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血压的监护与并发症的预防
2011-03-16甘燕玲王新莉王秀东
甘燕玲 王新莉 王秀东
(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 300060)
颅内动脉狭窄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危害是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缺氧,严重时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因具有创伤小、致残率低、并发症少、安全等特点〔1〕,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颅内血管具有颅内动脉走行迂曲、管腔纤细、分支众多、对刺激敏感以及其周围缺乏支撑等特点〔2〕,与颈动脉有较大不同,不仅对术中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术后护理也有区别。特别是在支架植入后血压的降低及出现高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术后对于血压的监测尤其重要。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376例,通过严密监测术后患者血压变化,积极采取措施早期纠正异常倾向,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将血压监护及并发症预防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完成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376例,男257例,女119例,年龄29~81岁,平均60.82岁。术前血压控制在收缩压 90~14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60~90mmHg。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明确诊断。376例患者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血压异常者56例,低血压42例,最低至53/34 mmHg;高血压14例,最高达202/107mmHg。7例患者发生脑出血,其中3例死亡,2例致残,2例恢复良好;7例患者发生脑梗死,经溶栓治疗后恢复良好。362例患者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康复出院。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卧床24 h,穿刺肢体制动,防止穿刺点动脉出血,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对于术后血压稳定在入院时水平的116例患者我们给予持续监测7天,术后第1天每30 min测量并记录1次,术后2~7天每小时测量并记录;对于血压变化较大,较入院前下降30%左右的90例患者我们每10min测量并记录,稳定后每30 min测量并记录,3天后变为每小时测量并记录。并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
2.2 血压监护与并发症的预防 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有低血压、心动过缓、高灌注综合征、脑血管痉挛等。
2.2.1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本组42例术后出现低血压,血压53~87/34~55mmHg,同时伴心率缓慢,41~56 次/分。 经补液、给予阿托品、多巴胺输注后3~5天逐渐得到纠正,其中7例患者出现脑梗死。我们考虑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与术中对颈动脉窦的刺激有关〔3〕,导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心动过缓、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我们常规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头晕、胸闷、恶心等感觉。对于术后患者血压低于90/60mmHg积极给予治疗,如补充胶体溶液、使用盐酸多巴胺等升压药物治疗。当术后血压低于术前血压的2/3时,给予严密监测,如血压继续下降虽然未降至90/60 mmHg,也立即通知医师,给予升压治疗,防止血压继续下降导致严重并发症。同时,给予患者保持平卧位,禁止床头抬高,保证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术后心率低于50次/分的患者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若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静注阿托品、肾上腺素;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心率低于70次/分时,及时通知医师,严密监测心率变化,必要时给予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
2.2.2 高灌注综合征 由于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长期处于低灌流状态,支架置入术后,大量血液供应会导致颅内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引起脑水肿甚至脑出血,发生高灌注综合征〔3〕。本组14例术后出现高血压,应用药物控制血压,7例患者出现脑出血,经手术等对症治疗3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致残,2例恢复良好;我们常规在术后询问患者有无头痛、恶心,观察血压、神志、瞳孔和意识障碍的变化,如血压升高应用降压药物效果不明显,或者癫痫发作,应想到高灌注综合征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术后血压最好控制在 110~140/70~90mmHg,如血压超过术前基础血压的 1/3,立即通知医师给予降压治疗。同时,保持床头抬高30°,减少脑组织供血量,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在降压治疗期间应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防止过度降压,因为过低的血压易出现低灌注综合征,严重者会导致大面积脑梗死而危及患者生命。
2.2.3 脑血管痉挛 与保护装置对动脉壁的刺激有关〔3〕。本组28例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表现,严重者嗜睡昏迷7例,行头CT检查示脑梗塞,给予长春西汀等改善循环代谢药物治疗5例好转,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好转;所以我们常规给予尼莫地平静脉维持慢滴,必要时加用罂粟碱静脉输入,通常可以避免或缓解血管痉挛的发生。严密观察患者有无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症状发生,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值班医生。
综上所述,血管内治疗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显示强大的活力。围手术期30天内发生的脑血管并发症被认为是手术相关并发症〔4〕。术后患者的血压能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决定了患者是否会发生与手术相关的血管并发症,也决定了手术的成功与否和患者的预后。一些并发症发生前会出现血压的异常,因此,术后血压的动态监测非常重要。术前积极的控制血压,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指导患者的饮食和活动,配合药物治疗,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史怀璋,徐善才,高成,等.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分析 [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1):12-16
〔2〕曾宏亮,石胜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10,32(4):459-462
〔3〕张海燕,艾明华,杨立波.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供血动脉狭窄及其并发症分析[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7(5):535-538
〔4〕高峰,姜卫剑,杜彬.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血管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神经损伤与重建,2008,3(6):38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