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对策

2011-03-18李春梅

图书馆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阅览室老年人图书馆

李春梅

(辽宁省图书馆,沈阳 辽宁 110015)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一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据2011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7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我国已开始进入世界性老龄型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以及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作为社会公众学习知识、研讨问题、信息交流、休闲娱乐中心的公共图书馆,如何适应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高度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有的放矢地做好老年读者的服务工作,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应该成为各级公共图书馆研究和致力解决的课题。

1 为老年读者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一切有阅读能力和阅读需求的人提供满意的服务是其追求的目标。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图书馆的读者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年读者在公共图书馆读者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老年人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对社会时事、国家政策、科技发展动态等信息有着强烈的需求欲望。同时,老年人时间充裕,他们更加关心养生保健和文化休闲娱乐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根据笔者对辽宁省图书馆的调查显示,目前,经常到图书馆的老年读者约占读者总数的1/3。他们常进出外借处、阅览室、自习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室、参考咨询室等场所,已经成为图书馆重要的服务对象。各级公共图书馆应该密切关注读者对象的变化趋势,深入研究老年读者的个性特征和服务需求特点,努力为老年读者营造舒适温馨的服务平台,结合老年读者的特点,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为老年读者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使公共图书馆成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精神家园。

2 老年读者的阅读特点

2.1 关注时事新闻。据调查了解,老年读者对时事新闻类的报纸和期刊一直情有独钟。尽管他们已退离工作岗位,但他们没有因此而放松自己,将自己游离于社会之外,而是通过到图书馆阅读报刊的方式,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紧随时代的步伐。

2.2 关注养生保健。人人都向往有个好身体,老年人更是企盼健康和长寿。因此,营养健康、医学保健类的书刊特别受老年读者的青睐。通过阅读此类书刊,他们不仅从中获得了大量有关“养生”、“保健”的专业知识,同时改变和调整了过去不良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让他们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3 满足兴趣爱好。老年读者因受个人兴趣爱好的影响,来馆阅读时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方向。如琴棋书画、养花种草等,通过对此类书刊的阅读和研究,使他们兴趣和爱好向着专业方向发展,为陶冶性情、提高生活品位、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2.4 深入学习研究。老年读者中藏龙卧虎,不乏高、精、尖型学术人才,他们在图书馆中能较好地利用各种文献资源,热衷于学术研究与探索,他们对图书馆某一领域的学术资源非常感兴趣,或搞课题研究,或著书立说,或发明创造,渴望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发挥余热,老有所为。

3 公共图书馆为老年读者服务的对策

发展老年公益事业,做好老年读者服务工作,既是社会对各级公共图书馆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老年读者对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期盼,更是历史赋予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要做好图书馆的老年读者服务工作,我们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建设适合老年读者特点的藏书体系

各级公共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结构的变化,合理支配文献采购经费,遵循“读者有其书”的原则,科学规划文献资源建设方案,适当增加适合老年读者阅读的馆藏文献。通过开展读者问卷、与读者沟通交流及设立“预约购书登记簿”等途径,及时掌握他们的阅读倾向和需要,并有针对性地为老年读者补充相关文献资料,最大限度满足其阅读需求。

3.2 采用人性化的服务方式

老年读者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生理上,有的行动不便,有的体弱多病,需要他人关爱;在心理上,有的对现实忿忿不平,有的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图书馆应该在服务实践中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美德,尽力为老年读者提供周到的人性化服务。①在阅览室内专为老年读者配备暖水瓶、茶杯、老花镜、放大镜以及记录用的纸和笔等用品。②为缓解老年读者阅读相对集中的矛盾,应增加流通率较高的书、刊、报的复本,以防止和避免读者之间因争抢书刊而引发冲突。③为方便老年读者集中阅读,应设立相关主题专架,如:养生保健专架、运动与健康专架、老年人生活专架等。④开展送书上门服务。为那些喜爱阅读但由于身体状况以及其他客观原因而无法亲自到馆的老年读者增设送书上门服务;利用流动书车,定期为偏远、经济落后地区及福利院、敬老院的老人送书上门,让那里的老人足不出户也能阅读到喜爱的书籍,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

3.3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为让老年读者广泛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图书馆可与老龄委、老干部局、老年人协会等社会机构和团体合作,为老年读者就有关健康知识、戏曲艺术、法律常识等老年人普遍关注的话题举办专题讲座。利用讲座、座谈或研讨会等形式,吸引更多老年人关注图书馆,让更多的老年人认识图书馆,走进图书馆。

3.4 搭建电子资源服务平台

图书馆可充分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老年读者阅读电子资源搭建平台。图书馆既可以利用多媒体阅览室,也可通过流动车的方式把设备资源带到社区或偏远的地区,将共享工程丰富的资源,如戏曲、文艺、电影、讲座、风景名胜等,定期向老年读者播放,从而满足老年读者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需求。

3.5 吸收老年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管理

在老年读者阅读较为集中的阅览室内,吸收几名身体健康、有爱心、热心肠的老年志愿者,让他们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积极征求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为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献计献策,并协助馆员从事一些简单的服务工作。这些志愿者们在发挥余热、体现其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可为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工作的逐步完善出谋划策。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的老年读者服务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各级公共图书馆应该高度重视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密切关注老年读者利用图书馆的需求动向,积极创造良好的借阅环境,努力将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老年读者文化学习、休闲娱乐、社会交流的信息服务中心,为老年读者提供多元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为老龄化社会的健康与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徐关元,白发浪潮的到来与图书的服务[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2(4).

[2]邵显升,刘孜鹤,孙丽文.关爱老年读者构建和谐社会[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3).

猜你喜欢

阅览室老年人图书馆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图书馆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飞跃图书馆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