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医学生中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的探讨

2011-03-19陈妍君符昆惠

卫生软科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医疗事故医学生医生

陈妍君,杨 春,符昆惠

(昆明医学院口腔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我国目前医学院校的教学课程设置中仍缺乏医疗安全教育的内容,绝大多数的医学院校均未开设医疗安全教育的课程,也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医疗安全教育。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或走向工作岗位后对什么是依法行医,什么是医疗安全以及怎样避免医疗事故或差错的发生知之甚少,更不知道怎样恰当地在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同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为了广大民众的健康需要,为了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医疗环境,并让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地适应工作需要,在医学院校开设医疗安全教育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为应对日趋增加的医疗纠纷,各院校、专业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或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开展一些零星的、与本专业较为密切的简要安全教育,但是并没有把医疗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而没有统编的基础教材,教育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就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达不到其教育的目的。为保证医疗安全教育的有效性,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 医疗安全教育的形式

医疗安全教育要规范化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它必须作为医学教育的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根据教学计划编订统一的基础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达到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保证。有了科学系统的基础教材,各专业再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这样有了规范的教材和教学要求就必然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教育效果也就有了基本保障。

2 教学内容

2.1 职业道德教育

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风是从事医疗工作的基本条件,是防范医疗纠纷、保证医疗安全的关键。医学是保障人类健康的若干学科的综合生命科学,它不是一般的工作,而是为救死扶伤需要做出奉献的一份职业。其工作焦点是广大民众的健康与利益。相对其他学科,从事医学需要付出得更多是因为其服务对象是具有生理、心理及社会整体需求的人。绘图出错了可以修改;零件不合格可以重铸;课讲错了可以纠正,唯有医学,工作稍有失误和疏忽便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所以作为一名医学生,虽然经过了多年专业知识的刻苦学习,在走入工作岗位之际,还必须明白什么是医学、什么是医生以及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近年来,由于医疗改革市场化倾向的影响,部分医院、医生的社会责任感产生了动摇,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在新的医疗环境中,应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把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特殊职业需求转化为学生内心的信念,让医学生在医疗活动中自觉规范自身的医疗行为,强化责任意识,正确处理好社会公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对保证医疗安全,杜绝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2.2 医疗法律法规的教育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普遍地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与此同时,医疗法规也为医生界定了相应的权益、义务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医疗安全教育过程中开展医疗法规教育,使医学生懂得遵法守法的重要性,并掌握与医疗安全相关的法律知识,明白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并把法律知识运用于日后的医疗工作中。在懂得尊重保护病人的同时也学会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

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更新的高难度、高风险的生命科学,在操作中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和千变万化的病情转归。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医务工作者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和责任,为了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尽量减小医疗风险,依法行医就显得十分必要。为应对频频发生的医疗纠纷,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了许多相关的医疗法律文件,如《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的法律文件等都应纳入医疗安全教育的范围内。通过医疗法律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把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医疗工作中,从而减少或尽量避免医疗差错或事故的发生。

2.3 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的教育

医务工作者在漫长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相应学科、专业的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规章制度是医院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的章程,它是医护人员的行为准则,是改善服务、提高医护质量、加强管理及预防医疗事故的重要依据。而诊疗常规是医护人员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进一步规范临床操作常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教育医学生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加强临床诊疗规范化培训,是让医学生养成审慎、严谨工作作风的有效途径,也是防范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2.4 医疗文书的规范化培训

医疗文书是医疗活动过程的客观真实记录,也是医疗活动的事实证明。病历、处方及各种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资料都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医疗文件。书写规范的医疗文书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因随意、疏忽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的危害,从而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严谨、客观、完整的医疗文书既是医疗科研的原始资料,也是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利的有效依据。它是医疗事故鉴定或医疗诉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律证据。因此加强医学生医疗文书的规范化培训是医疗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5 加强沟通交流能力的培训

现代医学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形成了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思维方式,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越来越广泛的为人们所认同。在此基础上医疗活动过程也不再只是医生单方面对患者病情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更是医生与患者、医生与医生、医生与医院之间的一个人际互动的复杂过程,其中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医疗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取得患者及其家人的理解,减轻患者身心痛苦。而医生与医生、医生与医院之间的关系则是营造一个良好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的重要条件,只有在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下开展医疗活动,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因此在医学生医疗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沟通交流能力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3 医疗安全教育要与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相结合

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医生从事着人类最高尚、神圣的职业,要以坚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为基础,救死扶伤、拯救生命。这是每个医学生都应该明白的道理。成为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正直、善良、有理想、讲道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具有奉献精神。要具备以上素质仅仅靠简单的医疗安全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医生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看似外在的表现,实际上是人的内在素质的反映或整体素质的体现。一个人若具备了做一个好医生的整体素质,其事业心、责任感、同情心等优秀品质就会自然而然的体现在医疗活动中。一句真诚关怀的话语,熟练体贴的每个动作都会让病人感到温暖、放心。在这种医患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础上,不仅能降低医疗事故或差错的发生率,也能大大减少医疗纠纷,医疗安全也就有了一定基础。因此,医疗安全教育不是独立的,它与医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密不可分,医疗安全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的过程中。

[1]高 明.浅谈加强医学生医疗安全教育[J].安全与健康,2004,(3):45-46.

[2]万建新.加强医学生医疗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34-37.

猜你喜欢

医疗事故医学生医生
最美医生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到私人诊所就医出现意外,算医疗事故吗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潘耀平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罪
医疗事故鉴定怎么改进
哪些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