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跟进式教研在校本教研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1-03-19乔军
乔 军
(天津市和平区教研室,天津 300070)
课例跟进式教研在校本教研中的实践与探索
乔 军
(天津市和平区教研室,天津 300070)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与此相适应,教研策略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课例跟进式教研”,立足于课堂,切合教学实际,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
课例跟进式;教研;校本教研;实践
基于我区政治学科教师队伍的现状,我们本着“以需要和困惑为前提,以问题为载体,以研究为中心,以引领为支撑,以发展为目标”的有效教研实施原则,实施了区校二级校本教研联动机制,即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校中的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由专业人员和教师共同参与研究。在教学实践的探索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参与了培训后,都很难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课堂上。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区校二级校本教研建设中,我们尝试实施了课题领衔式教研、课例式教研、沙龙式教研、主题论坛式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教研方式,其中“课例跟进式教研”立足于课堂,可以有效解决理论向实践的转移,是一种知识与行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培训方式。
一、什么是课例跟进式教研
事实表明,教师并不能靠一两次的实践就能形成认识,改变教学行为。因此,在校本教研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地实践,深入观察、反思和分析,去研究把握自己具体的教学行为,在文本学习、讨论的同时,还要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把握新课程,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程,才能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我们在学习顾泠沅教授的《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以课例为载体教师教育模式研究》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并实施了“课例跟进式教研”。课例跟进式教研是以课堂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实现教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教研方式。
课例跟进式教研通常是选择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研究主题,由此选取教学内容,再将这个教学内容先后与几节课的实施效果作比较,在教学行为的跟进研究中进行反思与提升,反思的焦点汇聚于行为的改进与改善,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课例跟进式教研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应用性研究,注重行为跟进,既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例跟进式教研方式主要包括:一个课例、二轮反思和三次研讨等环节,强调行为的跟进,边反思、边实践、边进步。一个课例,指一个个实际的鲜活的课堂教学例子,它是开展研究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实际上就是围绕一节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所做的一系列反思和研讨活动。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进行第一轮反思,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更新观念。在此基础上,与同科教师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探讨,这是第一次研讨;在研讨中形成新的课例设计,通过深入访谈,对新设计进行研讨分析,讨论教学行为如何改进,这是第二次研讨;然后,按照新的教学设计实施新的课堂教学,听课人员再次进行评议,比较分析三个阶段课堂教学的差异和变化,进行第三次研讨。执教者在新教学行为完成后,结合三次研讨进行第二轮反思,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肯定成果并写出教学反思与体会。例如基于课堂观察的课例式教研,其教研流程为: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思研讨—行为跟进。
二、课例跟进式教研的具体形式
1.同课异构。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分别进行教学设计,分别上课,教师分别听课,互相比较,从对比中找差异,在互学中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思考,实现共赢。
2.连环跟进。对于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集体备课,一人执教,其他教师集体听课、评课,上课教师根据评课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再次上课、听课、评课,评后继续修改,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为止,最后上课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对教学经验予以提升,尝试由经验型教师向智慧型教师的转变。
3.个案分析。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课例,通过在教研活动时播放录像课,由教师进行集体“解剖”。对于选择的课例,不强调其完美性,而是注重其真实性、代表性;“解剖”要发现问题,激发教师对案例教学进行反思。
4.主题式研究。主题式课例教研就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课例的选择,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评课研究,例如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案导学,课堂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等主题,有选择地确定课例,进行专题内容的课堂观察听评课研究。通过基于课堂观察的课例式教研,引导教师对研究的主题进行提升,把研究的主题提升为课题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
三、基于课堂观察的课例跟进式教研要注意的内容
1.成立课堂观察组,明确课堂观察点。选择一个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作为研究专题,根据确立的研究问题,组织教师成立课堂观察小组,明确课例教学中的观察点,指导教师制定课堂观察记录表,明确课例教学中的观察目标和观察点的记录描述,即:事实→现象→问题。事实是客观的存在,现象是对当前存在的与研究有关的人、事件、行为、过程等事实的一种概括,问题是从现象中提出来的一个比较具体的、集中的焦点。
2.选取课例形成教学链。课例跟进式教研可以由一个教师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或由几个教师选取同一教学内容作为课例进行设计,由一名教师连续执教,有时是几个教师分别上课,由此形成课堂教学链,在课堂教学的多次设计实施中进行比较和改进。
3.制定行动步骤和时间安排。课例跟进式教研方式强调行为的跟进,边反思、边实践、边进步。行动研究方案的设计特别要重视研讨和反思环节,这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关键。实施课例跟进式教研要安排专门的时间和环节进行反思研讨,通过“我说我的“、“我说大家的”、“我再说我的”等环节,将使改进建议趋向更集中、更深刻、更全面,并渐臻完善,如果忽视课例后的反思与跟进,课例式教研仍是纸上谈兵。
4.反馈分享。在一个课例研究告一段落之后,要集思广益,把“怎样改进更好”作为中心话题,让大家分享研究成果,变一个人的经验成为共同财富,使一个人的教训成为共同警觉,化一个人的困惑成为共同课题。反馈可以通过现身说法,也可以由推己及人再到推人及己;可以在正式教研活动中进行,也可以通过平时三言两语的交谈实现;可以在口头交流中分享,也可以在课题的共同研究中达成共识。
四、实施课例跟进式教研要遵循的原则
1.坚持“问题”贯穿原则
课例式教研要以“问题”为线索,以教师课堂教学中真实的教学问题为中心,基于教师的问题进行研究,在课堂问题的研究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成为研究者。
2.坚持开放性、协作性的原则
课例式教研需要创设民主和谐互动的教研氛围,依靠团队的智慧进行有效的交流、分享与合作。实践中,尤其要重视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反思、共享,充分发挥和依靠集体的力量,组织和开展好课例研究、课题研究等不同层次的研究活动,建构区域教研的实践体系。
3.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的原则
校本教研改变了传统教研中教研员讲、教师听、教师被动做的教研方式。在课例式研究过程中,教师是研究的主体,但是必须要注意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因为缺失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只能是自囿于同水平反复,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因此要重视发挥专家、教研员、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要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发挥必要的指导作用。
4.坚持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原则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在课例跟进式教研中,通过教师的独立思考与观察,自主学习,学科教师合作共赢,引导教师将日常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提升教学智慧,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
5.坚持教科研介入的原则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必须有核心课题为统领,这样才能明显地提高研究成效。因此,在实施课例跟进式教研中要引导教师深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在课例教学中发现值得研究的教育教学问题,鼓励教师把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把典型的、普遍的教学问题提升为校本研究课题。科研式研修活动使教师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问题的价值所在。这种教研方式有效解决了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使教师对教育理念的领悟在实践中得到质的飞跃。
高中课改实践证明,课例跟进式教研具有简捷、操作性强等特点,它立足于自然状态下的课堂教学现场,从教师所面对的课堂教学的具体问题或需要出发,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努力改进教学实践。在课例跟进式教研中,教师有双重收获,一方面知道了如何直接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也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课例式教研,使我们从集中精力打磨“精品课”到关注日常课堂教学,让更多的教师学会教学,许多学科骨干教师正在提炼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责任编辑:金锡萍
G526.3
A
1671-2277-(2011)01-00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