6-98)

圣徒、家长、新乡绅:中国当代文学村干部形象考察 /廖 斌 (6-104)

论严歌苓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 许 晖 (6-110)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4卷)总目次 / 本刊编辑部 (6-115)

猜你喜欢

民俗学探析
探析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民俗学视域下的四川康巴乡土小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VR阅读探析
总括*
《六十种曲》中元宵习俗的民俗学、戏曲学意义
《超越“20世纪民俗学”: 我们从与福田亚细男的讨论中学习什么?》序 言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