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换缺口靠什么填?
2011-03-14
工业的周期波动与区域经济的周期波动是整个周期波动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区域经济结构升级与产业经济结构调整都将是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重要内生动力。
当前,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有两种不同的判断,较为乐观的看法是,中国经济的长波、长周期发展至少延续到2020年,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不会使经济二次探底,中国经济仍会保持10%的高速增长;较为悲观的人认为,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五次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经济发展的长周期或长波,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的下降期,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可能步入一个棺对较长时间的低增长格局。我们暂且不必对两种观点作出评论,我们更关心的是中国经济周期的性质、主要特征以及能否寻找到新的发展引擎,延长本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或是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
从建国后我国历次经济周期的发展态势看,中国经济周期逐渐从过去的短周期向中周期过渡,周期持续时间不断延长(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期到去年已经持续了9年),波动幅度减缓,波峰和波谷的位势从“高位型”向“中位型”转变。中国经济周期仍以增长型周期为主,会围绕潜在经济增长率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上下波动。
从中国经济周期的决定因素看,真正决定经济周期的还是产业结构特征、需求结构特征、资源结构特征以及区域结构特征等因素。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这决定了工业的周期波动与区域经济的周期波动仍是整个周期波动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区域经济结构升级与产业经济结构都将是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重要内生动力。
从时间维度上看,眼下我国正处在产业升级与转移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出现周期性回落有其客观必然性。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高增长行业动力衰退,同时新的高增长产业生产力正在集聚,尚未真正释放能量,就出现了高增长行业的转換缺口。
从空间维度上看,经济的启动与飞速发展有赖于一些经济比较活跃的核心区域的带动,即一国经济发展往往需要阶段性的区域龙头或者引擎,对于大国而言,更需要多个引擎。从投入产出效率、产业链看,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域整合能够破解转換缺口的瓶颈约束,推动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周期。随着区域整合进程的推进,资源配置、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供应、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范围都将越来越大,从而形成需求扩大、结构升级与产业转型、城市化进程、经济增长等新一轮的经济循环。
那么产业轮动的路径如何选择?这里需要我们把握两个着力点:第一,整合壮大战略性大产业。关注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大产业,构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物流产业等现代工业体系,这是国家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第二,发展资源性大产业。中国资源丰富,在矿产、农林、海洋、生态等多个方面具有优势,积极重组大企业集团,深度开发和利用各地具有优势的资源,延长产业链,培育自主品牌。提高附加值,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
因此,我们自然有比关注眼前经济增长速度更重要的东西,因为只有结构转換方能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也相信那句话”如果今天不积极调整结构,明天就要被结构昕调整”。