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性

2011-03-16孙兰英钱小雪

关键词:大众化语言艺术马克思主义

孙兰英,钱小雪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07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提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新时期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更好的武装和引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就必须使之通俗化、艺术化和大众化。本文从加强语言艺术性的角度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路径,增强其理论通俗化的可行性和实践性,这不仅需要从语言艺术性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加以凝练,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内容必须因材施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要多种多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尺度的把握要科学规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走近群众,贴近群众,被群众真正掌握,并且能够用通俗化的理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一、语言艺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一门艺术,语言是人类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是人类搭架心灵桥梁的快捷方式,语言艺术是人类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是人类释放悲喜的表达公式。如何淋漓尽致、唯美完善地运用语言是一种深内涵、高层次的学问。

所谓语言艺术,是指在应用语言的传播活动中,在使用语言的一般原则和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语言产生使人愉悦的感受并带来良好的接受效果的方法和技巧[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则旨在从语言艺术的方面从更细微的角度来参透马克思主义,从更深入的层面来雕琢马克思主义,从更具体的方面体现语言艺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要在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交融中稳居主流高地,就必须要借助广播、电影、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来扩大影响力,以形象化、生动化、艺术化的方式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广阔的途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并没有严格的概念性的定义,只要是有助于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群众,容易被群众理解接受和运用的话语体系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都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我们在这里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不是为了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硬的再加上一个“语言艺术”的光环,让这一理论或者这一工作更具神秘色彩,更让人以某种崇拜或者仰视的姿态来对待它,相反,我们的真正目的在于去掉神秘色彩、使马克思主义真理通俗易懂以便更好地为大众所接受。

二、语言艺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

(一)语言艺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理论大众化是实践大众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可行的,这根源于一种文化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化,植根于西方文化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比,是一种异质形态的文化。从19世纪晚期至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主要内容侧重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主要途径来自于日文的翻译和转译,主要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完成。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贫穷落后、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度取得指导地位,并成为国家的价值理念和民族理想,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用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大众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用中国大众认同的形式传播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用当代中国语言表述的马克思主义,他也必将成为对人民大众具有强大吸引力、感召力、凝聚力的一面旗帜,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大众化的关键。

(二)语言艺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从改革开放至今,各种各样的思潮和理论争相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理论也经受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这是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差异化,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广大群众中占据指导地位,就成为了一个亟需得到重视的问题。对于中国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去占领,那么其他的理论便必然会趁虚而入,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精英文化的结合固然重要,但相比于大众文化,还是后者来的更广泛、更迫切,所以,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尤其是以一种语言的艺术作为切入点来使之更好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是十分必要的。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因材施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讲究语言艺术,但是,站在一定高度俯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语言艺术是面向人民群众的,而人民群众是分阶层的,抛除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差异,仅从文化角度进行划分的话,还是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同样的一段理论表述,可能有的人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而有的人可能就存在很大困难,这也正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时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从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入手,有少数民族和汉族之分,虽然现在绝大多数民族都可以比较轻松的用汉语进行交流,但是,还是不排除一些民族和地区存在着对汉语理解能力的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语言角度来说,人们理解起来相对较容易,但是,如果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或理论的话,它本身就是由外文翻译过来的,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的细微差异,再加上理论的博大精奥和一些语言的晦涩艰深,如果汉语程度较低理解起来相对较为困难。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民族的差异性。

从阶层分化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分化和文化落差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大大降低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在共同理想的问题上逐渐显得认识模糊不清甚至背道而驰,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一定要对各个社会阶层的认知特点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做到因材施教。

比如长期奋斗在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由于工作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肯定要更深入更透彻一些,在对这一群体进行大众化的时候,语言上要尽量规范化,正式化,内容上也可以多集中在政治、思想和组织方面的教育;生活学习在各高校的老师学生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理解能力和接受理论、消化理论的能力也相对强一些,再细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师生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师生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如何对待也要有细微的区别;同时,在社会占最大比例的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这是一个为社会创造主要财富的阶层,包括大部分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在对其进行“化”的工作中也要有针对性,选取一些更适合广大工人阶级易于接受易于消化的内容,用精炼的语言文字进行概括总结;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人是我们不能忽视但也是容易忽视的,那就是那些没条件接受高等教育甚至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广大农民群众,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成为了弱势群体,也正因这样,我们才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照顾与重视,才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传播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将大众化的对象具体到普通老百姓,他们在我国人口中占据着不可小觑的比例,把他们的工作做好了,做精了,做细了,那么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将迈出不小一步。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虽然说“看人下菜碟儿”从道德角度看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上什么“菜”,这个“菜”要怎么上,还真就得看桌上是什么“人”,要充分掌握他们的喜好,不要认为朴实的语言、群众的语言就是没有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于广大群众就像家常话一样明了,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菜”。

毛泽东在践行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方面就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他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2]他在论证军队与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时指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鼓舞士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国民党大举进攻面前,毛泽东安定自若坚定地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他将党的指导思想概括为实事求是;党的领导方法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矛盾对立统一的法则概括为一分为二。像这样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概括,进行形象生动的描绘和阐释,使之具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得老百姓对马克思主义心领神会,自觉地选择跟随党投入到革命和建设潮流中,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

邓小平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八荣八耻”以及他在2008年底的一次报告中使用的“不折腾”等,这样的语言表现生动活泼,浅显直白,寓意深刻,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用大众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出来,为普通民众所接受。

(二)巧用俗语,引经据典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衍生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我们要对其进行科学总结、批判继承,把马克思主义深奥复杂的道理变得简明浅显,贴近群众,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这些灿烂的文化中,一些成语、修辞、甚至谚语都是可以很好利用的素材,因为这些东西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就会显得轻松省力,而且理解的更加深刻,可谓事半功倍。

比如关于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的关系,毛泽东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3],这个比喻生动、贴切,一听就懂,以致现在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会用这个比喻讲解。又如毛泽东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288来告诉人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艾思奇在其代表作《大众哲学》中告诉读者:“我们大家都是俗人,耳朵最听得顺的是日常的俗话。所以最妙无过于用一句俗话来开始。这一次的标题‘天晓得’,不就是一句很熟的俗话吗?由这样平常的一句俗话谈起来,大概总不至于像大学教室里的哲学讲义那样令人想睡觉了吧。”[4]

这些成功的范例都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令人回味无穷,很多都已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政治用语,大大增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与说服力。

(三)通俗读物

口头语言虽然比书面语言给人的冲击力更大一些,但是书面语言给人的影响更持久、更深刻,属于细水长流型,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不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有些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章或书籍,虽然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殊不知其文字晦涩难懂、佶屈聱牙,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有故弄玄虚的嫌疑,明明是要“大众化”,结果写出来的东西让大众都看不懂,那这些文字的罗列又有什么意义呢?人们接受一种理论,无非是因为觉得这种理论适合自己的价值需求,但前提是真正弄懂了这种理论,如果马克思主义文本深奥难懂,人们不得其门而入,那就根本谈不上价值性了。通过文本的可读性和易懂性来彰显理论的价值,从而促进理论的传播发展,这就是通俗读物的功能所在。

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过:“缺乏通俗性是人们对我的著作所提出的一个公正的指责,因为事实上任何哲学著作都必须是能够通俗化的,否则,就有可能是在貌似高深的烟幕下,掩盖着连篇废话。”[5]

当然,优秀的通俗读物偏少并不代表没有,多年来,在广大学者的努力下,还是涌现了一批耐人品读的文章和书籍,如《六个“为什么”》(学习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语言通俗明快,定价8块钱,而且只有106页,让老百姓既买得起又有信心看完、看懂,便是一个极佳的典范。

四、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尺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讲究语言艺术,但是大众化并不等于庸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马克思主义泛化,因此对语言表达的分寸掌握要有很高的要求,不能为了通俗而通俗,通俗一旦走向极端便是庸俗,这样也就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应有的雅趣,而更接近于自由闲散,缺乏庄严,缺少深刻性和心灵冲击力的市井文化。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对语言艺术尺度的科学规范把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虽以艺术落脚,但是仍属科学,不能为了艺术而艺术却不顾表达的科学性。有相声说“相声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没错,相声可以大尺度地极尽其幽默搞笑夸张的成分,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一件庄重而严肃的事情,可以有幽默,但是来不得半点搞笑和夸张,否则就失去了理论原有的气质和魅力,如果一种蕴藏着巨大力量的理论在经过了“语言艺术”这道桥梁以后连最起码的科学性都谈不上了,那么真正是舍本逐末了。

向普通老百姓宣传马克思主义,切忌长篇累牍,且不说此“大论”的质量如何,即便真是鸿篇巨制,群众也没有勇气接近,这也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六个“为什么”》取得如此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短小精悍的表达式最受欢迎也是最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言简意赅,浅显直白,最适合大众的口味,也最容易被记住。

虽然“浓缩的都是精华”,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并不是越浓缩越好,因为极端的浓缩就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是断章取义,导致只见其一而不见其二,因此还需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的全面性,用最简短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意思,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高境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没有规定的框架、结构或者是公式,它只是我们传播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而不是内容。但是,只有称得上是“艺术”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才能更好的走近群众,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更好的完善和发展,使理论真正深入人心,活学活用,从精神到物质再到精神,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

[1] 朱潇潇,左皓劼.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特点[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3):69.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37.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111.

[4] 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83-284.

[5] 康 德.彼岸星空:康德书信选[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107.

猜你喜欢

大众化语言艺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