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阴虚证辨治概要

2011-03-16王军瑞

天津中医药 2011年5期
关键词:阴虚证内经阴虚

王军瑞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系,西宁 810001)

1 理论渊源

1.1 导源于《内经》[1]早在《素问·宝命全形论》就有:“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医学必读·水火阴阳论》曰:“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之间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脾作为五脏之一,亦应有阴阳之分,脾阴是客观存在的。《灵枢·本神》又云:“脾藏营。”《难经·四十二难》进一步提出:“脾裹血。”《内经》又有:“脏真濡于脾。”这些说明脾脏之阴精乃是水谷化生的营阴、血液、津液、消化液及膏脂之类,它们与气相对应而言属阴,故称脾阴。

1.2 始见于《伤寒杂病论》“脾阴”一名,首见东汉,自从《伤寒论》治脾约证提出“麻子仁丸,宽肠润燥,以软其坚,欲使脾阴从内转耳“以来,脾阴虚证论述开始初露端倪[2]。而《金匮要略》进一步采用扶脾益阴大法论治,或寓滋脾于祛邪之方,或投甘淡于清热之剂,或滋养他脏以养脾阴,或补益脾阴以灌四旁,或温养与滋阴并用,或泻热与护阴共存,或制作丸剂缓缓收功,或药熬甘淡别开蹊径,或补养于药物,或调养于食品。至此才对脾阴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1.3 金元有所发挥 晋隋唐以后,金元医家开始认识到脾阴本身参与脾主运化的重要性,如万密斋言:“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以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朱丹溪曰:“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唐容川更形象地讲:“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明确认识到脾阴不足就会导致病理的异常[3]。

1.4 明清不断完善 自明清以来,历代医家对脾阴虚的认识逐步有了深化,《温病条辨》云:“哕,脾阴病也,……泄而腹满甚,脾阴病重也。”薛生白则直言:“脾阴虚则便溏。”明王纶曰:“胃火愈旺,脾阴愈伤。”指出胃火过盛可以灼伤脾阴。胡慎柔《慎柔五书》曰:“微甘养脾阴。”指出调养脾阴要用微甘之品。缪仲淳谓:“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清·吴澄《不居集》曰:“古代理脾胃,多偏补胃中之阳,而不及脾中之阴。”[4]可见,脾阴之虚证,古已有之。现代名医蒲辅周也明确地指出:“五脏皆有阳虚阴虚之别”,“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岳美中论医集》中则强调指出:“脾胃虽互为表里,脾阴虚、胃阴虚之用药有相似之处,但终有别。……差异甚多,不应含混。”从上述可见,古今医家都确认脾阴虚证是客观存在的。

2 病因病机

脾阴虚乃内伤虚损病证。对其成因,中医历来认识不一,归纳大约有四。

2.1 湿热外感,损伤脾阴 长夏季节,多外感湿热之邪,久羁不去,湿郁化热,内伤脾阴,正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所言:“寒湿多伤脾胃之阳,湿热多伤脾胃之阴。”

2.2 过食辛辣,消灼脾阴 若平时过食温燥辛辣炙热之品,久而久之则易导致阴阳失调,胃火亢盛,内灼胃津,消损脾阴。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

2.3 情志过极,劫夺脾阴 情志不遂,或忧思过度,思虑伤脾,运化失司,脾阴生化不足;或五志过极,郁怒伤肝,气有余便是火,气郁日久则生热化火,郁火一旦内生,势必劫夺脾阴。故张路玉认为:“平时思虑伤脾,脾阴受困。”魏玉璜则指出:“木火炽盛、脾阴大亏。”

2.4 房劳过度,暗耗脾阴 房事不节,肾精外泄太过,虚火内动而致脾阴匮乏。吴澄《不居集》曾曰:“相火者,……炽而无制,则为龙雷,而涸泽燎原……上入脾,则脾阴受伤。”[4]如是,脾阴亏虚,健运失司,气血生化乏源,精微不布,而且营阴不足,虚热内生,脏腑组织失养,临床诸症丛生。

3 证候特征

3.1 主证 食少,食后作胀,消瘦,乏力,舌红少津。

3.2 临床表现 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爽,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口燥唇干,口渴而饮水不易解渴;有一定食欲,或偏食,但不能多食,多食即脘腹作胀,或导致腹泻。脉细带数,或重按无力,或带弦象。舌红、少津,舌象变化较多,苔或黄或白,或腻或剥,或舌光无苔。

3.3 证情分析 食少,食后作胀,便溏乏力,脉细无力等症均为脾气虚弱的表现。消瘦是阴虚的常见症。舌红少津,苔光或剥则是阴虚有热的表现。口燥唇干,饮水不易解渴,提示本证并非一般的伤津,而是气阴两虚,气不化津,阴液不足,所以饮水略润口舌,无济于事。脾胃气虚则食欲减退。本证如导致肝气来犯则见弦脉,如有食积、湿热兼挟则见黄腻或白腻舌苔。

3.4 辨证要点 脾阴虚证候结构不外乎两部分,其一是脾失健运而致的运化症状群;其二为阴液不足而产生的内热症状群。前者表现为:食欲减退,口淡乏味,食后腹胀,便干或便溏,消瘦。后者表现为:手足烦热,唇干口燥,口腔糜烂或唾黏口热,舌红少津,苔薄或苔心光剥,脉细数。但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临床中所见的脾阴虚证和一般的阴虚火旺有别,热象相对比较明显,脏阴症状不突出,即阴虚不严重,虽有热象而非火旺。如脾气虚弱证而兼有郁热与阴虚证,便称为脾阴虚证;脾阴虚证实质上是脾的气阴两虚证。

4 类证鉴别

4.1 脾阴虚与胃阴虚的鉴别 自清代叶天士首创“胃阴学说”后,近世医家论治脾胃多崇尚叶天士之说,以胃阴统脾阴,导致理论上的模糊不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曾就此有过专论:“脾胃之病,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彼此混淆。治不中规,遗害无穷。”故对两者予以鉴别,颇有必要。

脾阴虚与胃阴虚同属有阴虚之证,故皆可现食纳呆滞,口渴便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等。具区别为脾之升与胃之降,脾之化与胃之纳的功能失调。脾阴虚以味觉欠佳,食欲不振,食入难化,唇干口燥等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多见于内伤疾患之中,或有伤阴病史。而胃阴虚重在胃的津液不足,内燥症状明显,脏阴证候不突出,多表现为饥不欲食,干呕呃逆,胃中灼痛嘈杂或隐隐作痛等,且多发生于热病伤津之后。

4.2 脾阴虚证与脾气虚弱证的鉴别 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中不仅包含着脾气虚弱证的见症,而且还有阴虚的见症与热象。多源于由脾气虚弱证病久发展而成。而“脾气虚”一词出于《内经》,如《灵枢·天年》中有“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的论述。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或后天失于调养,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或年老体衰,或大病久病之后,元气未复,失于调养,则会使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气虚证。临证以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淡白,或肢体水肿,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为其主要证候特征,临床可有脾气下陷,脾不统血,脾失健运3种不同病理状态,多采取补脾升提、补脾统血、补脾健运三法结合诊治。

5 治疗大法——重在“甘淡平补”为主

关于脾阴虚的具体治疗,可上溯至《内经》。尽管《内经》中所论较少,但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后人以《素问·刺法论》“欲令脾实,……宜甘宜淡”之论为始基,加以发挥,演化出许多“实脾”之法。如缪仲淳《先醒斋广笔记》云:“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凉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又云:“阴虚火旺之证,当滋养阴血,扶持脾土,使阴血渐生,虚火降下。”继而提出:甘凉滋润法,主张以生地、沙参、麦门冬、天门冬、玉竹、石斛、白芍等药治疗脾阴不足而虚热偏盛者。吴澄《不居集》[4]倡导“芳香甘平法”,强调用“芳香甘平之品”,舒展脾气,护养阴液,以治脾阴亏虚兼湿浊困阻者,故曰:“古人多以参苓术草培补中宫,而虚营脾胃薄弱,力不能胜,即平淡如四君子,皆不能用,……所以新定补脾阴一法也,以补前人未尽之余蕴也。”代表方剂为理脾阴正方(人参、紫河车、山药、白芍、茯苓、扁豆、桔红、荷叶、莲子肉、甘草)与中和理阴汤(人参、山药、燕窝、扁豆、莲子肉)。胡慎柔则独辟蹊径,以其传世名方“慎柔养真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山药、麦门冬、五味子、白芍、莲子肉)开“甘淡平补”法之先河,为治疗脾阴不足兼气虚失运之证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崭新途径,此即唐容川所谓“滋补脾阴之大法”矣。其他如彭履祥的“加减麦门冬汤”(麦门冬、沙参、半夏、茯苓、薏苡仁、山药、甘草)、喻昌辉的益脾汤”(太子参、茯苓、白术、山药、薏苡仁、莲子肉、扁豆、石斛、桔梗、谷芽、甘草)等,也都体现出“宜甘宜淡”的特点,用之临床,多有效验。需要说明的是:本证是一个复合性的证候,证情复杂而不典型,辨证应仔细慎重,不要误辨为火旺而过用寒凉药而更伤脾气;也不要误辨为严重伤阴,过用滋腻药而使脾失健运,更不要误辨为脾阳虚而过用温燥药,更伤阴液。中医的精髓是辨证施治,所以临证之时,贵在变通。

[1]王洪图.内经讲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7.

[2]刘渡舟.伤寒论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籍出版社,1988:7.

[3]李刘坤.吴鞠通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4.

[4]吴 澄.不居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4.

猜你喜欢

阴虚证内经阴虚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清润养目口服液联合人工泪液对肝肾阴虚证干眼性视疲劳患者的临床疗效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阴虚证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论《内经》肝为罢极之本及其现代应用
中风防治灵1号为主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