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环境的人文解析与再生研究
——基于建筑类型学理论的分析
2011-03-16汪丽君
汪丽君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
历史环境的人文解析与再生研究
——基于建筑类型学理论的分析
汪丽君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
文章通过对人类聚居过程原点的追溯,在整体保护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合理运用类型学分析方法,探索历史环境中各个层面类型抽象化与具体化的互动关系,发掘历史环境的地域性特征在当地聚居人群中的心理积淀,在对历史环境进行人文解析的基础上,以富有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法,对其传统风貌、空间形态做深入具体的探讨,从而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冲突,并最终形成以建筑类型学为支撑理论的历史环境整体保护与再生策略。
历史环境;人文解析;再生研究;建筑类型学
历史环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是传承地区文化、延续历史文脉、保持文化多样性的结构性文化资源,还是人类建造活动的记载,从抽象文化传统意识的表达到具体材料技术的应用无不反映了人们生产生活、交往发展以及审美价值取向的各个方面。不同于单体的“纪念物”和“历史环境”是不断生长变化的活态类型,包括历史聚落、历史城镇、历史街区等多方面的人类生活聚居地,依据当地的地域环境、民族风俗同样形成了自发生长、形态万千的建筑模式。它包含了民族、地域特征以及由这些特征所形成的文脉、信仰、心理等精神因素,通过自然而漫长的过程,形成了鲜明的、凝结在环境中的地域特色文化,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强调历史环境“整体保护”与“动态保护”的国际趋势下,从人文解析的角度妥善处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环境区域”,采用恰当的理论依据,合理保护规划、再生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和建筑物的标准化与商品化导致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地域特色危机。从城市形态演变的角度来看,空间秩序的破坏和历史意义的丧失正成为当今城市空间与建筑形态发展突出的两大问题。在许多历史传统城市,大量的历史街区被不假思索地推平,城市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丧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各地所见雷同的环境形象。这种割断历史文化联系的“无情景性”或者说“无场所性”态度,实际上是对历史“内涵”连续性的拒绝与无视。
近年来,随着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课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历史环境的再生作为一种潜力不可估量的社会性行为,成为预防城市破坏性无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曾经作为反叛现代主义的先声,同时也是西方建筑人文传统的延续的建筑类型学理论,由于其所包含的把城市和建筑视为同构的整体观;把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的历史观;把城市、建筑和自然联系起来的生态观,充分契合了国际建筑界在历史环境可持续再生探索中寻求建筑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复合的美学理想。其富有表现力的形态、独特价值观及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成为实现历史环境可持续再生的重要创作方向。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是目前国际遗产保护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人类对于文化遗产认知的不断深入,国际上对遗产的保护研究从初期的“单体标志物、静态保护”逐渐发展成为“整体大环境、动态保护”的整体保护阶段。继《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1977)提出保护遗产的“完整性”以来,整体保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和长期趋势。UNESCO在2003年《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中提出了“文化空间”保护的概念[1],2005年《维也纳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景观备忘录》中提出对城市景观的保护。而早在1979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的《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方的宪章》(简称《巴拉宪章》)就提出了遗产保护的3个新概念,即“场所”、“构件”和“文化意义”,并认为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历史遗产的“文化意义”;而2005年ICOMOS《西安宣言——保护历史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地区的环境》宣告,环境是历史遗产完整价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把以往有形文物保护提高到了无形文化保护的境界,并认为:“历史区域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不仅在于其在社会、历史、艺术、精神、审美等层面或其他文化层面存在的价值,更在于其与物质的、视觉的、精神的以及其他文化层面的背景环境之间所产生的重要联系”[2]。
从以上对于历史环境保护历程的相关文献梳理中可以看出,国际上已逐步确立起了整体性的保护观,并将保护对象逐渐从历史遗产本身发展到其周边环境等有形物质,再扩展到历史、民俗文化等无形遗产,从更广泛的层面明确了历史环境整体保护的重要性,研究日趋综合,归纳起来包括3个方面。
1.在保护对象与范围上
国际上已开始重视对历史环境网络的保护,随着聚落考古学、文化景观学和遗产保护学的发展,历史环境不再是孤立的,逐渐明确整体保护控制,涉及历史城镇(村落)与周围环境、经济发展、政策保障等多个方面,强调系统的整体保护。
2.在保护方法和手段上
对历史环境的保护逐渐由单纯的文物考古和建筑修复演进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行为,特别是注重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发挥现代科学与民间传统知识的协同作用,注重规划、建筑学科与新技术的结合。
3.在保护观念与行为上
从建筑师、规划师、文物专家的技术行为转变成为一个全体民众参与的保护运动。特别是通过立法保障赋予本地社区能力,在景观控制、环境教育等方面展开的多方位的保护运动,实现历史遗产功能的转换和持续发展。
国内历史环境保护起步于1980年开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并于2003年公布了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首次明确了将传统聚落保护纳入法律范畴;2005年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的颁布,以此为分水岭,构成了我国目前特有的名城、名镇、名村的阶梯级保护体系,并正处于起步之后的上扬阶段[3]。
目前,国内学术研究领域在对历史环境本体的整体保护,已形成格局、形态、肌理、空间等保护要素组成的保护体系,并出现了静态保护、动态监测、选择性更新、建设新区等技术路线。在历史环境整体保护方面,出现了文化线路、遗产网络、文化景观等遗产保护的新的发展趋势,如多国联合申请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的实践、我国跨区域联合申请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以及历史文化名城遗产网络保护理论和环境容量的测算和遗产地环境影响与评估研究等新研究探索。然而,我国的历史环境保护虽已形成初步的研究基础,但主要集中在对重点文物、古城的具体保护上,缺乏整体环境保护和再生意识。以往大部分研究或局限于文物单体,或局限于聚落单元,或局限于新技术本身,尚未形成从生态环境与文化区域的角度对历史环境进行整体系统保护与再生的研究,相关研究与国际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对处于最敏感、最易遭受破坏的历史环境边缘地带(我国保护规划体系中界定为建设控制地带)的相关研究基础还十分薄弱,且缺乏相对富有操作性的理论支撑体系。
三、建筑类型学理论的引入与方法解析
目前,国内外对历史环境再生支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包括现象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及人居环境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为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观念框架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可操作领域的理论支撑尚显匮乏。在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依然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在对历史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发展中,除了对历史环境进行功能定位、地块划分、交通组织,以及在容积率、高度、色彩、形式及绿地等指标控制上是不够的,还必需对历史环境深层次的人文空间组织结构的层级性、多义性和领域性进行解析。
建筑类型学作为建筑及规划领域内一种分类组合的方法理论,具有深刻的哲学基础和富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体系,其符合地域性及历史性的特征对建筑和城市的实践已经起到相当大的影响。类型是从历史之维中抽取出来的隐含系统,凝聚了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在类型学中,历史环境各组成要素形成了城市的深层结构——“集体记忆”而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无论历史环境的形态如何发展变化,一旦人们的记忆被某些类似性城市元素所触发,历史传统就能在个人的记忆中再次呈现出来,因此设计的关键之处就是如何去触发人们的这种思绪。在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中运用类型学设计方法,就是认为一种特定的类型是一种形式与一种生活方式的结合,设计就是要抽取出那些特定的建筑形式,并努力还原形式与生活间的对应关系,这就与类型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即类型选择和类型转换息息相关了。对应的具体设计过程则包括:环境现状调查→要素分析研究→层级策略制定→设计成果表现。其中,前两个阶段是分析的过程,研究城市的过程,也是选择、抽象原型的过程;接下来的两个阶段,则是类型转换、创造的过程,并在原型的基础上研究其可变性与过渡性,并在此过程中再次使人们体验特定的传统文化。这实际上是一种辨证地去解决“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策略。
通过类型学分析方法,既可以研究传统建筑形式特征的历史变化与发展,又可以研究建筑与建筑群的空间组合关系及城市形态的延续。在类型学理论发展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就认为,“城市作为集体记忆的所在地,是交织着历史的和个人的记录的所在”,“类型学是研究构成都市、城市或建筑的元素之中揭示永恒关注主题的原型”,“应建立起建筑的类型以确定城市的形态结构”[4]。
四、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策略
综上所述,将建筑类型学理论分析方法引入,是将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视为人类聚居活动自然变迁过程中的“一体两面”,既保护历史环境的地域典型性和历史真实性,同时又将新的功能融入旧有环境结构,使其在新的社会需求中发挥作用。基于建筑类型学理论的分析,我们通过对人类定居过程与发生原点的追溯,探索类型抽象化与具体化的互动关系,发掘历史环境的地域性特征在当地聚居人群中的心理积淀,在对历史环境进行人文解析的基础上,以富有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法,对其传统风貌、空间形态做深入具体的探讨,从而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冲突,并最终形成了基于建筑类型学理论的整体再生策略。
1.分层级保护与更新策略
通过类型学理论的研究,历史环境是单体建筑要素赖以存在的场所,而单体建筑要素是历史环境形成的基本单元。历史环境以空间来整合各种要素,各个要素则通过空间连接锚固在历史环境中,空间结构的形成为历史环境形态提供了基本秩序。历史环境再生过程中类型学方法的应用首先就是从解读历史环境的“物质”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并与类型学的分层级理论相关联,建立多层次、网络化的整体保护控制和引导体系。重点包括历史环境中的重要节点及文化廊道的保护框架。
2.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相结合策略
在类型学理论中,代表物质空间的“表层结构”和代表非物质空间“深层结构”之间相互依存、互相结合的关系是历史环境整体保护与再生中类型学方法设计的灵魂。通过对历史环境的全面解读,在提取相关历史环境物质空间原型要素的同时,注重加强对非物质空间要素的分析和研究。改善以往历史环境再生过程中,只重“实体”不重“虚体”和只重“物质”不重“精神”的缺陷。不仅借助历史环境本体的物质空间保护,重点保护控制历史环境的形态肌理、空间模式,以及对历史空间环境的恢复与设计;还要重视历史环境中“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控制;
3.延续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策略
用类型学的设计方法研究历史环境的再生,还表现在形式上反映了历史延续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将历史的传统文化习俗融入现代的生活方式中,以期焕发历史环境真正的生命活力。历史环境再生的主要关注点不应是为了过去而保留过去,而是为了实现从过去到未来的持续发展。由于历史环境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拥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其保护不应是将历史凝固、切断其自身的静态保护,而应保证代表各历史时期的建筑的共生共存,确保历史脉络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从而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通过对历史环境建设控制地带(如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历史村镇等)的全面动态监控与分析,借助类型学的设计方法,按照从形式—类型—新形式的类型学设计过程,使该地区历史环境成为时间和空间的复合体。
五、结 语
历史环境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宝贵遗产,它们所具有的价值是无法用货币来估算的。当前对历史环境的再生研究正是为了激起人们对本地历史传统的生动记忆以及地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历史环境的再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地区无法完全照搬其他地区
的成功模式。因此,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操作模式是“Think global,act local”。运用类型学的策略建立历史环境的人文解析与再生的整体思想意味着这是一种积极的保护而非消极的保护。它将有利于保持历史环境的“记忆”,有利于传统风貌特色的传承,从而加强保护的深度,提高设计的可操作性。
[1]UNESCO.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Safeguarding and Contemporary Role of Historic Areas[EB/OL].http://www.unesco.org/culture/laws/historic/htmleng/page1.shtml,2010-12-06.
[2]ICOMOS.Resolu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Conservation of Smaller Historic Towns[EB/OL].http://www.icomos.org/docs/smalltowns.html,2010-12-20.
[3]张祖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建筑学报,2006(12):26-29.
[4] 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Humanities Analysis and Regeneration Research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Architectural Typology
WANG Li-jun
(School of Architecture,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overall preservation,this paper traced of the process human settlements back to its origin.Through rationally typological analysis,it explore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in villages,towns,cities,streets,buildings and other types of various levels of abstraction and the concrete interaction.On the basis of humanistic analysis,it studied the personality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regional residential mental accumulation.To balance the conflict between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it discussed the features and the spatial form of the traditions.By adopting operational design methods the strategies of overall preservation and regeneration for histori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architectural typology can be obtained.
historical environment;humanities analysis;regeneration research;architectural typology
TU-023
A
1008-4339(2011)06-0527-04
2011-01-10.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0YJCZH144).
汪丽君(1974— ),女,博士,副教授.
汪丽君,wljjudy@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