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兔子富了》与美国中产阶级的物化世界

2011-03-18郝蕴志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物化中产阶级兔子

郝蕴志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071)

一、引言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81年出版的小说《兔子富了》(Rabbit Is Rich)是继《兔子,跑吧》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书中作者对中产阶级生活独到而细致的刻画使他荣获了1982年度的普利策奖。美国作家约翰·奇弗(John Cheever)认为,《兔子富了》是他多年来所读过的最重要的小说;而《纽约时报》则把该书称之为“光辉的成就”。

厄普代克毕生致力于在作品中反映中产阶级富足生活背后人所表现出来的无奈和空虚。对于描写普通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作品,国际上批评界的看法不尽相同。由于此类作品中勾勒的多是平淡无奇的家庭生活,而缺乏伟大文学作品通常涉及的深层次的人性、精神、内心冲突等文学主题。因此,有些批评家和作家曾认为,它们不具备伟大文学作品应有的条件。其中,坦纳(Tanner, 1987: 37)认为,在多数美国作家的眼中,小城镇中的中产世界是文学创作素材的沙漠。一些批评家则将矛头直指厄普代克,认为他的中产主题完全不值得他用其华丽的词汇来描述。就《兔子,跑吧》发表评论时,伯格斯(Burgess,1966: 557)批评厄普代克用他那富丽形象的语言来描写毫无任何价值的人和事。而近年来,评论界对厄普代克中产阶级题材小说的看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2006年《纽约时报》在全球的一些知名作家中间举行的一次“过去25年中最好的美国小说”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在众多名著中名列第四(http://www.nytimes.com/2006/05/21/books/fiction-25-years.html.)。这一结果表明,除了其文学性,描写波澜不惊的中产阶级生活的作品的文化性和社会性都已经得到了当今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作家们对平淡的中产阶级生活和文化的敏锐观察和真实记录,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中产阶级在其丰富的物质生活背后所隐藏的普遍的乃至全球性的精神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本文将对厄普代克的代表作之一《兔子富了》所涉及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中的物化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在更好地理解厄普代克作品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作为美国主流社会主要组成部分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物化与社会等级

物化现象是中产阶级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必然结果,它渗透到中产阶级生活的方方面面。卢卡奇认为,物化就是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因此,物化的本质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人的创造物反而支配控制着人。根据卢卡奇的观点,“物化意识”就是物化结构深入到人的意识里。它的表现是合理性和可计算性,实质是把一切社会现象当作物来看待。因此,卢卡奇(1995:7)得出结论:在直接商品关系中隐藏的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人们同满足自己现实需要的真正客体之间的关系逐渐消失得无法觉察和无法辨认了,所以这些关系必然成为物化意识社会存在的真正代表。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变成了一张无形之网,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颠倒为物与物即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我们对物化对象的内涵也可以进行相应的扩展。物化使人的无形资产,即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所掌握的社会资源等等,都可以通过所购买和拥有的商品和服务反映出来。物化过程是人主动通过购买与其身份相符的商品和服务的方式完成的,目的在于将其本身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与资源有形化。物化方式和程度虽有国度和地区之间的差别,但物化本身通常可在不同程度上被人所在的社会和社会集团所默认和接受。物化使商品和服务具有了反映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教育水平、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的属性,从而使商品和服务成为反映这些无形资产的有形符号。这样,购买和拥有商品和服务层次的不同便能够反映出无形资产的不同(凡勃伦,2009:59)。社会经济文化地位的改善往往导致人所拥有商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反之则可以从这些商品和服务价格层次的下降中反映出来。美国学者保罗·福赛尔(Paul Fussell)对美国社会的等级现象和中产阶级的等级意识作了无情的解剖:一方面,中产阶级不愿意谈论社会等级的话题,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些人,却对社会等级高度敏感。在住房、着装、饮食、运动、旅游、言谈等方面,中产阶级的人们总是要极力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品位,他们深怕被别人当作下层阶级的一分子,被人看作不入流(福赛尔,2002:4)。这样,人通过购买和拥有不同的商品和服务便可以向他人彰显自己,商品服务价格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拥有它们的人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文化修养以及其他无形资产。

三、物化的社会地位

《兔子富了》对美国中产阶级高度物化的生活方式进行了逼真的描写,小说中不仅充满了物化现象,而且人物之间也是赤裸裸的物化关系,他们的生活也被物质追求所主宰。与四部曲前两部有所不同,厄普代克在此没有太多地涉及他在前两部中的宗教信仰主题,而是向读者展现出一个富足的中产阶级物质世界,其中包含汽车、日用品、服装、食品等数十个品牌的商品及装饰豪华的住宅等。这是因为美国人经历了动荡的六七十年代后,重新把人生的追求目标物质化。他们不再空谈政治,而是从政治中发现潜在的经济利益。人到中年的兔子已经与妻子珍尼丝(Janice)重归于好,并继其已故岳父之后成为斯普林格(Springer)汽车专卖店的老板。时逢美国遭遇严重的石油危机,兔子专营的丰田汽车由于卓越的省油能力颇受人们的青睐而销量大增。这使兔子有机会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他成了有钱人,所取得的经济地位也使他和妻子珍尼丝成为了富人才能去的“飞鹰俱乐部”的成员,由此加入了当地中产阶级的社交圈。周末去俱乐部游泳、打高尔夫球和网球则是兔子夫妇富足的中产阶级身份的重要符号。这时的兔子不再为生存和信仰问题所困扰,而是洋洋自得地欣赏他所拥有的物质和金钱。对兔子来说,金钱和物质已经成为他的宗教,评介各类消费品的杂志《消费者报告》成了他业余时间悉心研读的“圣经”。在本书中,曾对宗教信仰有着浓厚兴趣的兔子不再谈论上帝。对他来说,“上帝已经变成了被人丢弃在汽车座位下的一枚干瘪的葡萄干”(Updike,1981:365)。兔子和他的朋友们还像以前那样大谈政治,但目的是发现那些政治事件,如伊朗人质事件,是否能引起商品市场波动,是否能使他们在贵重金属投机等方面获利。兔子在朋友莫奇特(Murkett)的建议下投机黄金,在此,厄普代克有意在情节上安排兔子购买了15枚南非金币。当时国际社会已经对奉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政府进行了经济制裁,而兔子此举表现出他唯利是图、置正义于不顾的心态。

此外,《兔子富了》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主题就是兔子和其子尼尔逊(Nelson)之间的激烈冲突。在厄普代克的笔下,这种冲突有着鲜明的“恋母仇父”的色彩。但实质上,这种冲突中包含着对物权的追求,即对汽车专卖店的控制权的争夺。兔子在尼尔逊在外求学期间,过着舒适富足的生活。在家里,他成了一家之主,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每天都会坐在其岳父斯普林格生前坐过的象征着权利的沙发椅上;在公司,昔日的情敌斯塔夫罗斯(Stavros)成了他的下属,和其他员工一起忠心耿耿地工作着;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他中学时期作为篮球明星的照片。兔子俨然有一种国王的感觉,经常得意地环视着他的领地。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尼尔逊中途辍学回家而终结。兔子认为,尼尔逊对他的家长地位形成了极大的威胁,而珍尼丝和其母斯普林格太太强烈要求兔子把尼尔逊安排到专卖店工作更加重了他的担忧。兔子生活中这两个女人拥有公司四分之三的股份,而尼尔逊又是公司的合法继承人。如此窘境才使兔子极力阻挠尼尔逊的加入。尼尔逊在有意无意之间毁坏了数辆兔子视为财富的汽车,以物化的方式来报复他父亲的无情无义。兔子为了对抗家庭的其他成员,幸灾乐祸地看着尼尔逊一次次地犯错误,而这些错误以物化的方式出现,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失。最后,尼尔逊自己由于难以承担公司和家庭的双重负担离家出走,父子间的争斗终告结束。兔子是这场俄狄浦斯式冲突的胜利者,他夺回了自己的物权,重新统治起自己一度失去的为他赚取财富的领地。

四、物化的性与婚姻关系

在物化现象方面,厄普代克探索得非常深入。他不仅涉及了作为物化符号的商品、服务和物权,而且还对婚姻关系与性的物化现象进行了描写。《兔子富了》的另一主题则更能深刻地反映厄普代克的创作理念和宗教思想,这个主题是兔子对性作为物化符号的崇拜。在《兔子,跑吧》中,非常滑稽地使自己的性冲动和上帝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同时,他还不厌其烦地与牧师埃克尔斯(Eccles)谈论宗教问题,并试图从其中寻找到生命的意义。然而,在《兔子富了》中,兔子的性几乎等同于物质和金钱,其力比多的原动力来自于他的物欲。兔子夫妇经常在讨论与消费品和金钱有关的话题过程中产生性冲动。最具讽刺意义的一幕就是兔子在做爱时将当天兑换的15枚南非金币悉数放在珍尼丝的身体上(Updike,1981:202)。与此同时,兔子还暗恋着莫奇特之妻辛迪(Cindy)。但正像俱乐部另外一个成员哈里森(Harrison)的妻子泰尔玛(Thelma)说的那样,兔子羡慕莫奇特既富有又高雅的生活方式,喜欢其包括下沉式的会客厅和印有卡通人物形象的卫生纸在内的许多物品,由此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辛迪(ibid.:391)。在莫奇特家做客时,兔子偷窥莫奇特夫妇的私人用品和私密照片,梦想着自己也能够得到莫奇特拥有的一切。兔子对辛迪的这种情感实际上也是源自于对金钱的爱。在他的物质主义追求过程中,莫奇特是他的导师和上帝,同时莫奇特所拥有的一切也成为兔子梦寐以求的目标。

物质和金钱同样也成了兔子夫妇婚姻的纽带。对兔子来说,珍尼丝是一个钱袋,让他热爱和崇拜。没有珍尼丝,他就会失去所有的一切:“依旧如此,他不能不喜欢这个长着棕色眼睛的女人,到五月,她做妻子就有23个年头了。他是因为她继承的遗产才有今天的富裕,这种默契很像某种形式的性一样将他俩牢牢地绑在一起。这种关系使他既感到舒服,同时又使他觉得靠不住”(ibid.:39)。兔子接受了莫奇特的劝告,将持有的金币换成银币,来期待银价的攀升而获利。因为要把兑换好的银币从兑换处送到银行的保险箱,兔子和珍尼丝需要走三个街区。他们提着沉重的皮箱走在布鲁厄市的大街上,因为担心遭遇抢劫,周围的人忽然间看上去都像强盗。这使他们在冬日里仍不免汗流浃背,相互间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感到异常地亲近。

五、物化生活方式背后的道德信仰缺失

在《兔子富了》中,厄普代克同样也描述了中产阶级物化生活方式背后道德信仰的缺失以及与富足的物质生活所伴随的虚无和堕落。在小说接近尾声时,兔子和珍尼丝与他们飞鹰俱乐部的朋友们一起到加勒比旅游。对从未到过国外的兔子来说,这远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旅行,它不但意味着对新奇事物的探索,也是彰显他作为一个富人的社会地位的重要方式。在另一方面,此次旅行也为他实现自己存在已久对辛迪的非分之想提供了可能。正如他所预料到的,他确实得到了与辛迪单独出海的机会,这使他兴奋不已。他面对辛迪的丈夫,他的投资引路人和好朋友时竟然没有为这种想法感到丝毫的愧疚。为了寻求刺激,三对夫妇玩起了换妻游戏。为了满足欲望,所有人都彻底抛弃了平日在俱乐部时带着的那种温文尔雅、礼貌贤淑的虚伪面具。在换妻游戏中,兔子的一夜伴侣是泰尔玛,他吃惊地发现泰尔玛一直对自己存有爱慕之情。而在后来对他们性爱过程的描写中,作者厄普代克以高超的手法,再度重现了在本书中似乎一直被弱化的主题,即他擅长的宗教信仰主题。兔子在和泰尔玛尝试探索新的性交方式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快感,但同时兔子也在泰尔玛身体中感受到了“黑匣子”。在此处,这个“黑匣子”象征着虚无、黑暗和死亡,象征着一个魔鬼的世界(Schiff,1998:55),使兔子感到了死亡的恐惧。通过这一充满争议的象征性描写手法,厄普代克向读者展示,中产阶级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心灵上却是空虚的。为了填补这样的空虚,他们抛弃传统道德和信仰去标新立异、寻求刺激,试图以此使他们的生命意义得到提升。然而,如此追求的结果只能使他们备加迷茫。

六、结语

从对厄普代克的《兔子富了》的分析和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种警示。虽然中国经济发展与美国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与美国的同阶层人士相比,中国的中产阶级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他们生活方式中的物化现象已经显现。而无论他们物化的程度与美国人有多大的不同,中国中产阶级也开始面临美国中产阶级所体验的奢华背后的空虚和迷茫。一些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已经对这一现象有所反映,如池莉的《小姐你早》和《来来往往》等。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产阶级人数的不断增多,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涉及中产阶级生活题材的小说会层出不穷。对厄普代克小说的深入研究可以使我国的作家在对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对传统价值的态度和文化取向的描写方面受益匪浅,并使他们的作品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厄普代克虽然已经离去,但他为美国文学作出的贡献将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浓重的墨迹。他小说中的中产阶级形象以及他对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描写和评述也将会继续为读者了解美国主流文化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1]Burgess, A.Language, Myth, and Mr.Updike [J].Commonweal, 1996,(83): 557-559.

[2]Schiff, J.A.John Updike Revisited [M].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1998.

[3]Tanner, T..A Compromised Environment [A].In H.Bloom (ed.) John Updike: Modern Critical Views[C].New York: Chelsea House,1987.

[4]Updike, J.H.Rabbit Is Rich [M].New York: Knopf,1981.

[5]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福赛尔·保罗.格调[M].梁丽珍等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7]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5.

猜你喜欢

物化中产阶级兔子
物化-生化工艺处理页岩气采出水的工程实践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兔子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在Oracle数据库中实现物化视图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守株待兔
想飞的兔子
重看图形界面“扁平化”与“拟物化”之争——关于设计思维的探讨
档案: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