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务必高度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
2011-03-18陈伟丽庆元县图书馆浙江庆元323800
陈伟丽 (庆元县图书馆 浙江 庆元 323800)
1 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1.1 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网络环境的形成及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化、数字化已成为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目前,各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美国已经把数字图书馆的研发纳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1994—1998年,美国投入7 800万美元,集合国防部、国家宇航局、联邦调查局、国会图书馆、国家科学基金会、人文科学基金会及数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研究并推广数字图书馆项目,该项目促进美国社会各类信息的高效传递,为全美公民提供终身学习的保障,预计其后续投入将会更大。美国的做法早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英、法、德、意等西方发达国家及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也紧追其后。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热潮中,我国要紧追世界发展步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同时必须正确认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1.2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2007年我国“十七大”后,国家多个部门联合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要求2020年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全民素质。学习型社会是指建设健全学习体制、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人人享有均等学习机会、拥有学习权利并能支持个人终身学习的社会。而数字图书馆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场所。
“数字图书馆就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进行规范性的加工,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现知识增值,并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高效、经济的传播与接收,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从网上得到各种服务的图书馆”[1]。对于农村数字图书馆应予以广义理解,它不仅指传统的图书馆,还包括档案机构、情报信息部门、影视中心、数字化校园及远程诊疗中心等。它是国家信息产业重要的创新应用分支,更是新农村现代信息化建设的支柱。“数字图书馆具有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贮自由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的特点”[1],它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主地选择教材与学习资源,并可随时访问网上的其他资源、从网站上获取更多的新信息,凭借自身的公益性、教育性、服务性在学习型社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要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确保农村人人享有均等学习的机会,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
1.3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在农村。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中有70%在农村。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在农村现有4.97亿的劳动力中,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占1%[2]。而在日本农村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达70%以上[2]。
近年来,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3]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其关键在于“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3]。只有充分利用计算机、广播网和电信网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使农民价值观念、消费观念转变,才能推进农村科技、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永续发展;只有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才能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创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只有在农村真正实现数字信息化,才能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用与利用的差别,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以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实现“乡风文明”。
2 建设农村数字图书馆的条件已经成熟
2.1 信息技术的支持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通信网络已向IP化、宽带化、移动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国家已明确要求集中力量建设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同步宽带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积极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并要求有线宽带网采用宽带IP及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接入技术和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建成城区内光纤到楼层、城区外光纤到农村的宽带化、数字化交互式网络。网络不再只是为用户提供单纯消遣服务的场所,而已转变成寓教于乐、为基层群众提供多功能综合服务的信息平台。互联网使用也从最初简单的电子邮件、网页浏览和软件下载发展到网上新闻时政浏览、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实时金融、视频点播、视频会议、远程教育、远程诊疗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应用,并且网络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将在“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的基础上实施“全国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建立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龙头、省级数字图书馆为骨干、市县级数字图书馆为支撑的国家数字图书馆体系,进一步完善省、市、县级数字图书馆功能,实现双向传输、省市县联网,并向街道、乡镇、社区、农村延伸。“文化工程面向农村、面向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特别是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文化信息服务,是新时期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基层文化手段陈旧、落后状况及把先进文化送到千家万户的现实、有效的途径”[4]。这些皆为新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
2.2 人才保证
国家已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即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积极实施输送、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强基工程”和培养、造就有基层工作经验且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高素质领导人才的“育苗工程”。这不仅能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立志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同时也为新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选聘素质高、专业性强的人才提供了保证。
2.3 经济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也随之显著增强。目前,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投入建设的村村通水泥(柏油)路工程已基本完成,这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建设农村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来看,实施村村通高速信息通道的作用远远超过村村通公路的作用。只要各级党政决策者有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并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想方设法制订多种支农扶贫政策,那么建设农村数字图书馆的经费问题就完全有可能解决。例如,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省市的经费问题由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解决,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市依据其贫困程度由中央及省级政府负责统筹支付,那么村村通高速信息通道、村村建数字图书馆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3 新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努力方向
3.1 观念转变是建设新农村数字图书馆的前提
是否注重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其前提是旧有的传统观念能否彻底转变。目前,社会各界对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甚至还存在不少片面的乃至错误的认识,如认为“图书馆只是借书的地方,可有可无”、“图书馆建设投入大,却无经济效益”、“县乡镇经费拮据,没有财力解决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经费问题”等。如果我们总是固守旧观念,再过百年也难将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付诸于行动,国家的信息资源就难以让百姓受惠。然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面对极其落后的农村文化教育设施和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我们应积极提高认识、明确目的、转变旧有落后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地进行新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
3.2 注重规划实施是建设新农村数字图书馆的基础
只有规划科学、合理,才能保证新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顺利实施。编制好新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规划是落实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工作。
3.2.1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规划在原则上以行政村为单位,要本着智谋超前、统筹安排的原则,“要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3],力求集聚资源、合理布局;同时要认真预测分析人口集居与发展趋势,落实责任,以免分散投入、重复建设及“空村”建设。为此,必须对交通方便的乡镇和强村、大村予以重点建设;对交通方便、居住环境良好以及历史、文化、旅游等资源丰富的不宜归并、搬迁的村庄予以规模建设;对深处山区、交通不便、布局零星、人口减幅较大的村庄采取适当措施,控制建设。
3.2.2 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可探索一条以省级政府统筹、市县政府负责、国有民用、公助民办、民办民用、国有与民有相结合、经济与文化相互动的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新路子。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中央与省级政府应予以统筹规划、分批分年建设,逐年加大对贫困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投入,把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纳入扶贫计划,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文化资助机制;并且要积极引导发达地区社会力量捐助贫困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投入,以加快新农村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3.2.3 分步实施
新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要按照“先抓示范,后抓普及”的工作思路,严格遵循“试点先行,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实施大文化信息资源“六连线”服务平台建设,力争条件具备者先上,尚不具备者积极创造条件也要上,尽快建成覆盖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层次的数字图书馆网络,在全国各个行政村逐年建起标准的数字图书馆,以实现城乡大文化信息资源一体化、实现城乡大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断完善新农村的建设,促进新农村信息化、现代化建设。
3.2.4 综合利用、讲究实效
新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不只要单纯地加大财政投入,更要根据各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创新机制,努力推进多种综合性服务。要充分利用乡村原有的空置学校、影剧院、礼堂(会堂)等,对其进行修缮及扩建,力争将村级电子政务办公室、文体娱乐活动室、数字图书阅览室、多媒体远程教育室、卫生医疗保健室、农村科技信息中心等综合设置、集中建设,整合一切用于农村、服务农民的文化设施和文化内容,明确“培养新型农民是当前新农村建设最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5];要综合考虑数字图书馆建成后的有效使用、效益最大化,做到科学优化设计,实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以便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大文化服务,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3.3 注重资源建设是建设新农村数字图书馆的核心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新目标是建成一个技术领先、功能多样、资源丰富、特色明显、综合利用、高度共享、持续发展的网络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注重农村特色资源建设及实用资源建设是工作的核心。
3.3.1 注重农村特色资源建设
各农村应根据本地实际需要,狠下工夫、多花时间、竭尽全力地收集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地方特色资源。例如,在文献资源方面,应着力收集、编制、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如民族生态文化、旅游休闲文化、农业生态文化、古村名村文化、伟人名人文化、地产天然健康文化、名特优新产品文化等)资源,以地方特色文化不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思想教育方面,应着力倡导现代文明、塑造现代农民。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塑造现代农民、倡导新风尚是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和突出特征。为此,数字化工作者务必高度重视收集、编制当地正反面教育案例并将其用于教育村民,除了大量收集、编制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诚实守信、自主自强、勤劳致富等方面的案例外,也不能忽视反面案例(如农村封建迷信、聚众赌博、小偷小摸、行凶杀人等违法犯罪现象)的收编,通过案例教育消除影响农村发展的不良因素。在经济建设方面,应着力宣传在农村创业,尽可能多且快地收集、编制利用科技创业成功的案例,并将其用于农民教育,树立创业光荣的观念和精神,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致富渴望,增强其创业的勇气和致富的信心。只有掀起村民创业的热潮,形成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生动局面,才能使农村的“精、气、神”发生本质上的变化,真正形成“生产发展,乡风文明”。
3.3.2 注重实用资源建设
由于农民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加之不同地域、不同村庄学习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所以数字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要根据本地区、村庄实际需要,从多媒体网络中选择实用的学习资源并予以整合、精简化、通俗化,力求“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5],以激励村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村民学习的有效性。
3.4 注重人才培养是建设新农村数字图书馆的保障
农村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大批具有敏锐的现代信息意识和多媒体知识以及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此,应及早注重数字图书馆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注重培养和引进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形成新观念的能力,是党政方针政策、法制法规、农村科技致富知识、先进经验、模范人物事迹、现代农业新观念、农村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宣传者,是耐心细致地指导农民及青少年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教导者,是善于采集地方特色素材信息、能及时编制地方特色学习资源的采编者,是善于从事数字图书馆常规性工作、能熟练使用和维护各种设备、充分利用和开发实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实时动态地调整与完善网上学习教育信息资源、确保村民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的管理者。其次,应注重对现有工作人员及新引进的年轻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在岗培训、上岗培训、转岗培训等方式重点教授其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并要求使其能熟练运用网络和浏览器软件技术,并具备一定信息、网络方面的相关知识。总之,只有具备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才能为新农村数字图书馆顺利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1]徐文伯. 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EB/OL]. [2010-11-30].http://www.laomu.cn/wxzp/ydzx/wenxueqikan/Xhwz/xhwz1999/xhwz19990845.html.
[2]郭建鑫. 综合网络技术在农村远程教育与农民培训中的研究与实践[EB/OL].[2010-11-30]. http://edu.aweb.com.cn/2005/12/11/10301386.htm.
[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0-11-30].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PI-c/1130430.htm.
[4]浅谈网络时代的基层文化建设[EB/OL].[2010-11-30]. http://www.ssfcn.com/Culture/detail.asp?id=3416&wordPage=2.
[5]杨宣宁. 培养新型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EB/OL].[2010-11-30].http://www.bianjibu.net/post/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