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应加强青少年网络阅读的引导

2011-03-18鲁英芳

图书馆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青少年图书馆资源

鲁英芳

(阜新市图书馆,辽宁 阜新 123000)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据统计,我国网民达1.03亿,其中青少年占80%。人们生活的网络阅读方式和以因特网为主要载体、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内容所形成的“网络阅读文化”不再是单纯的工具,已构成影响人们的意识行为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对青少年的发展与成长产生不容忽视、潜移默化的影响。正确引导和看待网络文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有责任更多地去了解摸着键盘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精神需求和他们已经形成新的阅读习惯。

1 网络阅读的基本特征

虽然人们对“网络阅读”的解释不尽相同,但研究者普遍认为,网络阅读是指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来获取信息与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阅读行为。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1 自由性和创造性

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和广域性的互联网如同一本面向世界打开的百科全书。它没有国界,包罗万象,青少年可以不受时间、地域和资格的限制进行自主阅读。超文本格式的非线性网络文本,超越了纸张的章卷限制,提纲似的链接标明了内容的深浅层,使读者能按需取材,在文本间自由跳跃,在信息的海洋中纵情遨游。阅读环境的开放性不仅仅是物理时空,还体现在其阅读心理方面,网络阅读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能使青少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种阅读心理能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

而网络所形成的是一种超文本的信息载体,它为人们提供了多种意义。阅读不是单一吸取信息的过程,其在实质上体现为相互碰撞、相互激活、相互融合、生成创造信息的过程。网络阅读在过程的互动性和环境的开放性方面为阅读中的创造提供优越的条件。从阅读方式上讲,更接近于人类记忆的“联想式”结构特点,它所形成的发散性思维特征,参与的即时性与方便化,大大地激发并解放人们阅读的想像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1.2 互动性和丰富性

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提供了一种比较平等的双向信息交流模式。网络的理念是平等和自由,网络的交互性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互动对话机会,尊重每一个独立个体的话语权。从信息资源的角度说,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为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掌握和运用创新方式的能力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互动是网络阅读的生命”,阅读真正成为个性化行为。

信息的丰富性是人们对网络的最深体验。互联网上具有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源,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网上资源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最大图书馆相匹敌。网络阅读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各种知识的最佳来源和传统文本阅读的延伸和补充。

1.3 人性化和选择性

网络阅读与传统的阅读相比,在形式上提供了一种更人性化和个性化的阅读环境,它有着操作自如的阅读界面,字号、版式等可以任意调整。在内容上它还可以加入很多动态的东西,如精彩的多媒体插图、背景音乐、影视动画。在形式上又具备了印刷媒介无法比拟的互动性和高参与性特点。超文本链接方式,强大的检索功能,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将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多角度、多视点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些特征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适应青少年追求个性、效率和时尚的心理特点,易于提高青少年阅读的兴趣。

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是丰富而又无序的。面对着网络信息的海洋,人们必须学会通过全面深入的审视继而作出能动性选择与判断。因为如果不具备敏捷的判断力,就有可能被垃圾信息所淹没。通过网上阅读,人们能够不断提高网络技术使用和鉴别优劣网络信息的能力,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接收到更多、更新、更有用的信息。青少年在网络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了鉴别,学会了选择。

2 网络阅读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能给青少年带来“学习的革命”,但在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使用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其负面影响日趋凸现。

2.1 信息资源的增长加重了青少年信息选择的困难,降低了阅读的目的性

据统计,每天网上刊载的免费阅览的新信息将近100万页,这是世界上英文图书出版量的10倍多。信息资源产量的迅猛增长,已经导致大量的信息资源得不到组织和控制,影响了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加重了青少年选择、获取知识的负担。正如约翰·奈斯比特在《大声势》中所言:“我们淹没在信息中,却渴望知识。”使少量有用的信息被大量无用的信息垃圾所淹没,特定的需求者却难以获取精确度高、针对性强、稳定安全的信息,使人们可能陷入“接触信息的机会越多,实际获得的知识越少”的尴尬局面。据调查,在网络阅读时,一半以上的人员缺乏选择最佳信息资源的能力。面对过多的选择,读者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不知道怎样去自己的目的地。

2.2 超文本的结构使读者易产生信息迷航,丧失逻辑思辨能力

阅读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使知识结构还不完善、思维方式还不成熟的青少年在网络阅读时一直是在“看题”、“听问题”,而不是在“想问题”。正如洛扎克在《信息崇拜》中所言:“信息,到处都是信息,唯独没有思考的头脑。”有人曾对我国大学生的网络迷航作了更详细的调查,总结了大学生迷航的几种情况:被网上目标以外的内容所吸引而迷航;因为与目标相符的站点太多,无法正确选择而迷航;网上信息太多太杂,思路被非相关信息打断而迷航;有关链接的层次太多,越走越远,终致迷航。这直接导致读者丧失了在阅读中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讲究缜密的逻辑连贯性、深度以及来源。图像化和影视化的网络文本一方面在消除人类原有的深度阅读,另一方面又培养出一代肤浅的阅读者。读者以放纵的眼球取代了对知识的追求,得不到传统阅读对人们思维方式所进行的训练。

2.3 多元化文化并存,形成“浅阅读”时代

网络阅读的非经典性来自自身的明显缺陷。网络的理念是平等自由,已经不像传统媒介那样受政府控制,因为缺乏编审,网络上任何人都能发表文章。这种控制力的消弱直接导致了互联网的多元文化特征,这种多元文化特征代表了各种文化之间平等共存,在网络上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没有现实生活中那么清晰的界限。控制力削弱的另一个后果是网络信息普遍缺乏系统性和条块性,青少年在网络文化中体验不到连续的、稳定的认同感,反而接收到的是间断的、浮动的、零散的“自我感”。网络阅读作用于感官而不是作用于心灵的特点,网络阅读这种碎片式的阅读,很难像传统图书那样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交流和沟通,缺乏对于灵魂的震撼。有人提出,网络媒介把人们带入了“浅阅读”时代。青少年很少通过网络媒介来精读图书,一般情况下都是进行快餐式的随意性的速阅读。

2.4 网络信息资源的异化,易诱发青少年犯罪

网络信息异化的表现是信息污染严重。众多虚假信息、冗余信息、垃圾信息以及垃圾邮件“堆积”在网络上。尤其是一些反动迷信、黄色网站的不健康内容,使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分不清真善、好恶,从而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有些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因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沉陷其中。调查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3 图书馆引导网络阅读的措施

鉴于网络阅读广泛的社会性,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载体,相对于传统纸质阅读,视野更为宏阔,获取资料更为快捷,交流更加迅捷,评价更加多元,对激发青少年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优化认知结构,提高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有不可替代性。但对青少年的不利因素也不可估量,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要“疏”而不“堵”。我们全社会都有责任提供帮助,尤其是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图书馆,应当担起自己的责任,多提供一种崭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从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网络阅读,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积极引导青少年网络阅读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3.1 充当好编审和“守门员”,优化整合资源

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应紧密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量的信息资源作出专业性判断,发挥编审和“守门员”的作用,为青少年提供值得信赖的阅读文本。选择的内容尽量突出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通俗性,强化网络资源的优化整合,形成与图书馆传统文献资源的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组成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3.2 采用网络管理和监控结合的方式,加强上网监督和管理

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馆员要经常对未成年人上网情况进行巡查,及时阻止不安全操作和违规上网行为。除此之外,还应安装适合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使用的网络管理硬件和软件,对上网的计算机进行全程监控。如沈阳市少儿图书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在2000年就已经安装了NEWCLASS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对未成年人进行计算机培训教学,还可以监控每台机器上网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在本室的教师机上就可以实现对每台计算机的实地操作。

3.3 建立特色数据库或专题信息库,提供智能化访问和服务

对于青少年读者经常浏览检索的内容,在图书馆网页中设立专题信息库,有条件的要建立数据库。这样青少年在确定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后,可直接点击专题信息或数据库,查看自己所需的专题内容。如沈阳少儿图书馆建有“连环画数据库影片库”,上海少儿图书馆与百度合作专门制作的少儿搜索引擎,深圳少儿图书馆建有“谜语世界数据库”、“青春自然情数据库”等。通过整合的专题数字资源系统,通过中间技术(指数字资源无缝整合软件系统),把不同来源和不同通信协议的信息完全融合,使不同类型、不同格式的电子文献资源实现无缝链接。并要集成检索功能,建成新型青少年网络阅读数字资源体系。最终目的是要构筑一个呈立体网状分布、具有知识相互关联、辐射延伸功能,自由开放存取,向青少年提供智能化访问和服务的网络阅读系统,促使青少年网络阅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3.4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高网络阅读技能

图书馆要积极开展对青少年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进行信息意识的教育、信息能力的教育、信息道德的教育。图书馆要积极推荐适合青少年读者的网站、编制网络使用指南或手册等,帮助青少年读者了解网络资源,减少上网的盲目性;通过定期举办网络知识和技能讲座等形式介绍电子出版物和数据库的知识和使用方法、网络信息资源的种类与特点、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各类数据库的查询方法,从而指导青少年学会利用一系列信息检索工具从网络获取自己所需信息,并有效使用信息。

3.5 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倡导探究性阅读

图书馆应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智力成长规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在轻松、愉悦中达到提升信息素质的目的。如编制有关文献信息的必读书目,开展参考咨询服务;举办专题书展或专题讲座来培养青少年对某一主题的信息意识。积极倡导各种不同主题的探究性阅读,如经典阅读、红色阅读、趣闻阅读、科普阅读等。探究性阅读是一种以主题为中心,通过自主的探究性扩展阅读活动,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阅读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让青少年在最短的时间内搜集到尽可能多的关于主题的信息资料,形成对理解主题的较宽的视野,以不断提升主流青少年读物的影响力。

3.6 阅读社区的网络阅读指导

阅读社区是网上阅读讨论组织。它以读书论坛、讨论组、聊天室、电子公告等形式展开。为青少年切磋和交流信息技能提供机会和平台,在阅读社区内,应该有教师或馆员提出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当然,这个话题必须是短小而有吸引力的。其他青少年读者围绕这个话题各抒己见、交流看法。青少年通过这种形式,展示自己对阅读主题的认识与看法,可以加深对阅读主题的认识。

总之,引导青少年读者正确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国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还需要社会、家庭的多方协作和技术支持。在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图书馆要培养青少年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并能够自主地进行网络阅读,还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阅读的局限性会得到不断的弥补和完善,让青少年从网络中汲取更加丰富的营养,使网络成为青少年完成学业、健全人格、享受生活的工具。

[1]马良等.网络阅读探微.情报杂志,2005(4).

[2]王素芳.网络阅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探析.图书与情报,2004(3).

猜你喜欢

青少年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青少年发明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去图书馆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