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三十年来的川北皮影戏研究

2011-03-18吴佩林朱艳杰

天府新论 2011年3期
关键词:影戏川北皮影戏

吴佩林 朱艳杰

近三十年来的川北皮影戏研究

吴佩林 朱艳杰

川北皮影戏作为一种地方戏种,历史悠久,独具魅力。三十年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呈现出学术性与现实性、生活化与在地化相互交融的特点。但与学界对中国影戏的整体研究相比,学人对川北皮影戏的研究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需要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川北皮影戏;研究;述评

皮影戏,俗称“影子戏”、“灯影戏”,是将事先用牛皮雕刻成的平面人物形象的剪影利用光影原理投射到白色纱幕上,由艺人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戏曲演唱,再配以乐器伴奏的一种表演形式,它融音乐、美术、舞蹈、民俗、宗教等诸多文化因素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性民间艺术。中国皮影戏有“北影”和“南影”之分,北影以滦州 (今唐山地区)影戏为代表,南影以四川影戏为魁首。〔1〕四川皮影戏又因其分布地区和风格的不同分为成都灯影和川北皮影。就川北皮影而言,早在明末清初时期,张献忠、刘文秀等农民起义军把湖北皮影带到川北地区。康熙年间,云南皮影随着吴三桂的军队也传到四川。从东部和南部进川的外省皮影,与四川原有的皮影碰撞融合,在川北地区形成了一种老艺人口耳相传的川北“土灯影”。清乾隆初年,陕西的“渭南影子”从北部传入川北。川北皮影雕刻技师王文坤采“渭南影子”之精华,溶川北“土灯影”的雕刻艺术为一体,使其更为漂亮精美,继后又吸收了川戏的袍帽、服装、靴子的图腾纹样,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川北 “王皮影”。新中国成立后,川北行署辖南充、阆中、岳池、仪陇、南部、西充、营山、蓬安等 36个县市,流行于这些地方的皮影戏 (有“土灯影”、“渭南影子”和“王皮影”三个派别)被人们称为川北皮影戏。它是一种极富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形式,长期以来在整个川北和川东地区都十分活跃,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文化之一。本文旨在对川北皮影戏的研究与现状作一述评,以期使这门民间艺术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一、20世纪的川北皮影戏研究

学界对中国影戏研究较早,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顾颉刚、佟晶心、高云翘等人对中国影戏的起源、形成过程及它的艺术特征进行过研究。〔2〕而对川北皮影戏的研究,从目前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开始于上世纪 80年代末,相比前者要晚 50年左右的时间。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藏学家和民族学家任乃强先生是最早关注川北皮影戏的学者。他自幼生活在川北南充,受皮影戏艺术的熏陶颇深。他在探讨四川皮影戏的艺术价值时,经常提及川北皮影戏,特别是回忆起小时候在家乡看的川北皮影戏的场景,对皮影艺人高超的表演技巧赞不绝口,从而也激发了他研究四川皮影戏的兴趣。〔3〕不仅如此,他还多次拜访川北皮影戏老艺人,学习皮影雕刻技术并亲自制作了不少皮影作品。〔4〕

随着川北皮影戏艺术影响力的扩大,对它的研究工作也正式启动①1988年,川北皮影表演大师王文坤老先生应奥地利官方的邀请,携家庭皮影艺术团在“音乐之都”维也纳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演出,各国在奥人士竞相观看并给出高度评价。王文坤受到奥地利总统的亲切接见,荣获金质奖章一枚,其雕刻的孙悟空等数十件皮影作品被奥地利国家博物馆收藏。在国内,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还拍摄有关于王文坤艺术生活的专题片。学界对川北皮影戏正式关注并开始研究正是始于此时。。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川北皮影戏的概况性研究。1988年,王化发表的《南充皮影戏》一文,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南充皮影戏的传承、特色、代表剧目、雕刻过程以及它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认为皮影艺术要在文艺竞争中异彩芬芳,需要在剧本、艺术造型、音乐、设备、人才培育等方面进行改革。〔5〕这是对川北皮影戏的首次全面介绍,也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审视川北皮影戏的文化价值。江玉祥在其专著《中国影戏》中,对川北皮影戏的来源、表演及雕刻技艺、经典剧目都有详细介绍。最为珍贵的是书中附有一张川北皮影与成都皮影的比较表,细致入微,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川北皮影戏提供了直接材料来源。〔6〕同年,四川省南充地区文化局主编并出版了《川北皮影戏》一书。该书详细介绍了川北皮影戏发展的渊源、雕刻工艺、表演技巧、经典曲目及音乐曲牌等,为人们了解川北皮影戏提供了一块敲门砖。最难能可贵的是,书里收录了川北皮影戏表演高手王文坤亲自讲述的从皮影的选材、雕刻过程到皮影的表演技巧等内容,为研究者提供了真实而又直接的资料。〔7〕这本书的出版,使川北皮影艺术为更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这一时期,为适应新时期发展旅游产业的需要,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到皮影戏的宣传和保护工作中来。90年代末,四川南部县委宣传部主编的《南部之光》在文化艺术方面着重宣传了川北皮影戏,并把它作为一个科普宣传读本推及开来,对促进本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8〕

(二)对川北皮影戏艺术特色的研究。吴应学在《川北艺苑三绝》和《浅谈川北皮影艺术》两篇文章里,对川北皮影给予很高评价。前文把川北皮影戏与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并称为川北艺苑三绝,认为川北皮影制作精美、造型生动、既可欣赏又可演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9〕后文则从造型、雕刻和表演技艺方面进行介绍,认为川北皮影独具特色、魅力永久。〔10〕1991年王应舜的《艺苑奇葩——川北皮影戏》一文,以流传在南部县的一首顺口溜为切入点,反映出川北皮影戏皮影艺人高超的表演技巧以及人民群众对川北皮影戏的喜爱之情。他还介绍了皮影戏《西河哭子》的创作历程以及观众对此的认同感,说明川北皮影戏是贴近生活的,它是真正来源于生活的一种民间艺术。〔11〕而其 1993年发表的《川北皮影戏鬼戏的思想性艺术性初探》一文,则从川北皮影戏中为数不多的鬼戏中选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剧目——《郭胡迪骂阎罗》中提炼出川北皮影戏鬼戏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特别强调了川北皮影戏的道德教化功能。〔12〕昊天《一张牛皮演绎千古事——漫谈川北皮影》一文则从川北皮影戏的发展渊源和操作技巧方面具体阐述了川北皮影戏的艺术性,认为川北皮影不仅在表演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还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13〕他将川北皮影看做一件工艺品,从美术鉴赏的角度对川北皮影的造型进行了分析并给予高度评价,也拓宽了川北皮影戏研究的视野。魏力群教授在《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一文中对川北皮影的造型特征也有粗略的涉及,他认为川北皮影中的“土灯影”雕刻粗糙,影人脸谱既写实又多为非镂空的实脸,影人头帽分离,具有早期统一的皮影造型风格。〔14〕

(三)从民俗角度对川北皮影戏的研究。1989年江玉祥所撰写《四川皮影戏的民俗功能》一文,则从民俗学角度再次审视川北皮影戏。他认为四川皮影戏同中国各地以及亚洲的皮影戏一样,具有四大社会功能,即巫术宗教的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和社会制度再肯定的功能,以及增强传统的伦理观和道德标准的功能,其中巫术宗教的功能是皮影戏原始的民俗功能,主要体现在社区和个人的系列民俗活动中,而这一系列民俗活动至今只能在川北皮影戏的几家具有代表性的皮影戏班社里才能看到。〔15〕江先生从一个新的视角即民俗角度对川北皮影戏进行审视,首次揭示了川北皮影戏的文化内涵,对深入挖掘川北皮影戏的文化价值有奠基作用。

(四)对艺人的关注。张圣《从大巴山下走上维也纳舞台——记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文坤》一文,记述了王皮影的创始人王文坤老先生的皮影人生。〔16〕文中记述了王文坤老人对川北“王皮影”面临失传状况的忧虑,从侧面揭示了川北皮影艺人艰难的生存现状。

总体而言,20世纪的川北皮影戏研究尚处于初起阶段,在后期的研究中更呈现出地域化与生活化的特点。作为一个地方戏种,对它的研究无疑也推动了整个影戏研究的发展。但此阶段学界对川北皮影戏的研究多为笼统性或尝试性介绍,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而同一时期,学者对中国影戏的研究涌现了一些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其研究方法也呈现出跨学科的特点。〔17〕不过,已经有学者积极参与专门研究川北皮影戏并已经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开始有意识的加大宣传和保护力度,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二、21世纪以来的川北皮影戏研究

21世纪以来,包括皮影戏在内的很多民间文化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地位岌岌可危。面对这一文化危机,当代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和评估民间艺术的价值和力量。近十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的介入,川北皮影戏的研究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首先,学界对川北皮影戏发展脉络和艺术特色的研究有深入化趋势。比较突出的有江玉祥的《四川皮影戏》、张翔的《大通走笔 (二篇)》、任东的《浅析川北皮影戏的源流、特色与现状》。其中,江玉祥的《四川皮影戏》一文,介绍了四川皮影戏的来源、类型、各自的特征及其发展阶段;〔18〕张翔则从文学的视角切入川北皮影戏,在其文章《大通走笔 (二篇)》中,高度赞扬了川北皮影戏的艺术魅力,特别有感染力;〔19〕特别是 2008年 2月任东的《浅析川北皮影戏的源流、特色及现状》一文详细介绍了川北皮影戏的源流、特色、杰出艺人、发展现状及分析了衰落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补救措施,认为应加强政府的保护和强化作用。〔20〕这是对川北皮影戏源流及特色的系统性和较深入地介绍。

其次,研究者对皮影戏艺人及相关研究者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如王应舜撰文重点介绍了皮影戏雕刻大师冯海荣的事迹以及他高超独特的雕刻技巧,反映出学者开始多角度研究川北皮影戏的努力;〔21〕《成都日报》还刊发了对川北皮影戏的一派“王皮影”的第七代传人王彪的访谈文章。此文章回顾了“王皮影”由盛到衰,再经过不断改革创新而最终走向市场化的曲折历程;〔22〕舒雨《亲密全接触——“川北王皮”重现影子黄金时代》一文是对川北“王皮影”传人王彪的访谈,肯定了王彪对“王皮影”的市场化改造;〔23〕任新建所写的《“多宝道人”任乃强》一文提及其父亲任乃强先生有一本专著《灯影史话》未公开发表,并叙述了任乃强先生对川北皮影戏的兴趣与所作的研究;〔24〕江玉祥的《任乃强先生与皮影戏》追忆了任乃强先生对川北皮影戏研究所做的贡献。〔25〕这些文章都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川北皮影戏做出的诠释,从关注川北皮影戏到关注皮影戏的表演艺人及相关研究者,呈现出生活化特征,也为后人研究川北皮影戏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与此同时,学界对川北皮影戏生存现状也表现出一种担忧,如何晓的《走进阆中古城,感受川北皮影》〔26〕、李贫《消失在黄昏中的影子》〔27〕等文章都是从川北皮影戏的特色及价值出发,呼吁人们对其进行关注和保护。特别是李贫的《消失在黄昏中的影子》一文介绍了他与一个川北皮影戏班的亲密接触,亲自体验了皮影戏班的生活,揭示了皮影戏艺人的守望与清贫,反映出保护川北皮影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陈文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四川皮影现状与发展》一文则是从现实出发,叙述了川北皮影戏班中最具代表性的“何家班”和“王皮影”的生存现状,提出在大力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要通过国家财政补贴、地方政府扶持以及皮影艺术自身创新的几种途径来保护和传承川北皮影戏。〔28〕

较之上世纪的川北皮影戏研究,这一时期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都有了突破,除了继续探讨川北皮影戏的发展脉络外,开始较多关注皮影戏的生存现状和保护工作,并且对川北皮影的雕刻技艺做出微观、深入研究,但对川北皮影戏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来说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隐藏于皮影戏表演背后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内涵更是鲜有人涉猎。而同时期学界对中国影戏的研究,无论是区域性研究还是整体性研究,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内容,都有提高。〔29〕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三十年来学界对川北皮影戏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呈现出学术性与现实性、生活化与在地化相互交融的特点。但与学界对中国影戏的整体研究相比,不足是明显的:首先,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偏少。研究机构除南充地区文化局外并无其他,而研究者则集中在任乃强、王化、江玉祥、王应舜等数人。其次,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对川北皮影戏研究做出系统性研究的付之阙如。最后,如前所述,川北皮影戏融音乐、美术、戏曲和民俗等为一体,这就要求学者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但既有研究在这方面作出努力的甚少。因此,笔者以为,今后川北皮影戏的研究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增强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观念与意识。当下社会越来越现代,而民间传统文化物种却在急速消逝。如何拯救民间传统文化是摆在国人的一项重要课题,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有责任与义务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二)扩大川北皮影戏的研究队伍,成立专门的研究团体。一方面要依托高等院校、研究所成立专门研究川北皮影戏的机构或科研队伍,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实物或口述、声像资料,并做数字化处理;另一方面研究团体要与演出团体和谐共生,相互推进,形成良性循环。(三)提升研究成果的学术性以及为地方社会服务的功能。在研究类型上,需在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其专题至少可划分为流变、剧本、影像、造型、雕刻、表演技艺、艺人、民俗等;在研究方法上,要鼓励把它与川北地区的地域文化,如民间宗教信仰、民间故事、民间雕绘、方言、民歌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研究,提倡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实现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不仅如此,研究成果要提高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成为地方非物质文化发展的助推器。(四)川北皮影戏研究者要有开放的视野,展开与其它地方戏剧研究者的交流与合作。比如滦州影戏是皮影戏的代表流派,学者们对它的研究比较成熟,川北皮影戏的研究者就应该积极学习与借鉴。

〔1〕江玉祥.四川皮影戏 〔J〕.文史知识,2001,(7).

〔2〕顾颉刚.滦州影戏 〔J〕.文学,1934,(2);佟晶心.中国影戏考 〔J〕.剧学月刊,1934,(11);高云翘.滦州影调查记〔J〕.剧学月刊,1934,(11);顾颉刚.中国影戏略史及其发展现状 〔J〕.文史,1983,(19).

〔3〕任乃强.灯影戏的皮刻艺术 〔J〕.四川工艺美术,1980,(2).

〔4〕江玉祥.任乃强先生与皮影戏 〔J〕.文史杂志,2009,(6).

〔5〕王化.南充皮影戏 〔J〕.南充文史资料,第 3辑,1988.

〔6〕江玉祥.中国影戏 〔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282-284.

〔7〕南充地区文化局.川北皮影戏〔M〕.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8〕中共南部县委宣传部.南部之光 〔Z〕.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52.

〔9〕吴应学.川北艺苑三绝 〔A〕.胡学富.果州风采 〔Z〕.重庆出版社,1991.181-188.

〔10〕吴应学.浅谈川北皮影艺术 〔J〕.四川戏剧,1989,(2).

〔11〕王应舜.艺苑奇葩 -川北皮影戏 〔J〕.四川戏剧,1991,(4).

〔12〕王应舜.川北皮影戏鬼戏的思想性艺术性初探 〔J〕.四川戏剧,1993,(2).

〔13〕昊天.一张牛皮演绎千古事 -漫谈川北皮影 〔J〕.今日四川,1996,(2).

〔14〕魏力群.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15〕江玉祥.四川皮影戏的民俗功能 〔J〕.文史杂志,1989,(6).

〔16〕张圣.从大巴山下走上维也纳舞台——记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文坤 〔J〕.文史杂志,1998,(4).

〔17〕参见崔永平.略论中国皮影戏艺术 〔J〕.文艺研究,1993,(3);余家和.马来传统音乐中的玛雍与皮影戏 〔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7,(3);王新勇.巴东皮影戏与土家审美情趣 〔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张谷良.海宁皮影戏的起源与造型艺术 〔J〕.寻根,1996,(4);庞建春.河北东部皮影戏影卷研究——影卷《五锋会》的现代民间传承与表演〔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9.

〔18〕江玉祥.四川皮影戏 〔J〕.文史知识,2001,(7).

〔19〕张翔.大通走笔 (二篇)〔J〕.学莲,2005,(5).

〔20〕任东.浅析川北皮影戏的源流、特色及现状 〔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

〔21〕王应舜.川北皮影雕刻泰斗——冯海荣 〔J〕.文史杂志,2002,(3).

〔22〕王彪:一个皮影艺人的市场化进程 〔N〕.成都日报,2006-10-17(A11).

〔23〕舒雨.亲密全接触——“川北王皮”重现影子黄金时代 〔J〕.四川党的建设 (城市版),2006,(7).

〔24〕任新建.“多宝道人”任乃强 〔N〕.成都日报,2007-02-05(2).

〔25〕江玉祥.任乃强先生与皮影戏 〔J〕.文史杂志,2009,(6).

〔26〕何晓.走进阆中古城,感受川北皮影 〔J〕.传承,2008,(1).

〔27〕李贫.消失在黄昏中的影子 〔J〕.旅游,2009,(6).

〔28〕陈文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四川皮影现状与发展 〔J〕.大众文艺 (理论),2009,(4).

〔29〕参见齐永衡口述,魏力群整理.影戏箭杆王:皮影戏表演大师齐永衡口述史 〔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邓琪瑛.光影岁华:陆丰皮影戏〔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魏力群.冀东皮影戏 〔M〕.科学出版社,2009;秦振安,洪传田.中国皮影戏〔M〕.台北书泉出版社,2001;李跃忠.中国影戏与民俗研究 〔D〕.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7;龙开义.乡民、艺人与仪式剧 :浏阳民间皮影戏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7;杨明.陇东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及其现代化 〔J〕.文艺研究,2010,(7);赵法发.革命话语下的民间文化——以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戏为例(1949-1978)〔J〕.青海民族研究,2009,(4);曾凡广.罗山县皮影戏唱腔音乐探析 〔J〕.四川戏剧,2008,(6);苏燕.腾冲皮影戏的调查与思考 〔J〕.民族艺术研究 ,2008,(4);杨懿靖.世纪之交的环县道情皮影戏研究 〔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2);梁志刚.关中皮影戏的习俗 〔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2);康保成.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 〔J〕.文艺研究,2003,(5);李跃忠.略论道教与中国影戏的发展〔J〕.中国道教,2008,(4);李跃忠.20世纪以来的中国影戏民俗研究 〔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1);康保成.潮州影戏的个案研究——关于陆丰皮影的田野调查 〔J〕.民间文化论坛,2005,(1).

(本文责任编辑 刘昌果)

J827

A

1004—0633(2011)03—114—04

本文写作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0FFX0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06XZS002)、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09YJC77006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0090460427)与四川省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XBZX1004)资助。

2011—02—21

吴佩林,博士,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法律与社会,中外交流史;

朱艳杰,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文化史。四川南充 637009

猜你喜欢

影戏川北皮影戏
早期“影戏教育”建构的矛盾性研究
——以1907—1921年《东方杂志》为例
川北医学院附属四川宝石花医院
我们来演皮影戏
川北医学院附属四川宝石花医院
皮影戏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ostpartum Period
胡耀邦怎样从川北到北京安家
宋金影戏图像释读与研究——兼论早期影偶的形制及其与木偶戏的关系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湖湘吴氏响塘纸影戏艺术语言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