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十二五”展望

2011-03-18

图书馆学刊 2011年10期
关键词:数字信息十二五资源共享

杜 亮 刘 涛 赵 飞 华 岩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 沈阳 110136)

1 引言

数字信息资源,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种媒体形式表达的,分布式存储在非纸质的光、电、磁等载体上的,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终端的方式传递和再现的信息资源的集合[1]。随着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息资源呈现几何级数增长,每年新增信息的92%是以数字资源的方式产生[2]。同时,用户也越来越青睐对数字信息资源的利用,图书馆必须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馆藏数字资源的发展,构建开放、便捷、高效的数字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以此来满足用户多层次的信息需求,为促进人才培养、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2 数字资源建设的宏观布局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宏观布局就是依照一定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各类型图书馆对数字资源进行规划和协作、协调发展的过程。其布局的目标是要通过各类型图书馆之间的分工协调、密切合作,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数字信息资源布局,形成学科覆盖齐全、文献收藏完备,并由大批研究级以上水平的学科文献点组成的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服务。数字信息资源建设要以完备性、适应性、层次性、发展性和重点性为指导原则,讲求数字资源收藏的经济效果,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对数字资源的需求。

目前,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宏观布局模式在业界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被全面认可的观点。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我国数字信息资源布局以建立“三级互补”的保障体制较为可行。第一级布局为国家级布局,由国家图书馆牵头,联合一批大型图书馆,建立一个相对完备的收藏体系。第二级布局是省(市)、自治区布局,建立一个以满足本地区最常用需求的核心收藏。第三级布局是系统布局,保障系统内专业文献的完备收藏。“三级互补”的布局模式,兼顾了单一的地区、系统、学科布局模式,以国家级综合文献信息中心为主,以地区文献信息中心和学科文献信息中心为辅,形成三级保障的数字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3 加快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共享网络建设的基础,是方便、快捷、有效地为社会提供信息的重要渠道。首先,国家应高度重视数据库建设的宏观调控,加大投入及开发力度。集中力量建成一些国家级大型数据库,改变目前低水平、重复建库的现状。其次,要加强对中、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目前,我国数据库建设在数据采集、著录格式、检索软件等方面缺少良好的标准和兼容性,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威胁,可参照国外优秀的中、小型数据库进行改造,统一标准,清除重复数据,合并各同类专业数据库,增加数据库容量。最后,文献信息单位还要做好自身的数据库建设,增加数据库品种、提高服务效率。

3.1 加强数据库建设的统筹规划

国家要制定出关于数据库建设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整体发展战略。一方面,要成立国家一级的行政管理机构,组织、协调数据库的建设,打破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各建其库的局面,统筹规划全国范围内数据库的立项及发展,选择开发重点,以免造成重复和浪费,构筑数据库的行业结构,保障、引导数据库建设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对现有数据库的数量和质量、布局和选题、类型和容量进行摸底、登记,做好数据库建设的审批、验收、监督工作,并制定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及数据存贮、获取、传输的一致性协议,以保证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兼容性以及安全性。

3.2 加大数据库建设的投资力度

“十二五”时期,我国的信息产业将会迎来跨越式发展,加快数据库建设,并形成产业化势在必行。数据库产业的发展只有成为规模经济,才可能满足信息社会的大量需求。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国家必须要有总体规划和重点投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高层次的技术人才队伍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的数据库制作公司。另外,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的工作,有的数据库可能投入很多却不能收回成本;有的数据库经济效益较低,但社会效益显著;有的数据库尽管经济效益较好,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才能显现。因此,国家的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数据库制作企业足够的支持。

3.3 加强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

标准化、规范化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也是数据库建设的根本保障。数据库建设在数据格式、描述语言和标引语言等方面都要符合统一的标准,提高数据库的通用性、兼容性,才能实现用户与系统、系统与系统间的交流。我国数据库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在相关专业组织机构的领导下,除了要遵循已有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外,还需要建立各个国家通用的软件标准以及完善的信息标准。这样,我国的数据库建设会更加规范、更加科学严密,即使在技术不断更新的环境下,也会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实现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4 推动数据库建设的多样化

建设国家级大型数据库。目前,与欧共体、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已经落后,因此,我们要借鉴国外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建设经验,加强统筹规划,组织人力、物力建立能代表国家级科技水平的大型数据库。在现有的中科院、各部委信息所已建数据库及高校学报数据库的基础上,整合信息资源进行建设。

建设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是指具有中国特色、地区特色、专业特色的数据库[3]。特色数据库建设是数据库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更是信息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一大趋势。每个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特色馆藏,对这些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特色性的文献信息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就会成为某一专业、学科或专题的“资料库”,这便于科研人员对专业的研究、对相关学科的把握以及对边缘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治学和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效率。

建设公益性数据库。一些数据库因没有市场,不能收回研发成本,或未来有市场,可是几年内尚不能赢利,故此很难依靠民间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必须以政府为主体推进。这些数据库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益性,大多是以基础性计量数据为主,如DNA分析数据库,国土、地球、海洋等计量数据库。这类公益性数据库必须在政府投资下,委托专业信息机构承担建设任务。

建设商情数据库。商情数据库是指那些能提供与国际商务活动有密切联系的各类信息的数据库,即有关公司、产品、市场行情、商业动态、金融活动、专利、标准及有直接关联的税法、国家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库[4]。当今时代,商务信息成了经济强国称雄世界的法宝,在各国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以战略的眼光来建立高质量、大容量的商情数据库,开展不同形式的商情信息服务,不断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实现我国商情数据库的国际化。

4 数字资源共享网络的构建

数字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资源,不仅信息量大、出版更新快、形式多样,而且不受时空限制、交互性强,最重要的是共享性高。数字资源共享是图书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需要,是图书馆在新形势下构建文化服务体系、惠及亿万用户的一项文化基础工程。因此,要加强数字资源共享网络的建设,通过便捷的书目信息查询网络、完备的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快速的文献传递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进而极大地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

4.1 加强数字资源共享网络的软件建设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是用户实现共享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图书馆要有统一、协调的发展理念,要坚持“总体规划、长远布局、突出特色、联合保障”的原则,实施统一的整合标准,搭建比较通用的数字资源管理平台。面对资源分散、应用水平差的现状,要不断加大科研力度,研发出功能强大的数字资源整合软件系统,实现链接不同用户、数据库和系统,从而搭建一个通用的信息平台,完成分散异构系统间数字资源的全面整合。

4.2 加强数字资源共享网络的硬件建设

数字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的建设离不开计算机设备及网络配置,它是网络传输及传输速率的保障。要建立完善的数字资源共享网络,首先要改善网络条件,资源保障中心主干网肩负着信息流动的总调度任务,可以说是数据流动的动脉,最好采用1000M以上宽带到楼,节点之间带宽至少要保证在150M以上,可以铺设光纤,或者租用电信专线,形成多路冗余信道,以保障出口始终畅通。工作站和终端检索设备是整个数字资源共享网络中最为普遍和基础的设备,需求量较大,但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是PC机,有网卡,而且能装Wi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就可以,显示器尽量采用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

4.3 建立健全数字资源共享管理体系

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工作需要完备的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是确保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得以顺利进行的行动指南。数字资源共享是一项需要多行业参与、协作的系统工程,为了平衡、调节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和职责,需要制定出与之对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各环节的工作,确保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因此,要加快出台我国的《图书馆法》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数字资源共享的社会地位、经费保障、各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数字资源共享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总体布局等;必须对数字资源共享引起的版权保护、资源下载、传递、检索等一系列问题,实施统一的标准规范;保证广大用户能够充分地利用数字信息资源,及时、平等、公平地分享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带来的好处。

4.4 推进数字资源共享模式建设

我国的图书馆分属于高校、公共和科研院所三大系统,根据隶属关系的不同,我国的数字资源共享模式可分为垂直型、水平型和网络型3种。

垂直型共享模式是指具有隶属关系的某一系统内不同级别的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共享[5]。由于同一系统内的图书馆在馆藏资源、业务范围、用户需求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另外,因为隶属于同一系统,彼此之间易于协调,所以,开展数字资源共享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我国高校系统的数字资源共享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项目”(CADLIS)等几大共享工程已初具规模。

水平型共享模式是指同一地区隶属于不同系统的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共享[5]。该种模式是以一个地区为范围,通过共享网络重新整合并且进一步优化配置区域内分散的数字资源,从而促进本地区的信息化发展。这是一种突破现有“条块”分割的组织模式,比较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如“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等。

网络型共享模式是指跨地域、跨系统的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共享[5]。该种模式是数字资源理论上最为理想的共享模式,但现阶段实践起来难度非常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5 结束语

“十二五”时期,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既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各个参与机构的不懈努力。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方便、快捷、高效获得有价值信息的需求,所以,用户服务是其最终落脚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制度标准的不断完善、健全,相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1] 毕强等.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Peter Lyman and Hal R.Varian.How Much Information?2003[EB/OL].[2009-08-08].http://www2.sims.berkeley.edu/research/projects/how-much-info-2003/execsum.htm.

[3] 吕艳丽,孙显辉.数据库的建设与安全管理.图书馆建设2001(2):73-75.

[4] 项艳.我国商情数据库建设的几点设想[J].国外情报科学,1997(1):45-47.

[5] 马费成,李纲.信息资源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73.

猜你喜欢

数字信息十二五资源共享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基于BIM的企业数字信息归档与利用模式研究
北京尚水数字信息产品介绍
数字有形状吗?数字信息精确性和品牌标识形状的匹配效应*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职业权利缺失与回归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