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舒心丸对慢性心衰疗效的影响

2011-03-17陈伟强赵华云王文会贺青军罗智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钠尿肽前体心血管病

陈伟强,赵华云,王文会,贺青军,罗智敏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心内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心衰(心功能不全)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是心脏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对心室的充血和射血功能造成损害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用益气舒心丸加常规西医治疗慢性心衰心功能3级的患者80例,并与单纯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的80例慢性心衰心功能3级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确诊的慢性心衰心功能3级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在27~83岁之间,平均年龄56.32岁,病程为1~21年,平均病程为3.7年。对照组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在32~86岁之间,平均年龄57.29岁,病程为1.5~25年,平均病程为3.9年。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性别、病性等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对下列情况进行排除:(1)高血钾患者。(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3)未纠正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4)3个月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阻塞性肺部疾病反复发作患者。(6)心率失常未控制患者。(7)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8)收缩压<90 mmHg患者。(9)基础心率<60次/min患者。(10)不能配合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80例按心衰指南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予口服培哚普利片2~4 mg,每天1次(对服药后出现咳嗽不能耐受的患者换用厄贝沙坦片75~150 mg,每天1次);美托洛尔片6.25~25 mg,每天2次;螺内酯20 mg,每天1次;氢氯噻嗪片12.5~25 mg,每天1次。用药期间对患者的电解质进行动态监测和纠正。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佛山中医院中成药制剂益气舒心丸治疗,基本组方为:党参6 g、女贞子20 g、三七6 g等,每次1小袋(10 g),每天3次。两组观察周期均为8个月。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周期结束后行心脏超声检查,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压(LVESVI)和舒张压末容积(LVEDV)进行测定,并记录两组患者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检验值的变化。

2 疗效与结果

2.1 疗效诊断标准

以《现代心力衰竭诊断治疗学》为参照标准。其定义为治疗后心功能的水平能改善2级或达到1级的水平,无心衰体征与症状者为显效;治疗后心功能水平能改善1级,或能达到2级水平,心衰的体征和症状有减轻者为有效;心功能水平改善不到1级,体征和症状都无改善者为无效。

2.2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用SPSS 12.0统计软件来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3 治疗结果

2.3.1 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比较(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3.2 两组患者心脏超声指标改善的结果比较(表2)。

2.3.3 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表3)。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心脏超声结果比较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心脏超声结果比较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JP<0.05,与同组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LVEF(%) LVEDV(mL/m2) LVESVI(mL/m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80 33.32±5.05 34.38±4.92 56.65±11.33 54.59±11.21 36.82±5.27 33.49±5.31对照组80 32.37±4.92 38.29±4.93J* 56.62±12.23 50.03±11.20J* 37.83±5.32 30.63±5.36J*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比较

表3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的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n ProBNP(pg/mL)观察组 80 治疗前 191±84治疗后 71±8*对照组 80 治疗前 170±78治疗后 131±52

3 讨论

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已经成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据国外统计,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0%,65岁以上可达6%~10%,且在过去的40年中,心衰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2]。美国2004年社区调查结果显示,在每10万男性中患心衰的有378人,而每10万的女性中患心衰的有289人。其中,5年存活率为52%。顾东风等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各5个省市,随机抽样调查了15 518名成年人(年龄35~74岁),分析发现,我国心衰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3]。并发现年龄与心衰的发病率为正相关,年龄增高,心衰的发病率就呈上升趋势。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心衰年死亡率的确切数据,但历经3年的回顾性调研显示,住院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为8.9%,明显高于同期住院心血管病患总死亡率,而且心衰死亡平均年龄仅66.4岁[4]。近20年来,人们对心衰的药物治疗理念发生了极大转变,从改善血流动力学观点进展到生物学调整的观点。现代治疗模式的重点是改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内分泌紊乱,注重抑制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阻断恶性循环,从而降低心衰的死亡率和住院率[5]。心衰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已使它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发达国家已逐渐增强了有关心衰对人群健康危害和医疗负担的认识,一系列有价值的心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有力推动了心衰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在我国虽然已经开展了一些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但仍然显得相对薄弱。只有加强心衰患者的院外随访与观察、管理和康复,建立治疗监控系统,规范治疗方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才能更好地不断缩减治疗现状与指南之间的差距,减缓疾病进展,降低心衰再入院率和病死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节省卫生保健费用,减轻患者负担[5]。

中医没有“心衰”的命名,但早在《黄帝内经》便对本病有所记载,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为“心悸”、“水肿”、“喘证”、“痰饮”、“心痹”等范畴。本病的发病因素诸多,但多和饮食不节、脏腑虚弱、情志内伤和外感邪气等有关,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中本为气血亏虚和心肾阴阳,标为水饮,痰浊,寒凝,血瘀。病位为心、肾、脾、肺均有涉及。治疗宜益气温阳养阴,标本兼治。佛山中医院中成药制剂益气舒心丸,基本组方党参、女贞子、三七等,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的功效,主治气滞血瘀及气虚血瘀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本研究证明西药加益气舒心丸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3级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对比有更好疗效,表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压(LVESVI)和舒张压末容积(LVEDV)、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值均有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与益气舒心丸联用,可减少心衰复发,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339.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12.

[3] 顾东风,黄广勇,何 江.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部分地区1980、1990、2000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30(8):450-454.

[5]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1):2-3;6.

猜你喜欢

钠尿肽前体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在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血浆N端B型钠尿肽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价值的研究
心房钠尿肽对脓毒症早期诊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冠心病患者中B型钠尿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B型钠尿肽在脑血管疾病中的水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