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五常:那些不谈经济学的游记

2011-03-14张五常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建言献策游记经济

张五常

年轻时,我走得特别多,累了,40年来我喜欢足不出户。住所要面积大的,喜欢在家中行来行去,想些什么。不喜欢游览,可不是说我到过很少地方。到处走是游,而在走游申当然也览。1982年回港任职,又开始走,走神州。不是消闲的游,而是经济研究要做实地綢查。为了跟进中国的发展,我走了30年,其中两年加进摄影,十年加进跟同学们讲话,走得更卖力了。这些行程我写下了一些简略的“游记”,偶尔写些童年的回忆片段。

其实写游记我属门外汉。凭的本领是从小爱观察,好想象。长大后作经济研究,不断地到街头巷尾跑,观察力与想象力皆与日俱增,50岁后几达化境,是不值钱的玩意,但好玩。在拙作《新卖桔者言》的结集中,我频频把外人看来是无足轻重的小现象夸张放大,推出经济解释。这本算是“游记”的结集的处理手法也类同,只是不重于经济解释,转谈个人的主观感受。然而,专业所在,行游申经济解释这里那里我还会涉及一下。

写游记与分析经济有一点不同:前者要有点真“学问”!我是说学术之外的学问。不管你是何方神圣,或是什么学术大师,杂学不够多,或对一个地方的文化掌握不足,可读的游记写不出来。严谨的学术过于专注,写游记不管用。管用的是博学,但因为不需要样样皆精,算是杂学了。在象牙塔操作惯了的君子们写游记是不及格的。

在这本结集里,除了开头写斯德哥尔摩的两篇,我不放进写神州之外的“游”,因为恐怕读者不习惯,而自己虽然在外地生活过多年,总是比不上年幼时曾经挨饥抵饿的地方那么亲切。背得出中国的诗词,知道文化历史的背景,对古文物有点认识,有自己亲历其境的回忆——这一切,是写游记的必备条件吧。

年逾古稀,回顾已往,梦里依稀。人的一生可走的路就是那么远,或者说就是那么短暂。我不由得想到苏东坡的《永遇乐》,其中几句写到词申化境: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苏子是写自己的生命吧。我有同感。游记是游自己的一生,仿佛是梦,到过的地方若有若无,弄不清楚了。生命倒是真实的,只是到过的地方,以感受来说,重寻无处。

我们的“十二五”

郭振玺

一个国家的宏伟蓝图,一个民族的富强梦想,一个集体的发展目标,一个个体的人生愿景,总会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显示出特别的意义,

刚刚过去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定调“十二五”方略,“适应国內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对中国的发展来说,五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刻度。从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一个又一个五年,见怔了中国现代化的风雨历程;一个又一个五年,诠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杜会发展的关键词。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0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公布,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拉开惟幕。

在建言献策活动中,媒体的作为在哪里,如何让建言献策活动更好地扩大杜会参与、增强社会共识,这是我们在主題报道和宣传中不断创新的课题。

在宣传“十二五”规划建议和建言献策活动中,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与国家发改委创新合作,推出《提问“十二五”》特别报道。节目以提问的姿态,从百姓身边故事入手,融合百姓建议、企业家建议、专家建议等多层次、多视角的建言,最终这些意见将提交给国家相关部门,为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贡献媒体力量和智慧。

这些问题既有来自田间地头的思考:农业发展、农村改革与农民增收问题如何解决,也有城镇家庭关注的孩子入托难、上学难、收费高等现实忧虑,更有对于国强民富、还富于民、“十二五”包容性增长的期待和向往。

调整收入分配、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民生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提问“十二五”》聚焦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就业、收入、保险等民生问题和利益关切,蹤百姓与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将中央政策规划与百姓需求有效结合。

猜你喜欢

建言献策游记经济
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给政府工作建言献策须有可操作性
超市游记
影响党外人士建言献策因素的调查分析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